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银行并购与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路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业银行论文,股份制论文,路径论文,我国论文,银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全球跨国银行并购的最新趋势
进入21世纪,跨国并购的热潮再次席卷全球。仅2006年上半年,全球并购案涉及的资金总额已达到1.93万亿美元,创下有史以来半年并购额的新纪录。在这次并购浪潮中,金融服务业逐步取代制造业成为全球并购的焦点。其中,尤以跨国间的银行并购最为引人注目。
在最近的一起大宗跨国银行并购案中,美国花旗集团于2006年10月18日对外宣布同意以约3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土耳其Akbank TAS银行20%的股份。预计该交易将在60到90天内完成,以实施花旗集团向快速增长的国际金融市场推进的战略部署。2006年9月28日,美国私人股本集团孤星(Lone Star)以505亿日元(合4.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日本中型银行Korakuen Finance的全部股份,并承担其1300亿日元的未清偿贷款,从而启动了市场期待已久的日本消费金融行业的整合。
欧洲各大银行也积极展开跨国并购活动。2005年6月,意大利最大的银行——联合信贷银行以换股形式兼并了德国第二大银行裕宝联合银行,成为欧元区第四、欧洲第九大银行。此项交易的总金额达151亿欧元,成为欧洲最大的跨国银行并购交易。2005年12月,荷兰银行成功兼并了意大利第九大银行——安托威尼塔银行。自今年初以来,法国各大银行用于海外并购的金额已达180亿欧元,创历史最高记录。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 SA)今年共斥资100多亿欧元用于并购外国银行,其中仅收购意大利第六大银行——国家劳工银行(BNL)48%股权的金额就达90亿欧元(约合108亿美元)。紧随其后的是法国农业信贷银行,该银行新近以21亿欧元的价格收购希腊EMPORIKI银行约70%股份,引起业界关注。2006年头8个月,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用于收购海外银行的资金已达到40亿欧元。法国兴业银行则将跨国银行并购的主攻方向定为东欧地区,2006年6月斥资10亿欧元收购了克罗地亚的SPLITSKA银行。
亚洲地区正在成为跨国银行并购的热点地区。日本三菱日联金融集团(MUFG)于2006年9月1日与印尼Bank Nusantara Parahyangan(BNP)进行收购谈判。如果谈判成功,将成为日本银行从上世纪90年代坏账危机中恢复过后,其大型银行进行的首宗海外收购。而今年6月,三菱日联金融集团已将1.8亿美元投资于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成为首家投资中国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之一的日本银行。
注重亚洲业务的英国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PLC)也于2006年9月28日宣布,同意以1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中国台湾新竹国际商业银行(Hsinchu International Bank)。11月完成的此项交易是渣打银行自2005年1月以3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韩国第一银行(Korea First Bank)以来最大的一笔并购交易。美国新桥投资集团购买了韩国第一银行51%的股份。德国商业银行在韩国外汇银行投资2.49亿美元,以27.79%的股权成为该银行的第二大股东。
最近两年,在亚洲起家的英国汇丰集团也将矛头对准了环太平洋西海岸各国。在韩国,汇丰买下了汉城银行70%的股份,并以14亿英镑收购了韩国LG信用卡公司。在澳大利亚,汇丰将收购该国银行集团WESTPAC旗下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资产托管业务,涉及资产超过3000亿美元。在印度,汇丰支付了6760万美元的现金取得了印度第二大私营零售银行UTI的14.62%的股权;在泰国,斥资366.19亿泰铢收购了京华银行75.02%的股份;在越南,拿出了1730万美元现金收购越南第三大银行Techcom bank 10%的股份;在菲律宾,与Equitable PCI Bank Inc.达成协议,以现金2200万美元向后者收购PCIB储蓄银行的全部股权。
总体来看,银行间的跨国界并购仍是扩大银行集团规模、开拓国际市场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无论在并购资金总额,还是涉及地区和国家等方面都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而2006年最新的并购案例中,也存在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
首先,随着全球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和经济发展对银行服务需求的多样化,跨国银行并购的目标也逐渐转向建立综合型银行,即在银行传统业务之外可以兼营其他金融业务。21世纪国际金融业的流行模式将是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业务逐渐融入一体化的架构之中,形成所谓的“金融超市”。美国孤星集团收购Korakuen Finance银行,进军日本消费金融行业;汇丰集团收购韩国LG信用卡公司以及澳大利亚WESTPAC银行集团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资产托管业务都是此类并购的代表案例。
