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外一科 湖南常德 415000
摘要:目的:对电子输尿管软镜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比较。方法:以我院2015年7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92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在随机双盲原则的指导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给予观察组患者电子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的比较上无出现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6.52% vs 19.57%,P<0.05)。结论:电子输尿管软镜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均是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术式,有着较高的结石清除率;比较而言,电子输尿管软镜可进一步缩短患者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推荐使用。
关键词:电子输尿管软镜;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肾结石;疗效
肾结石是目前泌尿外科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有着较高的发病率,统计数据显示[1],在所有泌尿系结石中,肾结石约占比例约为86%。本文通过对收治的92例肾结石患者采取不同术式,分析比较了电子输尿管软镜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随机双盲原则的指导下将92例肾结石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46例,男26例,女20例,平均年龄(48.63±7.15)岁,结石直径在13-24mm之间,平均直径为(18.60±1.18)mm;对照组46例,男28例,女18例,平均年龄(48.96±7.24)岁,结石直径在13-23mm之间,平均直径为(18.52±1.23)mm。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各项基线资料的比较在统计学上均无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术前给予两组患者相同的心理引导和知识宣教,详细告知患者手术方法、目的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防止患者因无知产生的焦虑、恐惧、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配合度。
观察组患者接受电子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1.全麻后取截石位;2. 采用直接输尿管硬镜镜检,全面检查患者输尿管,确保全面掌握患者输尿管腔、输尿管走形情况;完成检查后,将导丝置入患者输尿管内,3. 沿导丝置入电子输尿管软镜鞘和内芯约18-23cm,保留扩张鞘;沿着扩张鞘通道的方向在肾盂和肾盏内插入电子输尿管软镜,定位肾结石;肾结石位置探查清楚以后,将长度为200μm的钬激光光纤顺着软镜工作通道置入并连接至钬激光碎石机;调整钬激光碎石机参数,频率控制在12-16Hz之间、功率控制在0.75-1.45J之间,具体参数可依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调节,但不超过上述范围;利用钬激光碎石机行碎石处理,确保碎石直径在2.5mm以下;术毕,留置双J管,5.术后7-21d取出双J管,行常规抗感染处理。
对照组患者接受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1.全麻后取截石位;在肾镜辅助下插入输尿管导管,B超定位肾结石,确定穿刺位置;建立通道插入经皮肾镜,4.钬激光碎石,术毕,留置双J管并造瘘,肾造瘘管于术后7d拔出、5.双J管于术后20d拔出,行常规抗感染处理。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各自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计算平均值。5.拔出内支架时对患者行KUB片检查,若检查结果显示无结石残留,则认为患者结石完成清除[2],统计结石完全清除的患者数量,并计算完全清除率,以此评估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治疗期间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如血红蛋白下降、发热、尿脓毒血症、输尿管损伤等,计算并发症总发生率,以此评估治疗安全性。
1.4统计学分析
将Excel整理完毕的数据放入SPSS20.00中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采用(%)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行组间检验;采用()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t行组间检验。若P<0.05,则数据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的比较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细数据见表1。
3.讨论
传统上,临床上多采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对肾结石患者进行治疗,效果尚可,有着较高的结石清除率,但不足在于对患者伤害较大、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多[3]。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电子输尿管软镜在肾结石的治疗中得到广泛使用[4],相较于其他传统术式,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具有图像清晰、创伤小等优势,在确保结石清除率的同时,也有力的实现了对患者的保护,可最大限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5]。
本次研究数据显示,两组患者在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的比较上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两种术式均是临床治疗肾结石的有效途径,均有着较好的碎石效果。但同时,相较于接受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接受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的比较上有明显优势(P<0.05),分析原因,主要在于电子输尿管软镜术中无需对肾脏进行穿刺、扩张等操作,因此对肾脏损伤小,术中出血量可得到明显控制,患者无手术切口,下床活动早,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也就更短。此外,两组患者在术后均出现了不同程度发热、输尿管损伤等并发症,但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表明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有着更好的安全性。分析并发症发生原因,可能与患者术前存在尿路感染有关,为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应当加强对于尿路感染的控制,若患者尿培养呈阳性,则应当对患者行尿路引流;另外,电子输尿管软镜通过自然腔道进入患者体内的方式可有效减少对邻近器官的损伤,因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可得到较好控制。
综上所述,电子输尿管软镜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比较而言,患者在接受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后,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对于患者预后的改善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积极作用,在确保患者符合各项手术适应症的前提下,值得将其作为临床治疗肾结石的首选术式。
参考文献:
[1]邓青富,姜睿,裴利军等.电子输尿管软镜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5):721-723.
[2]潘卫兵,张遂兵,谢礼仁等.微创经皮肾镜联合电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31):47-50.
[3]张宇强.电子输尿管软镜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研究[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6):59,62.
[4]杨炜青,李逊,何永忠等.输尿管软镜与微创经皮肾镜治疗多囊肾合并肾结石的疗效比较[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6,10(3):5-8.
[5]冷松柏,钟毅,黄明等.输尿管软镜与微通道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2cm)的比较[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7,11(1):33-36.
论文作者:向华,苏开德,周建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8
标签:输尿管论文; 患者论文; 肾结石论文; 碎石论文; 并发症论文; 电子论文; 结石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