【摘要】目的:分析CT诊断肺炎性假瘤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肺炎性假瘤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采用CT以及X线进行诊断,并采取对症治疗,评估CT诊断与X线诊断的准确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中CT诊断结果误诊少于X线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诊断,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CT诊断肺炎性假瘤存在一定局限性,肺炎性假瘤CT表现不具有特征性需结合临床病史进行综合分析,但相比X线诊断,CT诊断准确率较高对患者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具有一定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CT诊断;肺炎性假瘤;临床分析
炎性假瘤是一种特发的非特异性慢性增殖性炎症,是存在与患者肺部的包状非肿瘤性病变。感染炎性假瘤的患者往往会出现胸痛、胸闷、干咳、少数患者还会伴有痰中带血现象[1]。因为肺炎性假瘤的影像学表现一般缺乏特异性征象,临床表现与肿瘤类似,容易被误诊为肿瘤,因此对炎性假瘤的诊断工作是很多学者关注的重要内容,诊断炎性假瘤不仅需要结合先进的影像学技术也需要根据医师常年的工作经验以及对影像表现的细致观察。随着医学手段的不断发展众多的临床诊断方式以及诊断手法为炎性假瘤的诊断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条件,增加了诊断的准确率。为观察CT诊断肺炎性假瘤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肺炎性假瘤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肺炎性假瘤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其中研究组患者30例,女性13例,男性17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54.2±6.3)岁,病程时间1.5个月—2年。研究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咳嗽咳痰24例,发热伴浓痰3例,胸痛11例,痰中带血7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临床资料以及实际情况资料的回顾分析,并对其采取CT诊断。
1.2 方法 对研究组患者进行胸部正侧位X线平片和CT平扫加增强扫描检查。CT检查中采用GE.Sytec3000型全身CT扫描机进行扫描。对患者进行自肺尖到肺底的连续平扫,层厚定为10mm。普通CT扫描参数:120kV,80mA,3s,矩阵定为512×512;螺旋CT的扫描参数:102kV,160mA,1s,矩阵定为512×512,准直为10mm,床进速度为10mm。在CT进行强化扫描过程中,对患者进行肘前静脉注射80—100mL60%非离子电对比剂处理,注射速率保持在2mL/s,延迟20s后开始扫描处理,并对患者肺窗以及纵膈窗位置进行摄像处理。患者CT扫描结束后,将患者CT片交由经验丰富的放射学医师进行扫描结果的判断以及讨论,最后就诊断结果达成一致意见。尽可能确保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率[2]。
1.3 观察指标 对研究组患者的CT诊断和X线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合治疗过程中患者病情的具体表现,评判患者CT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统计出误诊率并对诊断情况以及误诊原因进行讨论分析[3]。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数据均使用SPSS19.0软件来计算、处理,计数资料以χ2进行检验,以n(%)表示,计量资料以t进行检验,以x±s表示,当P<0.05时,所得差异显示有统计学意义[4]。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研究组病例患者肺炎性假瘤均为单发,共30例病灶,右肺下叶11例,左肺下叶8例,右肺上叶6例,右肺中叶3例,左肺上叶2例。本组病灶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直径<2.0cm10例,2.0cm—6.0cm18例,直径>6.0cm2例。
2.2 准确率 本次诊断研究组患者中,CT诊断与治疗病理相符合患者25例,被误诊患者5例,诊断准确率83.33%;X线片诊断与治疗病例相符合患者11例,被误诊19例,诊断准确率36.67%。CT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X线片诊断准确率,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讨论
