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政策的中长期主题:发展科技产业_比较优势论文

产业政策的中长期主题:发展中技术产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政策论文,技术产业论文,主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加入WTO后,中国一方面要在WTO的规则下逐渐取消大部分产业的贸易干预,另一方面又需要运用适当的政策手段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但是应重点发展哪些产业呢?我们认为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起点和方向都应调整到以技术密集度为衡量指标的产业坐标系上,不再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标准区分和规划产业,推动主导产业沿着技术密集度阶梯快速攀升。在“入世”后的15年内,产业政策的主题就是大力发展中技术产业。

一、以技术密集度划分产业类型的政策实用性

1.里昂惕夫之谜的技术密集度解释

1951年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利用美国1947年投入产出表对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进行了第一次经验检验。由于美国是世界上资本最丰富的国家,里昂惕夫期望能得出美国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结论。然而检验的结果令里昂惕夫震惊:美国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密集度比出口品的资本密集度大约高出30%。这意味着,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反而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与赫—俄模型的预测完全相反,这就是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是多种多样的,这包括:(1)1947年美国数据不具有代表性;(2)使用两要素(资本,劳动)模型,忽略了其他要素如自然资源的影响;(3)美国的关税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给予了保护;(4)进口替代品与进口品要素密集度发生逆转,即尽管美国进口替代品比出口品的资本密集度高,但实际上美国进口品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5)美国人对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超强偏好。上述诸种解释都含有正确的成份,但又都没有完满地回答这个问题。然而,如果以技术密集度来解析,那么这一谜团就可以迎刃而解。表1阐明了里昂惕夫之谜和其他有关美国贸易模式的信息。表中前3行说明,1962年的情况符合里昂惕夫之谜:美国出口产品的资本—劳动比率低于进口产品。然而,如果以技术密集度指标:人均受教育年数和劳动力中工程师和科学家的比重来衡量,美国的贸易模式与赫—俄模型预测的方向是一致的:美国出口品的技术密集度高于进口品的技术密集度。美国作为一个高科技国家,在精密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上述现象正好符合美国的这一特点。克鲁格曼由此认为:美国在生产新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如飞机和精密的计算机芯片方面有特殊优势。这些产品的资本密集程度可能比生产技术已经成熟、可以大规模生产的产品要低一些。因此,美国可能出口那些包含大量技术工人和企业家创新才能的产品,进口那些像汽车那样大量使用资本和重工业产品。

表1 1962年美国进出口产品包含的要素

进口出口

每百万美元产品所含资本(美元) 2132000 1876000

每百万美元产品所含劳动(人年)119 131

资本一劳动比率(每工人占有美元资本) 17916

14321

工人平均受教育年数

9.9 10.1

劳动力中工程师和科学家的比重 0.0819 0.0255

资料来源:克鲁格曼和奥伯斯法尔德,1997年,第77页。

在里昂惕夫之谜问题上,技术密集度之所以具有较好的解释力,原因在于,在技术跨国流动相对不充分的条件下,进出口产品的技术密集度实质是一国人力资本和技术实力的映象,是一国真正具有垄断性的财富和比较优势(而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都可以被跨国公司轻而易举地组合为他的竞争优势),而技术优势又取决于一国的研究与开发费用、教育和科研体制、职业培训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等。一个国家在产品生产上可以用资本替代劳动(或相反),却不可能用低技术生产高技术产品①。一国在知识经济上的比较优势或比较劣势通过贸易模式可以比较清晰地展现出来。

2.全球化时代劳动和资本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分离

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革命、前苏联的解体、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协议的达成以及全球性的资本自由化,大大加深了各国和地区间经济的相互依赖,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了全球化时代。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增加动摇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出现了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分离。在赫—俄理论诞生的时代(20世纪20~30年代),资本的跨国流动极为有限,特别是跨国公司组织的国际化生产尚处于萌芽期。在这种条件下,一国拥有劳动力或资本的比较优势,就有可能通过专业化国际分工把这种比较优势转化为企业或行业的竞争优势,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是统一。然而,在资本自由流动的全球化时代,一方面,一个劳动力丰富而资本缺乏的国家可以比较方便地通过国际金融市场筹措到产业发展资金,资金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已显著地不同于战后前30年,“如今一名企业家可以在曼谷建一座丝毫不比美国、德国或日本逊色的资本密集型工厂,虽然他生活在一个人均收入不到以上3国1/10的国度里。实际上就投资而言,已经没有所谓资金富有和资金贫乏的国家了,资本密集型产品并不一定在富国生产。富国的工人并不一定是在资本投入多、劳动生产率水平高和收入高的行业工作。”②另一方面,劳动力缺乏的发达国家完全可以通过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生产,把劳动密集的生产工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分享低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这样发展中国家虽然比较优势还在,但已无竞争优势可言。

