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电力的发展,建筑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电气设备,电气设备的质量和安全直接影响到了工程使用性能的实现,人们对建筑供配电工作越来越重视,但在建筑电气供配电安装管理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得我国的建筑电气运行质量受到非常不利的影响,所以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改善。
关键词:建筑电气;供配电安装;管理重点
引言:我国经济发展极大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在建筑施工中,供配电系统的安装和管理在建筑的施工和管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供配电安装的质量和水平也对建筑自身的质量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而这其中,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电气设备的运行安全,所以必须要做好建筑电气供配电安装管理工作,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的安装内容
1.1电力负荷分级
电力负荷是指电网上用电设备所消耗的功率。关于电力负荷分级,其主要依据是用电负荷的性质以及建筑类别。电力负荷可分为三级,即一级负荷、二级负荷以及三级负荷。在选择电力负荷分级时,必须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切忌随意而为,不以具体情况为基准。
1.2供电可靠性
供电可靠性通常是指电力系统能够持续供电的能力,它是考核供配电系统工作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衡量供配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是否符合要求,主要需注意以下一些指标,比如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系统停电等效小时数、供电可靠率等。
1.3供电电源
供电电源的大小是根据建筑物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以及用电负荷量而定。目前,建筑电气供配电安装中主要会涉及到单相220V电源、三相220/380V电源以及10KV高压供电电源。具体选择何种电源,也需要对实地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而定。
1.4供配电设备
供配电设备是供配电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基础部件,通常包括变压器、高压配电装置、低压配电装置等。根据建筑物的类别以及用电需求的不同,合理选择供配电设备的型号以及种类。
1.5供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
确定接线方式的主要依据是用电负荷量以及用电负荷的分布情况。目前常用的供配电系统接线方式有放射式、环式、树干式以及其他方式组成的混合式。其中,放射式以及环式的可靠性较高,但环式接线方式的操作比放射式更为复杂。树干式的优势在于投资较少,但可靠性不高。
二、建筑电气供配电安装管理中需注意的重点问题
2.1室内线路负荷存在不合理
(1)在建筑墙体混凝土上安装的暗配线管主要存在保护层不足、折模时外露、管道不通畅等问题。另外,在同一地方出现两根或是三根以上的导管交叉安装也属于不合理安装;(2)因为线槽或是所选用的导线穿过楼板导致供配电系统的上下防火区存在着空隙;(3)供配电系统中所选择的原材料质量、规格达不到施工要求,比如钢管太薄、钢管内表面的毛刺过多、管径太小或太大等;(4)所使用的穿线管,其弯曲半径过小,并存在着弯皱、死管、弯瘪等现象。管道转弯时,未设置相应的过渡盒或是过渡盒的设置不合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材料设备的质量有待提高
(1)所选用的电缆防腐蚀能力弱,耐压和耐温低,绝缘电阻不高。电缆内部的接头多,线芯与绝缘层的严密性不高;(2)材料的熔点低、绝缘差、阻率过大、截面积小于了标准值、机械性能差、温度系数过大等;(3)动力设备、照明设备、插座箱等尺寸不合格、外观差、钢板厚度不够,耐腐蚀能力弱等;(4)所选用的电线管壁太薄,强度达不到要求,耐折性弱,镀锌层的质量不合格等。
2.3防雷接地工作未落实到位
(1)引下线的截面过小,不符合引雷要求;未将防雷设置与高处屋面的金属体以及构筑物进行有效连接;(2)采用非镀锌圆钢作为避雷带,致使观感质量过差,定位不合理;(3)接地间隔不合理,接地埋深不足,焊接面不够,防腐处理不当,接地电阻过大等。
三、如何改进建筑电气供配电的安装管理工作
3.1室内线路敷设必须要安排专业人员负责
委派专业人员负责室内线路敷设工作,保证室内线路的敷设质量:(1)要严格按照设计规范下料配管,凡是不合格的管材不得投入使用。(2)如果配管的长度不合要求,可以在适当位置设置过线盒,切忌接线。(3)若薄壁管的内径≤25mm时,可以使用规格不同的手动弯管器;内径≥32mm时,可使用液压弯管器;镀锌管也可按此要求选择。对于PVC管,应根据其具体情况,选择规格合适的弹簧弯管。(4)在对配管进行加工时,若明配管只有一个直角(即90°)弯时,其弯曲半径应比管道外径大4倍左右;若是存在两个或三个直角弯时,其弯曲半径应该比管道外径大6倍左右。对于暗配管,一般情况下都是弯曲半径要比管道外径大6倍左右。(5)薄壁管以及镀锌管不得使用割管器切割,需要使用钢锯进行切割。直径≥40mm的厚壁管应使用焊接方式;直径≤32mm的管道应使用丝扣连接。
3.2严把材料设备的质量关,保证其质量符合要求
在供配电设备的安装与管理过程中,首先要对材料以及设备质量进行检验,保证所有质量均达到施工的要求。施工材料与电气设备送至施工现场后,材料的管理人员、质检人员、采购员以及工程师要通力配合,相互协作,对材料与设备开展细致的检验,看其实够满足相应要求,核实设备的型号与规格,研究其是否与设计存在差异,对产品的合格证书、使用说明、质量检验报告以及零部件进行清点,严把质量关,保证外观的完整性,不出现瑕疵。进行施工时,一旦对材料的质量产生异议,应立刻封样储存,将其送往质监部门检验,待确认合格后方能重新投入使用。
3.3 防雷接地必须要做到位
(1)在接地设置中,若是利用建筑供配电基础钢筋做接地,则主要使用外部以及内部两根对角主筋。在对其进行焊接时,不得使用点焊,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对各焊接点进行双面焊,且焊接长度为钢筋直径的6倍。(2)引线的截面必须大于避雷带的截面,搭接处的焊缝必须要平整且饱满,切忌出现夹渣、气孔等不足。如果镀锌层被破坏,必须要进行二次防腐处理。高出屋面的透气管、金属水箱、烟囱、铁爬梯等都必须要与防雷装置有效的连接起来。(3)避雷脚的位置必须要合理,要进行转角对称布置,接地体的埋深必须大于60cm,各个接地体的间距不得低于5m。
结束语:在建筑电气供配电安装管理的工作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的部分,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还是需要有关人员不断发现问题,并根据问题的产生原因和严重程度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预防和处理,对这些问题要进行不断的加强和改进,才能更好的提高建筑电气安装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西雅.超高层建筑供配电设计与安装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4).
[2]王后学.浅谈民用住宅建筑供配电安装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5).
[3]孙燕.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J]. 新西部(理论版),2012,No.238Z3:89+92.
论文作者:章世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6
标签:供配电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电气论文; 负荷论文; 设备论文; 系统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