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社区护理的现状及完善措施论文_刘英英

试论社区护理的现状及完善措施论文_刘英英

赣南师范学院医院 341000

【摘 要】社区护理是常规的护理和公共护理的结合,工作的主要内容是预防和服务,其宗旨就是为了社群人民的身体健康,因此加大社区护理的力度有助于完善我国护理事业。本文对我国社区护理的重要性及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为我国社区护理的实施、教育以及管理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社区护理;现状;措施

社会护理还可以称作保健护理,集各种护理为一体,特点是方便、连续、全面。重点服务的对象是老年和儿童以及妇女。随着我国老龄化日益严重,社区的多元化护理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如今护理研究的重点都放在了探索社区护理模式上面,但是由于我国在社会护理方面起步较晚,并且大多数的经验都是借鉴国外的护理经验,引入我国之后虽然经过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改善,但是效果也不是特别明显,我国社区护理还是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完善我国的社区护理已成为我国卫生服务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1社区护理的重要性

1.1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

我国卫生体制改革要求加强初级医疗保健服务,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及时转诊”。这对社区护理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社区护理人员能够正确识别疾病的特征,对健康危险因素,风险人群,社区环境等及早进行护理干预,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

1.2慢性病成为我国的主要健康问题

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口慢性病患病率为151.1‰。这些疾病病程较长,康复治疗等后期干预需要在社区进行。社区护理人员应熟悉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干预方法,恰当的使用护理干预方式,预防疾病发展,促进健康恢复。建立社区护理干预模式,社区护士对需耍掌握的干预内容和干预方式等进行系统化的了解,在实践过程中就能够采取及时恰当的护理干预方式,达到良好的护理干预效果。

1.3医学模式转变的要求

当前我国医学模式转变,要求卫生人员能够全面考虑疾病风险因素,提早进行预防促进人群健康。社区护理对健康风险因素和社区患病人群进行综合的评估,能够提高社区护士的能力,达到预期千预效果,增强社会群体对社区护理的信心,充分发挥社护理的优越性。

2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

2.1只能满足社区卫生服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营养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预防意识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这也就改变了我国居民患病的谱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疾病就是营养问题造成的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等,此外由于精神类疾病和慢性疾病需要治疗的时间都比较长,所以使医疗服务更侧重于健康的咨询和教育方面。但是随着需要医疗服务人群的加大,而如今的社区护理只能提供最基本的医疗服务,所以需要集治疗康复为一体的社区护理。

2.2医疗条件限制社区护理发展

调研中我们发现除个别接受财政支持的社区医疗示范点条件优越以外,绝大部分社区卫生中心(站)里设施陈旧,空间狭小,接待病员有限。医疗条件的限制迫使一些特殊疾病或病情稍重的患者转往离社区较远的综合医院,而综合医院收费标准又加重了中低等收入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增大国家医疗费用损耗。同时,在多数居民卫生服务需求水平增高的前提下,硬件设施较差的医疗环境会降低病人就诊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社区管理体系存在不足

我国社区管理的体系还不够独立,缺乏统一的管理,缺少有效的调控机制,管理较为混乱,这也就导致了护理人员的能力差距较大,我国基层社区护理人员中有80%的人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这说明了我国社区管理的不规范性,且缺少有效的管理体系,教育和培养制度不完善,导致了护理质量较差,这也就阻碍了社区护理的发展。

2.4服务模式落后

我国社区的护理都是以病患或者是个体为重点,属于二级的预防型护理。主要是家庭的随访,服务的范围又比较小,一般只是送药等比较简单基础的护理。从社区护理所提供的服务来看基本是偏向于家庭式的护理,几乎不涉及预防疾病和健康指导的知识,而且我国社区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较差,完全不符合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2.5护理人员专业性偏低

因为我国护理事业起步较晚,所以大部分的基层社区护理都是由临床护理转成的,无论是在知识方面还是在专业能力方面都有比较欠缺,所以影响了社区护理的整体服务质量。

3加强社区护理服务的有效途径

3.1 规范社区护理服务内容

我国实行的社区护理服务时间较短,无论在在理论还是实际建设中都与国外先进的的社区卫生服务存在较大差距,各项服务都不完善,加之经济发展影响,各区域发展不均衡,必须进一步规范社区护理的服务工作。明确社区护理必须开展的基本服务内容,以满足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3.2 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定位于基层卫生服务,将影响居民健康的基本卫生问题在社区解决,使卫生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的提供不仅满足一般人群的基本需求,还要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全科团队社区护理服务应关注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和拓展适合居民健康需求的服务内容,对病人或居民提供个性化服务,充分体现“以社区居民为中心”的服务思想,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第一级接触基本医疗保健的优势。

3.3完善医疗基础设施

各社区医疗机构应在当地政府财政支持的基础上自主创收,按社会需求扩大卫生服务范围,增加成本较低的服务项目如精神调理、疼痛护理等。同时,提高康复护理、慢性病管理及临终服务等项目的服务质量,以吸引社区病员,创造更多经济效益,为完善医疗条件提供充足的资金储备。

3.4 科学配备社区护理人员

只有合理配备全科团队成员才能使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和预防保健人员形成一个合理、科学、高效的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卫生人力资源的质和量是影响社区全科团队服务开展的关键因素。合理组建团队和配备人员的前提是加强人事配套制度改革落实,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全科团队,提高全科团队成员的基本素质。同时可以通过对现有人员培养,提高其理论和技术水平,增强其服务能力,提高社区护理服务质量。

4结束语

由于我国护理工作比较落后,并且随着我国老龄化到来和医疗费用的不断增加,尤其需要基层护理工作的普及。所以我们需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国外的经验来管理我国的社区护理,为人民的身体健康提供有效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李智勇.试论社区护理的现状及其未来展望[J].大家健康旬刊,2015,03期(03).

[2]余旻虹,徐珊.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61-62.

[3]高绪香,白志芳,朱香玲.探讨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2015,10期(10).

论文作者:刘英英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5

标签:;  ;  ;  ;  ;  ;  ;  ;  

试论社区护理的现状及完善措施论文_刘英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