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与途径_继续教育论文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与途径_继续教育论文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形式和途径简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继续教育论文,中小学教师论文,途径论文,形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和途径是实现中小学教师培训目标,提高培训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根据认识论和教育活动的一般原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形式和途径既受制约于继续教育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又具有自身的特点,既与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和培训条件等一系列教育因素相联系,又与之相制约。选择和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形式和途径必须遵循一系列基本原则和要求。从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实践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形式和途径种类多样,各具特色,并不断创新,在运用过程中趋于完善和拓展。本文试就以上方面作具体研究分析。

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形式和途径的关联因素分析

教育形式是教育活动的结构和组织方式,教育途径是达于教育目标的活动的路径和渠道。两者都是构建教育者与教育对象间联系,实现教育活动的中介体,是教育过程的基本因素。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形式和途径为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规律和特点所制约,与培训过程的诸多因素有着广泛的联系。

1.中小学教师培训规律和特点对其形式和途径的制约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规律和特点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及其表现,是事物客观存在和发展的内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根本区别,是构成该事物因素及其间的联系与运动的最终制约因素。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和途径从本源上说必须顺应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规律和特点。

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联系看,其具有以下规律性。一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素质提高的内在一致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提高教师素质,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教师素质和其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的提高又离不开学习和教育活动,需要接受继续教育。二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适应性。中小学教师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然要求中小学教师提高自己的素质,接受继续教育。继续教育必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三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相关性。继续教育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又是其客观要求,还是维系社会发展的重要纽带。中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地位直接关系着社会的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总是要求教师不断将新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因而教师,尤其是以传递为主的中小学教师更需不断接受继续教育,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社会。就此三点而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和途径必须定位于,或曰服务服从于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与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提供的条件相联系。

从特点上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除师范性、成人性、在职性等教师培训的一般特点外,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还具有教育对象的复杂性、教育目标的多重性、教育内容的广泛性和针对性等。由此而决定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形式和途径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这在以下的几个关系中再作分析。

2.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对教育形式和途径的影响

中小学教师是一个独具特色的社会群体。从继续教育角度看,其具有以下重要特征:一是个体素质水平的差异性。除年龄、性别、学历层次、任教学校层次等因素的差异外,同年龄、同性别、同学历、同学校等教师还存在着经历和经验的差别,教学水平和能力的差异,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的差异等;二是参加继续教育的动力机制多元化。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的动因往往是多方面的,有内在动因如为追求事业的发展而充实提高自己,或为追求自我完善,求得一种精神满足和生活的充实等,有外在压力如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需求,或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要求、学校的具体规定等不能不学,不得不参训,还有的对继续教育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或从众心理等。这些动机有些还可能同时存在于一人身上,从而形成一种矛盾心理;三是环境背景和条件基础的多样性。有在城市工作有在乡村执教,有在重点学校任教,有就职于一般中小学,还有在所谓“薄弱学校”工作,地区不同、学校条件不尽相同,对教师参加培训和学习的态度和要求不同等;四是对继续教育需求的多样化。中学教师与小学教师,不同学科和专业的教师,不同年龄、不同学历水平教师,不同经历、不同兴趣爱好教师等对继续教育的需求存在着相当的差异。以上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对象的特点都可能对继续教育形式和途径产生重要影响。教育对象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只有为教育对象认可或接受的教育形式和途径才真正有价值,只有与教育对象相适应的教育形式和途径才能在实践中真正得以实施。

3.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目标和内容特点对教育形式和途径的影响。

教育形式和途径是联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传递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因素。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育对象类别多,培训层次多,因而培训目标多样化,培训内容多样化。中小学新教师培训、职务培训、骨干培训、高级研修、学历提高等各有其培训目标,同类培训中目标又有不同规定。每项具体目标对培训的课程和内容又有不同的要求和规定。不同课程和教学内容对传递方式往往有不同的要求,从而影响着教育形式和途径。

4.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条件对教育形式和途径的影响。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形式和途径还与物质条件、技术条件、管理水平等诸因素密切相关。物质条件包括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经济状况等,技术条件包括现代化教学技术、教师的教学技术水平等,管理水平包括继续教育的统筹规划、管理体制和制度、运行机制、组织协调能力等。这些条件又可分为三方面,一是中小学教师所在学校,二是进修院校等培训基地,三是受训教师自身。三方面的条件状况都对教师培训形式和途径的选择或确定有明显的影响。

