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进程、特点及趋势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经济论文,改革开放以来论文,进程论文,趋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前言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是与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政策取向及其践履分不开的。在我国由封闭经济逐步走向开放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质上也同时演绎着由经济内向发展向经济外向发展转变的独特发展过程。经过中国28年的改革开放,尽管目前经济理论界仍然依稀存在所谓“外向型经济”与“开放型经济”概论之争,尽管绝大多数的人们都意识到开放经济比外向型经济具有更多的内涵和外延[1]。但人们对中国经济的外向发展却取得了几乎一致的看法,都认识到如果没有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长达28年的外向发展,就没有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今天。那么,中国经济外向发展是如何推进的,具有什么特点,今后又向何方向发展?弄清这个问题,对促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外向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二、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进程分析
(一)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阶段(1979-1992年)
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阶段指一国开始打破封闭状况,以“出口导向”战略代替“进口替代”战略,以出口“量”的扩张促进经济增长。这一阶段主要依靠政策的推进,在吸收外资、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金融的国际化等几个方面具有明显的初始性和粗放性。一些学者也称之为外向型经济的初级阶段[2]。
1、以区位的开放和出台大量鼓励发展外贸的政策为主要特征。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打破了中国经济封闭发展的状况,走向了开放发展的新的道路,经济外向发展非常明显。地理区位的渐次开放成为政府政策的首选,1979年中央批准成立深圳、厦门为经济特区,1980年8月又增加了珠海、汕头二个经济特区,成立之初的经济特区要求产品都要出口,具有明显的外向发展特征。1984年把天津、上海、大连等14个城市设为沿海开放城市,扩大经济管理自主权实行对外开放。1985年2月又进一步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地区的51个县开放为沿海经济开发地带。1988年3月沿海经济区扩展到辽东、山东半岛。并于同年4月成立海南经济特区。至此,沿海293个县市2.8亿人口、42.6万平方公里都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区。1991年以后,相继在上海外高桥、深圳福田、沙头角和天津港等沿海重要港口内设了15个保税区,区内鼓励出口加工及转口贸易。1992年4月中央决定开发上海浦东。1992年后开放从沿海向内地纵深推进,形成了“沿海”、“沿边”、“沿江”及内地省会的开放格局。中国在这个时期,也出台了大量鼓励发展外贸的政策(见表1),外贸政策由“出口导向”取代了此前的“进口替代”,经济外向发展受到了有力的政策推动,这期间,一系列探索性的“试点”与“暂行办法”也凸显了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性。
2、出口贸易量化扩张迅速。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利用国际产业大转移和升级的有利时机,利用国内劳动力成本优势,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进行出口创汇。使我国出口额由1979年的136.6亿美元迅速增加为1992年的849.4亿美元(见表2),增长了6倍,年均增长16%,出口额占GDP的比重也由1979年的5%增到1992年的17.5%,出口依存度也接近世界正常25-30%的水平。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由1980年的第26位上升到1992年的11位,提前8年实现了预定的2000年出口额达到1600亿美元的战略任务,出口贸易成绩与过去封闭时期相比是天壤之别,出口量的迅猛扩张对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拉动作用。但这个时期进出口贸易基本上属于增长性逆差阶段,而且对外贸易也尚处于粗放性的初级阶段。一是出口产品结构水平低。从图1来看,1980年以来,虽然中国出口产品由矿产资源等初级产品出口为主逐步向工业制成品转变,但历经十多年后,1992年初级产品出口的比重仍占20.1%,且工业制成品也仍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粗加工产品为主,深加工尤其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极少。二是出口产品流向地过于集中,这个时期主要与东亚诸国、美国、德国等国家发展贸易往来,出口贸易受到这些国家的控制或影响明显。
图1 1980-2005中国出口产品结构
3、利用外资处于起步阶段。由表2可以看出,1979年中国利用外资仅42亿美元,1981-1985年年均仅20多亿美元,1992年时也只有192.01亿美元,是1979年的4.5倍,年均增长11.5%。虽增长速度不算慢的,但基础弱,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徘徊阶段,相对于以后来看,这一阶段每年利用外资的规模是很小的,且利用外资的类型也比较单一,1989年以前我国基本上只能以借贷方式吸引外资,这种方式利用外资我国要承担的外债风险大,原因在于我国基础设施发展的限制,国外也缺少对中国开放的了解和信任。但很明显当时中国引资的质量是相当低的。1989年后外商直接投资才逐渐增多,中外合作、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才慢慢涌进中国。
