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银行现代化发展战略_银行论文

国有商业银行现代化发展战略_银行论文

国有商业银行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战略论文,国有商业银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的银行业在五年之后将要全面开放。 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尽快制定21世纪的现代发展战略,善于抓住机遇,勇于迎接挑战,奋力加快发展,努力把国有商业银行建成现代化的商业银行。笔者认为,21世纪国有商业银行的现代化战略应包括下述“十化”的内容。

一、产权股份化

21世纪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会逐渐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按照国际惯例进行改革,转变为真正的商业银行。真正的商业银行不是执行政府经济政策的工具,而是在合法经营基础上追求利润的金融企业;然而目前的国有商业银行承担着繁重的政策性任务。真正商业银行是责任有限的股份公司,而不是特殊类型的政府独资企业;独资企业不可能真正做到政企职能分开。中国加入WTO之后, 国有商业银行必须转变为真正的商业银行,其根本出路在于实行股份化改造。鉴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发育尚不健全,为了保持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力度,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化履行必须采取国家资本控制的形式。国家资本可以采取二种不同的控股形式:1、绝对控股,国有股占整个商业银行股本的50%以上。 2、相对控股,国有股占整个商业银行总股本中虽然不足50%, 由于股权分散,国有股仍然处于控股地位。股份化改造之后的商业银行必须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明确董事会、监事会、行长(总经理)之间相互制衡的职责。董事会的职责是制定银行的目标和政策,挑选和聘任高级管理人员,设立各种委员会或附属机构,监督银行业务经营活动等。监事会的职责是代表股东大会对银行全部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行长(总经理)的职责是执行董事会的决定,负责组织、实施、管理、协调银行的业务经营活动。

二、员工知识化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商业银行的员工必须是知识化的员工。当前的国有商业银行的员工队伍的素质与商业银行的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本”的观念,将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真正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创造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建立和完善竞争择优、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和激励人才的机制,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继续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既懂国内业务、又懂国际业务,具有丰富知识、决策能力、指挥能力、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中级、高级管理人才。

必须切实抓好员工教育包括素质教育、技能教育和终生教育,改进教育方式,坚持多层次和多样性的原则,脱产与不脱产相结合,定向与定量相结合,短期与长期相结合,注重实效。鼓励员工尤其是中高级管理人员获得多个专业证书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鼓励员工在实践中提高技能、创造经验。

三、市场营销特色化

21世纪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是特色营销,商业银行必须根据其内部条件和外部因素慎重选择市场营销战略。根据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进程和国有商业银行的现状,国有商业银行应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实施特色化营销战略。第一、发展模式特色化,选择与其它商业银行不同的发展模式。在海外实施进攻性战略,通过市场渗透、市场开发、产品开发、服务多样化、增设分支机构、拓展营销网络、收购或兼并当地机构等措施,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在国内实施合理化战略,通过调整分支机构、营业机构布局,按经济区划设置分行,收缩甚至撤销业务量小、经营亏损、无发展前景的分支机构;扩充业务量大、经营效益好、有发展前景的分支机构;压缩管理费用,以成本优势来保持国有商业银行在市场上的地位与形象。第二、发展重点特色化,市场竞争目标由总体市场占有率转变为细分市场的市场占有率。第三、市场营销组合差异化,尽量提供有差别的产品,确定有差别的价格,运用有差别的分销渠道,采用有差别的促销方式。第四、服务特色化,充分考虑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改变金融产品的零售方式,以灵活的设计、个性化的金融产品,直接面对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第五、形象特色化,实施CIS战略,树立商业银行在市场上的独特形象。

四、客户经理职业化

21世纪的商业银行更加重视客户经理的作用,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客户经理。客户经理制是由美国花旗银行发明的一种客户管理方法,是指商业银行的营销的人员与客户,特别是重点客户建立全面、明确、稳定和长期的关系。客户经理的目标就是全面把握客户的经营情况和业务需求,在控制和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组织银行内部相关部门,共同设计、实施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借鉴国际、国内经验,全面实行客户经理制,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客户经理。改革目前按产品类别设置内部机构的模式,按客户类别设置内部机构,设立法人业务部、私人业务部,减少柜台操作人员,增加客户服务人员。改革营业网点的劳动组织形式,“实行一人通”、“一本通”,即银行一人通过一本存折办妥客户要求的银行所有业务。

五、机构网络化

21世纪是网络经济时代,商业银行必须具有高超的驾御电子化网络的能力。21世纪的商业银行将是建立在计算机通讯技术基础之上的银行,是完全高科技的AAA式银行,即在任何时候(anytime)、任何地方(anywhere)、以任何方式(anyhow)都能为客户服务。未来银行将不再以雄伟气派和富丽堂皇的建筑物为标志,银行的虚拟化将使传统的分支机构“砖瓦型”银行结构逐步退化。拥有全球网络的银行只需通过Internet就将其整个系统延伸到客户的办公室。客户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支付和调拨资金,直接输入信用证开证申请以及买卖证券。网络银行还提供信息服务,客户可以收到即时金融与经济信息。网络银行的主要形式是自助银行中心、联机银行服务、网上银行服务。自助银行中心采用自动柜员机、查数机、打簿机、存款机等形式,24小时为客户提供服务,如存款、取款、转帐、查询、申请月结单等。联机银行服务是指客户的私人电脑通过电话线或其他线路与银行电脑联网,操作帐户进行交易。网上银行服务是指客户通过Internet将自己的电脑与银行的主机相连接,便能24小时使用查帐、转帐、缴费等服务。国有商业银行要扩充电子网络的功能,逐步将网络向企业和家庭延伸,建立家居银行、企业银行;向海外延伸,建立国际网络银行,使国有商业银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网络银行之一。

