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 手术室 四川 成都610036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71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护理配合,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生命体征稳定,无1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且护理满意度为(71/71)100%。结论:在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中,通过加强手术护理配合,可以稳定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护理配合、子宫肌瘤挖除术、腹腔镜、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在临床上又被称之为子宫纤维瘤、纤维肌瘤,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局部生长因子、性激素以及细胞突变等互相作用有关,以白带增多、腹部疼痛、压迫、包块以及子宫出血等症状为主要表现,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出现诸多并发症如流产、不孕等,严重危害患者健康[1-2]。当前在治疗子宫肌瘤时,腹腔镜手术因为具有并发症少、瘢痕小、可以保留子宫、疼痛轻以及住院时间短等诸多优点,被广泛运用在临床上。虽然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效果确切,但是良好的手术配合是确保手术成功的一个基本前提。因此,本文对护理配合运用在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患者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3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71例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为多发肌瘤、31例为单发肌瘤,年龄27-56岁,平均(41.6±11.3)岁,手术类型:腹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肌瘤剔除术29例、42例为全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手术方法
按照常规方法,给予患者连续硬膜外麻醉后,建立CO2气腹,于脐部做一个小切口,长度为1cm,将腹腔镜插入后,对盆腹腔进行探查,再于下腹部做2个小切口,长度为0.5-1.5cm,将手术器械插入,将覆盖在肌瘤表面的子宫组织切开,对肌瘤进行分离,运用抓取钳将肌瘤夹住朝外牵拉,运用旋切器对肌瘤进行旋切,将肌瘤剥离,然后运用可吸收线进行缝合,采用抓取钳或肌瘤粉碎器将肌瘤取出,对术野进行检查,确定无出血和肌瘤残留后,对盆腔进行清洗,将CO2气体排出,对腹壁切口进行缝合,结束手术。
1.2.2护理方法
1.2.2.1术前准备
术前,要准备1套腹腔镜手术器械,主机包括旋切器、吸引器、电刀、摄像转换系统、光源、显示器以及气腹机等,严格按照要求,对器械进行灭菌处理,并且对器械的完整性和性能进行检查。
1.2.2.2巡回护士配合
入室后,护士要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认真核对,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协助患者合理摆放体位,一般为膀胱截石位,在患者的大腿肌肉丰满处或臀部放置负极板,使其完全接触皮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后对腹腔镜仪器各种连线进行连接,对参数进行调节,气腹建立后,立即调整手术床,使患者保持臀高头低位,术中给予患者心电监护,对患者的心电图和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观察,使患者的呼吸道保持通畅,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准备好抢救措施。同时,对患者的肢体受压情况进行观察,避免损伤神经和血管,并且坚持无菌原则,对人员的走动进行限制,结束手术后,将仪器开关关闭。
1.2.2.3器械护士配合
器械护士要使手术台保持清洁,对台上物品进行认真管理,对腹腔镜气腹管、吸引管以及连线进行妥善固定,术者运用气腹针穿刺时,配合建立CO2气腹,缓慢注入低流量CO2气体,使患者的耐受性增加,设定好气腹压力,通常为12-14mmHg,使闭合膨胀的腹腔形成,充分暴露术野。然后将11mm套管针递给术者,作为腹腔镜插入鞘,并且运用碘伏纱布对镜头进行擦拭,确保画面清晰。同时,向术者传递器械时要做到敏捷、准确,使其在腹腔镜直视下快速剥离肌瘤,根据术者要求,将可吸收缝线和持针器准备好,供其对肌瘤残腔进行缝合,并且将止血纱布或吸收性明胶海绵准备好。最后对腹腔有无出血进行观察,对盆腔进行冲洗,将腹腔内CO2气体放出,递持针器和缝线对腹壁切口进行缝合,贴无菌服帖。需要注意的是,术中尽量做到熟练、敏捷、准确,从而缩短手术时间。
2.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生命体征稳定,无1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且护理满意度为(71/71)100%。
3.讨论
与传统术式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下床活动早、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以及疼痛轻等优点,但是其护理要求也较高,要求手术室护士对腹腔镜器械的特性、使用方法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并且可以熟悉运用。有研究发现[3-5],腹腔镜仪器的状态与手术成功密切相关,应该由专人负责保养和检查仪器,确保仪器的状态和性能完好,可以正常工作。同时,器械护士要熟练配合,掌握排除腹腔镜简单故障的方法,操作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避免违规操作,使腹腔镜保持清晰的视野,从而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此外,腹腔镜作为一种贵重、精细仪器,术中要注意保护,应该轻拿轻放,避免碰撞,并且及时对器械进行回收,避免坠落。
综上所述,通过将护理配合运用在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中,不仅可以减少并发症,顺利完成手术,还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袁静.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01):256.
[2]林爱国.改良式腹腔镜下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术护理配合[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5):150.
[3]余新梅.综合护理配合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2):229+232.
[4]邱筱琳,张志兴.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01):254+256.
[5]黄银琴.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围术期护理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7(17):48+47.
论文作者:李萌萌
论文发表刊物:《护理前沿》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患者论文; 肌瘤论文; 腹腔镜论文; 手术论文; 子宫肌瘤论文; 腹腔论文; 器械论文; 《护理前沿》2019年第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