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在河北二三事
◎杜丽荣
80多年前,国际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放弃在加拿大的优裕生活,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足迹踏遍晋察冀的山山水水,创造了战地救护的奇迹。他舍生忘死,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燕赵大地这片红色沃土上,留下了短暂而光辉的一页。
挑选10名食品专业人员组成感官评定小组,对9组试验的台式烤香肠的色泽、口感、风味和组织状态进行感官评价。各项指标与具体感官评定标准详见表1[8]。评价完成后收集评定表,并用模糊数学原理对其综合评价。
在平山:邂逅了最敬佩的红军硬汉
平山县位于太行山的余脉,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南大门,属于当时的晋察冀四分区,也是太行山区从平原获取补给的重要通道。抗日战争时期,白求恩曾经两度在平山一带活动,度过了两个多月的时间。
进行建筑装饰设计前,首要任务是判断分析各装饰空间的特点,规划其所需的装饰材料,以期达到合理并有效利用建筑物空间、美化装饰物的目的。在进行建筑装饰设计时,对不同的内部空间、外部空间设计运用不同的组合,会产生不同的建筑装饰设计风格,即建筑装饰材料搭配不同,建筑装饰设计效用不同。因此,在建筑装饰设计时,我们可通过组合灵活多变、形态各异的建筑材料,搭配设计出风格迥异的空间组织。
1938年6月17日,白求恩从延安到达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所在地山西省五台县金刚库村,后又来到该县的松岩口村。在那里,他亲自领导创建了军区的第一所模范医院。之后,又带领医疗队到达四分区的后方医院平山县龙窝村。在这里,白求恩为60多名伤病员做了治疗手术,并帮助该院改进管理工作。10月18日,到达四分区司令部所在地洪子店,参加了群众反“扫荡”胜利庆祝大会。一周后,沿着滹沱河上行转向卸甲河到军区司令部所在地平山县蛟潭庄,会见了聂荣臻司令员。当时,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医院已经从山西省五台县松岩口迁到了平山县观音堂乡花木村。这一时期,白求恩曾先后两次到花木村为伤员做手术。其间,他还到秋卜洞、河口村、常峪村、卸甲河等地巡回医疗。先后为晋察冀军区参谋长唐延杰、众多我军伤员和两名头部受伤的日军战俘做了手术,并给当地群众治病疗伤。在蛟潭庄,白求恩从聂荣臻口中得知,359旅在广灵、灵丘一带的伏击战中,伤员较多,王震旅长请白求恩率医疗队赴灵丘医治。10月30日,白求恩一行回到常峪村军区卫生部,着手组建西征医疗队。11月6日,医疗队整装出发,离开平山赴灵丘。在359旅巡回期间,白求恩还为“平山团”负伤的战士做手术并输了血。1939年2月,白求恩回到平山北苍蝇沟参加边区第二次党代会,会后离开平山奔赴冀中前线。
那是1938年1月,陈炎清率部与侵华日军在平山县展开激战,身受重伤。由于天寒地冻,他脚趾受伤后血管被冻坏了。6月,白求恩赶赴晋察冀军区后方医院。在对所有伤病员逐个进行检查时,发现陈炎清的右肩胛枪伤严重,一颗子弹嵌在肩胛骨内,不过暂无大碍。但其脚趾因冻伤时间已有5个月了,没有得到及时救治,其中有8个脚趾头已经发黑、萎缩、坏死,如不及时切除,就有截肢的危险。但当时麻药紧缺,早就用完了,怎么办?白求恩看了看陈炎清,欲言又止。
巧合的是,白求恩在平山期间,邂逅了他最佩服的红军战士,后来的开国少将陈炎清。
单因素分析发现DFI、原发肿瘤是否得到完整切除、转移瘤的切除性质、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术后是否接受辅助化疗是肺转移瘤术后影响生存率的因素(P<0.05)。见表1。
齐会战斗最残酷的时候,716团3连连长徐志杰被抬了进来,他腹部中弹,肠膈膜动脉血管破裂,肠子至少有十多处被弹片洞穿。白求恩立即为他实施了紧急手术。手术完,他拿出自己的木匠工具,专门为徐连长制作了一副带靠背的担架。他把自带的炼乳喂给徐连长吃,把香烟点燃放在徐连长的嘴唇上。他守护这位年轻的八路军连长整整28天,徐志杰连长最终活了下来。伤员向后方转移的时候,徐连长拉着白求恩的衣角泪流不止,他哽咽地说:“我以后只有多杀几个鬼子来报答你!”