因此,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单纯地强调劳动力丰富或资本缺乏对中国经济发展并无实际意义,自然型比较优势不能帮助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夺得竞争优势,甚至成为竞争的阻力,例如,国外纺织服装业跨国公司在中国开展加工贸易,其产品与中国本土企业的产品拥有同样的低劳动成本优势,但由于包含更多的技术创新成果(如专利、品牌),使其在国际市场上成为中国本土企业强大的竞争对手。所以,劳动力和资本的比较优势或比较劣势不能成为中国产业升级和优化出口结构的指南。

3.技术是全球化时代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统一性最好的要素

广义的技术即为知识,是一种后天创造的比较优势,这种优势直接源于教育和生产实践中的“干中学”,间接源于国家和企业的R&D投资。在全球化中,一国在技术方面的比较优势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而外溢到其他国家,但是这种外溢的技术要形成溢入国的竞争优势,还必须依靠自己的模仿和创新,同时,由于技术的源头仍掌握在溢出国,核心的技术或知识,如know—how、know—who,仍然是技术创新国独有的比较优势,这些导致溢入国能够分享的技术优势只能是局部的、次要的技术,还不足以形成可以同技术溢出国抗衡的竞争优势。因此,在全球化中,只有技术和知识优势才是参与国际分工、国际竞争的“资本”,只有不断地培育人力资本(技术创新的源泉)、持续地增加R&D投资,才可能获得具有竞争优势的比较优势。

二、以技术密集度方法重新界定产业政策的目标系

1.技术密集度方法划分的产业组别

加入WTO对中国最大的考验不是进口冲击,而是如何使制成品取得竞争优势、迅速扩大国际市场。经济全球化时代是一个“进攻”的时代。一个不能动态地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的企业或产业,也就不可能主导国内市场,“以攻为守”是这个时代的原则。因此,“入世”后中国迫切需要能够形成长久竞争优势的比较优势,上述分析表明现实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和未来的资本比较优势都不能担此重任,惟有技术优势才是安身立命的“资本”,因而着眼于未来竞争,中国需要改变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划分方式来区分和规划产业的传统作法,采用技术密集度分类法把产业划分为不同技术层次的组别,这样既有利于判断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位置,也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

在产业划分上,国际组织和经济学家对技术密集度的理解略有不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根据OECD10个成员国1980~1995年期间22个产业部门中R&D经费(包括每单位产出中已物化于新设备和投入中的R&D)占总产值的比例来定义技术密集度,并据此把制造业划分为高技术、中高技术、中低技术和低技术4个组别。

英国牛津大学经济学家桑加亚·劳尔(Sanjaya Lall,1999)则从R&D比重、规模经济、进入壁垒、学习效应等多方面考虑技术在竞争优势形成中的作用,以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为蓝本,划分出高技术、中技术、低技术和以资源为基础等4类产品。

(1)以资源为基础的产品可以是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简单食品或皮革加工业),也可以是资本密集、技能密集甚至是规模经济显著的产品(如石油提炼或现代食品制造业)。由于这些产品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当地自然资源的可利用性,因此,它们对改进竞争力的潜力不大。

(2)低技术产品通常通过资本设备体现出稳定的、扩散广泛的技术,R&D支出和技术要求低,规模经济低,劳动力成本往往是主要成本,产品差异化程度低或没有,进入壁垒相对低,发展中国家主要通过价格而非质量或品牌获取竞争优势。

(3)中技术产品一般都有着复杂但变化速度不是很快的技术,R&D支出比重处于中等水平,要求有很高的工程技术、大规模生产以及广泛的供应商和分包商网络,由于投资额高、设计和差异化的学习效应显著而使行业进入壁垒很高。

(4)高技术产品有着尖端而迅速变化的技术和复杂的技能要求,进入壁垒最高,大多数创新技术需要大规模R&D投资、先进的技术基础设施以及公司间、公司与研究机构间的密切互动。然而,许多活动有着简单的、成熟的产品或使用简单技术的工序,在这些活动中,低工资是一个重要的竞争要素。

表2显示了OECD和劳尔对产业或产品的技术分类,尽管分类略有不同,但它们都囊括了所有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清晰标示出制造业升级的技术路线和层级关系。