肺炎性假瘤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非特异性慢性增殖性炎症,往往表现为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瘤样肿块,肺炎性假瘤构成细胞种类多样,病程长短不一。肺炎性假瘤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咳痰、咳嗽、痰中带血、发热、胸闷、胸痛等。目前临床上尚没有对于肺炎性假瘤成因的最终定案,但多数学者认为肺炎性假瘤的组成是细胞或病毒感染后病灶内部细胞增多形成肿块、肺炎性假瘤的病理可以分为假乳头状瘤形,纤维组织细胞型,假性淋巴型。肺炎性假瘤的诊断相对困难,在CT诊断中,CT能够表现其局限性病变,影像学表现没有明显特征性[5]。
目前临床对肺炎性假瘤的检查方式主要包括X线检查、CT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几种检查方式。肺炎性假瘤在CT表现中与球形肺炎、周围型肺癌、结核球等病症有相似之处,在诊断过程中容易被混淆,比较容易出现误诊现象。X线检查中,肺炎性假瘤的球形瘤体一般是直径为1—4cm边缘光滑且锐利的,瘤体密度比较均匀,周围肺野清晰。团块状的瘤体一般边界较为模糊,并且病灶密度分布不均匀,如果患者存在并发急性炎症,则会使病灶瘤影扩大,周围出现浸润的片状影像。因此X线检查中边界面清晰与否是其检查内容的关键。相比于传统的X线光片检查,CT检查中能够清晰的展现肺炎性假瘤的境界面,比胸部平片更容易发现患者胸部小空洞的存在,因此在使用CT检查肺炎性假瘤过程中影像表现中的肿块周围长毛刺胸粘膜增厚黏连对诊断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由于肺炎性假瘤在CT表现中与球形肺炎、周围型肺癌、结核球等病症有相似之处,比较容易出现误诊现象,因此对肺炎性假瘤的鉴别需要注意其与结核球、肺癌的区别。结核球患者往往具有结核病病史,结核球发病多在患者肺部的上叶尖后段或下叶背段,结核球呈现圆形,边缘是光滑平整密度均匀的圆形,偶尔会有锯齿状,在结核球病灶周围内部可能伴随有钙化现象,并且病灶周围会有增殖性病灶,称之为卫星灶。肺癌多发生于肺部上叶或者肺门附近,患者肺癌肿块呈现进行性增大,增大时间段,发展速度十分快,并且伴随有纵膈内淋巴结转移,表现为纵膈内淋巴结肿大,CT影像显示周围边界模糊。肺癌患者年龄一般较大,临床症状表现严重,患者会存在消瘦,长期咳痰,咳痰带血等症状。肺炎性假瘤为良性病变,通常为单发无转移现象,并且多发生于肺部下叶,影像显示没有卫星灶,患者的发病年龄基本为五十岁以下,多数患者可能具有咳嗽、咳痰、低烧现象,部分患者出现胸痛咯血,但表现比较少,患者不会出现进行性消瘦。与肺癌等症状相比,患者病灶增大比较缓慢,不十分明显,并且影像学边界较为清晰[6]。
本次研究中的肺炎性假瘤的CT表现中可以发现,肺炎性假瘤出现在双肺的各个部位,假瘤的形状多种多样,病灶的边缘有棱角,有些具有长毛刺。假瘤的边缘清晰程度能够反映肺炎性假瘤的病理变化,当病灶肿块纤维化收缩时,假瘤容易出现棱角、长毛刺并与胸膜黏连,局部胸膜增厚,边界清晰。同时肺炎性假瘤的CT强化与肿瘤的大小具有一定关系。由于肺炎性假瘤的诊断具有难度,在临床诊断过程中,需要结合CT影像,患者的病史等综合进行分析,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率,防止误诊。
本次研究中,对研究组患者采用了CT诊断以及X线片诊断,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中CT诊断结果误诊少于X线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诊断,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综上,使用CT诊断肺炎性假瘤存在一定局限性,肺炎性假瘤CT表现不具有特征性需结合临床病史进行综合分析,但相比X线诊断,CT诊断准确率较高对患者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具有一定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袁刚,焦俊. 肺炎性假瘤的CT影像学分析[J].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17,42(07):840-842.
[2]周銮. CT诊断肺炎性假瘤的临床价值分析[J]. 当代医学,2015,21(26):82-83.
[3]赵丰平. 肺炎性假瘤的CT诊断[J]. 中外医疗,2015,34(22):127-128.
[4]刘兵,张啸飞. 25例肺炎性假瘤CT影像表现分析[J]. 疾病监测与控制,2015,09(03):150-151.
[5]付永亮. 肺炎性假瘤的CT诊断[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3):229.
[6]尚建国. 肺炎性假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9):603-604.
论文作者:张汉廷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0月上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2
标签:肺炎论文; 患者论文; 准确率论文; 病灶论文; 影像论文; 肺癌论文; 咳痰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0月上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