其次,大型或巨型银行集团逐渐将跨国并购的对象转向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商业银行,尤其是亚洲各国的商业银行。产生这种趋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巨型跨国银行集团之间基本保持均势,相互并购难度越来越大。经过前几年“强强联合”的高潮之后,目前进入相对平稳的过渡期。另一方面,在渡过亚洲金融危机的困难时期之后,东亚各国的金融市场正在复苏,各国政府也积极主导本国商业银行引进外资进行并购和重组,以增强商业银行的资本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在此背景下,美国花旗集团、日本三菱日联金融集团、英国渣打集团和汇丰集团等跨国银行集团纷纷加速了其对亚洲各国商业银行的并购活动。
再次,出于分散经营风险和获取更大收益等目的,跨国银行并购的地域扩张已经远远超越母国和东道国两个国家的界限而走向全球化。对于并购银行来说,它兼并收购的目标银行所处地理范围和业务领域范围越广,其承担的系统风险越小。如花旗集团的分行、附属机构和参股银行遍布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汇丰银行的分支机构遍布79个国家。而对于被并购的银行来说,参股的外资银行越多,其股权配置机制越合理,越公平。这也是各国商业银行积极引进多个外资战略合作伙伴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外资银行并购参股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现状
目前,中国已经是仅次于日本和澳大利亚的亚太地区第三大并购市场。据《经济学家》统计,2006年头7个月,外资在中国并购金额为240亿美元,相当于去年330亿美元的73%。其中,单是投资银行股权的资金额就已经超过了165亿美元。随着年内招商银行H股成功发行,中国工商银行A+H股登陆两地股票市场,投资银行股权的资金额将超过200亿美元,估计可能占今年外资在中国并购金额的三分之二,由此显示出金融业是外资并购的重点领域,而且这种趋势还将会延续到将来几年。
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以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为代表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城市商业银行和合作信用社为代表的地区性中小商业银行。由于后两个层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普遍具有股本总额较小、股权分散、大股东地位弱小等特征,花旗集团、新桥集团、汇丰集团、国际金融公司等外资金融机构已视其为并购中资银行的突破口。
自从2001年国际金融公司入股南京市商业银行以来,外资金融机构的战略投资型并购热潮在中国银行业中逐渐拉开了序幕。不管是H股市场还是在A股市场上,处处可见外国资本投资中国银行业的身影。与此同时,外资金融机构还通过多种协议并购方式参股我国非上市商业银行。至今,已有25家外资银行正式入股20家中资银行。可以预计,在中国金融业开放过渡期结束后,它们将进一步增持中国上市银行和非上市银行的股份,以及基金、证券、保险等其他金融业的股份。表1列出了外资金融机构并购参股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主要案例简况(2001年—2006年)。
三、外资金融机构参股并购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趋势特征
外资金融机构参股并购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外资金融机构参股并购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速度和深度逐步加强。入世之初,外资金融机构将并购目标更多地锁定为地方性的商业银行,如南京商业银行、上海银行等。这里既有当时我国金融业开放程度较低的原因,也是外资银行试探性进入我国金融市场的表现。随着我国银行业改革开放的深入,外资金融机构参股中资银行的速度就加快了,参股目的、参股形态、参股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目前,国外金融机构与国内商业银行的资本合作已涉及除了国有商业银行之外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地区性商业银行、城市合作银行三类。外资参股比重已经从原来的不到5%提高到最高限24.9%(西安市商业银行),甚至出现了绝对控股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现象(深圳发展银行)。外资银行参与中资银行的管理也从最初不派驻董事会代表(上海银行),发展为派驻总经理(西安市商业银行),董事会、总经理班子各出一半代表(招商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乃至全盘接管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深圳发展银行)。
其次,外资银行参股并购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仍以协议并购为主。从我国股份制银行目前的状况来看,由于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并存,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高,协议并购的现实可能性和操作性远远强于要约并购。在已完成的商业银行资产重组案例中,95%以上仍为协议并购。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要约并购更为公开透明,可以有效防止虚假重组、报表重组或者内幕交易、价格操纵等现象,要约并购将成为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尤其是股权结构分散、流动性强的上市商业银行资产重组市场化的必然趋势。
