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实际问题论文,中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02)11-0005-11
江泽民同志在论述迎接党的十六大的思想理论准备工作时,强调要“以实际问题为中 心研究马克思主义”。这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命题。纵览马克思主义 史可以看出,密切关注变化中的实际,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这是马克 思主义的科学“本性”。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每一次重大突破, 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 论创新的结果。”“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这一命题实际上是对马克思主 义发展史和社会主义实践史的科学总结,同时又为我们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指明 了方向。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重要性, 同时又必须自觉地意识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一、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从历史上看,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产 生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就在于以实践为基础,深刻地把握了人 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从而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 义的必然性及其客观依据。
社会发展的确有其内在规律,不以任何个人或阶级的意志为转移。尽管历史上的每一 代封建君主都被教导如何进行统治,被反复告诫“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甚至专门编撰 了《资治通鉴》之类的书供他们阅读,以希图封建王朝万世一系。可是历史上照样发生 农民起义,照样发生改朝换代,照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封建制度还是为资本主义制度 所代替。之所以发生这种社会形态的更替,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着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以及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发生 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 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马 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2卷,第32—3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正是在生 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规律的支配下,社会发展呈现为一种自然历 史过程,表现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依次 更替。这就是规律,“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的历史规律。
如果说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为马克思主义奠定了哲学基础,那么,剩余价值论的制 定则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经济学依据。马克思主义不是“哲学共产主义”,也不是仅仅 基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逻辑推导,而是植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本性之中, 直接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之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 就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实际上是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表现形式,它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中的 基本矛盾,并造就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即剩余价值规律。“资产阶级生存 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马克思恩 格斯选集》,2版,第1卷,第28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而资本形成和增殖的 过程实际上就是剩余价值不断生产和实现的过程。正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过程使资 本陷入一次比一次更大的危机之中。以1825年的经济危机为开端,而后反复出现的周期 性经济危机,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80年代的滞胀危机、结构危机,90年代 的金融危机……这一系列危机体现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在不断积累和加深, 表明“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自身”,(《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 7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表明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制是资产阶级无法突 破也不愿突破的“大限”,因而资本主义也不可能万世一系,或迟或早、或这样或那样 必然要被社会主义所代替。这同样是规律,“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的历史规律。
任何一门科学都以发现和把握某种规律为己任。任何一种学说要成为科学,就必须揭 示研究对象的规律性。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就是因为它揭示并深刻地把握了人类 社会发展的规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及其发展趋势。我们之所以要坚持马克 思主义基本原理,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这些基本原理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及其发展趋势的理论反映。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我们坚持 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坚持运用它来分析和研究今天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的理论,关 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学说等等,都是基本原理。这些我们都要 坚持加以运用。”
无疑,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时代与现时代有很大的不同。但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 资本家私人占有制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依然存在 ,作为社会基本经济规律的剩余价值规律仍在发挥主导作用。20世纪90年代爆发的金融 危机以极其尖锐甚至可以说是急风暴雨的形式,把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世界体系 的深层矛盾和重大动向集中起来,凸现出来了,再次证明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 我们不能依据某种学说创立的时间来判断它是否“过时”,是否具有真理性。“新”的 未必就是真的,“老”的未必就是假的。阿基米德原理创立的时间尽管很久远了,但今 天的造船工业无论如何发达也不能违背这个原理。如果违背这一原理,造出的船无论多 么“现代”还是要沉的。正是由于深刻地把握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又超越了19世纪这个特定 的时代,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真理和良心。正如当代西方著名学者海尔布隆纳在《马 克思主义:赞成和反对》中所说,只要资本主义存在着,我就不相信我们能在任何时候 宣布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内在本性的分析有任何错误。
