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园景观集团有限公司 519000
摘要:如今建设美丽乡村的进程在不断推进,此时园林绿化设计工作也要满足更高的要求,在未来乡村将成为美丽家园,本文研究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工作中应用GIS软件的优势,分析美丽乡村园林建设现存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探索美丽乡村建设园林设计的科学原则。希望能为关注此话题的研究者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美丽乡村;GIS软件;生态适应性
引言:新形势下,农村建设的步伐在不断加快,为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美丽新农村建设”政策,各地区重视新农村乡村文明和生产发展,强调村容整洁。在实现美丽新农村建设目标的事业中,园林行业要发挥正面的促进作用,建设生态性美丽乡村,丰富农村自然风景资源,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一、在未来乡村将成为美丽家园
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在此条件下,振兴乡村也不能再继续传统的小农理念。要实现农村建设现代化,打造系统的产业体系和生产体系,全面建设经营体系。而实现这一目标更需要坚持规模适度广泛经营的原则。在延长农村产业链条的事业中,应当深度融合一二三产业。将同时提升农业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作为关键目标,形成园区农业特色。长期以来,农民身上似乎自带特殊的标签,这是城市与乡村发展不平衡造成的。但是在未来,农民将会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更会成为一种体面的职业。因为农民将会掌握大量的现代技术,成为名副其实的技术人员,与此同时也会成为善于管理和经营的能手,不再是仅仅出卖体力的农民,能够运用现代技术发展农业、建设乡村。在未来乡村中生活的人们不再是纯农民,而是具有新时代思想的各种农民,人们安居乐业,生活在风景秀丽的乡村,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乡村的静谧。与城市相比,乡村更适合人们生活,生态环境优于城市[1]。
二、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长期工作中GIS软件能起到关键作用
GIS软件就是地理信息系统,所提供的基础内容是地理空间数据,分析地理模型,为工作人员提供多种动态的地理空间信息,便于乡村规划人员完成管理工作,参考相关信息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计划。目前最新一代的GIS软件具有强大的编辑、显示、查询和分析地图属性的功能,在完成乡村景观规划和保护工作时,运用该软件会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效。数据信息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外业测图,另外一种的电子手簿。信息的主要形式是图像数据,就乡村园林景观建设而言,需要收集的信息有地形图、建筑分布位置图、河流水系图、树木等各种植物的分布情况、山脉地形、园林周围的道路交通图。获取各种类型的数据之后,在系统的作用下,完成原图扫描工作,并在软件中完成数字化处理,以获得矢量化文件。在建立空间数据库的工作中,按照GIS数据库的建立要求完成,得到某一地区空间的要素信息。如图1所示,为运用GIS技术获得的乡村地貌。
图1 乡村地貌
三、美丽乡村园林建设现存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破碎化的乡村园林景观
在目前的发展阶段中,全国范围内已经有超过60%的地区编制了村庄总体规划,但是这些方案规划还不够具体,表现出的问题是总体布局大多相似,甚至直接采用了城市园林景观的布局,没有突出乡村的环境特征。也有的布局规划存在形式过于单一的问题,大片的行列式排列或者是象形构图排列,这其中存在的问题是没有突出乡村应有的自由、亲切的特色,不能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在很多小城镇地区,存在布局不合理的问题,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导致住宅、工业、商业区域划分不合理[2]。基础设施水平不达标,道路体系还不够完善,在交通运输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土地的合理使用也需要做科学的规划,实现有效利用。目前农村园林景观最显著的问题就是严重破碎化,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优化布局、高效整合。
(二)村落布局生态适应性不佳
长期以来,我国的建设和发展强调经济性、实用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争取兼顾美观。目前乡村园林景观建设也受此影响,不难发现很多乡村出现了大量城市类型的住宅,其中别墅居多。这些别墅有较强的功能性,利用率也比较高,从个体层面来说,乡村人民群众的居住和生活需求被极大满足。住房内部安装暖气或者是空调,以满足夏日避暑、冬日取暖的要求。但是由于农村闲置土地非常多,人们的住房面积也比较大,房屋分布十分疏散,生态适应性不强,不具备自然通风和生态遮阳功能。此时乡村人民群众要想达到较高的生活舒适度,就需要使用大量的电力资源和煤炭资源。事实上,乡村地区多水源、多山地,村落布局坚持背山面水,不仅能够保证阳光充足,还会有较好的通风性能。但是有很多乡村房屋都建设在平原地带,部分建房条件良好的地域被闲置。
(三)乡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格局不合理
在目前的发展阶段中,仍然有很多农村地区现代化程度不高,还在使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在此条件下,农村布局和城镇布局就要体现不同的功能。实现园林、生产前期操作、住宅、仓库的有效结合。目前农村规划在此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将此作为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借鉴城市有效做法的同时,也要结合自身情况和优势,制定区别性的规划方案,有效将农民的生活方式和农业生产活动联系起来。
四、美丽乡村建设园林设计的科学原则
(一)加强复合式园林建设
在总体布局方面要发挥GIS技术的优势,实现对地形地势、气候条件的全面分析。当前经济因素仍然对乡村园林建设起到十分关键的影响作用,在园林设计工作中,需要注意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复合式园林,从而实现对当地经济渠道的拓宽。在发展新农村经济事业的工作中,必须要呼吁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提倡关注生产,关注园林绿化。把人为因素作为其中的重要指标。在强调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积极保护现有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高度结合当地地理环境选择果树、花卉
乡村园林景观设计提倡高标准,这里所说的高标准并不是档次高标准,而是要高度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目前大多数农村地区采取粗放型的管理方式,经济条件也是有限的,因此要选择一些抗逆性强、观赏性佳的乡村树种。各种经济性强的果树应作为首选。从而打造春有花、夏有阴、秋有果的美丽乡村景象。此外,还可以选择多年生宿根花卉,这一类花卉有适应性强、花期长、管理简单的优势。如表1所示,为适应农村地区种植的果树和和花卉详情表。
总结
综上所述,建设美丽乡村需要发挥GIS技术的优势,收集多种动态的地理空间信息,为乡村总体规划提供有价值的发展意见,目前美丽乡村园林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乡村园林景观破碎化、村落布局生态适应性不佳、乡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格局不合理,积极解决这些问题,需加强复合式园林的建设,优化布局,实现对农村各项资源优势的高效整合。
参考文献
[1]郝婕.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意义[J].现代园艺,2019(06):152-153.
[2]泮灵童,洪莹.乡村景观及其在风景园林设计与规划中的运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03):76.
论文作者:刘海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3
标签:乡村论文; 美丽论文; 布局论文; 农村论文; 园林论文; 地区论文; 园林设计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