4、对外直接投资从无到有。从开放伊始到1992年,中国对外投资处于探索阶段,这期间共兴办海外企业148家,累计对外投资10.6亿美元,相对庞大的利用外资量来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实现了从无到有。投资主体开始主要是一些经贸所和部分省市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组成经贸公司,后来一些一定规模的大型企业也开始对外投资,项目规模也逐步扩大,对外投资的领域逐步扩大到资源开发、商品生产、工程开发等领域。
5、金融国际化局部试点展开。开放以来,为了适应经济外向发展要求,我国金融业首先在深圳市试行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到北京、上海等城市和海南省。这个时期开放有明显的地域限制,且业务开通范围较窄,仅个别试点外资银行可以经营人民币业务,中国金融业走出去更少,范围仅在香港与美国等。金融国际化程度低也影响了我国外贸结算,如与非洲难做生意就是此故。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性非常明显。
(二)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一般阶段(1992-2001年)
经济外向发展的一般发展阶段是指一国在具备一定数量出口企业的前提下,开始实施由“量的扩张”转向“以质取胜”的出口战略,更好地利用外资和技术积极实施“走出去”,从而使出口贸易在国民经济中产生质的飞跃的阶段。
1、国家开放政策的重大转变和调整成为进入这一阶段的主要动因。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突破了“姓社”、“姓资”的争论,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结束了1992年前一段时间相对徘徊前进的局面,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实现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两个转变”,这就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外向发展奠定了新的理论和政策基础。从表1看,有关倾向于出口导向的制度和法规不断调整和完善。开始重视出台有关出口质量的政策。1993年以来连续多次降低关税,到2000年我国关税降到15%,减少非关税方向,采取了与世界各国同轨非关税壁垒代替高关税保护政策。在汇率方面。我国改变了汇率高估的局面,1996年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这期间由强调地理区位的开放转移到了对体制的改革,理论和政策上逐步成熟,也成为中国经济外向发展进入一般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
2、出口贸易突出“以质取胜”。从表2可以看出,1993-2001年间我国外贸易额在绝对量上比1992年前有了明显的增加。2001年我国外贸出口总额达到2661亿美元。在世界贸易出口额的排名由1992年的第11位上升到了第6位,2001年出口额比1992年增加了2倍,出口依存度由1992年的17.5%达到了2001年的21.8%,而且可以看出,1993年以来外贸出口依存度呈上升趋势,出口创汇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非常明显,弥补了内需不足的缺口,成为这几年经济增长平均达9.7%的重要推进器。这一阶段我国对外贸易彻底向逆差告别,呈现单边的增长性顺差,这期间年均顺差185亿美元。从出口结构上看,1992年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出口商品结构从以出口粗加工、低附加值工业制成品为主转变为以精深加工、高附加值制成品为主,技术含量附加值高的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明显上升,2001年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上升到80.9%,其中机电产品的出口由1992年的23%上升到了2001年的42%,高新技术产品由1992年的5%增加到2001年的17%。出口商品的结构和质量发生了重大变化。
3、吸引外资集约化发展方向渐显。从表2上看,1992年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年增长量有了大幅增加,2001年利用外资达到496.7亿美元,是1992年的1.2倍。这期间从1994年到2001年中连续7年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外资流入国。而且外资企业的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中的份额也越来越高,2001年占中国出口额的50%。而1992年以前只占12%。中国利用外资在这期间基本上呈现了一个较大基数上稳定增长的局面,这种稳定性也表明了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日渐成熟。此外,利用外资方式也开始由粗放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即由过去多数外资投资于周期短、见效快的加工制造企业,转移到了在引导外资投向生产型项目的同时,又有计划地引导外资投向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且1997年以后,国家政策已经由过去主要以优惠政策吸引外资转变为对内外资企业提供、同等的竞争条件,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利用外资不再是以粗放式引资为主,而是进入了讲求质量效益的新的阶段。在这个期间利用外资的实践中反映了出来,从表2上看,我国在1997年利用外资最高峰值后,到2001年间有一段时间的下滑调整期,其中就蕴含着以质择资的影响。
4、对外直接投资有了初步发展。根据表2统计,1993-2001年间,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103.06亿美元,且总体上呈逐年增长趋势,2001年达到7.08亿美元,是1992年1.95亿美元的3.6倍,累计批准成立非金融类海外企业共计6610家。可以说,相对于前一阶段而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了初步发展。但由于其起步晚、政策的不健全、企业对外竞争力弱等原因,相对中国利用外资来说显得微乎其微,而且投资也主要限于初级加工制造、资源开发等领域,投资对象也主要集中在亚洲等地发展中国家以及日本、美国、德国等地。