但是,我们又必须看到,资本主义在当代的确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从而使马克思 主义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 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 则就不能生存下去。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已经保持了较长 时期的稳定发展,产业结构以及阶级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尤其是以知识分子为主的中 间阶层在不断扩大;在经济运行机制上,把计划引进市场经济,实行市场调节和计划调 节相结合,国家对经济运行过程进行干预,以维持宏观经济的平衡,甚至对国民经济发 展的总体方向和重要目标做出计划,并通过各种政策来实施这些计划,换言之,在当代 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中,“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结合起来了,而且国家用 户“看得见的手”引导着“看不见的手”;在社会关系方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员 工持股制和“工人参与管理”,甚至明文规定股份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要有一定比例 的工人代表参加,同时实行“福利国家”政策,建立了普遍的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通过税收调节收入再分配,征收累进税和遗产税,以此来抑制过高收入和过低收入的 持续继承性,缓和两极分化和阶级矛盾,等等。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资产阶级“为了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存和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和资本主义经济社会 的运行、管理机制作了不少的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包括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作法, 从而使得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不仅能够容纳现实的生产力,而且生产力还在发展,资本 主义统治下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也有一定程度的缓和”。可以说,在当代,资本主义 通过“体制改革”缓解了“制度危机”,获得了“延缓衰老之术”。“特别是它们吸收 和利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
这种种新变化“调节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对生产力发展的制约” 。这些新变化有的是资产阶级在维护私有制的前提下,自觉或不自觉地吸取、借鉴社会 主义的某些主张而产生的,如“征收高额累进税”、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对生产 进行计划调节,本来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主张;有的是马克思、恩格斯生前没有也不可能 出现的;有的是在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初见端倪,马克思、恩格斯对此有所论述,但又 未深入探讨、详尽论证的,如股份制问题。对于第一类现象,我们应当看到,这类现象 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主义的重大影响,以及资本主义国家内工人阶级长期斗争的 结果;对于第二类现象,我们应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研究,形 成马克思主义的新的基本观点;对于第三类现象,我们应结合新的实际,深入探讨、充 分论证,使之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要加强对当代资 本主义自我调节和发展的研究,作出有说服力的理论分析,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 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而不是启示录,它没有也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没有也不可 能提供有关当代一切问题的现成答案。自诩为包含一切问题答案的学说只能是神学,而 不是科学。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找不到有关当代问题的现成答案,这不能责怪马克 思,要责怪的只能是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本性”的无知。我们只能按照马克思主义 的科学“本性”期待它做它所能做的事,而不能要求它做它不能做的事。正如邓小平同 志所说,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 案。从根本上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 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 版,第4卷,第742—74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因此,我们必须以实际问题为 中心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邓小平同志曾提出过两个“什么是”,即什么是社会主义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并认 为“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或者说“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3、13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这表明,人们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江泽民同志指出:“客观规律指向 的历史结局,从总体上来说在其整个演化过程终结之前是不可能提前出现的,任何客观 规律都是在历史的具体演进中逐渐地和愈来愈深刻地发生作用的”。这表明,作为对人 类社会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规律理论反映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不 应是凝固不变的,而应随着“历史的具体演进”不断得到丰富、深化和拓展。这“两个 表明”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即我们应“在历史的具体演进中”,结合新的实际问题辩证 地认识、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其一,对于像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历史决定论、劳动价值论这样一些已成为“常识 ”的基本原理,我们应结合新的实际问题深化对它们的研究和认识,说出新内容,从而 以新的思想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例如,应结合系统论说明矛盾论,结合信息论说 明反映论,结合统计决定论说明历史决定论。而就劳动价值论而言,“马克思主义经典 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 特点和基本矛盾。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 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 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
其二,有些观点本来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过去没有 重视或“没有完全搞清楚”这些观点。对此,我们应结合新的实际问题深入开掘、深刻 理解这些基本原理,如世界历史与经济全球化理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生活本 质的理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正如“七一讲话”所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 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其三,有些问题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已经敏锐地意识到,并对此有所论述,但又未深入 探讨、充分展开、详尽论证,而当代实践的发展又日益突出这些问题,使之成为具有挑 战性并迫切需要解答的“热点”问题。对这些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有所论述,但又未深入 探讨、充分展开、详尽论证的观点,我们应结合新的实际问题深入探讨、充分展开、详 尽论证,使之成熟完善,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例如,结合新的实际问题深入 探讨、充分展开、详尽论证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生态伦理的思想,结合新的实际问题 深入探讨、充分展开、详尽论证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股份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的思想。江泽民同志多次引用恩格斯在《1891年 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批判》一文中所表达的观点,即“由股份公司经营的资本主义生产 ,已经不再是私人生产,而是由许多人联合负责的生产。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 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没有了私人生产,而且也没 有了无计划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4卷,第408页。)并认为“我们应 该正确认识并从理论上说明这些变化”。
