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岩土勘察工程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无法取代的,不仅影响到施工的顺利进行,还会影响到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必须加强对岩土勘察工程的重视力度,提高岩土勘察质量,为工程施工提供更加可靠的资料参考。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解决对策
1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
1.1勘察设计工作流程与相关规范严重不符
当前许多工程项目勘察设计报告中无勘查技术要求,无建筑物基础埋深、无标高、无基底压力等,勘察设计工作缺少基础性依据。此外,DGJ08—37—200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和GB50021—2017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对岩土工程勘察点的位置、距离、纵深度、数量等指标都进行了具体规定[1],但是长期以来在具体工程项目岩土勘察设计环节,很少有测量设计人员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执行,更有甚者将勘察点安设在建筑物附近或边角等危险区域,这大大增加了勘察设计工作的难度,同时也无法保证勘察设计结果的准确性与适用性。此外,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取样的数量也与相关设计规范严重不符,工程持力层取样数量及勘察指标不达标,例如勘察设计人员不顾项目区域实际面积大小,更不顾施工区域的地质状况,仅仅按照习惯性做法根据类似工程的基本取样数量作为勘察设计的依据,而且并不进行二次复勘,增大了勘察结果与工程实际的相符性,降低了勘察结果的准确度,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无法保障。
1.2勘察设计结果准确性不高
当前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改制步伐的加快,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大多由原来的事业单位转向企业化改革,就资金来源方面而言,也由过去的财政拨款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过渡,再加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为了招揽业务,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片面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往往忽略了自身业务素质的提升与单位的长远发展,勘察设计质量明显下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在具体的勘察设计过程中,出于节约工程预算尽可能拓展利润空间的考虑,勘察设点布设数量和岩土工程勘察取样数量明显不足,该布点的位置都没布点,严重影响勘察设计结果的准确性;其次,勘察钻探和取样过程也不规范,为缩短勘察设计的工期,未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钻探,在钻深3m左右仅提钻一次,对于软弱土层等特殊地层并未勘测到,造成勘察设计结果与工程区域实际地质分层情况严重不符。取样过程中省略了取样器的使用,直接从岩心管取原状土进行土样的测试,导致测试结果严重偏离实际,甚至许多勘察设计人员仅在施工场地选取几个典型测点展开勘察设计,其余测点完全照抄或编造数据,视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工作如儿戏。
1.3岩土工程勘察手段单一
建筑工程基础性设计工作所依据的准确的水文地质参数常常通过岩土工程勘察设计而获得,但是对于不同的工程项目和不同的地质条件,所对应着截然相反的岩土地质参数[2],为此,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过程中必须选用恰当而适宜的勘察设计方法,保证所获取的岩土工程地质参数准确、可靠、实用。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许多勘察设计单位脱离了政府财政支持与依靠,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唯经济利益马首是瞻,不注重勘察能力和业务素养的提升,勘察设备陈旧,勘察人员水平不高,勘察设计手段落后单一,无论对于重点工程还是普通工程,都采用完全一样的勘察设计手段,这样的勘察结果准确性让人怀疑。
1.4勘察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升
我国虽然很早就建立了勘察设计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也包括很多种,如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岩土工程师、建造师等,但是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技术性和实操性很强,要求从业人员在考取相关证书的基础上还必须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严谨的工作态度、较强的职业道德和务实精神,但是在具体的勘察设计单位,许多从业人员往往只注重扎实的专业基础,对于职业道德与严谨的工作态度并不十分看中,这样便增大了勘察设计环节的随意性,导致了安全隐患的普遍存在,不利于提高勘察设计结果的精准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加强岩土工程勘察,提高岩土工程质量的具体对策
2.1 将先进的技术引用其中
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与日新月异,尤其是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主要包括:地质测绘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与物探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发展非常好,因而被逐渐地用于岩土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如:声波测井技术就是目前使用较为先进的一种勘察技术。声波在不同的介质当中的传播速度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岩石中的裂缝、溶洞以及风化层等介质中,声波的传播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可以根据声波传播速度来判断岩土的基本性质。
2.2 强化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
对于岩土工程勘察而言,其首要任务就是要收集充足的、准确度高的资料。因此,在勘察工作前期,勘察人员应该详细查明勘察地区的地质、地貌、水文等方面的情况,以及搜集拟建工程的有关文件(如地形图、场地的地面整平标高,建(构)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等等)。同时要做好勘察方案的编制工作,做到宏观掌握、微观了解,对工程现场的地质特性进行明确,这就使得岩土勘察工作更具针对性,在实际勘察过程中,指导勘察人员,从而提高质量、减少成本。
2.3 强化对工程编录的相关工作
对于岩土工程勘察而言,其首要任务就是要收集充足的、准确度高的资料。因此,勘察人员应该根据勘察方案的指导思想,明确了解和掌握所勘察地区的地质、地貌、水文等方面的情况,并注意要将其仔细编录下来,从而为今后的勘察报告编制提供数据支撑和相关依据。在对资料进行编录过程当中,应该对工程现场的地质特性进行明确,这就使得岩土勘察工作更具针对性,所得的结果也是使用率较高的数据信息。
2.4 努力提高市场准入门槛
如要提高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水平与效率,那么就应该积极地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如果市场准入门槛低,那么勘察单位资质水平也低,相应的勘察人员的专业素质及理论水平也较差,所使用的勘察设备也较差,市场中充斥着各式各样、水平参差不齐的勘察机构。可想而知,这样的勘察单位所勘察的结果是不可信的。所以说,对于相关管理部门而言,应该强化企业实力,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从而有效提高岩土工程施工质量。
2.5规范勘察设计工作流程,完善勘探方法
针对建筑工程项目勘察设计工作中常常出现的问题,事先做好预案,加强对具体工程地质资料等的收集与整理,认真编写勘察设计工作刚要,并最终形成勘察设计工作方案,以保证具体勘察设计环节能够有的放矢。结合建筑工程具体的工作环境与地质条件,根据所拟定的勘察设计方案,选择恰当的勘察方法,例如在钻孔勘探等过程中,如遇软土地质则必须采用静探孔手段,保证对地层强度和状况的准确把握,而对于冲积地质的复杂状况,应采用动态探孔方法,保证勘探结果的准确。
结束语
岩土工程是工程建设的基础,是工程建设施工之前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工程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就必须要进行岩土工程的勘察,及时发现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见的各种问题,及早做出应对的措施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保证工程建设能够按时并保质地完成,减少因地质问题所带来的损失及麻烦。所以,在工程施工之前,要重视岩土工程的勘察,为以后的建设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提供强有力的数据及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建清.岩土勘察工程中常见问题和解决策略[J].江西建材,2017(24):217+224.
[2]刘禹.岩土工程勘察中应注意的问题探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7(36):70-71.
[3]许士海.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优化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6):175.
论文作者:李玉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7
标签:岩土论文; 勘察设计论文; 工程勘察论文; 地质论文; 工作论文; 岩土工程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