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启示_社会主义道路论文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启示_社会主义道路论文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辟的历史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开辟论文,启示论文,社会主义道路论文,特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为之探索并找到的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正确道路。这一道路的开辟给我们留下的有益启示是:正确的指导思想,扎根中国的特殊国情,对社会主义的重新认识,对时代主题的求实和创新,以及改革开放的大胆实践等5个方面, 是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宝贵经验。只要我们牢牢地把握这5个方面,真正抓住历史给我们的机遇, 沿着这条康庄大道走下去,我们必将取得更大的成绩。

关键词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启示

一、指导思想的确立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辟的基础和前提

任何事情的成功,首先都要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事业是人类前所未有的宏大事业,更需要正确指导思想的指引。所谓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就是党的工作的行动指南。在不同的时期,它具体表现在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中。它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所以,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9 月党的十二大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就是在全面拨乱反正、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明确“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这就为探索和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重要前提,奠定了发展基础。

首先,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是从解决思想路线问题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思想的禁锢,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恢复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重新树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确的思想路线是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的先导。随着思想路线拨乱反正的深入,我们党着重抓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中心内容是从以“阶段斗争为纲”转向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从封闭转到开放;从固守陈规转到各方面的改革。这种转变表明党已经摆脱“左”倾思想的影响,开始进入了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轨道,而且进入了一个更广阔、更深远的探索领域,大大超出了原有的范围,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起点,是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的开端,是最根本的拨乱反正。

其次,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任务完成的过程,也正是党明确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正确的指导思想确立的过程。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这一概念和思想。《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这条道路第一次作了初步概括,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初框架,成为党进一步探索这条道路的基础。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这是党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结论,为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最根本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以后更进一步强调指出: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52页)。这一指导思想的确立,为实现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正确揭示基本国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的基本依据

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在具体的实践中加深对基本国情的了解和认识,掌握科学的依据。对此,毛泽东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积累的初步认识为我们提供了基础。

首先,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发展生产力,是要在较长的时期内努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毛泽东认为,发展生产力不仅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而且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他指出:“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828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根据中国的国情的需要,更加坚决地强调:“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3页)使它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党的基本路线的中心。

其次,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的理论,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认为,在诸多矛盾中,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并提出了解决这个矛盾的若干设想,为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邓小平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指出改革是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是解放生产力,把中国引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再次,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符合中国国情的有益经验。毛泽东等人曾多次指出,社会主义生产还是商品生产,应加以发展;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多种所有制形式;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并且应该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等等。这一时期的不懈探索,加深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面临的国情的认识。比如,社会主义建设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坚定地从国情出发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坚持综合平衡、稳步发展的方针;讲求经济效益,承认物质利益,关心人民生活;以农业为基础,在农业生产中,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实行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按照经济的办法管理经济,通过改革试验建立合理的经济体制;在自力更生的前提下,学习和借鉴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等。这些都是基于对中国国情艰苦探索得出的正确结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正是继承和发展了这些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获得了对中国国情认识的根本性突破,进而形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思想体系,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

三、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的必要条件

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并没有现成的答案。那么,社会主义是什么?中国的社会主义是什么样子?究竟如何发展?能否解决这些问题,将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决定着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方向。

对于诸如上述问题,毛泽东同志作了有益的探索。他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发展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可以区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参见《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827页)。他认为, 建设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比建设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需要的时间更长。这些思想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论断的重要思想来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对社会主义认识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作了必要的准备。

首先,确定了中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三大明确了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同时,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它的初级阶段。这一科学论断是建筑在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它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划清了与右的机械论和“左”的空想论的界限,是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社会主义再认识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正确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的先决条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无疑为解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发展过程中的许多问题扫清了障碍。

其次,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了科学准确的新概括。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一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情况相结合,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独具特色的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这5个基本方面彼此联结,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共同描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它们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动态的统一,揭示了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围绕着生产力和共同富裕两个基本点,不仅体现了坚持社会主义与发展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而且也体现了当代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有机统一。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论断,既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一些科学设想的过程,同时又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反映了理论思维的逻辑和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统一,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已经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表明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思维开始走向成熟。

四、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辟的先决条件

邓小平不拘泥于传统的理论观念,从国际社会中最现实、最基本的矛盾和问题入手,深刻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冲破沿用多年的“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的束缚,正确判断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和平保障了发展,发展又促进了和平,两者及其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当今世界主要矛盾的走向。邓小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出:搞好经济建设,“这是我们解决国际问题、国内问题的最主要条件”(《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40页)。“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 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62页)。 邓小平通过对当代世界主要矛盾的分析以及对时代主题的判断,从而规定了党和国家目前阶段工作的中心任务,使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把工作的重点全面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创造了先决条件,并奠定了崭新的理论基础。

五、改革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辟的根本途径和强大动力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实践使党在经济模式、所有制结构、分配方式、经营方式、经济运行机制、对外经济关系等各方面都超越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迈出了重要步伐。1982年党的十二大突破了长期以来固守的计划体制,提出要建立“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又提出应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大更加明确地提出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规划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从根本上解决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问题,使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能够自觉地朝着既定目标有计划地向前推进。

改革与开放有着必然的联系,能否确立并坚定不移地执行正确的开放政策,这是一个关系能否坚持改革,能否实现现代化,能否开辟坚持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确道路的大问题。不搞开放,很难改革。不充分吸收和利用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中国的现代化就很难实现。从创办经济特区开始,到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中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邓小平的开放思想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而且在实践上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加快了改革的步伐,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社会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辟的根本途径和强大动力。

标签:;  ;  ;  ;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启示_社会主义道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