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措施分析论文_赵睿

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措施分析论文_赵睿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山西省太原市 030000

摘要: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迅速,其凭借着自身诸多优势在建筑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其发展中仍旧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下面文章就对装配式建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装配式,制约因素;装配建筑;建筑发展

引言

装配式建筑在工厂完成建筑构件的批量化生产,然后运输至施工现场,通过对预制构件进行拼接和组装,形成建筑物。其特点是生产效率高、施工周期短、可以降低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具有多方面的发展优势。目前党和国家也对装配式建筑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出台许多扶持政策,为装配式建筑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1预制装配式建筑概述

所谓装配式建筑是指把建筑需要的墙体、叠合板等预制构件,在企业车间按标准生产好,将预制件在施工现场装配,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目前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工程主要有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这两种形式。根据概念可以将预制装配式建筑主体工程划分为构件预制、构件运输、现场组装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各个部分完美的配合才能保证建筑整体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充分体现预制化的优势。

2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的的优势

与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相比,预制建筑结构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压缩成本,缩短施工时间和降低施工技术要求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传统的建筑技术中,轻质施工材料作为原材料的情况较少见,使得施工缓慢、作业困难,劳动力和材料密集,使得难以控制工程的总体造价。预制技术主要包含用于生产原材料的轻质技术。工程墙框架中较轻的墙板的比例显着提高,克服了传统建筑技术中遇到的问题。经过实地研究,发现使用预制技术的项目的技术质量几乎与使用传统建筑技术的项目的技术质量相同。不但如此,预制建筑材料对减少工程周期以及对施工现场和邻近地区环境影响、道路环境和噪声污染的影响明显不如传统的施工技术。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对建筑材料和人力资源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建筑项目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商的技能。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具有丰富的建筑经验的工程建筑单位所具备的优势愈发明显。与传统建筑技术相比,预制材料施工技术更少依赖于员工数量,工作范围和建筑材料。此外,预制技术符合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并在施工期间对材料和建筑类型进行分类,从而大大减少了其数量和类型。提高建筑工地的安全性。

3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制约因素

3.1对准确性要求比较严格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对预制构件的尺寸要求比较高,放线尺寸的误差会给整个施工过程带来影响,这是需要注意的问题。其次,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重视剪力墙与叠合板的重合问题,因为一旦出现很小的缝隙都有可能对施工质量造成严重的后果。最后,要注意预留孔洞的精确度,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否则就会重新开凿,加大施工的难度,浪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

3.2专业性人才缺乏

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和集成化特点要求设计、生产、装配及施工验收等各环节要协同合作。目前满足要求的复合型人才缺乏、产业工人综合技能水平低也限制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阶段,国家应充分发挥导向和激励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装配式产业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各级政府也可根据当地情况对政府主导工程率先进行装配式试点工作,以点带面,最大程度上促进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企业也要积极主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加大科研投入,培养建筑工业化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打造优质的人才梯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

目前,我国还缺乏全国范围内统一的针对于装配式建筑的行业规范和标准,虽然很多地方和企业推出了一些地方性的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规范标准,但装配式建筑涉及到预制构件的制作、运输、现场吊装、构件节点连接以及安装后的质量检验等众多环节,而各地方和企业制定的标准对此规定的均有所不同。

4装配式建筑发展措施和趋势

4.1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

建筑信息模型(BIM)是创建并利用数字模型对项目进行设计、建造及运营管理的过程。BIM以三维建筑模型代替传统的二维图纸,在设计的过程中,建筑、结构、机电、装修各专业通过协同工作来创建BIM信息化模型。在预制构件工厂生产阶段,通过将BIM模型中的构建信息直接传送到生产设备进行精细化加工。通过建立BIM模型能够及时发现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优化工期及资源配置,实时调整资源、资金投入,优化工期、费用目标,还能够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2形成产业结构链条

装配式建筑发展标志着建筑行业的工业化和产业化发展,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大部分构件可以通过预先定制,在工厂完成生产,更有利于形成集项目设计、构件预制、现场安装、质量检测等于一体的产业链,通过打通上下环节,提升建筑生产效率。同时,装配式建筑发展也可以引导建筑产业链向绿色、智能方向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相比于传统建筑施工,装配式建筑可减少80%的建筑垃圾、降低能耗70%左右,节能环保效果显著。积极打造装配式建筑结构链条,可以推动建筑行业的转型发展。

4.3进一步健全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

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应用发展相对于其它发达国家来说还比较落后,相关技术和管理水平没有发达国家先进,也没有形成系统的、合理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为了能够解决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4.4加强质量评估及验收

装配式结构质量检验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是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专业角度审视,预制构件也是一种建筑产品,所以有必要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只有这样才能在构建安装时具有安全保障性。除了构件安全,根据相关资料的专业介绍,在现场装配这一环节中,节点连接是极为关键的,若连接质量不好,则会严重影响使用,轻则影响房屋的严密及耐久性,重则会影响房屋使用的安全。正是考虑到现场装配连接的重要性,更加需要了解节点的连接质量。随着装配式结构的规模化发展,质量检验是发展建筑工业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和重要保障,也需要保障发包商和群众的权益,这也是推动装配式建筑的保障。为了保障安全性,需要分别在这两方面进行立法监管。

4.5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与装配式建筑

EPC是指公司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通常公司在总价合同条件下,对其所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费用和进度进行负责。装配式建筑要求高度的集成化,在设计、生产、装配各环节之间要求高度的协同化。EPC模式有三个基本优势:第一,强调和充分发挥设计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第二,有效克服设计、采购、施工相互制约和相互脱节的矛盾;第三,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明确。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应用EPC工程建造一体化管理可以实现对工程进度、物料使用和工程质量的信息化管理,全面发挥装配式建筑缩短工期、绿色安全、经济环保的优势。

结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具有节能、节材、施工效率高、建筑形式灵活多样等多方面优势,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通过坚持政府主导地位,加快推进相关技术标准建设及技术创新活动,并关注于装配式建筑的市场变化,可以促进装配式建筑的更好更快发展,实现建筑行业转型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郭章林,梁婷婷.浅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J].价值工程.2017(2):20.

[2]杜宗阳,唐硕.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措施分析[J].河南建材,2019(02).

[3]孙峥.浅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与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7(23):26.

论文作者:赵睿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9

标签:;  ;  ;  ;  ;  ;  ;  ;  

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措施分析论文_赵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