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防疫综合而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防疫论文,野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仔猪“白肌病”的防治措施
该病临诊特征为运动机能障碍(喜卧、起立困难、跛行、四肢麻痹)、心力衰竭(心跳加快、呼吸不匀)、精神沉郁、不吮乳。
防治措施:
1.从母野猪产前30天开始,每隔6天~7天投喂一次亚硒酸钠VE(粉剂)。将该药剂10克均匀拌入10公斤~20公斤饲料中投喂。
2.在母猪临产前的第20天和第3天各注射一次亚硒酸钠VE(注射液)3ml,并在饲料中加入20%的青饲料。
以上两种药物仅用一种即可,对本病可取得很好的预防作用。
二、“猪瘟”的防治措施
猪瘟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猪瘟临床症状为:病猪体温升高至40.5℃~42℃,呈稽留热,耳后、腹部、四肢内侧等毛稀皮薄处,出现大小不等的红点或红斑,指压不褪色。慢性型病猪则表现轻度发热、贫血、消瘦,食欲时好时坏,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有呼吸和神经症状,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不见效果。在断奶或未断奶仔猪中,常见仔猪病程较长,拉酱状黑鸡屎样粪便,随后消瘦死亡,农村饲养户称之为“烂肠瘟”。
防治措施:
1.在仔猪出生后未吃初乳前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实施超前免疫。每头仔猪接种1头份~1.5头份,100分钟后放入母猪栏内让其哺乳。
2.在仔猪40日龄~50日龄(断奶后)基本无母源抗体时,再用“三联苗”(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强化免疫一次,对野猪仔猪猪瘟或慢性猪瘟的防治效果相当好。
3.对已发病的仔猪进行隔离,并一次性给其注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20头份~25头份,配合使用病毒灵和复合维生素,并在全价饲料中加入少量奶粉,患病仔猪会逐渐康复。
三、“李氏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李氏杆菌病是一种急性败血症,仔猪死亡率高。发病前期即可见耳边、后肢内侧呈紫色,仔猪后腿不能站立或并合站立,时而打晃,倾倒,用嘴啃地,乱窜乱跑,共济失调,死前12小时肌肉颤抖,临死前口吐白沫,四肢乱划,触之敏感,叫声嘶哑。
防治措施:
1.保持圈舍通风干燥,勤换垫草,平时注意灭鼠,消灭疫源。
2.在饲料中按说明剂量添加磺胺嘧啶钠(碾碎),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3.对病猪进行隔离治疗。因本病疫苗还未投放市场,故对病猪(仔猪)可采用磺胺嘧啶钠1ml~1.5ml注射,另一侧用氨苄青霉素50万单位肌注,间隔1小时~2小时,注射地米1支(2mg),每天3次,连注3天~4天。
4.对全群健康仔猪用氨苄青霉素与高效畜宝康分左右两侧同时肌注,连用3天,以防感染。
5.用磺胺嘧啶钠1ml~1.5ml与链霉素50万单位在颈部两侧同时肌注,连注3天,可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四、仔猪“水肿病”的防治措施
预防仔猪水肿病是野猪仔猪免疫、培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突然发病,体温近似正常,耳际及后肢下端呈青紫色,精神沉郁,惊厥,发出呻吟声或嘶哑的叫声,后肢或全身麻痹,肌肉颤抖。有的仔猪作圆圈运动或共济失调,临死前口吐白沫。剖检可见头部皮下、胃壁和肠系膜明显水肿。
防治措施:
1.尽量减轻仔猪断奶时的各种应激。断奶不要太突然,头几天先减少吃奶次数,然后把母猪转栏,乳猪在原圈内饲养。
2.添加“断奶安”可使乳猪断奶平安。该保健品有抗应激、抗过敏、抗休克、助消化、消炎、防腹泻的作用。
3.仔猪出生2天~3天,肌注牲血素2ml,10天后再补注一次,以防贫血性水肿病发生。
4.卡那霉素2ml、5%碳酸氢钠30毫升、25%葡萄糖溶液40毫升,混合后1次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注三天。
5.仔猪发病后用高效畜宝康1ml~2ml和卡那霉素50万单位或磺胺类药物分别肌注,可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6.用高效肿毒康按每公斤体重0.4ml掺庆大霉素8万单位颈部肌注,治疗效果很好。
7.对未发病的同窝仔猪或全群健康仔猪注射上述药物,连注2天~3天,并在饲料中添加亚硒酸钠VE,可有效治疗和控制本病的发生。
五、“副伤寒病”的防治措施
该病多见于断奶前和断奶不久的仔猪。在寒冷多变气候和阴雨连绵季节多发。病猪体温升高至41℃~42℃,食欲不振,精神沉郁,鼻端干燥。病初便秘,以后下痢,粪便恶臭,反复下痢,有时带血,弓背尖叫,耳、腹部及四肢皮肤呈深红色,后期呈青紫色。病猪呼吸困难,叫声清脆不嘶哑,一般2天~4天后死亡。
防治措施:
1.仔猪出生后25天~30天,用仔猪副伤寒冰干弱疫苗接种一次(1头份),也可口服接种。
2.口服痢特灵,每千克体重口服0.01克,每天两次,连服三天,也可在每吨饲料中添加金霉素或二甲
基嘧啶100克,混匀喂服,对本病有预防作用。
3.分别肌注磺胺嘧啶钠1ml和恩诺沙星,按每公斤体重2.5mg,每日三次,连注3天~4天,可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联系电话:010-85835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