5、金融国际化发展明显。1992年以后,我国金融业体制改革步伐加快,政府取消外资银行营业性分支机构的地域限制,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设置代表处、外国银行分行、合资及独资银行、外国独资及中外合资财务分行。外国金融机构和业务基本覆盖了所有中心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截止2001年底,共有19个地区和国家的外资银行在我国建立了190家营业机构,其中31家外资银行获得经营人民币业务,外资银行资产达440亿美元,贷款186亿美元,存款65亿美元,资本金额30亿美元。外资银行在外汇款和国际结算业务领域分别达到20%和30%的市场份额。但外国证券机构在华只能设立代表处,不能设立分公司[3]。与此同时,中国金融机构积极走向国际市场,遍布欧洲、美洲各地,如中国银行就设立了560家海外机构,同时中国证券业的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可以看出,相对前一阶段来说,中国在这一阶段金融国际化方面有了明显发展。
(三)中国经济外向发展开始进入高级阶段(2002-至今)
所谓经济外向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指一国出口导向产业中以科技为主导,并且能够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使本国经济能够自主进入世界经济并居主导地位的阶段。从我国经济外向发展的特征和趋势来看,2002年以来中国经济外向发展已经步入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相对来说更加高级的发展阶段。
1、加入WTO使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外向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我国于2001年底成功加入世贸组织(WTO),进入了全面对外开放的崭新阶段[4]。2002年开始中国对外开放政策逐渐与世界贸易运行机制接轨。过去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的开放转变为全面的全方位的开放。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战略和重点也因之转变,依靠科技提升核心竞争力成为中国企业的共同追求,出口较高附加值的产品成为中国企业决战世界市场的选择。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也发生了改变,在世贸组织许可的范围内极力保护和鼓励出口,并对出口产品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实行出口退税制度,规范出口市场次序和完善外贸管理体系等,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外向发展。
2、对外贸易持续高速增长,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从表2看,2002年中国GDP突破100000亿元大关,中国出口总额首次突破了3000亿美元大关。2003年与2004年的增长额都突破1000亿美元,2005年增加了2000亿美元,年增长率达30%以上,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贸易对外依存度也由2002年的24.7%上升到34.%,突破世界正常外贸依存度4个百分点。2002年以来中国外贸顺差年均达469亿美元,2005年更是突破了1000亿美元,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且出口产品结构也进一步优化,2003年机电产品出口首次超出总出口额的50%,2003年与2004年资本密集产品出口所占比重分别达到51.4%、53.3%,而2002年以前平均仅占30%。科技产品出口由2002的21%增加到2005年的30%。工业制成品和科技产品逐渐成为中国的主要出口商品,但我国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还可进一步提高。
3、引进外资规模巨大且平稳发展。2002年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突破500亿美元,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首次跃居世界首位,此后逐年稳定增长,2005年超过600亿美元,利用外资的方式与质量都有较大改变与提高。在利用外资方式上,外商独资与跨国并购逐渐成为外商投资的主要形式,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意向显著增长,世界500强中有400多家企业已经进入中国,并在中国设立总部与研发中心,且外资投向多为制造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和机电产业等。
4、中国企业“走出去”水平明显提高。2002年对中国企业外直接投资为9.83亿美元,2005年这一数字达到了69亿美元,年均增长25%以上。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层次和水平均有所上升,在一些发达国家设立生产线并参与外国企业的并购,远大集团在美国设立生产线,海尔等企业的大型产品进入欧洲主要市场并设立分部,TCL集团出资820万欧元并购德国著名家电品牌耐德等。说明这一阶段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有了重大发展。
5、金融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2001年以来中国严格履行加入WTO的承诺,继续加强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与合作,不断提高外汇管理水平,继2001年之后,中央又对外资银行开放了多个城市的人民币业务,2004年在我国62家外资银行开设的204个营业机构中,有105家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我国银行金融机构利用外资总额也达到131.87亿美元[5]。另外,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力度在2002年以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力度,2002年11月8日中国银行和中国证券会联合公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开始了实质性阶段。
