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一部发人深省的新著作--解读当代外国市场经济学者_市场经济论文

经济学的一部发人深省的新著作--解读当代外国市场经济学者_市场经济论文

一部引人深思的经济学新著——读《当代国外学者论市场经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引人深思论文,新著论文,市场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书评介

由商务印书馆于1996年7月出版的《当代国外学者论市场经济》一书,是著名经济学家胡代光教授与他人合作的又一部新著。这部新著系商务印书馆推出的《市场经济研究丛书》之一。它既全面、系统、客观地介绍了西方学者对市场经济问题的论述,又立足于国内,针对当前市场经济中的热点问题,提出了一些新见解,图文并茂,雅俗共赏,且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强实用性。纵观全书,有以下鲜明特色:

一、深入系统地介绍和研究了当代西方经济学者对市场的概念、作用、实质,以及市场机制的缺陷等问题的论述。这些对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如何参考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及其经济学界所总结出来的有益经验(包括政策措施)和具有科学成分的理论观点,都很有启迪和助益。

本书在第一篇“市场经济的实质”中,针对国内理论界和舆论界对市场经济的各种各样以偏概全、同义反复、自相矛盾的解说和界定,介绍了西方学者对这一问题的观点。

在第一章“市场含义及其作用”中,本书作者介绍了萨缪尔森对市场概念的看法。萨缪尔森认为:“市场就是一种商品的买者和卖者相互影响以决定其价格和数量所利用的一种机制”,而“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摆轮。”随后本书作者指出,市场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这点已成为国外经济学者的共识。西方学者一致的看法是:“不能把市场同资本主义混同起来,市场是同商品经济共生的,而商品经济早在古代奴隶社会就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是商品关系和市场最发达的社会。”“资本主义把一切都变为商品,其中最重要的是劳动力成为商品。雇佣劳动制度才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本书对市场基本概念的介绍,有助于澄清读者一些模糊认识。

在第二章“市场是万能的吗?”中,本书作者从宏观基础和微观失误两个方面,介绍了西方学者对市场万能论的批评。从宏观基础来看,西方学者认为市场具有多方面的不能逾越的界限:政治界限,分配界限,社会化界限,伦理界限,生态界限。市场本身也有自发的消极和破坏因素。由此可见,市场的运行和效益的发挥必须借助于国家干预。罗奈·勒努阿认为“没有国家管理的市场将导致二元的、甚至四分五裂的社会,它不仅会埋葬市场经济,使市场成为万恶之源,而且还会使自由遭到毁灭。”就微观失误而言,西方经济学者指出,当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是低效率的时候,就会出现市场失灵。阻碍市场按照理想化方式运行的主要因素是:不完全竞争、外部效应、公共品、自然垄断、信息的非均衡、次优问题等。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市场失灵就是不可避免的。萨缪尔森指出:“市场可以是我们驾驶下的一匹好马。但是马无论怎么好,其能量总有个极限……如果越过这个极限,市场机制的作用必然蹒跚不前。”这些观点对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神化”市场的作用,是极为有益的。

本书进一步介绍了西方某些学者提出的一种观点,即应该抛弃教科书上的一元化市场,因为,市场涉及政治的、文化的和经济的制度诸多方面,因而对市场的评价和市场失灵的研究,必须考虑到权力结构和人文发展进程的影响等。他们的这个观点对我们如何才能真正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有发人深思之处。

在第三章“市场经济的实质”中,本书作者不仅从基本制度,而且从运行方式,介绍了西方学者对市场经济实质的界定和解说。从制度范畴来看,西方学者心目中的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从经济运行方式而论,西方学者认为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一种工具或手段,在一定的前提下,市场机制可使经济运行得到发展。市场与计划并非水火不相容的,现在许多西方经济学家都认为:“计划和市场一直被教条的社会主义者和教条的反社会主义者看作是不可调和的对立物。然而,完全有理由宣称,任何现代社会都是以两者的混合为基础的。”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计划与市场可以而且必须共存。经济学家罗奈·勒努阿更进一步认为:“市场和市场经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只有国家干预和市场的结合才能形成市场经济。市场越是发达,国家干预越是重要。国家的作用是任何个人、集团和地方集体都不能替代的。市场的原则是利润,而市场经济的原则是国家经济的长期繁荣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没有国家的支持和参与、市场经济就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本书引述的西方学者的这些论点对于我们如何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二、资料新颖,反映了西方经济学者研究市场经济的最新动向。

