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的探讨综述_国企论文

关于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的探讨综述_国企论文

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下降问题讨论概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经济效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以来,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理想一直是困扰着企业界、政府和经济学家们的问题。1986年以来,企业效益下降幅度明显增大,1980-1985年国有工业企业资金利税率平均每年下降0.17个百分点,1986-1993年平均每年下降则达1.1个百分点,国有企业亏损额和亏损面扩大。这种状况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但由于效益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以及人们观察和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对经济效益下降的根本原因有多种解释,概括起来可分三种观点:“条件论”、“结构论”和“机制论”。

一、“条件论”

第一种代表观点叫做“利润分流”。这种观点认为,企业经济效益的较大幅度下降并不是由于国有企业的管理方面出现重大失误从而导致管理水平下降,因为从总体上看,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是在不断提高的,也不是由于企业创造实际价值和利润的能力有所丧失,因为近几年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人员素质也是在不断改善的。因此,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各种外部条件的变化,使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体现指标“利润”向其他方面过多地“分流”。一是向农业、上游产品部门和流通领域分流。近几年,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的涨幅大大高于工业产品价格的涨幅,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的价格上涨幅度也高于相应的加工产品的提价幅度,加之流通环节不畅和失序造成制造业成本上升,使原有利润一部分流向农业和上游产品部分,另一部分则转入流通。二是向交通和金融部门分流。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运输的价格近几年都上调,增加了工业企业的运输支出,贷款利息的提高,也增加了工业企业的利息支出,使工业企业部分利润流向交通和金融部门,加之国家开征新税种等,也相应抵减了企业利润。三是向社会和个人分流。由于征收某些税种(如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税),实行退休金社会统筹和职工人身保险以及各种摊派、集资支出,部分工业利润流向社会。职工实际收入的增长普遍快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以及福利待遇的改善也使部分企业利润转化为职工个人收入。因此,如果扣除分流因素,工业企业的实际利税率是在提高的。

第二种代表观点叫作“环境决定”。这种观点认为,国有企业的发展过去有三大优势:一是资金投入有国家强有力的支持,二是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有国家的平价供应,三是产品销售有国家订购包销的稳定渠道。但是,现在这些优势都不同程度地丧失了。首先,从资金上看,前几年投资过热,造成总量失控后国家实行了信贷紧缩,并提高了贷款利率,企业贷款困难,发展基金和后备基金都严重缺乏,流动资金也相当紧张,很多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只够还息,根本谈不上利润;其次,从原材料等方面看,由于国家提高了原材料价格和原材料的紧缺状况有所缓解,市场价和计划价的差价幅度已大大缩小,有的已经并轨为市场价,计划供应的比重大幅度下降,有些产品和企业甚至已经取消。原材料供应的差价已没有特殊的意义;第三,从销售方面看,由于宏观环境趋紧,许多产品市场滞销,其市场价甚至已低于原来的国家计划价格,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商业部门就会暂时中止订购合同或者拖付货款,从而挤占工业企业流通资金,使成本上升,效益下降。与此同时,国有企业与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相比,在税收和利润分配方面都有差别,明显处于劣势。总之,持这种观点的人们认为,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外部环境的影响。

二、“结构论”

“结构论”者的基本看法是,把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的原因归结为企业负担过重,利润分流或环境恶化,这些还都属于现象层面的分析,应该从经济结构特别是工业结构方面寻找经济效益下降的深层次原因。他们认为,长期以来,经济结构,特别是工业结构失调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而且往往被产值增长的速度和投资、消费的膨胀所掩盖,经济效益的持续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结构特别是工业结构的严重失调。

这种结构失调,一是表现在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的比例失调,原材料、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的产品供应和服务满足不了加工工业的需要,从而造成开工不足,全国约有40%的工业生产能力闲置,一年少创利税约500亿元。二是表现在投资结构失调,在前几年总需求膨胀的牵引下,一些投资项目,如彩电、冰箱、啤酒等一哄而上,造成重复建设、盲目布点,投资结构出现轻型化、趋同化,导致大量产成品积压滞销,也加剧了设备能力的闲置,使深层结构矛盾显化。三是表现在产品结构失调,产品结构的调整滞后于消费结构的变化,而追求产量忽视质量的问题又没有解决,缺乏生产新产品和提高质量的驱动力,致使许多产品因不适销对路、质次价高而大量积压,资金不能如期收回,严重影响了企业效益。四是表现在企业规模结构失调,近年来,随着企业总数的增长,在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中,大中型企业的比重不断下降,尽管小型企业的发展具有诸多好处,但在市场竞争机制扭曲的情况下,企业规模小型化的趋势导致技术落后的小企业与技术先进的大企业争夺有限的资源,影响了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导致规模效益下降。

