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及其对中国出口的影响_金融风暴论文

东亚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及其对中国出口的影响_金融风暴论文

东亚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及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亚论文,世界经济论文,金融危机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东亚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与贸易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目前东亚金融危机虽已大为缓和,但尚未完全结束。纵观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各个地区和国家都潜伏着或大或小的危机,这将影响今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尽管我国没有直接卷入金融危机,但由于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不断加深,故而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1998年以来,这场危机对我国出口的不利影响已经日益显露。1998年全年我国出口将与1997年持平,甚至有可能出现负增长。预计1999年乃至2000年,我国出口仍将面临着严峻的外部环境。

一、世界经济与贸易的增长步伐明显放慢,但还不致于发生一场新的世界性经济衰退

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一年多来,亚洲有关国家的经济形势没有明显好转,有的国家已由金融危机演变为经济衰退,而且衰退在不断加深。国际市场上农产品和矿产品等价格持续走低,特别是石油价格跌到20年来的最低点。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陷入了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它的金融动荡和经济结构失衡相互交织,在一、二年内难有重大转机。俄罗斯金融动荡不止,国际援救乏力,其经济重陷大滑波,并引起了部分投资者从新兴市场撤资。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剧烈,美国、西欧股市均未幸免于难。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使投资者对新兴市场风险意识明显增强,对拉美金融市场形成冲击,造成该地区经济景气降温。面对这种局势,人们对世界经济走向的议论增多,全球金融动荡是否会把世界经济拖入衰退之中,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

从目前世界经济形势来看,占全球总产出约30~40%的经济处于衰退或动荡不安之中,形势的确不太乐观。据联合国贸发会议1998年9 月预测:1998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为2%;发展中国家平均经济增长率下降幅度更大。

面对当前变化莫测的世界经济形势,也应看到一些积极的因素:

第一,作为全球经济两大支柱的美国和西欧经济依然保持着持续增长,需求强劲,通胀率较低,财政状况改善。只要美国股市不突然一泻千里,全球股市崩盘的可能不大。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已开始对货币稳定发挥作用,欧元的即将启动将为其经济的稳定增长创造良好的机遇和条件。日本经济虽然令人担忧,但经济基础仍然坚实,日本政府最近已采取战后最大的经济刺激措施,投入24万亿日元来扩大内需。

第二,在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保持着经济增长;亚洲一些受危机困扰的国家和地区近来加大了各方面的改革和调整,开始走向金融稳定;其它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近几年增强了经济基本要素,不仅遏制了危机的扩散,也孕育着发展的前景。

第三,当今许多国家能够运用货币和财政手段,扩大公共投资和民间消费,以促进经济复苏和发展。

第四,为制止东亚金融危机的蔓延,防止发生全球性衰退,西方七国表示要采取协调行动,遏制全球经济颓势。因此,就总体形势来看,只要在重要国家和地区内不发生严重的政治动荡或社会动荡,国际社会和各国加强协调与合作,就有能力避免一场新的世界性经济衰退。

二、日本经济近年内仍将不景气,经过经济改革和调整,将逐步摆脱困难

1997年春季日本经济进入新的衰退局面,当年经济负增长0.7%。东亚金融危机直接冲击日本出口,使其疲弱的经济雪上加霜。日本经济衰退、金融动荡使日本压缩进口,减少对东南亚国家投资或抽走资本。日本虽然采取措施增加内需和进口,但日本新政府的软弱和明显的过渡性使人们对日本经济缺乏信心。预计1998年度日本经济负增长1.8%,这将是日本战后首次连续两年负增长。由于日本处理不良债权的速度缓慢和内需不旺,1999年经济仍将是低增长。

日本经济状况对世界经济发展特别是亚洲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因为:1.日本经济衰退、日元频频贬值,使亚洲有关国家欲依赖出口拉动经济复苏的设想严重受挫。2.日本的经济衰退导致其进口减少,贸易顺差扩大,这不仅使亚洲国家经济复苏增加困难,美国等发达国家也感到出口的压力。3.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日本经济衰退导致其对外投资明显减少,给许多国家的经济带来消极的影响,特别是东南亚国家。4.日本政府和民间已经购入大量美国债券,是支撑美国经济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日本经济陷入更深的衰退而发展到不顾一切地抛售美国债券,这不仅将使美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而且还会波及整个世界。

但是日本仍然是世界经济和金融大国,拥有4 万多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小渊政府正在采取经济改革政策和措施,以刺激经济增长。日本还承诺将为东南亚提供300 亿美元的一揽子经济援助以扭转亚洲经济颓势。一旦这些改革政策和措施略见成效,日本将逐步摆脱衰退困境。

三、遭受金融危机冲击的亚洲有关国家经济陷入空前严重衰退,短期内难以恢复元气

东亚金融危机至今尚未完全结束,其破坏性和影响的持久超出人们预料。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亚洲有关国家生产剧降,内需严重萎缩,企业倒闭,债务庞大,外资抽逃,进出口贸易急剧滑波,经济形势十分严峻。1998年亚洲有关国家的经济表现比预期差得多。印尼景况最惨,经济趋于崩溃,生产的下降将超过25%。泰国经济继上年负增长之后,仍将出现7~8%的负增长。韩国经济全年将负增长5%。 马来西亚经济也在衰退。菲律宾经济增长率将从上年的5.5%回落到2.5%。新加坡虽然避免经济萎缩,但全年经济增长率只有0.5~1.5%。香港特别行政区经济负增长将超过2%。

