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患者抢救过程中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的效果分析论文_丁金华

湖南石门县中医医院 急诊科 湖南常德 415300

【摘 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急诊患者抢救过程中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分析对比两组抢救情况。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显著好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患者抢救过程中急诊护理流程优化之后,患者抢救成功率提升显著,且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普遍较高,同时还能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值得推广于临床应用。

【关键词】急诊患者;抢救;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效果

在抢救急诊患者时,确保其生命安全的重点在于对患者病情快速了解和把握,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疗【1】。一般情况下,急诊患者发病较急,且病情十分危急,同时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因此在对其实施抢救和治疗时会面临一定的难度。而护理人员在对此类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要求其具备较强的护理技能,同时还能快速做出反应,即在短时间内协助抢救医生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分诊和抢救【2】。目前在临床,将一些全新的护理方式应用到常规护理流程中,使其能够有效的完善和提升,则称之为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该模式既能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同时还能提高抢救成功率【3】。因此本文深入研究了急诊患者抢救过程中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为24-75岁,平均年龄为(54.12±1.28)岁。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为25-76岁,平均年龄为(53.23±2.17)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即对患者行常规检查,并结合其实际病情给予吸氧治疗。而观察组行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即(1)优化护理流程,完善护理工作。即对护理操作流程与护理工作程序进行完善和修订,同时采取分层次培训、定期培训、全员培训、重点培训等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例如急救程序化管理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并加强评价和考核,确保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能遵循急诊既定程序严格组织和展开相关护理工作。(2)支持系统的构建和完善。即对设备仪器加强管理,对急诊药品进行优化管理,一般情况下,可以安排专人对药品以及相关设别仪器进行保管;加强设备的维修检查,且对使用前的仪器设备严格进行灭菌消毒处理;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操作步骤以及抢救药品的用法用量,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仪器操作流程优化。(3)坚持落实护理流程优化管理中的“一站式”理念,即通过架设绿色通道,最大限度的将急诊患者的非必要等待时间缩短,一般可为急诊患者中一些较为特殊的实施优化急诊抢救制度,即先抢救再收费、先诊疗后挂号的。(4)根据优化急诊抢救原则,即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原则,不断优化抢救过程中。另外急诊患者抢救过程中,还需密切监测其其血氧、血压指标,建立通畅的静脉通路,提供针对性的给氧治疗,这样才能保障患者抢救的高效性和及时性。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90-100分)、一般满意(70-80分)、不满意(<70分)。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处理研究所得的最后数据。卡方检验计数资料,t值检验计量资料,组间差异经P值进行判定,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对比

观察组成功抢救38例,抢救成功率为95.0%(38/40),死亡2例,死亡率为5.0%(2/40),而对照组成功抢救31例,抢救成功率为77.5%(31/40),转入重症监护室3例进行下一步的抢救治疗,而死亡患者6例,死亡率为15.0%(6/40)。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39/4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30/40),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通常情况下急诊护理服务工作会对医疗机构业务水平产生直接影响,所以该科室的护理工作人员需对急诊抢救措施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掌握,要熟练掌握应对各种急诊患者的护理既能,在急诊医师抢救患者的过程中积极配合【4】。而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急诊患者抢救效率以及成功率等,而急诊护理流程的高效化、标准化的,则能显著缩短急诊患者的抢救时间,并促使急诊护理工作达到较高的效率和质量,从而达到增强护理满意度的目的【5】。

本文的研究中,观察组成功抢救38例,抢救成功率为9而对照组成功抢救31例,抢救成功率为77.5%(31/40)。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39/4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30/40),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急诊患者抢救过程中急诊护理流程优化之后,患者抢救成功率提升显著,且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普遍较高,同时还能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值得推广于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朱秀芬.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 现代临床护理,2010,06:13-15.

[2]董琴娟.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 中国医药科学,2014,18:108-110.

[3]张玉香.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乡村医药,2015,22:66-68.

[4]龚太娣. 急诊患者抢救中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的应用效果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03:443-445.

[5]龚太娣. 急诊患者抢救中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的应用效果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03:443-445.

论文作者:丁金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6

标签:;  ;  ;  ;  ;  ;  ;  ;  

急诊患者抢救过程中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的效果分析论文_丁金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