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一体化的功能及其发展路径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武汉论文,路径论文,功能论文,城市论文,圈一体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348(2008)12-0058-04
武汉城市圈是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圈,既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被国务院确立为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和成渝之后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新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主题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承担起了探索中部地区乃至全国通过体制创新实现科学发展的重任。随着武汉城市圈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实现以协调发展为核心的一体化发展势在必行。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趋势,并向更高层次和更广阔的范围发展。
1 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趋势
目前,城市间的联系不断增强,城市区域化、区域一体化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城市群取代单个城市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极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团,整合区域、发挥其整体优势,已经成为提升国家国际竞争力的主要途径。[1]实现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是其主体功能发挥的基础,不仅是该区域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是提升自身实力、带动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
1.1 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武汉城市圈一体化的内在动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由功能和规模不同的“1+8”个城市聚合而成的武汉城市圈,日益改变着各城市原有的发展格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主体的逐利行为推动了人口和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与扩散,客观上要求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市场经济与自然经济、计划经济相比,其最突出的优势就在于高效的资源配置效率。市场经济能够高效地配置资源的前提是资源的自由流动,一般而言,其流动的范围和频率与资源配置的效率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2]武汉、黄石等9个城市都拥有特色资源优势和资源配置方式,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城市的发展都感受到了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压力。因此,加快各城市间的资源整合,寻求各城市在发展条件、产业结构和城市功能等方面的互补性和错位性,成为提升各城市的竞争力和发展的可持续性的必然选择。市场经济的发展势必要求打破地区间的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实现地区间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因此,武汉城市圈经济的一体化从根本上说是由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所决定的,推进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也应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
1.2 城市及其内部产业发展水平是武汉城市圈一体化的现实动力
城市经济增长和发展与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相互促进。城市是区域发展的中心,区域是城市成长的基础。城市圈整体功能的提升受圈内城市及其内部产业发展水平的制约。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城市化水平在30%~75%之间,城市化进程将处在加速发展时期。2006年武汉城市圈的城市化水平已达到50.7%,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期,但圈内城市体系发育还很不成熟。武汉城市圈内城市化水平的明显差异,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重新配置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进行空间聚集的过程。同时,武汉城市圈内各市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城市规模体系严重失衡,圈内城市首位度高达7.67。武汉市“一市独大、一强众弱”的发展格局严重影响了平等交流、产业辐射和城镇化进程,进而影响到城市圈整体功能的发挥。[3]另外,随着武汉城市圈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资源供给和环境的承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资源方面,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等资源保障压力不断加大;在环境方面,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和噪声污染等威胁着城市圈经济的良性发展。因此,随着各城市之间分工程度和依赖的日益加深,生产社会化的程度不断提高,这必然要求其经济活动跨越城市边界,消除城市之间的市场障碍和体制障碍,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产业发展的分工与协作是以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基础与关键内容。武汉城市圈内各城市正逐渐成为各种要素流动的枢纽和创新的孵化器,产业一体化的趋势逐渐增强。但目前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1]:城市间产业结构趋同,没有真正实现集群效应;产业分散,上游产业缺乏下游产业的配套与协作;缺乏区域性优势产业集群的支撑,支柱产业主体地位不突出,产业和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主要工业产品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大企业少;产业技术含量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已成为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障碍。就武汉城市圈内各城市支柱产业情况来看,各市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缺乏竞争,重复建设严重,产业结构趋同。例如武汉、鄂州、黄石3市的冶金、建材产业结构趋同,重工业产业档次没有拉开;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6市在第一产业上趋同,无法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武汉城市圈内各城市间产业结构差异趋于缩小,产业的地区特点不明显,地区间产业转移和接受周边经济辐射能量的力度受到限制。因此,围绕工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产业一体化是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的内在迫切要求。
1.3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协调全国经济发展是武汉城市圈一体化的客观要求
武汉城市圈处于长江经济带和京广铁路十字交汇处,既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增长极,也是联系全国经济发展的纽带。武汉城市圈仍有比较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汽车、钢铁、装备制造、轻纺等在中西部地区具有明显的规模和技术优势;金融、信息、物流和会展等现代化服务业发展迅速,它将成为内陆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同时,武汉城市圈是联系东中西部和世界经济的重要交通枢纽,在东、中、西部互动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中转与加速推进作用。武汉城市圈在区位、交通、经济总量、人才资源、科教基础、市场机制、产业与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均有一定优势,决定了其在中部崛起战略中的重要支撑点作用和协调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作用。