陈炎清很快就明白了怎么回事,说:“死都死过了,还怕这个?来吧!”说完,随手拿了一条毛巾,塞在嘴里,示意白求恩大夫动手。
很快,白求恩迎来了抵达冀中后的第一场大战斗。3月3日,日军对河间进行“扫荡”。八路军和日军从凌晨激战至黄昏,下来40多名重伤员。白求恩连续为19名伤员做了手术,直到第二天早上6点才上床休息。到了下午,大家才记起昨天是他49岁的生日。
正如白求恩所预料,在1971年,时隔33年后,陈炎清身上的子弹终于被取出来。所以陈炎清全家都十分敬佩、感念白求恩。
经过隋朝两代帝王的相继开凿,广通渠、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等运河,形成了完备的沟通关中与魏、齐旧地和梁、陈旧地的水上交通体系。
在河间:创造战地救护奇迹
1939年初,贺龙率120师主力从晋西北挺进冀中。为保障120师和冀中部队协同作战,聂荣臻命令白求恩率医疗队跟随贺龙一起行动。白求恩和晋察冀军区卫生部的18名同志一起,组成了“东征医疗队”,于1939年2月底,冒着危险,穿过平汉路敌人的封锁线,到达冀中军区司令部驻地,位于河间县(今河间市)和肃宁县之间的马湾村。吕正操司令员热情款待了医疗队一行。白求恩不等吃完饭,就要求立刻去工作。原来他在行军途中就把工作计划搞定了。冀中平原战斗的频繁和激烈是白求恩未曾料到的。他在日记中写道:“这里完全处在日军包围之中,任何一个方向离敌人都不超过15英里远。日军经常炮轰他们认为有军队的村子。而我们只能在空隙中穿行。”
白求恩看着陈炎清,敬佩地说:“从西班牙到这里,我不知道做了多少次手术,你是我见到过的最坚强的硬汉!不过,你右肩膀里还有一颗子弹没法取出来,但不妨事,等30年后,它会慢慢移位,到时候就可以取出来了。”以后,在日常的接触交谈中,白求恩了解到陈炎清曾参加过举世闻名的长征,更加敬佩这位“硬汉”红军战士。
白求恩在冀中短短的4个月里,行程750千米,手术300余次,建立手术室和包扎所13处,经他救护治疗的伤员有1000多名,其中不少伤员像徐连长一样,是在死亡的边缘被抢救过来的。白求恩的动人事迹,在当时的部队传颂着,大大鼓舞了同志们的斗志。在战场上,同志们高喊:“冲啊!白大夫就在后边!”
