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鸡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论文_孙忠婷

农村养鸡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论文_孙忠婷

河南省 商丘市睢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476100

摘要: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科学技术快速进步,我国农村养鸡疫病防控工作取得较大进步,成绩显著。但新形势下农村养鸡疫病防控工作依旧面临巨大挑战。对当前农村养鸡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展开分析与

关键词:农村养鸡;疫病防控;问题;对策

引言

由于鸡蛋能提供大量人体所需且容易被吸收的蛋白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所以鸡蛋成为了日常食用的食物之一。为了满足人们对鸡蛋的需求,农村开始大量开设养鸡场。疫病是影响鸡正常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影响产蛋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要保障鸡正常发育,维持并提高产蛋量,需要对农村养鸡疫病进行有效防控。本文简单阐述了农村养鸡疫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重点从检疫、隔离、净化以及预防等四个方面讨论了有效应对农村养鸡疫病防控问题的策略。

1现阶段农村养鸡物疫病防控工作存在的风险问题

1.1畜禽养殖户思想认识不足

在我国农村地区的畜禽养殖多为散户养殖,畜禽养殖点分散,且多数养殖户文化水平不高,缺乏正确的防疫意识和知识,进而导致农村动物防疫工作开展困难。一些养殖户抱着侥幸心理,少部分甚至抗拒注射疫苗,致使农村重大疫病防控工作存在较大漏洞。

1.2养殖方法相对落后

目前,我国农村养鸡养殖方法相对落后,无法适应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和公共卫生的要求。地方政府对当地农民的传染病防治投入不足,对农村养鸡防疫技术人员的培训不够,防疫人员工作量大。设施管理模式差,环境相对简单,各种非标准饲养环境使病原菌易于传播,增加了患病风险。有的人对防疫工作漠不关心或侥幸心理,也导致了防疫工作的失败。一旦发生严重疫情,后果将不堪设想,并将带来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

1.3农村防疫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

农村区域广阔、人员居住分散,且无论村境大小,每一个行政村均只配1名村级防疫员与1个冷藏箱,防疫基础薄弱,质量难以保障。加之疫苗保存对保存环境要求严格,在高温季节,若未配备疫苗冷藏设施的山区,单独靠一个冷藏箱,则难以有效保存疫苗,给农村养鸡养殖安全带来隐患。

1.4农村养鸡传染病疫情未得到有效控制

我国农村养鸡传染病有多种,由于疫情没有得到及时控制,有时由于气候变暖的因素,致病菌的发展和传播加剧。当动物出现临床症状时,一些农民并不认真对待。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越严重,但为时已晚,导致2只、3只,甚至一半群种感染,恐慌不已。

在新形势下,当前面对农村养鸡疫病防治工作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要及时解决问题,提高防疫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及时控制农村养鸡疫病的发生,能够科学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有效应对农村养鸡疫病防控问题的策略探究

2.1强化宣传,提高意识

农村畜禽养殖散户多、防疫意识薄弱是普遍现象。对此,当地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重要性、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及防控知识的宣传,积极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去,力争实现“群防群控”的目标。

2.2加快转变农村养鸡养殖模式

大力推进科学养殖,完善动物饲养方式,促进产业系统化、专业化。不断提高养殖水平,如农民科学养殖知识的普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新建、改建和扩建农村养鸡养殖场,应当符合农村养鸡养殖区域划定方案,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养殖用地备案、养殖场备案等相关手续,建立专业化的养殖社区,提前做好农村养鸡疫病的预防措施是改善生长环境。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科学喂养,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素,提高自身免疫力,有效预防农村养鸡疫病的发生。畜禽养殖业、资源与承载力、动物与疾病、节能减排相结合,应考虑综合条件,如温度、光线、清洁度、排气时间等,以避免流行病的发生。

2.3隔离

隔离是防止疫病传播的重要手段。在进行养鸡疫病隔离过程中,需要加强养鸡疫病防控意识,以保障养鸡疫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将已经感染疫病的鸡隔离出来,进行隔离区疫病控制。对隔离区实施疫病控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限制隔离区与非隔离区的往来,提高隔离区的准入标准,规定只有经过同意并持有相关证明的疫情防控人员才可进入隔离区;搜索隔离区内病鸡的感染源,根据病鸡的感染程度及表现症状对病鸡进行分类,对不同感染程度、不同表现性状的病鸡采取不同的疗法;对病鸡隔离区与非隔离区进行杀菌消毒,尤其是要对接触病鸡的人以及工具做杀菌处理,以防止疫病的进一步扩散。

2.4完善兽医执行法监督体系建设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完善执法程序,规范和监督兽医行政执法活动,明确动物卫生监督的目标和职责,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动物卫生监督行政执法责任制。为了优化畜禽养殖,有效防控动物疫病,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区畜牧局起草了《东营区垦利区畜禽养殖“三区”规划方案》,重点区域和布局进行至,分病种、分区域、分阶段,有计划地实施动物疫病防治策略,确保动物疫病防治科学有效。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确保本方案的顺利实施。

2.5加强测报,规范处理

加强疫病监测,实行动态监管,是保证农村养鸡疫病防控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为此,各地要及时建立疫情测报制度,加强对辖区养鸡疫病情况的跟踪与监测,做到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能够第一时间按照规范程序进行疫情上报。一旦确认疫情,则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按“早、快、严、小”的原则果断处置,尽可能地将损失降到最低。此外,还要做好病死畜的处理工作,对因染疫死亡的动物尸体及其污染物,要采取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措施,防止疫病蔓延。要强化督促与协调,确保病死畜全部实行无害化处理,无一遗漏,为地区畜牧业的安全养殖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2.6预防

预防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影响疫病的有效防控。在进行养鸡疫病预防的过程中,需要将预防工作渗透到养鸡的每个环节。在养殖初期,要选择地势平坦、环境开放的区域作为养鸡场的地点;选择空气流动性较好、光照足的地点作为鸡舍的设置点,确保周围环境不会对鸡产生影响,并保证养鸡不会对周围人的生活产生影响。也要对初次引入养鸡场的鸡实施检疫,防止其中存在疫病病毒携带者。在养殖过程中,定期开展鸡群检疫工作,并及时清理鸡舍;时刻保持警惕,不能因为一次检疫中未检测出病鸡而减少检疫次数。在养殖后期,要控制养鸡场鸡群的数量,避免由于养殖密度过大而产生疫病。还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民生工程培训工作,推广与指导生态养鸡技术;落实禁养区域关闭或搬迁工作、集中免疫与防疫人员考核工作以及检疫证明电子出证工作;加强养鸡投入品的监管,加大养鸡投入品的安全检测;多渠道、多途径地宣传养鸡疫病的预防措施,以实现疫病的有效预防。

结语

综上,农村养鸡疫病防控中存在养鸡场选址缺乏合理性、养鸡疫病防控意识不足、检疫程序混乱、缺少药剂使用标准以及鸡舍管理不当等问题。要有效应对这些问题,需要做好检疫、隔离、净化以及预防等工作:规范检疫程序,定期对鸡群进行检疫;加强养鸡防控意识,并将病鸡隔离出来,进行隔离区疫病控制;对养鸡场实施净化,以减少养鸡场的病鸡数量;将疫病的预防渗透到养鸡的每个环节,从而达到防控养鸡疫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晓光,张亚光.关于完善兽医管理体制的几点建议[J].中国动物保健,2013(15).

[2]曹亮,桑学波,张朝霞.基层动物防疫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3(7).

论文作者:孙忠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  ;  ;  ;  ;  ;  ;  ;  

农村养鸡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论文_孙忠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