加快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武汉城市圈提升其内部功能,实现城市间合理分工,对接产业分工与协作的客观需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演化一般要实现3个“一体化”,即贸易一体化,取消对商品流动的限制;要素一体化,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政策一体化,实现区域内政策的统一和联动。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实现,一方面可以突破地区间市场分割的限制,建立统一的产品要素市场体系,扩大市场容量,提高各地区企业竞争和专业化分工程度,加强区域内商品、劳务、技术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1+8”城市功能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延长产业链,推动区域发展的联动效应,促进周边地区的快速、跨越式发展。因此,实现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是加强区域内部整合、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发展能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保持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
2 武汉城市圈一体化的功能定位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资源合理配置的必然结果,也是区域利益不断增进的过程。武汉城市圈一体化的实现有利于城市圈的发展及其功能的发挥。
2.1 优势产业发展的集聚区
当前,武汉城市圈的地缘性空间组织结构,随着城市圈的人口、基础设施、产业与财富的高度规模化,正显现出巨大的区域集群效应。首先,分工和专业化构成了城市群发展的产业支撑。基于产业链分割的专业化分工过程,不但增大了生产的迂回化和社会化程度,也引起了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空间组织结构的转变,出现了多厂、多部门的现代化大型企业,以及具有高度专业化特征的柔性产业集群。[5]构建产业链是创建产业分工与协作机制的重要形式,各城市可以在资源开发、产供销经营、上下游产品衔接、零部件配套、物流对接乃至企业管理等诸多领域展开合作,实现城市圈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业集群突破了企业和单一产业的边界,着眼于一个特定的区域中具有竞争和合作关系的企业、相关机构、政府、民间组织等的互动,使它们能够从区域整体来系统思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考察可能构成特定区域竞争优势的产业集团,考虑临边地区间的竞争与合作。[6]通过城市圈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转型和产业升级,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武汉城市圈应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引进合作等途径,整合城市圈内的资源优势,促进产业的分工和对接,积极地构建原材料工业及新材料产业群、以轿车和船舶制造业为代表的现代装备制造业产业群、以食品、纺织、服装业为代表的轻工业产业群和以光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及新医药、环保等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同时,应积极承接东部地区和世界的产业转移,发挥其产业传导的作用。
2.2 走新型城市化、工业化道路的先导区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全,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重要战略任务。武汉城市圈作为“两型社会”的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就是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形成有利于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率先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要素集聚能力强、产业布局和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城市化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社会结构变迁过程,具体表现为人口及其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由分散的农村向高度集中的城市流动和聚集。[7]城市化不仅涉及城市本身现代化,也涉及农村的人口转移与农村现代化,涉及经济、政治与文化发展,涉及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而为了提高土地等资源的配置效率,节约资源,从整体上降低工业化及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本,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求城市化发展与其相配套。
武汉城市圈是我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拥有雄厚的科教实力,这一地区有条件在推进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发挥先导作用,走出一条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可循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2.3 创新的示范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当前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和发展与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目前在经济和社会领域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日益受到的资源和环境的逼迫,促进产业、技术与经济类型的升级,社会公正的实现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圈应加大改革的力度,继续推进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等,为消除这些问题作出积极的探索,为推动全国经济社会又稳又快的发展起到示范和推动的作用。
首先,加快技术创新,提升武汉城市圈的科技创新中心功能。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城市高校云集、经济实力雄厚,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禀赋与研发资金,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拥有重大设备、科技信息和软件开发3大公共服务共享平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应用领域为重点,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使武汉成为科技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的基地。在产业有基础、技术有优势和事关长远发展的若干重点应用领域,如光电子信息、现代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环境与节能领域等,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和成果转化机制,把武汉城市圈建成“全国最有创新力的地区”之一。
其次,加快产业创新,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武汉城市圈要把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产业创新的主攻方向,发展壮大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实现优势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建设国内重要的光电子信息产业集聚中心、医药产业基地、国内领先的环保产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和能源原材料基地,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发展商务服务、信息服务及软件、创意产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和知识性服务业,建设国家级物流枢纽城市、区域性金融中心、国家软件产业园、重要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8]统筹区域产业布局,促进产业聚集和链条延伸;扶持现代金融、信息、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努力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和互动。
