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筑英
(贵州建工集团第三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贵阳,550002)
【摘 要】近些年来,由于建筑施工工程量较大、工序繁多,加之施工作业条件所致,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如何进行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是我国建筑行业长期关注的焦点。本文总结了发生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有效降低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的几项措施,对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中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耸立而起,高层建设虽给城市带来了繁华,但同时在建设过程中也带了安全问题。哪里有生产哪里就有安全问题的存在,高层建筑施工现场是各类安全隐患多发场所之一,所以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
二、宏观高层建筑工程安全隐患
1、承包单位高层建筑水平不高
各种形式存在的承包单位充斥在整个高层建筑工程行业中,相对比之下各承包单位的技术含量、综合业务素质呈现出参次不齐的状态,其中一部分承包单位存在技术能力不高、高层建筑工程资质不足、整体缺乏管理、领导力与执行力不够等问题,这种类型的承包单位如果投放到高层建筑工程中,是不能按照计划合理有效地完成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任务,导致高层建筑工程安全无法得到保证。
2、高层建筑工程监管力度不足
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安全俨然成为百姓关注的话题,高层建筑工程单位在高层建筑工程中设有监理单位,其主要的工作目标就是发现并解决高层建筑过程中安全问题。但是部分工程监理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对于影响高层建筑安全的问题项目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高层建筑工程材料、高层建筑工程设备也并未严格检查。承包单位公司实力不足,同时严重缺乏工程安全管理意识,想要在工期之内节省高层建筑成本的基础上,降低高层建筑工程的整体资金投入,从而使高层建筑工程进度、工程资金投入与工程安全等问题陷入恶性循环,导致高层建筑工程安全得不到保障。所以高层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并未形成有效的安全监管作用,等于形同虚设,其执行力度严重不足导致高层建筑工程的安全无法操控。
3、高层建筑材料入场检查不严格
高层建筑工程所需要的基础材料包括高层建筑原材料、成品材料、半成品材料、配件以及零构件。如果这些基础材料的合格程度无法保证的话,那么高层建筑工程安全的安全程度就无从谈起。
4、高层建筑环境因素
在建筑施工开始之前,要将环境因素列入高层建筑工程计划中,并针对相关的影响因素做出应对策略,尽量使环境因素对工程的影响作用减到最小,针对高层建筑工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以中国环境、天气、季节因素,做出相应的预案,同时采取防护措施对其进行有效控制。根据高层建筑工程单位所处区域内的地理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制定有关高层建筑工程现场的管理制度,并使其完善健全。
三、微观建筑施工安全隐患类型
1、高处坠物
建筑施工过程中所谓高处作业是指施工人员需要在坠落高度两米以上的,存在坠落可能的高处施工作业。在施工作业过程中高处作业的时间长、工作量大、工作人员多、作业种类交叉、临时器材较多、工作环境差、工作人员流动性大,正是这些作业特点导致在高层建筑过程中频频出现高处坠落事故。
2、物体击打
(一)高处掉落的工具、零件以及建筑材料伤人事故。
(二)运送物料过程中由拆装引起的起重机物料掉落伤人事故。
(三)施工现场物料或废弃物堆放杂乱无章导致的伤人事故。
(四)施工设备机器械伤害事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高层建筑施工现场使用的机器械设备比较多,其中包括加工机器械、起重机、挖掘机等等,机器械的使用情况会因为施工环境的影响发生变化,严重可能导致机器械不能使用,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在工作人员不熟悉机器械动力性的情况下就容易造成人员伤亡,一些机器老化但仍坚持使用导致出现轻微故障之后,也可能造成机器械零件或生产的物料伤人事故。
3、施工现场触电
高层建筑施工现场临时设备较多,所以临时线路与机械设备的存放位置不固定,所以施工现场的用电环境是非常危险的,裸露在施工现场的线路通过日晒、雨淋、风吹等天气条件影响,就容易产生漏电现象,在场施工人员的安全就会受到威胁。而施工现场的违章作业、用电距离不足等安全管理条例落实不到位也是导致触电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
四、建立高层建筑工程的安全问题对策
1、科学统一管理
第一,对高层建筑承建单位的选择要从多方面进行筛选,在各项指标都符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系之后才能签订承建合同。第二,施工单位应建立有效的安全风险管理指标体系,用以避免高层建筑工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首先,施工单位要根据工程的设计制定相应的工程施工制度、准备工程施工机械,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仔细分析施工图。其次,施工单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加强施工水平,使其在施工中能正确的使用施工技术。施工后的安全风险管理关系着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和施工质量,该项指标体系的核心思想应以安全与风险为主,将客观事实列为建立体系的主要依据,通过各项指标之间的安全与风险关系逐一构建管理体系,要做到概念明确,职责清晰,定位准确,能够针对高层建筑的实际施工情况做出具有影响性的预判。
2、确保建材质量
为了有效制约建筑工程安全问题,高层建筑工程监管单位在材料进入高层建筑工程区域之前,要做好严格筛选和检查,有效提高高层建筑工程的基本安全,保证高层建筑工程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在安全方面符合我国相关规定要求。高层建筑施工应该将以下内容列入考虑范围内:
(一)混凝土的物理特性以及化学特性都会在环境条件下、高层建筑工程时间内、养护过程中发生不断的本质变化;
(二)高层建筑其结构和荷载分布是随着高层建筑物的高度进程而发生着持续变化的。目前来看,国内已经开展的研究中并没有对上述的问题进行全面的考虑,其结论与实践中的工程还有一定的距离。
3、系统考虑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施工环境,以自然环境视角来说,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天气变化对高空作业产生的影响。以施工环境视角来说,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问题的有效避免需要风险管理指标体系保持自身的系统性,也被称作为统一性,该项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为了能够将高层施工作业环境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管理,对于每一个作业环境安全性指标的要求都是一致的,在保证每一个作业单位独立施工的前提下,紧密联系其安全问题。若要彻底解决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就要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制度,内涵多元化安全问题的风险评估,对应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进行分析,全面、周到的考虑安全隐患问题,并针对这些潜在问题提出有效性策略。
4、脚手架安全防护措施
高层建筑的脚手架应经充分计算,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工艺编制的脚手架方案应根据工程特点编制脚手架搭设、拆除方案,经审批后实施。严禁使用弯变形、锈蚀严重的杆件、扣件。立杆基础、扫地杆的设置,架体与建筑物的拉接的位置、数量、连接方式均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脚手板必须满铺,不得有探头板。具体来说,架体与建筑物结构拉结要采取二步三跨,刚性连接或柔性硬顶。脚手架与防护栏杆在施工作业层应满铺,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而钢管一般要用Q235钢材,外径48mm,内径35mm,焊接钢管、扣件采用可锻铸铁。卸料平台要经设计计算,科学搭设,并在醒目位置标明允许载重值。脚手架搭设前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搭设完毕后要进行量化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是目前建筑工程发展的趋势,而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做好高层建筑的安全管理不仅仅能够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程质量,上文对于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修改问题的分析研究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人员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郝龙.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2.
[2]林尧清. 高层建筑项目施工危险源管理[D].厦门大学,2014.
[3]钟国益. 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4.
[4]李春. 论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措施的困境与对策[J].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13,Z1:83-85.
[5]刘克明. 论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问题[J]. 科技资讯,2013,34:109+111.
论文作者:赵筑英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9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5
标签:高层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作业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过程中论文; 环境论文; 《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9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