手术做了几个小时,陈炎清的8个脚趾都被切掉了,但他始终没吭一声。等手术终于做完了,陈炎清嘴里的毛巾早已被咬烂了。
4月下旬,齐会战斗开始后不久,白求恩率领东征医疗队,在缺少医疗器械和药品的情况下,想尽一切办法,把战地手术室建在了距离齐会只有3公里的屯庄真武小庙里。白求恩穿上手术衣,围上橡皮围裙,头上戴好小电池灯,又忘我地忙碌起来。突然,一颗炮弹在手术室的后面爆炸,震得庙宇瓦片咯咯作响。120师卫生部曾育生部长劝白求恩转移到后方去作手术,白求恩却毫不在意地说:“前面有队伍,不要紧。做军医工作的,就要亲临前线。”在齐会战斗的三天三夜里,白求恩连续工作69个小时,在两个医生的协助下,共完成115例手术,创造了战地手术的世界纪录。齐会之战是八路军在冀中平原发动的最大规模的一次运动战和阵地战,被我军重重包围的日军多次突围未果。
在涞源:推迟归期,舍生忘死救治伤员
1939年10月下旬,刚完成冀中各医院巡视工作的白求恩,本想结束工作计划,却得知日军发动了1939年冬季大“扫荡”的消息,而担任北线总指挥的是被日军称为山地作战专家的“名将之花”阿部规秀。面对即将到来的战斗,晋察冀军区卫生部奉命组织战地医疗队。一分区司令员杨成武告诉白求恩,这是日军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次进攻,一分区决定在摩天岭迎击敌人。白求恩站在军事地图前,大口吸着香烟,心中波澜起伏。他深知,粉碎敌人的“扫荡”,对中国战局,乃至世界战局具有重要意义。原本准备回国筹集资金、药品和器材的白求恩,最早的启程日期是10月20日,晋察冀军区已为他回国举行了欢送会。后因工作繁忙,他又把启程日期推到11月初。此刻,他和卫生部长叶青山商量后,当即开会宣布巡视团已变成战地医疗队,在新的战斗来临时,白求恩再次毅然推迟了回国日期,立即带领医疗队从易县赶赴涞源前线,亲自为八路军伤员做手术。
比如联想班,LCSE/LCRE/LCPE/LCSR相关证书的核心技能点融入了联想核心课程体系,学生学习完成全部课程后即可考取联想认证证书。
由于王安镇孙家庄村内没有合适的手术地点,医疗队只好将手术室设在紧靠前线的村外小庙里。在涞源摩天岭战斗中,白求恩用门板做手术台,在枪炮声中为伤员手术。敌人的炮弹不时落在手术室后面,白求恩却在小庙里专心做手术,跟随医疗队的摄影师吴印咸抓拍了包括《白求恩大夫》这幅经典摄影作品在内的许多镜头,为我们留下这永恒的瞬间。
本次研究中,探讨脑梗塞疾病护理方案期间,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方案完成;观察组:选择常规护理+早期护理干预方案完成;最终发现同对照组脑梗塞患者语言康复情况与肢体康复情况展开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改善(P<0.05),从而证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有效实施,具有针对性以及有效性,在患者生命体征保持平稳基础上完成对应康复训练,可以使得患者的语言功能以及肢体功能获得显著恢复,从而获得本次结果。
白求恩和医疗队为伤员手术的工作一直持续到次日下午。时近黄昏,医疗队突然接到司令部紧急指示:日军正向以孙家庄为中心的地区靠近,请迅速转移。处于紧急时刻的白求恩仍泰然自若地紧张工作,直到最后一名伤员做完手术才转移。
不幸的是,白求恩在28日为前方运送下来的伤员施行手术时,左手中指第三关节被刺伤。11月初,雁宿崖战斗打响后,白求恩拄着一根树枝带领医疗队又上了前线,在易县甘河净村后方医院,为一名丹毒患者做手术时,致使受伤的手指被感染。由于病情迁延日久,又因医药条件的限制,他的脓毒败血症无法得到足量抗菌药物的控制,病情渐趋恶化。生命垂危的他依然牵挂着工作和伤员:“我十二分忧虑的,就是前方流血的伤员,假如我还有一点儿支持的力量,我一定留在前方……但是我已经站不起来了。”11月10日,白求恩被担架送往驻在唐县花盆村的军区外科医院。当日下午路经唐县黄石口村时,白求恩决定在此停留。次日,在村民邸俊星家的小北屋土炕上,白求恩给聂荣臻写了遗书:“今天我感觉身体非常不好,也许我要和你们永别了。”1939年11月12日凌晨,49岁的白求恩长眠于唐县黄石口村。聊以告慰其在天之灵的是,被日军称为“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中将在黄土岭战斗中被我军击毙。
在晋察冀,白求恩先后直接参加了11次战役战斗的救治工作,亲自为1290余名伤员施行外科手术,接受过他诊疗的根据地军民数以万计;他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运用于中国抗日根据地医疗卫生建设,亲自倡导创建了八路军“模范医院”,并适时总结经验教训建起置身于人民群众之中的“特种外科医院”,同时配合战地救护倡导组建了“志愿输血队”,使根据地医疗卫生建设更加适应抗日游击战争特定环境,为抗日根据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许多超常的业绩和贡献。
12月21日,毛泽东发表《纪念白求恩》一文,对白求恩精神作了精辟论述和高度概括:“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