再次,外资银行参股并购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良性效应显著。由于目前参与并购的主体多为国际知名的大型商业银行,它们无论是在资产规模、管理方式、经营效率、技术水平还是在制度建设、企业文化等方面都比国内银行更具优势,并购后产生正面效应的可能性非常大。在中国,近两年汇丰银行集团共斥资43.73亿美元入股上海银行、兴业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股权,其在中国的收益也屡创新高。据汇丰银行发布的最新资料显示,2006年上半年,汇丰银行来自中国的税前盈利为2.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大幅上升了74%。
最后,由于中国对外资进入金融领域的法律限制,外资银行在并购方式上更多采用的是参股、合作的形式而非完全兼并或全盘吃进,其基本模式是首先对目标银行进行适当股权收购,再通过内部整合开发新的金融产品或新的营运模式,并提供持续性的资产管理。这种方式不仅对外资银行本身的资本要求降低,有利于保证外资银行维持良好的经营状况,也有利于中资银行进行渐进的技术引进和管理革新,从而提高经营水平和盈利能力。
总而言之,通过外资并购形式引入国际投资,不仅提高了被参股中资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而且有利于推动中资银行的制度创新和技术改进,有利于提高风险管理和资金利用的效率从而给中国的银行带来更大的活力。
四、外资金融机构并购参股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动因
外资金融机构积极并购参股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具有深刻的内外部动因。对于外资并购银行来说,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的日趋规范为外资银行积极参与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重组和股份制改造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与此同时,外资银行也具备了参股并购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金实力和经济需求。
1.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开放日益规范
为了迎接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近期中国金融监管层借鉴国外成熟经验,专门制定了一系列金融业外资并购参股的管理法规、制度或办法,从产业准入、防止垄断、资产出售、外汇管理、善后处理等方面对并购行动加以规范,如《合格境外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融资融券试点登记结算业务实施细则》、《财务顾问业务管理办法》、《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规则》、《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以及2006年9月8日起正式实施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等等。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加快了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开放步伐,使得我国金融市场的每一个环节和组成部分基本上为外资进入建立了政策通道。同时,这些法律法规也有效保障了外资银行并购的健康发展,为其积极参股并购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奠定了完善的法律制度环境。
2.外资银行在华发展速度、业务范围以及经营规模日益扩大
中国银监会的权威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05年10月末,已有40个国家和地区的173家银行在华23个城市开设了238家代表处。至2005年年底,有21个国家和地区的72家外国银行在华设立了254家营业性机构。外资银行在华设立的代表处和营业性机构的数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与之相对应,外资银行的资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华外资银行资产总额达到845亿美元,占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2%左右,其中外汇贷款额占中国外汇贷款总额的20%。更为重要的是外资金融机构的盈利也大幅提高,从2001年的1.96亿美元、2003年的2.35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4.46亿美元。可以说,外资银行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外资银行在华经营规模和资产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其参股并购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奠定了资金基础。
3.外资银行具有积极参股并购中资商业银行的经济需求
根据我国入世协议,在金融业开放的保护过渡期内,外国独资银行只能先以建立办事处或代表处的方式进入金融市场,两年之后才可以升格为分行开展正式的银行业务,而期间还要经历严格的审批程序。而通过参股国内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不仅可以利用已经建立的银行分支网络迅速开展实际业务,避开初始规模扩张的高资本要求,还可以有效规避国内监管法规对外资银行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各种限制。因此,从这个角度分析,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并购参股中资商业银行符合外资银行扩展其在我国金融市场份额的经济需求。
