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风险管理论文_刘伟民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风险管理论文_刘伟民

广东省翁源县第三建筑工程公司 广东翁源 512600

摘要: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市场化进程日益深入的条件下,建筑行业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机遇和风险。为适应时代发展,建筑施工企业亟需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施工企业所面临风险的主要来源,然后针对各种风险的识别防范及控制分别提出了方案。

关键词:建筑施工项目;风险防范;风险控制

1 引言

建筑施工项目具有客观存在的风险。在施工项目过程中或完成后发生的各种意外事常常对管理者的目标达成形成阻碍,甚至造成巨大损失。管理者要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必须在对这些风险有足够深刻的认识的前提下,实施高效的管理。本文在介绍了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的主要类型后,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及控制策略。

2 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的主要类型

一项复杂的建筑施工项目具有数个环节,从立项、施工、竣工,再到项目完成后的运行,每一个环节上的风险管理都不容忽视。首先对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的主要类型进行概括分析。

2.1 外部风险

影响建筑施工项目的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等。发生自然灾害或社会动乱,建筑施工相关规章制度、标准要求的更改,建筑施工企业的组织或财务变革等等外部因素均有可能为项目带来风险。

2.2 施工过程管理风险

施工过程中两大重要因素包括:安全、质量。若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不仅有损作为安全责任方的施工企业的形象和生育,而且使事故当事人的亲人蒙受了无法挽回的损失。施工企业不合理配置资金、忽视施工材料及工具的质量检验,将会导致项目成为“豆腐渣工程”。

2.3 财务风险

在建筑施工项目的筹资阶段,筹资过多或过少都会给企业财务带来危机,从而影响整个施工项目。而在资金回收阶段,如果发生业主拖延结算甚至拒不结算工程款的情况,极有可能影响施工企业的资金回收。

2.4 法律风险

现行的《建筑法》对工程质量、工程期限、工程交付的各种规定都很详尽,但对于工程交付后价款的确认及取得这方面却有所欠缺,造成了发包人和施工企业博弈不平衡的局面,给施工企业留下了风险隐患。

3 建筑施工项目的风险防范策略

建筑施工企业若能做到及早防范风险,就掌握了防止风险发生的主动权,可以为项目避免诸多不利影响。因此,建立合理高效的风险防范机制至关重要。

3.1 识别风险

识别风险是项目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对于可能存在的各种项目风险,项目管理者应以项目各个环节为基事先分辨其来源、类型及发生规律,如参与施工工人或管理层人员增减变动、施工所需物资或工具价格变动、天气等不可抗力对工期的影响等等。只有提前做足准备,才能有备无患,在风险发生时及时从容应对,化险为夷。

3.2 分析风险

风险的类型不同,对施工项目产生的影响和可能导致的损失也不同。为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应采用预测法、决策树法、蒙特卡洛模拟法等先进、科学的预测方法对风险进行量化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只有科学量化的数据,才能生成有现实指导意义的风险分析。

3.3 健全项目风险管理制度

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及流程对于风险防范的高效执行必不可少。考虑到建筑施工项目的潜在风险隐患重大,为提高项目成功的可能性,对于项目的每一环节,都应进行严密的风险规划管理。工作计划的制订、工作内容的规定、工作责任的划分要一一部署;风险类型文档、风险后果反馈、风险监控、风险预警、分析与追责等系统要一一完善。严谨高效的工作系统将成为对风险的有力防范。

3.4 建立风险数据网与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机制

对风险分析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以往项目风险的经验教训。管理者往往忽略了对过往项目中风险实例的数据进行及时准确的统计、分析及保存。更不用说一些管理者缺乏对风险管理经验的总结分析,甚至未曾制订风险管理计划、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笔者建议,建筑施工企业应落实风险管理数据的统计、分析、归档工作,并通过信息平台在企业内部共享这些重要资源,这将为企业以后的项目风险管理提供数据支持与决策依据。

3.5 重视对财务风险的防范

一是要实行资金统一调度管理。现阶段,客观上由于施工项目地域分布较为分散,主观上由于企业资金管理制度本身存在某些漏洞,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存在着资金配置不合理的情况。有些项目大量资金闲置,而某些项目则资金严重短缺,整体上使得企业资金调度缓慢。在原本企业筹资渠道就单一化的情况下,其正常经营运作受到了阻碍。企业应利用“现金池”管理模式这一良好的管理平台,坚持“收支两条线”、以收定支、资金有偿使用等原则,实行资金统一调度管理。二是要强化成本控制意识。建筑施工企业应根据更短工期、更高质量、更低成本的原则,强化成本控制意识,建立健全内部成本控制制度。立项时,要制订完善可行、科学经济的施工项目方案;施工过程中,对于机械费用、材料费用、人工费用等重要支出加强监控,严格按照预算控制支出。另外,施工时尽可能使用先进的技术及设备,进一步使工期缩短、成本降低。三是要加强竣工结算风险控制施工企业工程竣工结算的编制工作要及时进行。对于非主观原因造成的额外损失和费用,应依据订立的合同,合理索赔。

3.6 提高项目风险管理意识

为了加强施工项目中各级人员对项目风险管理必要性及重要性的认识,企业应对员工开展项目风险管理教育,使他们提高意识,掌握方法并付诸实践。这样,才能使项目风险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4 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的控制策略

风险一旦发生,应立即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并在控制过程中,作出及时调整以应对变化的风险。控制风险的方法主要有五种,即规避风险、缓解风险、转移风险、自担风险以及利用风险。

4.1 规避风险

在所有的风险控制方法中,风险回避的效果最为明显、彻底。在风险分析过程中,如果某一风险事件发生率极高,或一旦发生,造成的损失极大时,放弃或调整计划,适时“止损”,达到消除风险、规避损失的目的才是较为明智的选择。

4.2 缓解风险

在风险发生早期,采取缓解风险的方法减轻风险发生带来的损失最为有效。缓解风险的常用措施有: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减轻风险发生损失和主动分散风险。

4.3 转移风险

在企业必须直面某些自己无力承担的风险时,为减轻自身的风险损失,管理者往往选择将风险的损失,连带其一体的责任和权利转移到其他经济体上。

4.4 自担风险

自担风险也是一种接受风险的行为,当施工企业无法规避或缓解、转移风险时,理应由自身承担风险损失。这种处理残余风险的措施也是一种对风险管理技术的补充。

4.5 利用风险

按性质,可将风险划分为纯风险、投机风险两种。纯风险发生时,只可能带来损失;而投机风险的发生,则伴随着一定的机会或利益。深入分析风险的性质并对其加以利用,一方面可以及时减轻纯风险的损失,另一方面可以将投机风险化为盈利的机会。

5 结语

风险管理问题正日益成为项目管理的焦点问题,故本文在分析了建筑施工企业项目风险类型的基础上,提供了风险的预防、控制方案,旨在帮助建筑施工企业增强项目风险管理意识、提高项目风险管理水平。为有效减轻损失,开拓机遇,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风险管理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史辉情.浅议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防范与控制[J].现代商业,2012,05:94-96.

[2]吴琼.国企战略目标发展中的全面预算管理[J].现代商业,2011年24期

[3]胡庆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问题探析[J].财经界,2010年11期

论文作者:刘伟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3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风险管理论文_刘伟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