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解决问题论文_赵方栋

浅议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解决问题论文_赵方栋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胶莱镇官路小学 266314

在平日的教学中我们发现,低年级的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分析问题时思维往往颠三倒四,条理不清,思维混乱。《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学段目标中对第一学段又明确提出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的要求。因此,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能力是我们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解决问题。

一、教师设计的课堂教学环节要层次清楚、有条理

要教会学生有条理地思考、解决问题,教师首先得让自己的课堂教学环节层次要清楚、有条理。如果上课的教学环节没有逻辑性,重复、颠倒、脱节等等,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感觉毫无头绪,引发学生思维混乱。相反,如果教学环节安排得当,环环相扣,学生就能循着老师的思路,一步一步地扣开知识的大门。这就需要老师在备课时好好去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能清楚知识的前后联系,掌握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规律,安排好教学环节,想好这节课的几个主要步骤,然后再去细化操作程序,思考每一步怎么实施,做到心中有数,使其在逻辑上具有一致性。

二、老师在课堂上有条理地示范教学

老师在数学课堂上有条理地示范教学是学生学会有条理思考、解决问题的有力保证。低年级的学生模仿性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课堂上老师的语言要规范,要符合逻辑性,做到用词准确,语言表达有条不紊,思路清晰,不说不科学的话,给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做出榜样,给学生的思考提供空间,通过老师的示范,促进学生形成有条理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

通过板书的示范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心理学研究证明,在学习时,视听结合,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因此,老师要精心设计板书。板书不仅能使整堂课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可以从视觉上直观地帮助学生理清整堂课的脉络,突出重点。它在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方面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三、老师在课堂上有条理地组织、引导学生活动

学生能不能有条理地思考、解决问题,教师的组织、引导很关键。教师在课堂上有条理地组织、引导学生活动,直接影响到学生思考问题的效果。如果在课堂上教师的引导笼统,没有渐进性,学生不知如何思考,也就不可能有条理地思考。老师在对学生的学习引导时能够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始终有一个条理性,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就不仅学到了必要的数学知识,还学会了“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能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数数”这节课上,如果先让学生观察信息窗并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那么学生就会看到什么就说什么,没有观察顺序。但是在观察前如果把问题改为:“谁能按一定的顺序来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那么学生就能按照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的顺序来说清楚。

老师还可以组织低年级学生边操作边说思路,或教师先说出关键性指导词,然后由学生接着说的方法进行教学。例如,在教学9+5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边操作小棒、边思考、边说:“先想9加几得10,9加1得10,就把5分成1和4,9加1凑成10,10再加4得14。”这样做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既能促进学生有条理地思维,又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学生能够有条理地思考解决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起来的能力,也不是一节课、两节课就能达到的目标。对学生有条理思考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必须渗透到我们的每一节课、每一道习题中。在低年级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寻找训练思维的契机,为学生搭建有条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平台,让学生的思维从“混乱”走向“有条理”,提升他们的思维水平。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的数学教学就一定能帮助学生提高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论文作者:赵方栋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9月第29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7

标签:;  ;  ;  ;  ;  ;  ;  ;  

浅议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解决问题论文_赵方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