其四,个别基本观点本来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但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这种观 点可能不再具有基本原理的意义了,如社会主义社会应实行计划经济的观点。相反,有 些观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并未涉及,而是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依据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结合新的实际问题而提出来的,并成为当代社会主义实践的基本原则,因而理所当然地 成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如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这实际上是用 新的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如果说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 的基本原理,那么,发展马克思主义关键就在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我们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的观点简单地等同起来。从创立者的角度看,马克思 主义无疑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脱离了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体系的马克思主义 ,只能是打引号的马克思主义。相反,认为只有坚持马克思的所有观点才是马克思主义 ,同样是打引号的马克思主义,即一种教条主义。按照这种标准,就连列宁主义都不能 称为马克思主义,因为列宁的确在一些基本问题上突破了马克思的观点,并用一些新的 观点代替了某些原有的观点。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植根于实践、不断发展的理论 体系。早在马克思主义创立之初,马克思、恩格斯就以其远见卓识向人们宣布:马克思 主义不是教条,而是发展着的理论。历史上众多思想学派都随着其创始人的逝世而逐渐 走向没落。马克思主义不是这样。马克思以及恩格斯逝世之后,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 者依据新的实践、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并不断发展着马克思主义,从而 使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影响力。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它诞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迄今已经一个半世纪。一百多 年来,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从时代的发展和本国的国情 出发,以创造性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从而保持它的巨大的影响和旺盛的生命力。” 因此,从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所创立、为他的后继者所发展的关于批判资 本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二、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把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定
马克思主义不仅批判资本主义,而且在批判资本主义的过程中发现了未来社会主义社 会的征兆;不仅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而且在分析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过程中发现了能够消除资本主义种种弊病的新的生产方式和社会 组织的要素。的确,社会科学不能预报。所谓预报,是指对某一事物在确定时空范围必 然或可能出现的判断,而预见则是以规律为依据的关于发展趋势的判断,或者说,是一 种只涉及发展趋势的规律性的判断。自然科学既能预见又能预报,社会科学不能预报但 能预见。社会生活的特殊性、复杂性使得具体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不可能被预 报,但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可以以历史规律为依据预见发展趋势,即可以预见某一社会 现象的最终结局和社会发展的未来走向。正是依据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矛盾运动的规律,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预见并制定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定。
尽可能快地发展生产力,实现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 个基本规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 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物质前提。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认 为,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在《共产 党宣言》中,他们又指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首要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共同富裕,这同样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定。尽管马克 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特征的预测非常慎重,而且其理论在不断发展,但他们 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这一点却非常坚定,从来没有发生任何变 化。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社会主义制度同资本主义制度之间“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 当然在于,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先是单个国家实行)的基础上组织生产”。(同 上书,第693页。)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如果说高度发展的 生产力是共同富裕的物质前提,那么,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则是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马克思明确指出:在新的社会制度中,“生产将以所有 人的富裕为目的”。恩格斯也多次阐述了这一思想。
实现共同富裕离不开按劳分配。在个人消费品分配方式上实行按劳分配,这是社会主 义社会的又一基本规定。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资料在总体上归社会占有,劳 动成为人们占有生产资料和获得产品的主要根据;同时,由于还存在着社会分工,劳动 主要是一种谋生手段,劳动能力是个人“天赋”的权利,因而具有私人性质。所以,劳 动者所创造的产品在作了各项社会扣除之后,还必须以他们各自付出的劳动量为基础分 配个人消费品,即在个人消费品分配中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在政治上“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 ,第1卷,第293页。)同时实行无产阶级专政,这同样是社会主义社会一个不可忽缺的 基本规定。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形式,是从资本主 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之间的政治上的过渡时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必然导致 无产阶级专政;而无产阶级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换 言之,社会主义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只有经过无产阶级专政才 能逐步、彻底和全面实现民主原则。
确立“有个性的个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极为关注 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又一基本规定。从《德意志意识形态》提出“确立有个性的个人”到 《资本论》重申“自由个性”,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就是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18 94年,意大利社会党人卡内帕请恩格斯为《新纪元》周刊找一段话来表述未来社会主义 社会的基本特征。对此,恩格斯从《共产党宣言》中找出这样一段话,即“代替那存在 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 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同上书,第294页。)并认为除了这一段话外,再 也找不出更合适的了。由此可见,社会主义并不反对个人自由,相反,它的目标就是为 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广泛而真实的基础。正如恩格斯在《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中所 说,社会主义的目标就是“把社会组织成这样:使每一个成员都能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 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并且不会因此而危及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
