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新时代的品格彰显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新时代的品格彰显

摘 要:新时代,中国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融合、对其他人类文明的借鉴创新和对未来理想目标的实践重构,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新时代的创新性、批判性和实践性。因此,只有继续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才能真正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文化建设目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新时代;品格;意义

新实践产生新认识,新的社会存在产生新的社会意识,这些新认识和新意识再次彰显和检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品格。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最终价值品格体现为创新性、批判性和实践性。新时代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来得强烈,重读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再次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运用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中国的文化建设、发展和繁荣,对新时代做到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和实现文化自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创新性、批判性和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化经历了20世纪社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在此基础上被充分运用并指导实践。它来自实践并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接受检验、持续发展,在批判中前进。从历史发展进程中,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表现为对传承与转换矛盾的化解,实现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融合;在全球人类文明共进中表现为民族化与国际化矛盾的化解,实现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转化;在现时性上表现为现实与理想矛盾的化解,实现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重构。新时代中国树立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实践过程,即以内源价值选择为实践目标、以多元价值整合为实践手段、以价值体系重构为实践结果。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指导下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在时代融合中体现了它的创新性品格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历史发展是按照客观规律进行的,是进步上升的,这些不断上升的发展进步产生了文化,即文化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社会存在。所以文化发展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总体上升的过程。同时,马克思指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相互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在不同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中,形成不同的思想和文化,经济基础决定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又对经济基础发生反作用。文化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一个淘汰、扬弃和进步的过程。其中,进步的、科学的、理性的、健康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文化被吸收、继承和提升,落后的、低级的和违背规律的文化被抛弃、淘汰。文化是从低级形态走向高级形态的一个过程。

产业结构Moore值这个指标将区域经济划分为多个产业部门,当某一产业所占比重改变时,它与其他产业的向量夹角就会发生变化,把所有矢量加总,即可得不同时期各产业的结构变化情况。

她说自己叫韩贝,捡到了阿巴的默写本,特地来还给他。韩贝看到默写本上那么多红叉叉时,皱起了眉头:“我可不想我的新朋友是个差生。如果你明天默写得满分,我就带你上船、出岛。”

人的理想信念不论多么伟大,多么高尚都需要见诸于实践、需要变成现实。中国梦是近代中华民族奋斗理想、是来自中华百年屈辱后崛起的最坚定认识,最深层次的追求,需要全民共同努力不懈奋进,需要一代代中华儿女聚心同力,共同实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民族的先人们早就向往人们的物质生活充实无忧、道德境界充分升华的大同世界”,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列宁在《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委员会的任务》中指出,“文化任务的完成不可能像政治任务和军事任务那样迅速”,“这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我们应该使自己适应这个较长的时期,据此规划我们的工作,发扬坚忍不拔、不屈不挠、始终如一的精神”。可见,新时代,我们对思想和信念的重视达到历史新高度,提出来奋斗的目标。用这一伟大目标鞭策大家实践,对目标的实现要求我们踏入新征程,清醒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坚信其在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指导下对国际文化进行批判与发展在时代转化中体现了它的批判性品格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带有批判色彩的理论。这种批判精神和批判态度一直蕴涵在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之中。改革开放进程中,与全球文化的交流中,主动积极汲取人类社会的优秀文化经验成果。但是吸收国际文化并不是全盘肯定对国际文化进行科学批判,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在交流融汇的过程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世界竞争力和影响力。列宁曾指出,“马克思主义对资产阶级文化的批判是一种理性的批判,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马克思主义肯定资产阶级文化在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作用,并且,比以前任何人类历史发展时期都有了极大的推进,“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

我们要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原理进行正确解读,深入理解,真正做到做好马克思主义文化的中国化。这样才能确保新时代进行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的正确方向,理论根基的合理合法。新时代,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一样,需要保持五位一体,方向正确,团结统一,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导,确保文化建设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前进。一旦偏离这个方向,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发展方向背道而驰,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步伐、阻碍民族梦想的实现和破坏国家长治久安。因此,必须清醒认识到我们所进行的文化现代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而不能偏离这个方向。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指导下实现人们对理想信念的坚定与追求,在实践重构中体现了它的实践性品格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才能出真知。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精神财富是人与自然、社会等互动的结果,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文化也反作用于实践,符合社会进步的需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文化可以对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反之则起到阻碍作用。对文化的改造和重构是为了适应实践发展的需要。文化发展建设需要正确的引导,通过实践把它变成为人服务、为社会服务。习近平指出:“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传统文化厚重深沉,丰富多彩,有优秀的、科学的、进步的,也有糟粕的、落后的、负面的,是一笔矛盾结合体的财富。这笔财富在中国近代百年的耻辱历史中,不断的被怀疑、被批判、被误解、被追寻、被重拾,中华民族对待这笔财富的过程有困惑、有不解、有不舍,在这种迷茫的探寻中,经历千辛万苦试图寻找突破口。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导让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和“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的优秀中华文明被重塑。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一个发展进步的过程,决定了中国文化发展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新时代要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经济富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基础上,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必不可少,一个国家是不是现代化强国关键看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弘扬好中国精神,发扬好中华文明,深度认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了不仅仅包括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发展,还包括精神的全面发展。一个民族的全面进步不仅仅是国库的充盈、军事实力的强大,更是需要有一个民族的自信、国民的优秀素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突出的创新品格,要求我们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过程中一定要批判的继承,与时俱进,抛弃糟粕,传承优良,转换内容。只有这样中国传统文化才可能真正创新传承为现代所用,实现中国精神,重塑民族自信,凝聚中国梦。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要“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凝聚和打造强大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新时代文化发展的启示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导是我国文化建设事业发展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的保证

中国要实现现代化,文化的现代化是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一种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文化就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导下,实现对全人类优秀文化的借鉴和吸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马克思主义来自欧洲,来自于全球共同的文明,中国人民把它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终才有理论自信。习近平指出:“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根据掘进机远程监控系统的功能需求,系统由用可编程控制计算机,远程监控平台,数据采集器以及组态软件构成。其中,PCC作为机载控制系统完成掘进机各基本动作的控制;通过组态软件完成人机交互界面的搭建以及PCC数据的采集、储存与处理工作。监控系统的组成结构如图1所示。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中国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全球进步文化的吸收借鉴,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文化观上认识新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新境界。党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文化的建设包涵了诸多内容,如: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中国的传播、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具体化、中国化和大众化。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深刻解读是新征程里的重要环节,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讲话指出:“我们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推进器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决定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文化反作用于实践和存在,积极的文化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落后的负面的文化阻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2018年5月4日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时,习近平总书记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作为其中重要部分在近代以来既是实践的动力,又是精神的动力。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人的全面发展、对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追求等等,都是新时代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目标的推进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277.

[2]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16.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49.

[5]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4.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431(2019)03-0056-03

〔收稿日期〕2019-03-2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福建省教育工委教育厅中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校友文化:以人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思政教育实践和创新”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Z180154)。

〔作者简介〕林志香(1981-),女,福建省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责编:许淑贤)

标签:;  ;  ;  ;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新时代的品格彰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