六、管理信息化

21世纪是信息经济时代,商业银行必须高效地处理和利用信息。(1)建立和健全科学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 包括柜台业务处理与自动服务系统、跨行业务与清算系统、金融信息与决策支持系统,保证各项决策和业务活动建立在充分的信息支持基础上。(2 )以加快信息高速处理为重点,对内部组织机构进行重组,减少管理层次,实行网络化管理,使组织机构更加精简和专业化,调动更加灵活;有效地解决银行内部信息交换瓶颈,提供信息处理效率。(3 )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业务创新,加大在产品服务及应用方面创新的力度,并对传统产品的形式、内容赋予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拓展其表现空间。(4 )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及时向客户发布有关政策、利率、汇率的变化、新服务等信息。(5)领导方法科学化,注重银行利益与员工利益的相互平衡关系, 改善员工的政治、经济待遇;加强内部沟通,经常向员工征求合理化建设。

七、经营国际化

21世纪的商业银行是国际化的银行,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勇敢地迈向国际金融市场。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银行除外)的国际业务刚刚起步,应当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适当的方式和策略在适当的地区设立海外机构进行跨国经营。利用人民币业务优势,发挥本外币业务联动效应,积极吸引外资银行在国有商业银行开设同业往来账户,有选择地与外资银行开展银团贷款或联合贷款,力求成为代理行。在地区战略上,做到四个倾斜:(1)向国际金融中心如纽约、伦敦、巴黎、 东京、香港等城市倾斜;(2)向业务往来量大的国家和地区倾斜;(3)向周边贸易国家、世界贸易中心倾斜;(4)向华侨聚居的地区倾斜。 亚太地区、欧共体、北美地区、拉美的巴拿马、开曼群岛以及中东的巴林等地可以作为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国际化经营的重点区域;而尚处于经济调整阶段的独联体和东欧市场中的大多数国家,虽然对外汇管制较少,但是风险较大,进入这些地区应持谨慎态度。

八、内控法制化

21世纪的商业银行是法治化的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必须按照《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健全内控机制。内控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组织结构(职责的界定,贷款审批权限的分离和决策程序); (2)会计规则(对账,控制单,定期试算等);(3)“双人原则”(不同职责的分类,交叉核对,资产双重控制和双人签字等);(4 )对资产和投资的实物控制。这些原则概括地描述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要点,其具体内容如下:(一)建立组织制度和各种规章制度。(二)监控环节。(三)职责分离原则。(四)授权有限原则。(五)银行档案。(六)安全保卫措施。(七)会计销账。

国有商业银行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措施是:第一、坚持稳健的经营方针,健全组织结构。第二、实行合理的职责分离。第三、实行严格的授权与审批制度。第四、健全独立的规范的会计核算体制。第五、完善资产负债管理和风险管理,实行利率敏感性管理。第六、建立内部风险评估和监测制度。第七、健全有效的内部稽核制度。

九、业绩评价效益化

21世纪的商业银行应是经营效益良好的商业银行。经营效益好坏、风险高低是衡量商业银行经营业绩的最重要的标准。外部对商业银行的评价最重要的指标有两项:资本充足率和资本收益率。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内部业绩评价体系,弱化对增加存款的刚性考核,建立以营运资本收益率为核心的业绩评价体系,着重考核四大目标:营运资本收益率、资产质量(不良贷款率)、流动性和内控制度。考核营运资本收益率不仅要考核账面利润,而且要核查应收利息、应付利息、呆账准备金和坏账准备金的提取与核算是否合规。考核资产质量不仅要考核不良贷款率,而且要着重考核呆滞贷款率和呆账贷款率。考核流动性不仅要考核第一流动性,而且要考核第二流动性。考核内控制度不仅要考核发案率和资金追缴率,而且要考核内控制度建设状况。

配合业绩评价,建立行员分类职位考核标准和目标管理责任制。改革干部考核制度,使之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从封闭式(神秘化)向开放式(公开化)转变;从单纯靠少数人考核向更多地依靠多数人考核转变;从孤立、静止的考核向动态的即经常跟踪考核转变,扩大群众民主参与,发动被考核者自觉参与,把组织考核、扩大群众民主参与和运用科学手段考核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干部考核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与纪律性。

十、全能化

21世纪的商业银行是全能化的银行。美国国会于1999年11月4 日通过、总统克林顿于1999年11月12日签署正式颁布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Financial Services ModernizationAct of 1999),鼓励银行、 证券和保险公司之间联合经营,从而废除了实施长达2/3世纪的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关于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和储蓄银行实行分业经营、禁止商业银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规定。该法对美国乃至国际金融业的发展将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原来效仿美国分业经营体制的英国、日本等国已先于美国在法律上确认了金融业混业经营的体制(全能银行制度)。金融业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国际潮流,中国银行业必须尽快与国际金融业接轨,实行全能银行制度。

全能银行在面对客户时,可以依靠其控股公司或全资拥有的投资银行、抵押银行、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以及咨询公司,以银行为一个窗口,向客户提供包括存贷款、投资、发债、资产管理、咨询、电子服务、抵押、保险等内容的一条龙服务。

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在思想上、干部上为业务全能化做好准备。在现行法律框架内拓展业务领域,加快业务与制度创新的步伐,注重发展与资本市场有关的中间业务。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到香港和境外全能银行学习深造,通过在香港和境外开设分支机构、收购或兼并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发展全能业务,从而提高参与国际金融竞争的能力,为国内培养、锻炼和造就一批干部。

标签:;  ;  ;  

国有商业银行现代化发展战略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