三、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主要特点
综观中国经济近30年外向发展的历程,具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发展进程的渐进性。这种渐进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和政策层面的渐进发展性。在理论上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性抉择到邓小平南巡讲话推动改革再到加入WTO后外向经济的全面深化,中国逐渐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在理论和政策层面上逐步呈现出内向到外向发展的选择过程。二是在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实践层面上,从经济特区的建立到沿海开发区再到内地全面开放的渐次推进,以及在利用外资、出口贸易等方面由强调数量到强调质量的发展过程,都无不体现了中国经济外向发展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与渐进过程。
第二,发展方式的政府主导性。与中国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的政府强力推动相一致,在中国经济外向发展过程中一个突出的特点也是政府的主导性。从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进程可以看出,中国改革开放伊始就是以非常强势的出口贸易政策来推动中国经济的外向发展,尽管随着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我国出口政策逐步弱化,但政府政策主导性仍没有减弱,仍然从各级政府的强力行政干预上体现出来。在各地极具优惠条件的招商引资活动、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开放、各类开发区的建设等方面,地方政府行政行为相当明显。在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当初,这种主导性是相当必要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制尚未健全的今天,这种主导性仍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第三,发展速度与效益的不一致性。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中国经济外向发展重要指标的利用外资的数量与出口贸易的数量都在高速增长。但与经济外向发展的高速度不同的是,经济外向发展的效益并不高。在生产环节随着出口规模的急剧扩大许多出口导向型生产主要依靠土地、劳动力、资金和其他稀缺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费并产生了严重的污染。这种粗放的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势必难以为继。在流通环节由于争相出口,互相压价,加之出口产品科技含量低,国际市场又狭小,我国许多出口产品很难获得比较利益。有些出口贸易只是数字虚高并无多大利润,而且大量出口退税增加了财政负担。据《国际商报》2005年8月9日报道,中国购买一架787型飞机需要4.2亿美元,中国需要6.2亿件衬衫换回。这说明中国需要3个劳动日同他们一个劳动交换[6]。这就表明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效益并不高。
第四,发展结构的不断优化与不协调性并存。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结构的不断优化首先体现在中国出口产品的结构优化上。从中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结构可以看到(图1),20多年来中国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不断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逐年下降。2003年以来资本密集型产品占出口产品50%以上,而1990年前后仅为20%。这充分表明我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结构在逐步优化。但是发展结构不断优化的同时,出口产品内部结构的不协调也很明显。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中高新技术产品仍未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主导产品,在出口总额中占的比重不到30%。此外,我国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例很低,尤其是核心的高新技术产品微乎其微。即便是在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品生产中,中国企业承担的只是这种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链中附加值较低的加工组装环节,这个环节还是劳动密集型的[7]。
第五,“引进来”与“走出去”具有不平衡性。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引进来”与“走出去”间的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突出地体现在中国对外资的“引进来”与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极不对等。我国利用外资无论是数量还是速度都到了较高程度,2000年以来每年利用外资都在500亿美元以上的规模,且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已成为我国出口企业的第一大经营主体。年利用外资量2002年以来居世界第一位。而与之相对应的是经济外向发展的另一驱动力——对外直接投资却与之相形见绌。从“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投资比率来看,世界平均水平为1∶0.84,发达国家正常比为1∶1.15,发展中国家为1∶0.1,而我国2005年也只是1∶0.11。从表2、图1可以看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虽然有了较大发展,但因起步晚、规模小、行业结构差,相对利用外资来说存在巨大的差距。这种不平衡性表明我国经济外向发展的自主能力还很低。与发达国家在国际市场中占主导地位的高度外向经济的要求相距甚远。