从以上四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形式和途径是整个培训运行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既受整个系统运行规律和特点制约,又与系统内各个组成部门或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形式和途径的选择

教育形式和途径的选择是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环节。选择和确定什么样的培训形式和途径对保证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形式的选择。

首先,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形式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实效性原则。形式服从内容,这应是一项基本准则。我们判断一种培训形式的优劣,首先要看其对实现培训目标的效用如何,运用这种形式是否能获得最理想的教育效果。无效的形式毫无价值。

(2)针对性原则。形式具有针对性。特定的培训目标、 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条件等在培训形式上往往能体现出共性。反之,一种形式对培训过程相关因素往往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具有某种对应关系。因此,选择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要注意通过比较的方法分析其与培训过程诸因素的针对性,努力做到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统一。

(3)条件性原则。 效益高针对性强的形式在实践中能否实行还必须看采用该形式的条件是否具备。没有一定的条件,再好的形式也无意义,硬行实施,结果只能导至失败。因此,选择中小学教师培训形式还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可能与条件,认真分析,作出选择。

(4)灵活性原则。形式只是活动的方式,是一种手段, 具有可变性。选择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不应该拘泥于陈式,应该根据具体条件、具体情况对形式进行必要的改革,也可以在活动的过程中对形式作必要的调整,更提倡多种形式的灵活运用。

第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形式选择的一般程序

(1)培训目的、任务、目标和内容分析。 形式是为目的任务服务的。通过对特定的培训目的、任务、目标和内容的分析,寻求可以为之服务的若干培训形式。同时对每种形式的结构和组织等作必要分析。

(2)培训对象分析。 培训形式对培训对象适用性是该形式能否实行,是否有效的根本。要通过对培训对象的分析,判断其对该培训形式的可接受程度。同时对不同形式作横向比较。

(3)培训条件分析。 在以上分析基础上着重分析可采用的形式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判断其可行性。同样要进行不同备选形式的横向比较。

(4)筛选出适当的培训形式。 根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形式的原则要求,综合分析、比较各项备选形式,确定一种或若干种有效性、针对性、可行性强的培训形式。

以上选择过程主要是从培训部门角度分析。受训中小学教师本人及其所在学校对培训形式的选择主要在分析自身的实际和条件,对培训单位提出的形式进行选择。就是选择学习和推荐的培训形式。

2.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途径的选择。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途径的选择也应该遵循若干原则。主要有:

(1)顺畅性原则。培训渠道要畅通。 受训者中小学教师要能顺利地进入培训过程,能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能使大多数学员经过努力顺利达到培训目标。

(2)便捷性原则。 选择的培训途径应是受训者和培训者最便利最经济的,能在最短时间里取得最大的培训效果。培训者受培训者在各方面的投入,包括人财物、时间、精力等投入都应是最经济的。

(3)适应性原则。选择的培训途径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包括对中小学教师的适应,与其工作性质、特点等相协调;对培训机构的适应,与其条件和承担的培训任务等相匹配;对社会的适应,与社会的认可、国家方针政策等相融洽。

(4)多样性原则。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该是多途径, 应该向受训教师提供多种渠道,以便于其选择恰当的学习道路。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途径的选择过程与教育形式选择程序大致相同。需给予特别关注的一点是对受训教师与培训机构、学与教两方面信息对比分析。从一定意义言,培训部门与受训者教师间是教育上的供求关系。能否选择一条最佳渠道解决供求矛盾着实重要。供者能提供哪些东西,能否满足求者需要,求者有哪些所求,供者能否满足之,这是需特别分析论证的。

3.三维选择,协调配合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形式和途径的选择是一个三维选择过程,即培训者、受训者、受训者工作单位。在教育形式和途径选择过程中显然要综合分析三方面的实际。但三者实际上是各自独立存在的,特别是培训对象和培训对象的工作单位,不仅数量巨大,而且情况复杂,因而很难准确把握。这就要我们在选择和确定形式和途径时要实行三维选择,相互沟通,协调配合。培训机构要广泛调查搜集受训者及其单位的信息,有条件地区最好形成网络,及时提供和反馈信息。受训人除了认真作自我解剖与分析外,要积极主动与培训机构和自己工作单位联系,获取多方信息,结合自己实际选择一个适当的学习形式和途径。受训教师所在单位也应认真分析校情,特别是师资队伍状况,了解培训机构情况,剖析受训教师的情况,帮助教师选择适当的培训形式和途径。只有三方面的积极配合,才能真天选择出最佳形式、最优途径。