第三,加快发展模式创新,走绿色和谐发展之路。武汉城市圈要改变传统的以“拼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积极地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充分发挥城市圈资源的特征优势和竞争优势,实现特色价值。一是要坚持用市场经济的理念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特色鲜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二是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三是要提升武汉城市圈的品牌功能,提高现代服务业的中心集聚与辐射功能。
第四,加快制度创新,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制度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内生变量,制度因素及其创新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经济运行质量起了积极推动作用。丹尼尔·W·布罗姆利认为制度变迁实现了“经济优势的重新分配”和“经济机会的重新配置”。[9]武汉城市圈应改变观念,建立和健全机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税收优惠;不断加强在竞争政策、科技政策、农业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等方面的协调,使各种体制改革向纵深演化,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进展,达到以点带面、全面更新的效果。
2.4 中部地区的先锋城市圈
目前,我国进入全面改革的时期。随着武汉城市圈各项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入,将有效地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与体制机制转变的有机互动,实现人与自然的统筹;将改变长期以来中部地区缺乏中央配置的改革试验权的格局,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促进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统筹;将推进中部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保护和扩大我国发展的生态空间,实现发展方式转变与发展理念转变的统筹。通过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武汉城市圈将在政策创新、资源配置、市场跟进与社会联动过程中,合力缔造技术高新、资源节约、经济发达、市场繁荣、文化昌盛、法制完善、民主健全、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内陆腹地,以及地域特色、生态特色、产业特色、景观特色、文化特色和社会治理特色鲜明的文明先锋型城市集群;依靠信息化提升工业化并推进城市化,以加速城乡一体化、促进集群区域现代化,争当强势产业自主创新先锋、内陆新锐文化发展先锋和中部城市魅力先锋。
3 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路径
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充分发挥城市圈的功能,建设“绿色、创新、和谐”的武汉城市圈,应在形成利益互动协调机制的基础上,开创更为规范、更为紧密的长期合作局面,构建城市圈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
3.1 打破行政边界,建立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系统
首先,应共同构建区域统一市场体系,消除壁垒,创造平等有序的竞争环境,推动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是实现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市场一体化,即在区域内建成高度融合的大市场,为各类经济体的经济活动提供公平一致的市场环境、市场条件和市场制度,从而实现区域内商品和要素流动的自由化和优化配置,提升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效率和综合竞争力,促进城市圈经济的增长。武汉城市圈市场体系的建设,应加强合作,逐步建立健全规模不等、层次不同、功能各异的区域性市场体系,消除制度障碍,保障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当前,应着力加快构筑金融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人力资源市场和技术市场等市场和平台的一体化;其次,选择易于突破的领域开展合作,联合开展港口、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设施建设,逐步构筑联系各地的快速交通通道,形成现代化区域交通体系。
3.2 协调产业政策,促进产业融合
统一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既要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也要考虑到其它区域产业结构的分工和变化状况,并遵循国家宏观产业政策的指导。一方面要创造公正、合理、高效的市场运行环境,按照产业梯度分工和社会化大生产原则,依靠市场主体,以构建产业链、价值链为主线,以资本为纽带,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武汉与周边城市的产业对接,形成生产要素互补、上下游产业配套,各城市合理分工的产业布局[10];另一方面要发展产业集群,包括电子信息、钢铁、汽车制造、纺织服装和医药等产业,加快武汉农产品营销中心建设,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区域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群,提高区域经济的关联性和协调性。
3.3 实施创新型发展战略,率先由制造经济向创新经济转型
驱动未来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决定要素是以自主创新为基础的知识创造,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关键在于区域具有高端辐射力和带动作用。武汉城市圈要积极地由传统的要素依赖型经济发展战略向知识依赖型发展战略转变。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武汉城市圈应倾力打造创新型企业,构建新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机制,促进区域内现有主要产业的高端化,增强区域主导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有条件的地区,选择若干重要新兴产业,建立平台,整合区域内的资源共同攻关和发展;建立科技资源的共享机制;从生产网络向开发网络、创新网络转变等。
3.4 创新武汉城市圈生态环境的保护机制
区域一体化离不开自然资源的整合优化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开展与区域一体化相适应的区域环境保护,促进城市圈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是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必须高度注意的问题。武汉城市圈一体化过程,也是资源环境开发利用的过程。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推进技术进步,加快结构调整,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机制,建立武汉城市圈环保产业合作机制,逐步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5 推进政府合作,完善区域协调发展联动机制
区域一体化的目的是实现区域共同繁荣,要素自由流动是区域协调机制的基础。加快构建区域一体化的市场体系,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地区间的协调机制才能正常有序地展开。当前,武汉市及周边城市政府应在遵循循序渐进、从易到难、平等协商、求同存异、尊重市场、依靠企业原则的基础上,加快政府职能的较变,理顺政府与市场、企业、社会的关系,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提高政府的行政水平和效率,为武汉城市圈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确保产品、要素、人力资源、资本和技术能够遵循市场一体化的原则运行。
标签: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区域经济学论文; 经济论文; 城市选择论文; 市场功能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