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的竞争强化过程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青年论文,竞争论文,过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青年对竞争公式从陌生到熟悉、从拒绝到认同、从禁止到运用,并形成相应的竞争意识、竞争行为,从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奠定了社会心理基础。
中国青年的竞争强化过程,必然会受到多种因素制约:一是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的影响;二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及意识形态的影响;三是中国经济基础及相应的小农生产者心理基础的影响。由于现阶段中国的核心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市场竞争为重点的社会全面竞争,将成为青年生活面临的主要挑战。
●尝试竞争阶段(1978~1983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进入经济体制改革时期,也开启了青年现代化的新进程。市场竞争现象开始萌发并发挥作用。1980年,国务院公布《关于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暂行规定》。青年受党的改革政策、措施所鼓励,逐渐形成市场竞争意识。一是农业承包制和城镇个体工商业恢复,培育起青年竞争的有生力量。二是经济特区的创立,促进地区之间的竞争。这一方面是对特区青年的极大鼓舞,使他们能借助海外、港澳台的资金、人才、技术引进而赢得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引起广大内地青年的关注,既想从特区实验中实习经验,又想方设法赶超特区。因此,作为对传统社会主义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创办特区是树立了地区之间利益竞争的范例,也是激发不同地区青年竞争热情的有效尝试。三是教育、科技、文化事业的恢复、发展与改革,将青年的竞争向深层次推进。如果说,青年在市场中的竞争仅仅是为获得直接利益满足,那他们在教育、科技、文化、政治活动中的竞争则是为获得发展前途。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改变了新一代人的心态,从依赖政治推荐转向考场上的公平竞争,促使青少年的事业前途建立在竞争机制基础上。“择优录取”、“择优录用”成为招工、招干、晋升和调职的重要尺度,逐渐建立起公平竞争的人才培训与使用体制。并且,这也使市场竞争机制向社会其它领域扩大影响,为全面性社会竞争的开展奠定基础。
●活跃竞争阶段(1984~1987年)
改革开放的深入,势必引发出为青年的竞争行为正名的问题。经过党政领导的谨慎思考、理论界的反复争论和实际工作部门的探索实验,终于实现认识上、观念上、意识形态上的重大突破,为中国竞争的全面活跃提供契机。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商品经济必然引起竞争,强调竞争就是“优胜劣汰”,使广大青年认识到竞争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从而解除了竞争活动的思想禁锢。值得一提的是农村改革引发出新的城乡竞争关系,催促城市改革管理体制,开放流通市场,转向市场调节。大量离土离乡、“洗脚上田”的农村青年进入城市,或开展农副产品交易活动、或进入工商企业谋生、或承办商贸公司,为活跃城市竞争机制作出了贡献。同时,国有企业全面推行的承包制,虽然存在诸多缺陷,但毕竟首次激发出青年经营者、劳动者的热情,推动企业之间的竞争,有利于增强经济效益。
伴随经济竞争热潮的掀起,必然触发青年观念、心态的大转换。包括“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消费促生产”、“劳动致富光荣”、“能挣会花”等一系列的观念讨论、观念更新,使青年的竞争意识渗透到工作和生活的一切方面。最集中的是消费观念的更新,更刺激了城乡青年的消费竞争。
活跃竞争阶段,是中国按照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初步构造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机制的实验期,青年的竞争热情空前高涨,也产生良好效应。但是,由于人们对竞争的复杂性、艰巨性、曲折性理解不透,在实践中亦引起一系列问题。从青年行为看,产生许多偏离竞争规范要求的因素;从社会条件看,初步建立的竞争机制具有脆弱性和易变性。具体而言:一是竞争行为的盲目性。由于青年大都是直接从国外信息中了解和认识竞争,从观念上认同和接受市场竞争规律,而缺乏实践的经验与体会,更缺乏科学分析能力。这样,仓促仿效和借鉴外国竞争方式,运用到国内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之中,却忽视民族性与时序性的差异。结果,因不适合国情而产生种种负效应,反过来为随后的压抑竞争、限制竞争提供了藉口。二是竞争认识的随意性。商品经济需要科学规范的竞争,社会现代化需要公平合理的竞争。然而,不少青年却将传统的攀比、倾轧、明争暗斗等因素当成现代竞争,加以模仿和套用,歪曲了市场竞争的实质,产生消极后果。三是“软约束竞争”的盛行,既腐蚀了青年的竞争意识,也侵害了国家的竞争实力。这是指在公有制经济的各基层单位之间,即各部门、各地方政府、各国营企业之间为了更多地占有经济资源,提高本部门、本地区、本单位的生产能力和收入水平而展开的竞争。它并非鼓励青年到市场上进行商品竞争,而是诱导他们在进入市场之前,围绕占有和利用公有资源而激烈竞争。结果,竞争活动不是促进市场繁荣,而是造成公有资源的流失和浪费。这是公有制条件下,竞争扭曲的主要体现。