4.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股权分散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股权分散、大股东持股比重较小也成为外资银行参股并购中资商业银行的有利条件。目前,A股市场上的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重分别为:浦发银行为22.74%、招商银行为15.02%、华夏银行为10.19%、民生银行仅为5.98%,而美国新桥集团已成为深圳发展银行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重为17.89%)。由此可见,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股权较为分散,大股东持股比重都相对较低。国际资本仅需要十几亿,甚至几亿美元资金就可以控股一家A股上市商业银行,从而通过证券市场平台进入中国银行业。正如来自全球并购研究中心的《金融并购报告》所称:“中国金融业开始掀起了外资参股中小商业银行的热浪,地方性商业银行和上市银行成为外资抢滩的焦点。”WTO规定的金融业开放过渡期届满后,享受国民待遇的外国资本必将进一步扩大对这些股权分散且大股东地位弱小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实施战略性并购。
另一方面,对于参与跨国银行并购的中资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也具有积极引进境外战略投资参股的内在需要。
首先,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相比较,在资金规模、网点建设、政策倾斜等方面天然具有劣势,外资银行的大规模进入使其面临的处境更为艰难。而银监会关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8%的强制性规定更是雪上加霜。在这种背景下,股份制商业银行走出困境的惟一出路就必须有效扩充资本,利用资产重组或改制上市的方式增资扩股。积极地寻找实力较强的外资银行作为战略投资伙伴参股并购,则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外资银行进入造成的竞争条件恶化,而且可以大大增加资本金规模,同时增强信誉度。以厦门商业银行为例,在资本充足率尚未达标的情况下,又因向开发区提供政策性贷款导致不良贷款比重上升,其经营一度陷入困局。而台湾富邦金控集团的5亿元及时注资不仅帮助厦门商业银行轻松达到规定的资本金比率,同时大大降低不良贷款比重,从而进入良性经营状态。
其次,制约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水平提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银行内部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长期以来受到体制上、产权上、经营管理上的桎梏。因此,股份制商业银行对于体制改革和先进管理模式创新的需要更为迫切。外资跨国银行的参股并购可以在优化中资银行股权结构的同时,引入先进的国际金融企业运营惯例以及国际标准规范银行的运作模式,增强中资银行的经营效率和综合竞争实力。此外,当外资银行在外币业务和国外客户开发与管理方面的潜在优势与中资商业银行的经营网点优势能够有机相融时,对于双方来说都将是双赢的结果。
五、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改革路径
综上所述,未来外资银行参股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热情必将进一步持续,国内银行也可以从成功的跨国银行并购合作中逐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但同时,外资银行的大规模进入对我国金融安全的潜在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在未来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过程中,既不应盲目抵制外资并购,也不能对其过分依赖,应始终坚持规范、明确、谨慎、灵活的基本原则,促进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健康与持续发展。
1.规范外资银行并购的审批制度
外资银行大规模参股并购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为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会对我国相对稳定的金融格局产生潜在的威胁。一方面,外资银行的涌入会加剧我国本土银行在高利润业务、优质客户,乃至人员就业等方面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与国际金融机构的紧密融合也可能导致世界金融风险的传递和转移,造成国内金融市场的动荡。因此,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必须担负起调控和监管的责任,趋利除弊,通过规范银行并购的审批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降低或消除跨国银行并购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使外资银行并购的审查和监管纳入法制化、透明化的轨道是利用外资推进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必要条件。