的确,对于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只是制定了基本规定,而没有提出具体 方案和详细情况。这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自觉地意识到未来社会发展的复杂性、随 机性和不确定性,因而拒绝对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方案进行详细论证,提供“预定 看法”。正如马克思所说,“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什么, 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但是,现在提出这 个问题是不着边际的,因而实际上是一个幻想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 ,第4卷,第643页。)问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基本规定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依 据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规律而制定的,是一种科学的预见 ,而20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企图在这些基本规定之外另谋“出路 ”是没有出路的。同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又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创造性地 运用和发展了这些基本原则,使这些基本规定具有了新的形式、新的内涵。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没有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 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 东西又要死灰复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第86页。)改革前的中国 社会主义实践完全证实了这一观点的真理性、预见性。正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 原理,在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的“首 要任务”、“主要任务”、“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并认为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 展。江泽民同志则进一步把发展提升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同时,由于社会活 动结构由生产——技术——科学转化为科学——技术——生产,科学技术因此成为“第 一生产力”,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我们党敏锐地观察到并深刻 地认识到这一历史性变化,所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坚持把科学技术 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依靠科技创 新实现生产力发展的跨越。江泽民同志指出:“在新世纪的征程上,我们一定要深刻认 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基本事实,深刻认识创新对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大意 义,深刻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发 展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对维护和发展我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大作用。” 这样,在对如何发展生产力的思考中,我们党就站到了时代的制高点上,并深化和发展 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
对于社会主义来说,公有制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整个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 否定公有制就等于否定了社会主义制度存在的客观基础。但是,“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 而且应当多样化”。问题的关键在于,应根据现实的生产力选择公有制的内容、范围和 实现形式,调整现实的所有制结构,而不能否定公有制。这才是认识问题的正确出发点 。因此,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我们党一直在努力寻找公有制的多种实 现形式。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过程,实际上就是探索和选择公有制经济实现 形式的过程,而在改革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 层经营体制以及股份合作制经济等,实际上是在探索农村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不断 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所以我们“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自觉意识到“公有 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 以大胆利用”。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我们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因为这是社会主义 制度的现实基础,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基础。否则,社会主义制度和共同富裕就 会成为空中楼阁。正是基于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深刻理解,基于对中国国情的深刻把握,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 义的根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1页。)而以公有制为主体,就是指公 有财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同时,我们党又自觉地意识到,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为落后,生 产力结构较为复杂,因此,应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并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 发展。“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努力增强公有制经济的实力,又要充 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作用”。为此,江泽民同志提出“两个坚定不移”,即“国 家经济的主体必然是公有制经济”,“这一点必须坚定不移”;“鼓励、引导非公有制 经济健康发展”,“这也必须坚定不移”,并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以实际问题为中 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按劳分配原则是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它用劳动代替资本,使劳 动成为占有产品和获得收入的主要根据,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制度基础;它用劳动的 尺度代替需要的尺度,承认劳动者个人能力的差别以及与此相关的个人利益的差别,从 而为社会主义经济提供了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所以,按劳分配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 系对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只能坚持而不能改变按劳 分配这一基本原则。同时,随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所有制 结构的形成,在分配方式上就必然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更重 要的是,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应随着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变化而变化,而市场经济的存在 必然使全社会范围内的按劳分配只能通过市场机制和价值形式,以迂回曲折的形式间接 地加以完成。因此,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就是“要把按劳分配、劳动所 得,同允许、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 公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我们所要寻找的是一种现实可行的,既 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体现按劳分配本质的劳动计量方式,从而使按劳分配与市场机制 有机结合起来。