四、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趋势分析
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所取得的各项巨大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其中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政策取向可谓功不可没。中国经济的外向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那么,今后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趋势是什么?下面进行初步的分析。
第一,仍然以“渐进”方式继续推进中国经济外向发展,使之进一步高级化。中国经济薄弱,发展不平衡,经济外向发展也还远没达到高级化的要求,仍须继续推进。而经济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决策的失误,将导致整个国民经济无可挽回的重大损失。所以,在中国经济外向发展过程中,仍需进行“渐进式”探索与改革,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积极调整,以维护经济良性发展,避免因“激进式”可能带来的经济震荡和社会动荡,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稳定运行。
第二,在“弱势政策”框架下继续推进经济外向发展。中国改革开放28年以来,经济以平均每年9.6%的增速发展,对外出口依存度突破了大国正常依存度,2004年以来达到30%以上的水平,表明中国经济的外向发展是推动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中国要真正进入开放经济时代,经济外向发展进入高级化是主要动力。直到目前为止中国经济的外向发展是在强势政策的推动下的。但在中国加入WTO的过渡期结束后,中国在强势出口贸易政策上可以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少,原因在于出口补贴属于WTO的限制范围,对出口企业可能采取的政策就是出口退税,但是出口退税将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重负而难以实施。而且我国长期实行的政府主导对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产生了不利影响,不宜继续实施高强度的优惠政策。由此可以推测,未来一段时期内弱势出口政策是我国经济外向发展的政策需要与趋势,也是中国经济外向发展进入高级阶段的客观要求。当然这种发展趋势并不意味着全面否定或取消鼓励出口的政策和完全放开国内市场,这时期仍要在WTO的允许下,准确地以这种权力继续发展外向型经济[8]。
第三,中国经济外向发展将向“靠科技取胜”转变。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进程证明:经济的增长不仅要体现在量的增长,更要体现在质的增长上。我国经济外向发展目前刚进入高级阶段,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与需要,中国经济发展的规模化特征也日益显现,高新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开发和应用程度也日益提高,这也正是中国经济外向高级发展所需要的。所以,中国只有在经济外向发展中继续追求集约化,突出强调依靠科技,实行智能型的引进外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出口导向产业,将依附型的经济结构改变为自主创新型的、以科技为主导的经济结构,才能适应世界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挑战,才能进入成熟的高度自主的经济外向发展的高级阶段,最终才能进入开放经济时代。
第四,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经济外向发展高级化的必由之路。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持续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一个特点是“引进来”的多,“走出去”的少,两者发展极不平衡。而要推动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程度,大力“走出去”是一个必然的环节。2005年,中国GDP总量达到了182321亿元,外汇储备达到8189亿美元,按照邓宁的投资理论中国已经具备了大规模直接投资的条件,中国即将进入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新阶段[9]。但是当今经济全球化加剧,新的世界经济秩序体系又尚未建立,世界贸易竞争形势非常复杂,经济摩擦激烈,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外向发展的进程。尽管如此,中国只有坚定地实施“走出去”,加大对外投资,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更充分地利用国外市场资源,避开贸易壁垒,加速技术提升和产业升级,提升经济外向发展的竞争能力。所以,加大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实力,有效引导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政府今后长期的政策选择。
标签:对外直接投资论文; 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走出去战略论文; 外向型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