表2 制造业技术分类方法比较

OECD方法

劳尔方法

高技术 高技术

1.航空航天 1.精细化学品和药品

2.计算机,办公设备 2.复杂的电气和电子设备

3.电子—通信

3.航空航天

4.制药 4.精密仪器

中高技术

中技术

5.科学仪器设备 5.大部分汽车产品

6.电子机械 6.大部分化学工业品

7.汽车 7.装备机械

8.化学工业 8.简单的电气和电子产品

9.非电机设备

低技术

中低技术

9.纺织和服装

10.船舶制造10.鞋

11.橡胶、塑料设备 11.橡胶、塑料设备

12.其他运输设备12.其他皮革制品

13.石、土和玻璃制品13.玩具

14.有色金属14.简单金属和塑料制品

15.其他制造业 15.家具和玻璃制品

16.金属制品

以资源为基础

低技术16.大部分食品和烟草

17.石油提炼

17.简单木制品

18.黑色金属

18.石油提练

19.造纸、印刷 19.染色

20.纺织和服装 20.皮革(不是皮革制品)

21.食品,饮料 21.宝石

22.木材和家具 22.有机化学品

资料来源:OECD,1996,第40页;Sanjaya Lall,1999,第1774页。

2.OECD方法和劳尔方法还有待完善

应当说,OECD和劳尔都指出了以技术或知识密集度来重新划分制造业的正确方向,但以结果看,他们的分类方法仍是粗线条的,还需要把生产工序型国际分工的影响考虑进来。所谓生产工序型分工是指通过贸易或投资联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发展某一产业,但各侧重于生产工序的不同环节,发达国家致力于研究与开发等技术密集型生产工序,出口中间产品,进口制成品,发展中国家侧重于加工组装等劳动密集型生产工序,进口中间产品,出口制成品。例如,日本公司在马来西亚投资建立摄像机生产企业,在日本本土进行R&D和零部件的制造,然后出口到马来西亚组装成品再返销到日本或出口到第三国市场。在这个产业内贸易流程中,从产业分类看,日本和马来西亚都生产和出口中高技术产品,但如果以实际技术密集度来衡量,马来西亚在这个产业的R&D投资比重可能与纺织服装业没什么区别,他们从事的是高技术产业中的低技术生产工序。因此,在多零部件、多生产工序产品十分广泛、国际分工日益精细的今天,依据技术密集度粗线条地划分产品的组别并不能真正地标示出一国的竞争优势,一个产品从其研制到最终送到消费者手中,尽管以全过程的R&D密集度衡量,可能归入高技术产品类别,但是跨国的生产工序型分工却仅把R&D密集的那一段工序放在一个国家(通常是发达国家),而把劳动密集、几乎不需要R&D投入的那一段工序放在一个低工资国家(通常是发展中国家)。这样,对每一个国家而言,生产或出口什么并不重要③,重要的是用什么方法生产,承担生产工序的哪道环节。同样是生产集成电路,NEC在日本本土从事研究与开发,而在中国首钢的分公司只从事最后封装,不同的工序环节决定了中国与日本半导体工业竞争力的悬殊差异。

当然,每个产品的生产工艺都各具特色,从统计上很难把各个产品按不同生产工序的技术密集度加以进一步划分,因为跨国数据难以得到。但是它的警醒意义不可低估。对于每个致力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国家来说,除了要关注本国产品在技术密集度阶梯上的粗线条位置外,还要格外关注由于跨国公司所引致的生产工序型分工对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麻痹”。从技术处理的角度看,一个国家完全有可能对自己特别重视发展的产业,细分出技术密集度不同的多道生产工序,并标示出本国目前所处的位置和要提升的目标。

三、中技术产业:产业政策的“盯”目标

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发展目标就是千方百计地推动国内产业沿着技术密集度阶梯攀升,主导产业群从低技术产业向中技术产业再到高技术产业持续快速跃进,力争到2030年把国民经济调整到以中高技术产业为结构基础的发展轨道上来,涌现出几个全球竞争优势突出的技术密集型或知识密集型产业。

这一目标可以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从2001~2015年,目标指向是中技术产业,把中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活力和创新力的制造业基地;第二阶段,从2016~2030年,依托发展中技术产业所积累的要素,向高技术产业大国迈进。

依据这样的两步走战略目标,“入世”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着重点就是大力发展中技术产业,使贸易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科技政策有效搭配,形成支持中技术产业成长作用力方向一致的产业政策,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汽车、化工、电气和电子设备、精密机械等产业成为国际市场上高质量产品的主要竞争者。