我国所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在本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资 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强大的无产阶级专政是无法立足的。所以 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并使其法制化,依法行使无产阶级专政 。我们必须明白,并不是因为实行民主的原则才有社会主义,而是只有社会主义公有制 和无产阶级专政才能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原则的实现。换言之,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过程 同时就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过程。这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无论在什么情况下 ,我们都要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民主的旗帜”。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江泽民同志因此指出:“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 握和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证人民 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护人权。”因此,当代中国的政权建设和政治体 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并使其制度化、规范 化、程序化。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 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这同样是 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可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并没有违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揭示的社会主 义社会的基本规定,相反,它正是以此作为自己的指南,并加以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 即使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本质上也是同马克思主义一致的,它是马克思主义 历史观在当代中国活生生的运用。
按照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形态 ,前资本主义经济在总体上属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的成熟形式,而共 产主义社会则是产品经济;自然经济造成人对人的依赖性,商品经济造成了以人对物的 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而与产品经济相适应的则是个人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 在马克思看来,商品经济是从自然经济到产品经济、从人的依赖性到自由个性的“必然 过渡点”,具有不可逾越性。而现实的社会主义却没有经过成熟、完整的商品经济形态 ,市场经济很不发达,中国的社会主义更是如此。这种经济状况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主义 经济社会化、现代化的要求。市场经济是有效配置资源和对生产经营者提供有效激励的 社会化的经济形式,而在现实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又存在着商品交换的内在根据, 市场经济是内生于现实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所以“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 在根本矛盾”。因此,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发展商品经济,建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我们“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 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社会实 践,它把市场化、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改革这三重重大的社会变迁浓缩在同一个时代,构 成了一个极其复杂、艰难而又波澜壮阔的伟大的社会变革。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 现代化和社会主义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关系,市场经济、现代化和社 会主义由此都具有了新的内容。不管你是否意识到或承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 与马克思主义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它同样是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成果,“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一个崭新的创造性发展”,标志着 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的水平。
三、“三个代表”思想: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人们的认识总是在客观上被历史条件所限制,不存在任何一个包罗万象的终极真理体 系。历史已经证明,凡是以终极真理自诩的思想体系,如同希图万世一系的封建王朝一 样,无一不走向没落,只能作为思想博物馆的标本陈列于世,而不能兴盛于世。与此不 同,“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它认为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思维始终处在不断的运动 、变化和发展之中,不承认世界上有任何终极状态和终极真理”。所以马克思主义一开 始就反对“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主张在将来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完 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一开始就反对以“刻板的正 统”对待自己的理论,而主张以批判的精神对待自己的理论,从而不断修正自己某些“ 已经过时”的观点或“当时的错误看法”。1872年,马克思、恩格斯就认为,《共产党 宣言》“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187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发生使马克思意识到,资本主 义正在出现新的情况,形成新的特点,并认为需要重新认识资本主义。因此,马克思毅 然决定停止《资本论》第2卷的出版。直到十年后马克思逝世,他也未重提出版《资本 论》第2卷的事。而股份制的形成和发展使恩格斯在1891年认识到,由股份公司经营的 资本主义生产已不再是私人生产,而且也没有了无计划性。这实际上是恩格斯对原来观 点的一个重要修正。
可见,马克思主义从其创立之初就关注变化中的实际,并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创造新的 理论。列宁深知这一点,所以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 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不能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 。正是俄国社会主义的实际问题使列宁改变了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总体思路,用列 宁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如果马克思、恩格斯不 以批判的精神对待自己的理论,不断地修正、发展自己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就会停留在 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如果没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就会终止于19 世纪。如果没有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就很可能成为20世纪的遗产了。正 如江泽民同志所说:“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社会实践是不 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必须不断前进,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马克 思主义的生命力,就是在于它在实践中能够不断创新。”
