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适当方法 快速准确记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准确论文,记忆论文,快速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学课本中,地理概念很多,地理知识繁杂,只有选择适当的方法,才能快速准确地记忆并深入地理解这些概念和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常用的记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理解记忆
了解地理知识之间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出规律,进行有意识地记忆,效果较好。如德国对鲁尔区的综合整治,需要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而鲁尔区原有的工业布局已趋饱和,因此要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需要为新兴工业的发展提供土地。此外,鲁尔区要发展新兴工业,必须满足新兴高技术工业必需的三大条件:科技、交通、环境。因此对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措施还有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交通);发展科技,繁荣经济(科技);消除污染,美化环境(环境)。对知识理解得越深,记忆的效果越好,并能进一步培养出各种能力。
2.地图记忆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学习地理知识离不开地图,特别是我们学习地理事物及其空间分布规律时,更离不开地图。要对照地图进行记忆,养成“左图右书”的学习习惯。如各种地形、河流、湖泊、城市、交通线等地理事物的分布,都要运用地图进行记忆。在回忆这些知识时,头脑中要浮现出一幅地图。
运用地图还可以辅以形象记忆的方法。如北美洲地形的分布呈“川”字形,欧洲地形的分布呈“三”字形,这样我们不但可以掌握北美、欧洲的地形特征,而且能够理解地形对这两大洲气候的影响。
3.总结记忆
中学地理课本中,有些知识比较琐碎,不易记忆或易记易忘,我们可以先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再加以记忆。如:
(1)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是“一大一小,一高三低”。“一大”指“水利工程量大”;“一小”指“小农经营”;“一高”是“单位面积产量高”;“三低”是指“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
(2)等压面的凸出方向和等温线弯曲方向的特点,可概括为“高高低低”:气压高的地方,等压面向高空凸出,气压低的地方,等压面向低空凸出;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3)不同季节等温线在大陆上的弯曲情况是:点北陆北,点南陆南。即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北凸出,直射点在南半球,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凸出;海洋上等温线的弯曲情况正好和大陆上的相反。
4.形象记忆
地理知识丰富多彩,地理现象复杂多变。学习地理时可运用图片、电影、录像、电视、模型等形象手段,提高对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的感性认识,同时要有意识地将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如学习日本这一节时,可让学生观看有关录像,了解日本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具体情况,看到日本工业原料的来源和产品的销售市场,由此分析出日本工业的分布特点。像这样获取的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印象深刻,根深蒂固,不易忘记。
5.手势记忆
有些地理知识可用手演示,来帮助学生记忆。下面略举几例。
(1)演示地球自转的方向。伸出右手半握拳,大拇指代表北极,四个指头的弯曲方向代表地球自转的方向,这样从北极上空向下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在南极上空向下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
(2)表示地转偏向力的方向。物体在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伸出右手,掌心向上,四个指头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大拇指表示偏转方向。物体在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伸出左手,掌心向上,四个指头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大拇指表示偏转方向。
(3)表示气压带的分布(见下页图)。伸出一只手半握拳,大拇指代表北极,四个指头表示四个高压带的分布,分别为:极地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极地高压带,四个指头之间的缝隙表示三个低压带,分别为:副极地低压带、赤道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
(4)表示气旋、反气旋气流的旋转方向及中心气流的运动方向。北半球气旋:伸出右手半握,大拇指朝上表示气旋的中心为上升气流,四个指头的弯曲方向表示空气水平运动的方向。北半球反气旋:伸出右手半握拳,大拇指朝下表示反气旋的中心为下沉气流,四个指头的弯曲方向表示空气水平运动的方向。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的情况用左手演示,方法与北半球的相同。
6.协同记忆
实践证明,学习过程中如果能运用多种感官,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就非常深。如学习气候类型时,可结合三圈环流的知识,利用模式图,分析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分布;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验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根据气候类型的特点,学生绘出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这样使学生消除单调乏味感,从多角度反复刺激大脑皮层,提高了记忆效率。
7.纲要记忆
学习地理时,我们要抓住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抓住纲领,以纲带目,从粗到细,由主到次,这样能在大脑中留下清晰的、有条理的痕迹。如学习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和工业的区位选择时,列出如下纲要,以利于记忆。
8.比较记忆
通过对比,找出地理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再次强化记忆。如我们可将中国和美国、中国和印度、气旋和反气旋、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夏季风和冬季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等进行比较。下页表将长江和黄河列表比较。
9.其他记忆方法
(1)用歌词记忆。用歌词“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来记忆东亚的风向,冬季吹西北风,夏季吹东南风。
用“春风不度玉门关”来理解玉门的城市区位因素。玉门在非季风区(春风代表东南季风),玉门的城市区位受气候影响较大;历史上玉门受皇帝的关心不够(春风还代表皇帝的恩惠),体现了政治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用“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来记忆海洋性季风气候。海洋性季风气候的降水季节变化比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小,冬季也有较多的降水,故“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2)巧合记忆。我们提倡理解性记忆,但不排斥机械记忆。如“底”“东”两个字有共同的声母“d”,由此来记底格里斯河在幼发拉底河的东面。
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世界最大的内陆国,与我国相邻)在最北。另外四国分东西两列,国名为四个字(乌兹别克、吉尔吉斯)的在北,三个字的在南(土库曼、塔吉克),带有吉字的与中国为邻。
(3)谐音记忆。所谓谐音就是指字的读音相同或相似。利用谐音记忆法,可以使枯燥无味的学习材料变成生动有趣的学习内容,愉快地进行记忆。利用谐音可以激发兴趣,又利于记忆,但必须要把原字搞清楚,防止以假乱真。
例如:记忆“地壳的八大化学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可处理为:“养闺女,贴给哪家
美(男)?”
黑色金属主要包括铁、铬、锰等,可以采用“铁哥们”作谐音记忆。
(4)比喻记忆法。是指把所要记忆的地理知识与人们熟知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完成记忆的方法。科学、准确的比喻记忆能够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枯燥的内容趣味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例如:记忆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时,可比喻为燕子的季节迁徙。记忆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卫星数最多的行星——土星时,可以将其比作土霸王。
在具体学习地理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所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记忆方法,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