●调整竞争阶段(1988~1991年)
由于活跃竞争阶段在激发青年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经济与社会问题;体制改革缺乏配套措施,使不公平竞争现象日趋严重;经济高速增长而缺乏协调发展,引起产业结构更为不合理,市场发展的紊乱性亦使青年的竞争缺乏规范性与合理性,这样,必然引起社会的调整与转向。关键在于采用什么性质的调整方式。当时我国基本上是从保守的和政治强硬的角度来改变竞争状况的。经济上的治理整顿与全面收缩,促使青年竞争扭转方向。由于从发展为主流转向治理为主流,使得这时期中国经济出现低增长。1989、1990年,GNP分别只增长4.4%和4.1%。经济增长速度的骤然降低,使市场出现萎缩。青年经营者的竞争,由过去的争资源、争扩大再生产,变为现在的保资金周转、保还债能力、保产品销路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甚至私营企业、外资企业都由扩张性竞争转向维持性竞争。青年之间展开韧性的较量,谁能在紧缩时期争得生存权,谁就能为将来的发展振兴奠定基础、赢得机会。
●全面竞争阶段(1992年至未来一段时期)
中国青年的竞争,经历了挫折和调整之后,进入了以自觉竞争和全面竞争为主要特征的新时期。经济改革新格局和市场竞争新局面的形成,受到一些重要因素影响。一是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激励。过去,中国青年对市场经济和市场竞争的学习、借鉴,主要从欧美、亚洲“四小龙”等引进经验。邓小平南巡讲话使人们看到,国内也有市场竞争的成功经验,值得各省市学习和参考。二是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对青年的竞争活动提出新的要求。可以说,市场经济发展构想,使中国改革开放开启新的进程。市场经济要的是现代市场竞争,要的是科学规范竞争,要的是先进方式竞争,而不是传统、落后的竞争。这就促使青年追求高效率、高效益,力求形成现代化的竞争优势。三是企业股份制和金融证券市场的建立。中国企业改革,从承包制、租赁制到股份制,经过多次试验与调整。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认识到,从现代企业发展看,要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公开、管理科学的适应市场竞争的企业制度,较佳的选择是股份制。另外,金融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促使企业竞争公开化、正式化、可调控化。各种潜在的幕后的竞争都被证券市场的指数反映出来,有利于对青年竞争的规范化。虽然,当前我国的企业股份制和金融证券市场的发展既不完善,又发生扭曲,对青年有些误导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逐步健全,股份制和证券业的规范将发展成为必然趋势,而且将对市场竞争起到合理导向作用。四是青年人才流动与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型、交流型的现代经济体制,必然要求青年人才的竞争与流动,从而争取达到劳动力资源的最佳配置。由广东省和海南省率先实行的全员劳动合同制,为青年的自由流动提供了社会条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全国各省市都先后开放劳动力市场,逐渐从国家统调统配人才向“双向选择”、自由竞争过渡。我们认为,市场竞争的关键在于科技、人才的竞争。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将为竞争注入新的活力。
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实践,中国青年的竞争活动得到较快发展。但是,要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就必须克服扭曲性竞争的种种弊端,建立规范合理的市场竞争机制。具体包括:竞争主体独立化、竞争目标长远化、竞争途径科学化、竞争条件公平化、竞争各方协调化等等。前提条件是要将市场竞争纳入法制的轨道。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同样,现代竞争也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竞争。唯有建立和健全法律秩序,使中国青年的竞争活动有法可依、依法而行,才能保证竞争产生积极效应、消除负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