马克思主义绝不是“一种群众运动的教条”,不是“一种教条主义的思想体系”。我 们不能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而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换言之,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的、实践的、发展的观点,坚持实践是 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不能拿本本去框实践,而是要用实践去发展本本”。《共产 党宣言》发表150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社会主 义建设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群众的工作条件、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些重大变化对我们党执政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都提出了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我 们必须认真对待、深入研究这些重大变化和崭新课题,用新的思想发展马克思主义,并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苏联为什么解体,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苏联僵化 体制的弊端已经充分暴露时,前苏共就是不敢改革,不敢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后 来又抛弃了马克思主义,最终导致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而中国的社会主义之所以是“ 风景这边独好”,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党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发 展了马克思主义,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 答应、赞成。实践证明,只有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才有生命力,只有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才 有影响力和吸引力,只有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才有说服力和战斗力。
“三个代表”思想本身就是这种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同时又是对历史经验和当代实践的新概括;它以实际问题 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并以新的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具体地说,“三个代表”思 想以高度浓缩的形式体现着唯物主义历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包含着马克思主 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基本特征的规定。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要 坚持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和一系列重要思想,集中起来最重要 的,就是要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坚持这‘三个代表’,这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 、力量之源”。显然,“三个代表”思想不仅是党建理论,而且包括“一系列重要思想 ”;不是一般的理论观点,而是“本、基、源”。这也就是说,“三个代表”思想是从 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来思考和概括的。换言之,马克思主义的本质集中体现在“三个代表 ”思想中。因此,“三个代表”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 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同时,“三个代表”思想又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则转化为 实践原则,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现实的针对性,它本身就是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根据新 的历史条件、新的历史任务和党的建设面临的新问题提出来的。
就新的历史条件而言,从国际看,就是科学技术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多极 化。科学技术的信息化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使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而且使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以及通讯方式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多媒体的传播速度可以使数十卷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在几秒钟内从世界的任何一个 地方传到需要它的另一个地方。在今天,人们利用一台小小的电脑,可以在几平方米的 房间内展开与全世界的交往。“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突飞猛进,为 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广阔空间”。同时,西方发达国家也通过吸收和利用这一 新的成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对于这样一些新的实 际问题,我们需要有新的认识,提出新的办法和手段。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邓小平同志还健在时,全球化 这个词还没有被中国正式使用,现在则已成为了共识。经济全球化所导致的全球循环的 物质流、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增强了各民族或国家之间的共生性。这种共生性决 定了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都不可能长久地孤立于世界之外,如同人的肢体不能孤立于血 液循环系统一样。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并为各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同时,我们又要看到,经济全球化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 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所以,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资 本流遍全球,利润流向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市场上获得了巨大的利润,从而 获得了“它们继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经济全球化在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 ,又使发展中国家在总体上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正面临着空前 的压力和挑战”。江泽民同志因此指出:“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 的产物,给世界各国带来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和风险,向各国特别是发 展中国家提出了如何维护自己经济安全的新课题。”
与经济全球化相关然而似乎又相反的是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 际形势发生了半个世纪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这就是,随着苏联的解体,持续了40多年 的两极格局结束了,世界开始多极化过程。这一重大变化,使得世界出现许多新情况, 一些过去被美苏斗争掩盖的矛盾,如地区冲突、民族和宗教问题等开始暴露出来,国际 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在抬头;旧的霸权主义消失了,但新的强权政 治出现了,典型的就是“新干涉主义”,口号是人权高于主权。多极化是历史发展的必 然趋势,同时,“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发展得不稳定。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多 极化格局的形成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其间会充满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激烈斗争”。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极大地影响着各民族的生存环境和发展前途”。如何更好地 把握新的世界格局的发展规律,使中国在国际政治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对我们来说是一 个新的课题。
从国内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整个中国社会在80年代发展的基础上进入了快速而巨 大的转型期,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改革处在攻坚阶段,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化。经济结 构战略性调整和西部大开发的任务正摆在我们面前,而在工业化的任务尚未完成的情况 下,我们又面临着实现信息化的任务。所以,江泽民同志提出:“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 化,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运用,加快关系经济全局重要领域的信息化进程 。”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多种经济成分迅猛发展。据统计,现在 非国有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在工业总产值中占38%,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 62%,已经形成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与此同时, 社会生活出现多样化趋势,即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 益多样化,并且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这就是“七一讲话”所说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 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以及中介组 织的就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而且许多人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流 动频繁,人们的职业、身份经常变动。现在我们国家的利益格局发生了建国以来最为重 大的变化,这些都是新的实际问题。