三、“机制论”

“机制论”认为,虽然经济结构和企业运行机制都属于深层次问题,但比较起来,企业运行机制不健全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消极影响更为重要。在同样的市场滞销和经济结构失调的宏观环境下,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的经济效益之所以普遍好于国有企业,除政策差别的原因,根本原因还是国有企业同其他经济类型企业相比较,企业运行机制仍然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从而使企业缺乏内部活力和对市场的应变能力,一旦市场条件和宏观环境不利,这个问题就突出地暴露出来,使经济效益明显下降。

国有企业在经营机制方面的缺陷,概括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乏自主决策机制。国有企业政企不分的状况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基本上还没有摆脱对行政主管部门的依附关系,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干预,企业在生产方向、营销方式、用人制度、机构设置、内部分配等方面都难做到自主决策,以致一些长期困扰着企业的问题,如企业冗员、机构虚设、平均主义分配等,无法得到解决。由于决策不能自主和决策速度慢,企业缺乏对市场和外部环境的应变能力,不仅难以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就是在企业经济效益持续下降的情况下,企业本身对改变现状往往依然是一筹莫展。

二是缺乏有效的动力机制。国有企业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后,动力机制有所改善,但从总体上说,仍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现行的国有企业体制下,虽然要求企业自负盈亏,但由于产权关系没有理顺,企业实际上依然是负盈不负亏,负亏的还是国家。有的企业长期亏损,但奖金照发,人员长期闲置,但工资照拿。现在的工效挂钩,激励作用是有限的,因为贡献和收入并非等量增长,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没有产生风险机制。况且,由于经济宏观运行机制的某些扭曲,在很多情况下,国有企业盈亏并不完全取决于企业自身经营的好坏,企业职工的收入也并不完全与劳动贡献的大小相联系。激励和风险的分离,权力和责任、利益的分离,很容易造成动力机制的失效和权力使用的随意性。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很多企业存在的虚盈实亏现象,据有关方面测算,1933年国有企业虚盈实亏面高达35-40%。尽管企业存在大量潜亏,企业表面上却是业绩累累,企业的经济核算变成了一种帐面游戏。

三是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这里所说的约束,是指企业应当具有的对自身违背经济法则行为的约束。在目前,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约束软化的问题。在产权约束方面,企业可以长期亏损而不破产,靠贷款发工资、奖金、欠款不还和债务链的现象严重;在预算约束方面,企业为了追求规模扩大,企业升级,往往盲目扩张,机构庞大,非生产人员比例过高;在需求约束方面,企业往往不能根据市场变化和供求关系及时地进行自我调节,产品积压却继续生产的现象相当普遍;在利益约束上,企业消费基金膨胀得不到有效控制,隐性收入和福利超常增长,收入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四是缺乏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机制。一方面,国有企业的负担过重使企业的自我积累和发展的余地很小,据有关方面1993年对京、津、沪国有企业的抽样调查,大中型企业纯收入的81.6%通过税费、息、券等形式上缴给各级政府了。企业办社会和离退休职工的增多,使企业不堪重负。另一方面,即使企业通过自我积累获得较大实力,但由于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不能变动、行政隶属关系不能变动和利税上缴渠道不能变动,所以在企业兼并和企业联合方面步履维艰。

四、关于企业效益下降问题的综合分析

“条件论”也好,“结构论”也好,“机制论”也好,都是从各自特定的角度揭示了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的原因,比较起来,笔者更倾向于“机制论”的分析。

从“条件论”的分析来看,一个无法说明的事实是,为什么在同样的宏观条件下,国有企业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效益差别,而且这种差别也无法以企业规模、企业所属行业和企业所处地域等方面的不同来解释。从“结构论”的分析来看,也有一个无法解释的现象,就是为什么在经济结构特别是工业结构失调的情况下,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的经济效益从总体上普遍好于国有企业,这种差别也是无法仅仅用政策优惠程度不同和不规范竞争的存在来说明的。国有企业运行机制上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以及这种缺陷与企业效益直接相关联,确是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

当然,即使我们认识到了机制问题的重要性,企业的运行机制对我们来说也依然象一个“黑箱”。要打开这个“黑箱”,还必须弄清楚企业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的原因,弄清楚企业在转换机制的操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标签:;  ;  ;  ;  ;  

关于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的探讨综述_国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