规范和完善外资银行并购的审批制度,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要尽快完善外资银行并购涉及的国家经济安全审查标准,进一步增加市场的可预期性,否则将可能增加并购交易的不确定性成本;二要尽快构建专业的银行并购审查平台,使得并购案例的审查具有科学性、经济性,有助于维持对市场行为的指导性、稳定性;三要尽快完善审批流程,增加市场主体的可诉机制。对于符合审查标准和条件的并购,被拒绝或者没有按照既定要求审查,应提供一个投诉甚至诉讼的机制;四要在银行换股并购中引入顾问机制,对于提高股份制商业银行换股并购的质量,防止国内资产流失具有积极意义。
规范外资银行并购不等于限制并购。规范市场行为,首先要规范审批行为。如果不能规范行政审批行为,也无法保障市场行为的规范。只有制度完善、审批规范,才能防止市场扭曲导致的执行效率低下,外资银行并购市场才能有稳定的发展。
2.明确吸引外资银行并购的战略取向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跨国银行并购中应首先明确吸引外资银行并购的战略取向。当前,制约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最大瓶颈,除资金约束外,仍是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所导致的综合管理能力欠缺。而外资银行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及金融产品创新能力等方面正是优势所在。因此,未来我国商业银行在跨国银行并购中的战略取向不应简单地以扩大资本规模或寻求控股为目的,而应将参股并购合作的目标锁定为改善股权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以及推动形成良好的信贷文化和风险评估理念等方面。
吸引外资银行并购的战略取向另一个重点是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银行业的发展趋势表明,人才的培养是一国的商业银行,乃至一国银行体系兴旺发达的根本。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不仅远远低于外资银行的雇员水平,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相比也有很大差距,难以满足全球化激烈竞争的需要。因此,在未来与外资银行的并购合作中,中小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取向应以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出发点,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借鉴外资银行的人才培养经验,赋予从业人员必要的压力,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气,有针对性地培养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
3.谨慎选择外资银行并购的战略伙伴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在选择引入外资银行参股并购的发展战略时,必须根据自身发展实际情况,谨慎选择适当的外资银行作为并购战略合作伙伴。换言之,我国商业银行选择和接受哪一家外资金融机构作为战略投资伙伴,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发展需要,还要认真考察并购外资银行的优势业务、长期战略、并购意向等多种因素。盲目跟风,为并购而并购则必然导致发展方向的迷失,可持续发展也就成为空中楼阁。
目前,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的专业化程度还比较低,银行经营模式单一,提供的金融服务相似度非常高,缺乏特色经营。而外资银行则普遍专业化、归核化经营程度较高。虽然综合化经营会是未来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但对于任何一家银行而言能够为其创造巨额利润、维持其持续经营的业务往往会是某一项,因此这就决定了我国商业银行在跨国银行并购的双向选择过程中,应结合自身专业化经营的目标,在信用卡、住房信贷、抵押证券化、代客理财和私人银行等在内的核心业务中,选择国际上在该项业务中具有较强比较优势的跨国银行优先考虑并购或参股合作。
4.灵活选择中外资银行合作方式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吸引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过程中,不应将目光仅局限于外资银行参股并购这一种方式上,还应大胆采用其他多种更为灵活的合作方式,例如战略联盟方式。
战略联盟由于具有边界模糊、关系松散、机动灵活、运作高效等特点,不仅可以使企业减少融资及开发风险,制约并削弱竞争对手,而且可使企业通过这些关系,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带来新的竞争优势,并有利于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战略联盟实实在在地扩大了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分界线,使企业既可避免机构过于庞大,又可通过分享技术和市场获得外部资源,形成对变化莫测的经济环境的良好的适应能力。
通过战略联盟形成战略伙伴关系也将中外资银行进行战略合作的主要方式之一。与完全的兼并和收购不同,战略联盟的突出优势在于它的高速度和低风险。联盟不要求中外资银行之间做到各个方面的融合,只要求双方优势互补,共同防范风险,最大限度地发挥双方合作后的市场拓展力。总之,通过战略联盟,可以进一步增强银行自身核心能力的辐射性,把剩余的生产能力利用起来,使银行的资源发挥到极致。建立中外银行之间的联盟,形成银行共生局面不失为一种新型的同业关系。
标签:银行论文; 商业银行论文; 路径分析论文; 并购贷款论文; 股权并购论文; 中资企业论文; 公司收购论文; 金融论文; 并购融资论文; 外资银行论文; 资金业务论文; 金融机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