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公路工程与项目建设同步的档案信息收集管理论文_李志凤

探索公路工程与项目建设同步的档案信息收集管理论文_李志凤

连州市公路养护中心 广东 清远 513400

摘要:工程档案信息收集管理是公路建设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公路工程的投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验收、运行及后期维护保养有重要作用。目前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档案信息收集不及时,不全面,不真实,不规范等问题。工程档案信息是建立在日常信息积累基础上,有很强的时效性,应做到实时记录,及时收集,与项目建设同步进行,规范管理,全面真实反映建设过程。

关键字:公路工程;项目建设同步;档案信息收集管理

一、公路工程建设档案信息管理分析

公路工程造价高、投资大,点多、线长、面广,工序交叉,材料种类多,建设周期长,户外作业环境复杂,不可控因素多,由此导致工程档案信息的分散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档案信息的多层次、多环节、相互关联的复杂系统。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不同时期或阶段都会产生大量的原始信息文件(如合同、设计、方案、验收、评定、记录、检验等),而随着工程建设进展的不断深入,文件资料越积越多,若信息不及时收集整理,必然影响工程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有些公路工程档案信息,存在着后补和弄虚作假现象,没有反映信息的全面性与真实性,对于后期运行管理与养护维修会带来一系列的麻烦。应按照公路工程建设的步奏,同步进行档案信息收集、整理与分类归档,有利于保证它的真实有效性。

(一)加强公路工程档案信息与建设进展同步化重要性认识。建设工程文件档案信息有很强的时效性,其价值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衰减,有时一经生成,就必须传达到有关部门,否则会造成严重后果,或增加自身工作的风险隐患。如关于工程存在重大质量安全隐患要求进行整改的监理通知文件,必须落实整改后给予回复,经监理人员复核确认,形成整改闭合回路,否则不允许进行下步工序或单元工程的施工。混凝土浇筑工序的开仓许可,工序或单元工程的质量评定、重要或关键部位的联合隐蔽工程验收等过程控制资料,如果都事后补资料,就失去了控制上步工序质量和下步工序开工流程的意义。对于施工原始记录,不及时记录,容易遗忘,增加工作难度,也易造成相关记录混乱不统一。如对同一事件的记录,在施工或监理日志、隐蔽验收、砼开仓浇筑、试块取样制作、旁站记录、质量评定等资料上反映的日期不一致或有冲突,面对上级稽察时,会认定为弄虚作假。所以要提高对工程档案信息与工程进展及时同步重要性认识,做到同步收集、整理,包括发生的事故和存在的隐患,真实反映工程情况。真实性是对所有文件档案信息的共同要求,但在公路工程建设领域对这方面要求更为迫切。

(二)加强对公路工程建设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学习。工程公路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不是一项简单的文员工作,档案信息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对现场施工实际情况要熟悉了解,而且还要掌握档案信息管理工作流程与方法,熟悉监理工作规范与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了解相关施工、监理规范表格的使用。因此,需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综合能力,才能满足工作要求。

(三)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档案信息的制作和管理。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发展,公路工程档案信息管理人员要与时俱进,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档案信息管理与建设进展同步化,能够实时记录文件档案信息产生、传递的时间,一次录入多次利用,数据共享,利用相关管理软件能够进行有效的分类、汇总和系统管理,极大提高效率。

二、公路工程与项目建设同步收集的档案信息

公路工程建设档案信息管理贯穿建设工程全过程,衔接建设工程各个阶段、各个参建单位和各个方面,应当跟随着工程建设进展的整个过程而不断的完善。

(一)项目决策阶段的信息收集

1)项目资源相关方面信息。如原材料来源、劳动力、水、电、气供应、通讯、网络等;

2)自然环境相关方面信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交通、运输、气象、地质、水文、地形地貌、废料处理可能性等;

3)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专业配套能力方面信息;

4)政治环境,社会治安状况,当地法律、政策信息;

收集这些资料为了避免决策失误,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投资估算和工程建设经济评价。