三、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基本形式和途径

1.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基本形式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种类很多,常用的基本形式主要有以下方面:

(1)培训班。 是将受训中小学教师组建成教学班采用集中面授进行教学的方式。这是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最常用的形式之一。培训班包括各种类别的短训班、专题讲座、讲习班等。这种形式具有培训容量大,信息密度大,计划性强等特点,较适用于新教师培训、各类职务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等。

(2)研修班。 组织部分教师围绕某些教育问题或某一主题展开集体研讨的培训形式。研修班一般时间不长,人数也不多,但人员素质一般较高,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办班目的主要是通过教育现实中的热点问题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进行集体研讨,总结经验,相互交流,提高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研修班也常聘请一些专家学者做学术报告等。该形式适用于骨干教师培训、高级教师培训、专题研讨等。

(3)自学。制订学习计划,在岗自主学习的形式。 主要是通过读书思考,实践探索,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和实际教育教学能力的学习方式。此形式十分灵活,针对性强,但需要较强的毅力,否则容易流于形式。自学方式常和其它形式培训相结合。培训机构或教师所在学校提出一定的学习要求和提供必要的学习指导对提高自学质量有重要影响。

(4)课题研究。是一种以课题研究为纽带,自学、研讨、试验、 经验总结等相结合,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培训方式。这种方式主题鲜明,目标明确,计划严密,成果显见。该方式又分个体(独立)研究和集体(课题组)研究;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等。

(5)导师带教。这是青年教师培养培训的一种方式。 一般由同课程教学水平较高的中老年教师与青年教师组成对子对其传帮带的方式。这种方式对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很有帮助。“名师说课”等也可属于此类。

(6)学术报告。通过听学术报告、 参加相关学术会议获取新信息,更新教育观念等学习提高的方式。这种方式具有不定性。

(7)教研活动。 主要是通过学校教研组和省市区县教研室等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方式。该方式专业性、针对性强,与实践联系紧密,收效明显。

(8)教学实践和社会考察。这是一种实践方式。 主要通过自身教学实践的探索或社会实践的考察,总结经验,探讨规律,提高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的学习方式。

其它还有如基本功训练、参加教材编写、教学评优、教学技能竞赛、教学论文评奖等方式。

2.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基本途径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渠道众多,运用较多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教师进修院校。这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主渠道。 主要有省和地市教育学院、市县教师进修学校(院)、教师培训中心等。这些学校大都为独立设置的以师训干训为主要任务的教育机构,长期从事教师培训工作,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

(2)广播、电视、网络等远程教育。 利用大众媒体等实现施现代化远距离教育是一条重要途径。这一途径不受教学双方时间、场所、距离等限制,具有灵活性强,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可重复性等特点。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发展,这一途径的前景将更为广阔。

(3)教研、科研、学术团体活动。 这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又一重要渠道。我国面向基础教育的教研机构已形成省(市、区)、地(市)、县(市、区)、乡、校五级网络,教育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也已形成一定规模,这些机构和团体对指导中小学开展教学研究和培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科研、教研带学习促提高出成果是这一途径的重要特色。

(4)国内外进修、考察。国内进修主要是读研究生课程班、 专题讲习班等。中小学教师出国进修刚起步,但具有较好的前景。国内考察已成为相当多中小学的常规活动项目,组织赴名校听名师课,与名校教师座谈研讨,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互派教师等,对相对落后地区教师素质的提高发挥了十积极的作用。国外考察在发达省市已先行一步。

(5)教师及其所在学校。自我进修, 包括自学和有意识地总结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以及开展教改试验活动等是一条最直接最便捷最有效地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的途径。教师所在学校可以说是对教师最具约束力的一条途径。学校提出的教学要求、进修学习、教学检查、教学竞赛、教学评估等都是向教师开辟的进修渠道。

其它还有如普通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等也都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有待开发的重要渠道。各种渠道间还应该能相互沟通,形成网络,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培训资源,另一方面能够实施各种培训资源的优化组合,全面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还可能更加方便受训教师的学习等。

标签:;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与途径_继续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