目前,国外经济理论界,政府部门和实业界都在积极开展“重新理解市场经济”的研讨,他们对于市场概念、市场作用、市场发展、市场体系、市场结构、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宏观基础、市场失灵的原因、以及整治市场失灵的方案等等问题,有了更为系统和深入的理解。本书及时地将这些新见解反馈给国内读者,令人耳目一新。

例如,本书提到了萨缪尔森《经济学》1992年第14版和1994年的最新版(第15版),该书以论述“市场再发现”为主题,谈到在世界范围内,各国都在“重新发现”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工具的功能。萨缪尔森认为,即使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也发现他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还不充分。他明确提出,在市场经济中,政府要在三个方面发挥其经济职能:一是矫正市场失灵,以提高效率;二是利用税收和财政支出在社会不同群体间进行收入再分配,以促进社会公平;三是依靠税收、政府支出和货币供应量进行调控,以支持宏观经济的增长,而同时又降低失业和通货膨胀。他断定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这三项职能是不能偏废的。“对现代化经济没有两手(市场和政府)使之运转,这就像孤掌难鸣一样。”(《经济学》1994年英文第15版,第34页)。

三、本书所汇集的研究成果,绝不是单纯从书本到书本的逻辑推理,也不是单纯经院式的概念思辨,而是对社会现实敏捷锐利的观察,对经济变动高屋建瓴般的把握。本书作者对国外经济学家各种论述了如指掌,对经济理论的运用游刃有余,所提经济政策建议出自深谋远虑。

在第三篇“市场经济中的宏观经济调控”中,本书作者不仅介绍了宏观调控的理论依据,还使理论联系实际,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产业政策四个方面,提出了可供思考的政策建议。作者在理论研究、具体政策建议方面一直以稳健著称于国内外,在这本新著中,同样能够强烈地感受到其务实的风格。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作者针对当前热点问题,进行了一针见血的剖析,并就一些具体问题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

例如在第一篇第三章第三节中,作者针对有些舆论宣传和实际做法,指出这是由于对市场经济理论缺乏真正科学的研究和正确的理解。他们大声疾呼:“不要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庸俗化。”作者写道:“宣扬全民皆商,教授卖馅饼,讲师擦皮鞋,大学生搞跳蚤市场……等等,一时间竟成为引导深化改革的方向!这就完全忘掉了商品市场的发展本是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人类需要的扩大的结果这一经济学常识……不顾社会目标,不择任何手段,只要抓到巨额钞票,就是好样的,被表扬为‘杰出企业家’。而“国际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凯恩斯、罗斯托等都断定,伟大的创新型企业家都不是单纯的最大利润的追逐者。”“竭力摆脱任何行政管理和法律法规的约束,要使市场经济还原为自由放任经济。这样的想法和做法,竟比18世纪亚当·斯密所提倡的‘自由放任经济’走得更远!亚当·斯密在强调他的‘看不见的手’学说时,首先指出:‘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

本书这些振聋发聩的阐述,很值得我们每一个经济工作者深思!

总之,读了《当代国外学者论市场经济》这部书,基本上可以了解和掌握当代西方经济学对市场经济论述的主要内容和最新发展。另外,该书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有利于我国经济理论界吸收和借鉴当代西方经济学中的某些科学成份,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标签:;  ;  ;  ;  ;  ;  ;  

经济学的一部发人深省的新著作--解读当代外国市场经济学者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