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绿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500
摘要:全球人口的逐渐增多和环境资源的不断消耗使得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成为近几年来全球各国大力提倡的可持续发展路线,水资源虽然是自然界中的可再生资源,但是人们用水的速度远远快于环境的自净速度,在不久的将来,水资源匮乏将成为威胁人们生存的重大问题;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为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被称为水工程,如何将水利设计和生态理念相统一,在发挥水利工程社会效益的同时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环境,成为当前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研究方向。
关键词:生态理念;水利工程;设计;应用
1导言
在我国社会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环境污染与气候问题,如沙尘暴、水体污染、全球变暖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让自然生态遭受严重破坏,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水利工程作为合理分配水资源并保障人们正常用水的民生项目,在防洪救灾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水利工程设计中融入生态理念,不仅有助于减少水资源浪费,也可以降低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率,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在水利设计中需要做好与生态相关的评沽工作,并合理引入生态理念,进而达成水利工程科学发展的目标。
2水利设计中的生态理念概述
水利设计中的生态理念指的是在水利设计中需要充分重视自然环境的生态保护,降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在水利设计中合理处理水利工程建设与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将水利工程可以保护自然生态以及恢复自然生态的作用给充分的发挥出来。在水利设施以及工程建设中水利设计具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水利设计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效能的发挥,比如防洪抗旱、蓄水灌溉、航运发电等等要想促进水利工程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就需要有效的融合水利设计和生态理念。特别是目前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水资源紧缺问题严重,那么就需要将生态理念融入到水利工程设计中更加科学的规划水利工程,更加合理的进行施工避免周围生态环境受到过大的危害,缓解水资源紧张的问题。将生态理念融入到水利设计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是水利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3工程概况
某水利工程区域位于贵州中部,地处株六铁复线路经济带的核心部位,是贵州省城市最密集、工业基础最好、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工程以灌溉、城市供水为主,兼顾发电等综合利用,并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创造条件,工程由水源工程、灌区工程、贵阳供水工程和安顺供水工程组成。水源工程平寨水库校核洪水位1333.29m,总库容10.84×108m3,为大(1)型水库;灌区最终设计灌溉面积65.14万亩,其中一期51.17万亩,为大(2)型灌区;向特大城市贵阳、中等城市安顺分别供净原水2.72、0.61×108m3/a,其中一期向贵阳供水2.30×108m3/年,为大⑴型供水工程;水库电站装机容量136MW,多年平均发电量3.41×108kW·h,为中型电站。
4水利设计中的生态理念的特点
4.1自然性
自然性是生态理念的基本特性,自然性就是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原则。因为水利工程是建设在自然环境中,工程的施工势必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就要平衡好当地的自然关系,确保水利工程能够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这就需要设计人员要对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详细的勘察,确保设计方案中能够满足环境的自然再生能力,从而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证自然性。
4.2可持续发展性
可持续发展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目标,而水利工程是利国利民的建设项目,所以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满足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还要充分的考虑到对子孙后代所带来的利益。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就是确保水利工程能够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惠及子孙后代。
4.3社会性
水利工程具有公益性的特点,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发挥很大的社会价值,比如防洪抗旱、蓄水灌溉、发电航运等功能,所以生态理念的应用,会根据当地的社会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发水利工程的功能,充分发挥社会价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4经济性
水利工程不仅具有基础功能,同时还会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根据工程当地的自然特性,科学的开发相应的经济属性,比如旅游业的开发,会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从这个角度看,生态理念的应用不仅具有经济性,同时还合理规划了资源配置,降低了能源的浪费,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经济性的特点。
5问题
5.1缺乏完善的规范与标准
如今,市场上出现了多种类型的生态材料,这些材料也都被使用在水利建设中,特别是河道护岸方面。随着生态材料运用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材料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石笼网格、绿化混凝土结构等材料的应用。然而,对于这些材料相关规范与标准还未给出针对性的要求,实际应用中仅仅是参考厂家提供的参数指标。由于规范与标准迟迟不能落实,使得生态材料的运用受到了较大的制约,生态保护目标难以实现。
5.2具体应用缺乏深度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生态理念正被更多的人关注,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也逐渐广泛,进展速度明显,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然而,生态理念的实际应用还缺乏深度,主要表现在只是注重新型生态材料的应用,水利规划等工作依旧沿用传统的方法。生态理念应用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持自然生态体系,减少工程建设带来的破坏,但这一宗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比如,许多对于水质具有较高要求的水库工程,虽然在工程设计中考虑到创建生态平衡体系,配置适宜的动植物,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的。生态理念应该应用于更高的层次,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生态理念的最佳效果,实现其根本目的。
6将生态理念应用于水利设计中的具体策略
6.1河道改造中生态理念的应用
河道改造作为水利工程的重要部分,在水利设计过程中应加强对该部分的重视,并且分析河道改造对整体工程的功能影响。同时设计人员也应该结合生态发展的要求,制定出合理的河道改造方案,在不影响水利工程整体功能的同时维持河道的安全运行。在进行河道改造过程中,也需要分析河道两幸的植被、水量疏浚等因素,依据生态平衡的理念,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改造工作。生态理念的应用不仅可以让水利工程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也可以拉动当地的旅游业,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参观,以建造优质的民生工程。
6.2发挥水文工作的理论支持作用
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发挥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也可以发挥水文工作的理论支持作用。水利工程中水文工作的开展可以收集多方面的资料,并为水利设计提供参考。而各类水文资料能够促进生态理念的应用,并在水利施工中全面贯彻这些理念。因此,水利设计者应该与水文部门密切配合,而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应该做好水利设计与水文勘察两方面的协调工作。随着我国各项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让水文设施与技术不断得到完善。水利工程中应该及时引入了多种全新的技术与设备,保障采集资料的科学性,进而更好促进水利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应用。
6.3建设堤岸过程中生态理念的应用
水利工程中堤岸的建设作为关键项目,在该过程中引入生态理念,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水刊工程的生态功能。在建设堤岸过程中应该改变原有的设计与施工理念,并结合与经济相关的指标,构建完善的经济与生态环境评沽体系,重点对建设堤岸过程中的经济性与生态特性进行评沽,保障两者的协调发展。建设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规范,避免出现以破坏生态平衡来提高经济指标的行为。
6.4提升水利设计者的整体素质
水利设计者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最终的施工质量与安全性。要想将生态理念充分融入水利设计中,首先就需要提升水利设计者的整体素质。这就是说,水利管理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水利设计者自身素质对水利工程的影响,并制定科学的水}i}设计人员培训计划,并增强培训力度。同时多开展生态环境评沽工作,进而促进水利人员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而水利设计者也需要加强学习,将生态理念合理应用于设计方案中,以保障水利工程中生态保护工作的切实落实。
7结论
综上所述,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是社会工程建设响应社会号召,坚持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主要表现,但是在生态理念应用于水利设计过程中存在水文资料缺乏、设计人员专业水平低以及环境保护观念不强等问题,需要从设计人员本身、客观水资源环境和生态理念等三个方面出发,充分认识到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和生态可能造成的影响,牢固树立环保理念,提高生态与环境保护意识,使水利工程建设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永乐.生态化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3,12:178-179.
[2]刘浩齐,王兰兰.浅谈水利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2:243.
[3]李凤珍.生态化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J].中华建设,2014,06:92-93.
论文作者:俞志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7
标签:生态论文; 水利论文; 理念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自然环境论文; 工程论文; 水文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