1.中技术产业符合工业化中期阶段结构升级的要求

根据库兹涅茨(1971年)和钱纳里等人(1986年)的研究,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后,制造业的增长“引擎”转换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中技术产业所界定的范围与库兹涅茨的广义金属加工业、钱纳里的中间投入品(资本品)产业大体重合。因此,中技术产业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主导产业具有良好的吻合性,发展中技术产业有利于推动中国制造业的结构升级及工业化的深化。

2.发展中技术产业能够防范贫困化增长④的出现

我们研究认为“入世”后大力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可能出现贫困化增长,其理由在于严重依赖国际市场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将恶化中国的贸易条件,并使这种福利下降的损失超过增加供给所得的收益。然而,大力发展中技术产业将会瓦解贫困化增长赖以成立的条件。首先,中技术产品主要是中间投入品和耐用消费品,国内市场的需求十分旺盛。工业大国的经验表明中间投入品和耐用消费品的强劲内需将一直持续到工业化完成及后工业化阶段。因此,发展中技术产业不但可以减轻国民经济增长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依赖,而且也会大大降低对出口的依赖程度。其次,与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相比,中国在中技术产品的国际贸易中只能算“小国”(如表3所示),价格影响力十分有限,在15年内还不足以形成左右中技术产品国际价格的实力,从而阻断了出口供给扩张与出口价格大幅度下降间的联系,贸易条件恶化的可能性极小。

表3 出口的技术结构(占全部制造业出口的%)

注:(1)1985年一栏中,中国数据为1990年数据。(2)RB:以资源为基础产品,LT:低技术产品,MT:中技术产品,HT:高技术产品。

资料来源:Sanjaya Lall,1999。

3.中技术产业与高技术产业具有不同的经济特性

中技术产业一般具有明显的内部经济特征,即规模报酬递增存在于企业内部,市场结构多为垄断竞争或寡头竞争,例如,在一定的范围内,汽车企业规模越大,报酬递增就越显著,相应最佳的市场结构是寡头竞争,因此,政府对中技术产业的干预重点主要是鼓励企业并购。高技术产业(如计算机软件、生物技术等中、小技术单元产业)一般具有明显的外部经济特征,即规模报酬递增存在于企业外部,市场结构多为垄断竞争或完全竞争,例如,在一定范围内,计算机软件行业规模越大、厂商数多,行业的平均生产成本下降得就越快,相应最佳的市场结构是完全竞争。因此,政府对大多数高技术产业的经济干预方向是创造自由竞争的环境,而不宜直接或间接干预企业竞争。中国现在的问题主要出在中技术产业上,大多数行业尚未形成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规模不经济、低水平竞争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率的提高。在这些行业上,遵循市场规律、旨在鼓励企业并购的产业组织政策,失误的可能性最小,释放的经济潜力最大。

表4 按技术分类的世界制造业出口结构变化

资料来源:Sanjaya Lall,1999。

4.大国经济有利于中技术产业成长

无论以人口还是以经济总量衡量,中国都已入围大国经济之列,国内市场现实和潜在的购买力十分有利于容纳多家达到合理经济规模的企业,而合理的经济规模是中技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组织差别化产品生产的必要前提。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客观上已具备迅速发展中技术产业所有的市场需求条件。

5.中国具备攻克中技术产业核心技术难题的科技实力

中国能研制出“两弹一星”、能够参与人类基因图谱的破译,却不能自主开发汽车、高级数控机床、半导体芯片,问题的症结不是技术实力不够,而是科研体制不适应经济竞争,基础研究较强并不能弥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贫弱。由于中技术产业的很多技术都是“干中学”的结果,同时技术赶超的目标明确,因此,从中国现有的技术实力出发,给中技术产业以适当竞争压力和科研补贴,这些产业完全有可能通过经验积累而迅速度过模仿期进入自主创新阶段。

6.中技术产业是目前中国出口最薄弱的产业群

80年代以来全球制造业出口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如表3所示,高技术产业迅速发展,低技术产业增长迟缓,结果,到90年代中期高技术产品在世界出口中所占的比重开始超过低技术产品。与它们的涨跌变化相比,中技术产品发展稳定,在世界出口中的份额一直保持在37%左右。中技术产品在出口结构中的高比例、超稳定性反映了这个产业群有着稳定、成熟的需求市场,是世界市场的“蓝筹股”。表3说明,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中国中技术产品落后差距悬殊,1996年仅占出口总额的13.4%,低技术产品比重高达56.3%。中、高技术产品所占比重合计为34%,在主要的发展中国家中只比印度、巴基斯坦和印度尼西亚高,而远远落后于马来西亚(69.1%)、墨西哥(72.1%)和泰国(49.8%),特别是较1990年相比,中技术产品所占比重不升反降(1990年为21.8%),下降的原因不是绝对额减少,而是增长速度较慢,在低技术产品增长速度和份额的高稳定下,以低技术生产工序为主的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增长必然要“吞吃”中技术产业所分“蛋糕”。1996年中国出口总额超过150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10位,但主打产品却是低技术产品,这自然要引起发达国家低技术产业工人的抱怨。因此,中国要扩大世界市场份额、减少贸易争端,需要逐步降低低技术产品比重,提高高技术产品和中技术产品的份额,而与高技术产品相比,中技术产品落后的比例更显著,相应也说明更具发展的潜力。