(二)设计阶段的信息收集

设计阶段是工程建设的重要阶段,决定了工程规模,建筑形式,工程的概算,技术先进性、适用性,标准化程度等一系列具体的要素。

1)可行性研究报告,前期相关文件资料;

2)同类工程造价构成、工艺选型、地质处理方式及效果、建设工期、采用“四新”的实际效果及存在问题,技术经济指标;

3)工程所在地相关信息:地质、水文、地形地貌、地下埋设和人防设施情况,青苗补偿,周围环境等;

4)工程所在地政府相关信息:国家和地方政策、法律、法规、规范规程、环保政策、政府服务情况和限制等。

(三)施工招投标阶段的信息收集

1)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报告,施工图设计及预算、概算,地质勘察、测绘审批报告等,特别是本工程有别于其他同类工程的技术要求、材料、设备、工艺、质量要求有关信息;

2)建设单位前期报审文件:立项文件,建设用地、征地、拆迁文件;

3)工程造价的市场变化规律及所在地区材料、构件、设备、劳动力差异;

4)本工程适用的规范、规程、标准,特别是强制性规范;

5)所在地关于招投标有关法规、规定,本工程适用的合同范本及特殊条款的精髓所在;

6)投标单位对工程采用“四新”的处理能力和了解程度、经验、措施。

(四)施工阶段的信息收集

1、施工准备期信息收集

1)施工图设计、预算,施工合同文件;

2)施工单位进场人员资质;进场设备规格型号、保修记录;施工质量保障体系及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施工进度网络计划图表;进场材料、构件管理制度;安全保卫措施;数据和信息管理制度;检测和检验、试验程序和设备;

3)施工图会审和交底记录;开工前监理交底记录;开工报告;

4)工程需遵循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规程,有关质量检验、控制的技术法规和质量验收标准。

2、施工实施期信息收集

1)施工单位人员、设备、水、电、气等能源动态信息;

2)施工期气象的中长期趋势及同期历史数据,每天不同时段动态信息,特别在气侯对施工质量影响较大的情况下,更要加强收集气象数据;

3)建筑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构配件等工程物资进场、加工、保管、使用等信息;

4)项目经理部管理程序;质量、进度、投资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措施;数据采集来源及采集、处理、存储、传递方式;工序间交接制度;事故处理制度;

5)施工中需要执行的国家和地方规范、规程、标准;

6)施工中发生的工程数据,如地基验槽及处理记录,工序间交接记录,隐蔽工程检查记录等;

7)建筑材料必试项目有关信息:如水泥、砂、碎石、钢筋、外加剂、混凝土、回填土等;

8)施工索赔相关信息:索赔程序、依据、证据、处理意见等。

3、竣工保修期信息收集

1)工程准备阶段文件,如:立项文件、建设用地、征地、拆迁文件,开工审批文件等;

2)监理文件,如: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有关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的相关记录、监理工作总结以及监理过程中各种控制和审批文件等;

3)施工资料,如: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工程定位、高程测量复核记录、设计变更通知单、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设备出厂质量合格证及试验报告、施工试验记录、施工记录等;

4)竣工图;

5)竣工验收资料,如:工程竣工总结、竣工验收备案表。

公路工程参建各方对数据和信息的收集是不同的,有不同的来源,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处理方法,但要求各方相同的数据和信息应该规范。参建各方在不同的时期对数据和信息的收集也是不同的,侧重点不同,但也要规范信息行为,因此收集信息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并随工程进展及时收集、整理,确保全面、准确、真实、规范。

参考文献:

[1]陈志华,黄思斯.高速公路工程档案管理模式革新的探讨与实践—以洞新高速公路工程档案管理为例[J].中外建筑,2012(12):104-106.

[2]曾永志,杨中庆,王兴瑞.公路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现状及信息化管理创新[J].公路,2008(07):317-321.

论文作者:李志凤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8

标签:;  ;  ;  ;  ;  ;  ;  ;  

探索公路工程与项目建设同步的档案信息收集管理论文_李志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