就新的历史任务而言,我们面临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 的发展阶段的历史重任。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中国本世纪的目标是实现小康。 ”这个目标已经实现。展望新世纪,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实施现代化建设“新三步走”战 略的设想:“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年 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 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 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是“新 三步走”发展战略。按照这一设想,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经济发展速度为7%左右 ,GDP翻一番,达到2万亿美元;在第二个十年即到2020年,GDP再翻一番,达到4万亿美 元;如果在2050年前能够再翻一番,达到8万亿美元,中国将最终完成实现现代化的光 荣与梦想。因此,江泽民同志指出:“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 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新的发展阶段中,我们将把提高人民 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摆到重要位置,不断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尽快地使全国人民 都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并不断向更高水平前进;同时,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代中国,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与完成现代化的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联系在一起的,或者说,社会主 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根本体现。因 此,“面对新世纪,我们再次走到一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关头”,党要承担 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我们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实 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再造辉煌。
就党的建设面临的新问题而言,我们党所处的环境是一个新的环境,这就是市场经济 和对外开放的环境。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我们党如何保持自身的凝聚力、对广大群众的 吸引力以及在改革和建设中的战斗力,同样是一个新的实际问题。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 题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治国必先治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并“以改革的精 神推进党的建设”,已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江泽民同志指出:“ 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我们党要不断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必须紧跟世界发展进步 的潮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 本利益,坚决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坚持‘三个代表’的要求,其出发点和着 眼点就在这里”。也正因为如此,在十五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三讲”总结报告中, 江泽民同志把十五届党中央的任务概括为两条: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和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三个代表”思想就是在分析和总结新的历史条件、新的历史任务和党的建设面临的 新问题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本身就是一个理论整体。从2000年2月的“广东讲话”、同 年5月的“上海讲话”到“七一讲话”,再到“5·31讲话”,江泽民同志从立论根据、 科学内涵、基本要求、实现途径、重要意义等方面深入、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三个代 表”思想,体现了卓越的理论创造性,具有新的内涵。这一点,我们要充分认识,深刻 理解其中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如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的思想,使我国形成发达的生产力的思想,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前沿进行文化创新 的思想,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思想,在发展物质文明 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的思想,等等。毛泽东同志说过,真正的理论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 到证明的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就是这样一种“真正的理论”,它本身就是对共产党 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深化的结果,不仅以 高度精炼的表述概括了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而且以高度浓缩的形式蕴含着唯物 主义历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其理论特征就在于,把唯物主义历史观和科学 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党的建设学说融合为一个理论整体,是立党、执政和兴国三者统 一的新的理论形态。“三个代表”思想以一系列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和新的论断发展了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发 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在谈到理论联系实际时,毛泽东同志曾提出,应“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江 泽民同志继承、发展了这一思想,在党的十五大上提出“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即 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 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在论述 迎接党的十六大的思想理论准备工作时,江泽民同志又强调,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 究马克思主义”。实际上,“三个代表”思想本身就体现了这种科学精神和马克思主义 学风,它本身就是江泽民同志“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紧密结合我国生产力的最 新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的实际,紧密结合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新的发 展要求,紧密结合我们党员干部队伍发生的重大变化”而深刻思考的理论结晶,而这四 个“紧密结合”的内容都是当代中国的实际问题。换言之,“三个代表”思想本身就是 “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典范。这是一种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我们必 须用这种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世纪的新的实践,这是我们不断取得建设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三个代表”思想是党在新世纪的新的理论武装。正是在“三个代表”思想中,我们领悟到一个古老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复兴于 当代的全部秘密。
标签:公有制论文; 恩格斯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生产资料所有制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历史规律论文; 当代历史论文; 经济论文; 生产方式论文; 科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