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各项基础设施在不断建设,建筑工程数量也不断增多,建筑施工行业安全生产事故不断发生,安全生产形势越来越严峻。建筑施工企业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对建筑施工项目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的排查、上报与治理,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确保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
1、前言
为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2011年10月26日,全国召开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现场会。2012年1月,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通知》(安委办〔2012〕1号),决定争取用2至3年时间,在全国各地基本建立起先进适用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逐步从根本上掌握事故防范和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
目前,企业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尤其是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方面,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一是项目多,人手少;二是项目分散,路途遥远;三是企业各级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对项目的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或只是流于表面;四是安全生产责任考核机制不完善,重复反复出现的安全隐患不引起重视。建筑施工企业探索安全管理新模式已是最紧迫的任务,随着建筑信息化应用的发展,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下,基于云计算、移动通讯等技术来实现隐患自查自报工作的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是必然的选择。
2、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2.1有助于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当然也是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通过建立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对项目的安全生产情况实行动态监控,使隐患排查治理从以公司为主向以项目为主和人人为主转变,可以充分调动施工一线员工发现隐患、报告隐患的积极性,促使项目由被动接受安全检查变为主动排查、治理隐患,进而提高了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主体意识。
2.2切实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分布点多、面广、线长,单靠公司层级来进行安全隐患排查,还存在很多漏洞,远远达不到安全管理的理想效果。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实现项目自查自报安全隐患,消除了管控死角,可以及时掌握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情况,还可以通过对隐患类型、数量、级别等进行统计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积极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可以较好地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2.3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量化公司层级和项目层级的隐患排查频次,设置固定的工作流程,制定各环节安全生产责任考核机制,促进各层级的隐患排查工作由自由动作变为规定动作,实现隐患排查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3、建筑施工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建设
3.1前提
建筑施工企业构建科学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依托信息系统,实现项目隐患自查自报、隐患统计分析及预警等核心业务模块。建立施工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首先需要先建立、健全和完善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隐患排查制度和隐患排查治理标准等,企业内部有闭合有效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其次,成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小组;最后,信息系统投入经费应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具体要求
施工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纵向应包括企业内部各级,横向应覆盖到各职能部门和项目,且应实现与上级政府部门的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无缝化连接,实行安全隐患分类分级与自查自报的隐患排查治理。施工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
(1)系统版本应有手机版、PC版及其他硬件设备版。现在智能手机普及,用手机下载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手机版来实现安全隐患上报,更具有广泛性和便利性,若手机版不能实现时,也可以通过PC版或其他硬件设备版进行上报。
(2)系统须与企业当地的政府端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形成对接,实现企业隐患的主体上报,满足政府的监管要求。建立有企业端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后,建筑施工企业只需在企业端信息系统选择政府端所需数据并导出(企业端的数据必须满足政府端所需),在政府端系统导入数据即可实现隐患上报。相对无企业端信息系统而去各方面收集资料上报政府端,建立信息系统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3)信息系统功能应涵盖安全隐患从发现、记录、上报、下达、整改的全流程,实现隐患的闭环管理,为方便管理,系统还应提供图片及附件导入,以及基于排查人数、隐患数量、隐患类别、隐患级别、隐患项目部等多维度的隐患整改情况分析,以及图片及Excel形式的报表及详细数据导出功能。
一般,自查安全隐患上报部分应把隐患描述、隐患类别、隐患来源、隐患级别、排查人、隐患排查时间、整改类型、整改资金、整改情况、整改完成日期等内容包括在内。其中,“隐患描述”,建筑施工企业可根据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等建筑行业标准规范编制成可指导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标准清单》,该清单应通俗清楚明了,方便全员根据标准清单来填写;“隐患类别”可分为安全管理、文明施工、脚手架、模板架、临时用电、高处作业、物料提升机、塔式起重机和施工机具等;“隐患来源”可分为公司检查、项目部检查和员工自查;“隐患级别”可分为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整改类型”可分为立即整改、限期整改和停工整改;“整改情况”可分为已整改、未整改和整改中。施工企业所在地政府端隐患排查信息系统分类若与以上分类不一样的,应进行相应调整。
另外,信息系统的项目部层级基本信息应包含项目名称、地址、开工时间、建筑面积、监理单位、建设单位、项目经理及联系电话、结构类型/层数等信息。公司层级应录入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隐患排查制度和隐患排查治理标准等信息,还应将项目部上报的隐患下达至整改负责人,并验收整改后情况。
施工企业可以以公开招标的方式寻找适合的信息系统研发单位,将企业的具体要求告知研发单位,用半年的时间来完成系统软硬件的初步建设。
施工企业建立有OA系统的,也可以通过升级OA系统来实现隐患上报。
3.3运行
编制可行信息系统操作手册,安排一至两个项目部试行,在实际运行中检验系统,企业各级尤其是项目部遇到问题时上报系统管理部门汇总,系统管理部门与系统研发单位及时沟通,共同解决所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信息系统,形成PDCA循环,逐步让更多的项目部参与进来,等信息系统成熟后,组织全员进行相关业务培训,在企业范围内全面推广,真正实现对项目的动态监管。
另外,为激励员工积极上报安全隐患,人人争做安全员,企业各级各职能部门可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如评选年度或月度隐患排查优秀员工、优秀项目部等,并对其进行物质奖励。
4、总结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责任重大,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让人人都来找隐患,可以推动企业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端口前移,对预防和减少建筑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指导安全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12.7
论文作者:向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7
标签:隐患论文; 信息系统论文; 安全隐患论文; 项目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企业论文; 建筑施工企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