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建设方的建筑品味和素养提升,对建筑本身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建筑设计中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不但能够使建筑设计呈现多样化的形式,同时还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一脉相承。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建筑设计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为了实现建筑场所精神升华的目的,就需要充分的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从而设计出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建筑物,因此为地域建筑的长久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传统文化;办公建筑设计;装饰艺术;石雕;砖雕;木雕
1建筑设计中常见的传统文化符号
1.1雕刻文化
雕刻文化是建筑中常见的传统文化符号,所谓“雕刻”,并非单指传统工艺下的石雕或者木雕产物,也包括该文化展示效果下的其他工艺,如机械雕刻和仿真加工等。如建筑外墙常见的石材雕刻效果,以传统石料作为模仿对象,强调以石材展示建筑的厚重感、文化感,属于传统文化的典型应用方式之一。
1.2材料文化
材料文化,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建筑材料存在明显差异,在数千年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步成为带有独特魅力的材料文化。如广西地区的“吊脚楼”,该建筑属于少数民族特色建筑,主要材料为木料,由于少数民族聚居区往往存在丰富的林木资源,使其建筑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拥有了良好基础。又比如广西部分地区的少数民族建筑“竹楼”,该类建筑以竹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与当地湿热气候相契合,一方面竹材坚韧程度理想,可用于居住、存放物品,另一方面也较容易获取,渐渐形成了独特的材料文化。近年来,作为传统文化之一,对竹楼的仿照也开始出现于各地,其突出的文化吸引力得到了广泛认同。
1.3软装饰文化
软装饰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中最为多见,与雕刻文化、材料文化不同,软装饰带有很大的灵活性,可随时进行更换。如广西地区少数民族的织锦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符号之一,织成后的锦布,可以用于建筑内部设计,提升建筑整体观感,也可以作为地毯、窗帘等家具,发挥实用价值。我国广西壮族民众的织锦作品,色彩运用上,底色带有固定性,配色则灵活多变,可带来较为强烈的视觉冲击,装饰效果十分理想。很多现代壮族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也依然考虑将壮锦作为装饰品,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文化。
2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传统文化符号在建筑形态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外观形状,是形成视觉效应的首要因素,并且也是建筑最明显的特点。建筑外形对人们的感官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设计建筑形状的过程中,可以在设计中融合文化符号,以此使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得到满足,并且提升建筑的美感和人文气息。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实用外,建筑外观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为了突出建筑特征,一般都会强调某个结构或者线条。这时使用传统文化符号,提炼突出符号的某个要素,使传统符号和现代建筑达到一个完美的结合。第41届世界博览会上,我国国家管建筑外形不但给人华冠挺拔的感觉,同时犹如一座全国粮仓,具建筑形状的特别不仅体现了东方之冠的特征美,传统文化的使用还深化了建筑文明的内涵。56根横梁形成斗冠,代表着56个民族同心共举。中国国家馆的建筑形状既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美感,同时又宣传了我国的文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传统文化符号象征意义和其在建筑中的表述
建筑设计的构思过程,是不断改善和丰富的过程,是不断增深和积累的过程。科学合理的建筑设计,都会充分的体现以生活形式为基本的文化象征。所以要充分的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符号的象征,从而保证建筑设计既能够对地域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又使当代的审美理解得到满足。目前,由于知识结构、生活方式、生存环境和价值标准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会出现一定的改变。建筑是国家文化形象显示的重要平台,所以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现代建筑中表达传统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必须要对传统文化符号中腐朽和封建的元素进行摒除,对其民族的和正面积极的意义进行发扬。
2.3传统造型符号在中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以某市国贸中心大厦为例
某市国贸中心大厦主要是由“中式建筑”设计代表人物李祖原进行设计,以干挂石为主要的装饰材料,其空间属性为五星级酒店标准。
该市位于中国版图的核心位置,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是“儒、佛、道”的融合。佛教首先传入到中原之中,并且形成了具有佛教造型符号的建筑,例如:白马寺、龙门石窟等等;相国寺的建设,代表着佛教“禅宗”的初步形成。李祖原先生根据中原佛教文化的特点,将该市的国贸中心大厦的主线设计为合十的形式,使用双子塔形式展现该建筑形状,利用“合十”的形式,提取其中的意义,设计出简单的线条,最终以长方形和三角形最基础的几何形状形成。现代混凝土、玻璃材料和框剪结构的成本费用比较低,满足城市迅速发展的需求,但是其造型受到一定的限制,李祖原先生合理的使用符号所表示的功能,提取其中的意义,简化其形状,从而重新演绎传统符号,以此在建筑设计中充分的融合传统造型符号。
结论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渐渐提高,也使其拥有了更广泛的应用空间。建筑设计中常见的传统文化符号包括雕刻文化、材料文化、软装饰文化等,将其应用于现代建筑中,可提升建筑观感、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也能间接促进其他行业发展。具体的应用方式上,可进行典型景观建设,并强调设计的融合性,做好传统文化的保护性开发,同步实现建筑设计优化和传统文化保护。
参考文献:
[1]王鹏.解构传统民居建筑的装饰艺术——陕西韩城党家村装饰文化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年第09月22卷:63-64.
[2]杨洁,潘俊峰.传统文化符号在香山饭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8(06):70~71.
[3]周乐.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的契合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3(31):31~32.
[4]付兵.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的应用研究论述[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7(3):56.
作者简介:
王鹏,1982年4月12日出生,男,汉族,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信义乡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07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绿色建筑设计研究,现就职于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性别: 男 民族:汉族 籍贯:陕西渭南 职务:项目负责人、方案主创,高级建筑师 学历: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
论文作者:王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传统文化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符号论文; 文化论文; 传统论文; 形状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