7.中技术产业更有利于发挥后发优势

中国在奔向工业化的进程中潜在着一个重要的优势,即后起之益或后发优势,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与设备,这能够大大节约技术进步的时间,以在更高的技术起点上发动和推进工业化;二是学习先进国家的经验,这能够大大节约制度创新的时间,以激发熊彼特意义上的“创新”活动;三是比较与借鉴产业结构的共性与演进规律,这能够节约结构转换的时间,以保持快速经济增长的连续性。与高技术产业相比,中技术产业在这三方面都具有更为显著的后发优势。

(1)工业化国家对中技术产业的技术封锁相对少,中国通过技术贸易有可能获得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极具市场潜力的技术专利。

(2)绝大多数中技术或中高技术产业仍是工业化国家的经济柱石和竞争力之锋,他们在发展这些产业的过程中相应积累出一套成熟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制度,这些制度稍加修改,甚至不用修改就可以为我们所用。然而,高技术产业在发达国家尚处于探索前进中,一些制度规范尚需时间检验(如目前的网络经济),如果我们贸然引进,要么一荣俱荣,要么一损俱损,可借鉴的成功制度并不多。

(3)在20世纪的百年变化中,工业化国家的产业结构基本呈现出逐步退出以资源为基础产业和低技术产业的规律,产业主体向中技术产业集中,因而导致国际贸易的主流从产业间贸易转向产业内贸易。汽车、装备机械、化工产品等历经近百年竞争而不衰,成为工业化国家的常青树。中国要实现现代化,不能绕过工业化而直奔“新经济”,而中技术产业却是工业化的象征,是不能逾越的产业群。因此,发展中技术产业有利于降低产业选择失误的风险。

8.发展中技术产业还可以减少投资的风险成本

樊纲(2000年)认为传统产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是我国经济增长率的源泉,对我们来说可能还是“新经济”,投资于传统产业的优势在于减少投资的风险成本。发展中国家资本宝贵,经不起亏损,选择投资项目,“保险”一些为好。如果我们在技术上没有明显的领先地位,最好不要在一个产业发展的初期“跟着起哄”,在技术进步的前沿上去做过多的风险投资,而是等着一些国家先去“趟混水”,然后我们再紧紧地跟上(待下一轮技术进步时争取走到前沿去)。

9.我国在中技术产业存在学习曲线迅速下降的潜力

英国经济学家瑞丁(Redding,1999)研究发现,“干中学”获得的经验增长率实质取决于两种因素,一是在生产过程中获得的知识,二是劳动力数量。这就是说,一国在某产业上获得的知识越多、劳动力规模越大,则“干中学”的效率就越高。因此,中国各产业在劳动力供给几近无限制的共性优势下,哪个产业的知识累积得越快,学习曲线下降得就越显著,显然,在那些外国产业技术比较成熟的中技术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相比),中国通过正规教育、职业培训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干中学”,获得知识的速度和增量有可能显著地高于外国产业(即经验积累的边际增长率更高),从而导致这些产业学习曲线下降的潜力更大。

-----------------------------------

①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一些信息技术产品、精密机械,实质是从事高技术产品的低技术加工工序,高技术产品真正“高”的那一段工序(R&D密集)是无法用低技术开展的。

②[美]莱斯特·瑟罗:《资本主义的未来:当今各种经济力量如何塑造未来世界》,1996年,第6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③例如,中国目前大批量出口计算机并不能说明中国的产业结构或出口结构有了重大改变,我们的变化只不过是一部分半熟练劳动力从低技术产业转到高技术产业的低技术生产环节。

④贫困化增长涵义是:由于技术进步或要素积累增加所导致的实际产出的增加有可能使价格贸易条件不利于正在增长的国家,而且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所造成的损失会超出产出增加所带来的收益,最终使该国的境况不如从前。

-----------------------------------

标签:;  ;  ;  ;  ;  ;  ;  ;  ;  ;  

产业政策的中长期主题:发展科技产业_比较优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