东亚金融危机何时结束,前景依然扑朔迷离。国际社会的有效援助和西方大国的态度,是亚洲有关国家经济尽快复苏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关键还是要靠亚洲国家自己的努力。1998年10月亚洲7 国财长和央行行长举行会议,一致认为亚洲国家必须采取刺激措施使经济走上复苏之路。目前亚洲经济已出现一些走向复苏的先兆。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亚洲经济将在2000年开始恢复,出现健康、持续的增长。看来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由于这场危机有很深的根源,又有内外多种因素同时起作用,今后两三年内,亚洲经济仍将在低谷中徘徊,而且不排除有新的起伏波动。亚洲国家经济要恢复元气并获得新的发展则需更长的时间。

四、美国和欧洲现正处于经济周期的增长阶段,其遭受东亚金融危机的冲击程度不同,但经济增长有放慢的趋势

目前,美国微观和宏观经济基本条件仍较良好,经济继续增长。但由于亚洲经济不景气影响的显现,其经济增长速度自今年第二季度开始回落,预计全年经济增长步伐将从过去两年的快速扩张转为有所减弱。东南亚金融危机对美国制造业和农业产生了不利影响,严重打击了出口贸易,贸易逆差将创历史纪录。但亚洲大量廉价商品的进入有助于抑制美国国内通货膨胀,随着大量资金回流美国,美元处于相对强势,这为美国企业廉价收购亚洲企业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将大大增强美国在亚洲经济中的地位。

影响美国经济的一个潜在的威胁是华尔街股市的动荡。1998年8 月华尔街受俄罗斯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了多年罕见的大起大落或直线狂泻现象,给美国的金融机构和个人资产造成重大损失,给很多依靠股市筹集资金的企业带来严重影响。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美国经济1998年将放慢到3%,1999年将进一步减缓至2%。但在美国经济发展中有利因素大于不利因素,估计整体经济状况不会发生大的变化。美国已意识到主要的危险不是通胀而是需求下降,美联储已经从防止通货膨胀转为防止国内经济衰退,以维护近年来的经济成果。如果美国经济不发生重大问题,就能避免世界性经济衰退。

欧洲是目前全球唯一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冲击较小的地区。近几年来,欧洲主要国家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经济复苏动力增强。目前欧洲货币体系即将形成,欧洲内部消费及投资强劲,经济周期正处于增长阶段。欧盟区内贸易活跃,在出口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来自于内需的经济增长动力明显增强。1999年欧元的启动及欧洲货币联盟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欧盟经济发展的宏观条件。未来2 年欧盟经济增长速度将逐渐加快,1999年可望超过美国而成为西方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五、全球贸易平衡发生新的变化,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贸易额急剧萎缩,将进一步加剧国际贸易的竞争和摩擦

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前,亚洲地区一直是世界贸易中的亮点。1997年,在全球贸易中,亚洲国家和地区(包括日本、中国、亚洲“四小”、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尼)占24.9%;金融危机爆发后,东南亚各国和地区经济呈现衰退,国内市场急剧萎缩,进口需求大大减少,出口持续乏力。1998年各主要亚洲国家的进口与上年同期相比均呈负增长,同时出口也没有实现预期的增长。象泰国、印尼及韩国虽对欧美的出口有所增加,但对日本的出口却大幅下降(约25%)。亚洲市场急速缩小,造成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对其出口锐减,从而影响到全球贸易增长速度放慢。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亚洲有关国家货币被迫贬值的幅度都相当大,然而一年多来出口未象预料中的那样猛增,反而一直低迷不振。这主要是因为,亚洲国家面向本地区的出口比率一直很高,约在50%以上。危机使各国国内市场萎缩,导致相互间出口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抵销了货币贬值的效果。其次,在危机中有关国家的银行机构倍受打击,信贷严重短缺,加上政府的紧缩政策和改组金融体系的政策,借贷成本上升,使得出口企业难以从银行得到贸易融资。再者,东南亚国家的主力出口产品所需原材料或零部件大多依赖进口,而货币贬值不利于进口,使这些国家陷入了进口减少、出口不振的恶性循环之中。另外,货币贬值对出口的刺激作用有一至二年的滞后期,也是一个原因。

与亚洲市场不景气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欧美市场充满活力。荷兰、比利时的出口由1997年的衰退转为增长,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国的进口则由下降转为增长。此外,墨西哥、智利、阿根廷、哥伦比亚、捷克、匈牙利、波兰、土耳其及越南等新兴国家的进口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不过这类国家的贸易均呈逆差,并有持续扩大的迹象。

六、国际商品市场供大于求,初级产品价格暴跌,给全球经济增加了通货紧缩的压力

东亚金融危机导致全球需求降温,国际市场许多商品供大于求,价格呈现跌势,特别是石油、天然气、粮食以及有色金属等初级产品价格大幅滑落,有些甚至跌至10年来的最低点。据英国《经济学家》周刊“世界商品价格”指数(不含石油),以美元计算,1998年6 月较上年同期下跌24.2%,其中有色金属类下跌25.5%,食品饮料类下跌23.8%,农产品原料类下跌23.5%。由于世界石油供应量不断增加,市场出现严重的短期过剩,到1998年6月, 欧洲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比一年前下跌30.9%。此外,许多工业制成品价格也有下跌。

国际市场许多商品价格下跌,在世界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影响:进口这些原材料的工业发达国家因此受益,它们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低通货膨胀;而完全或主要依靠这些原材料出口创汇的发展中国家却倍受打击,面临着贸易逆差增大和经济停滞不前的困境。

石油、天然气以及有色金属等初级产品是俄罗斯最重要的出口物资,约占其出口总量的70%以上,是国家外汇的主要来源,这些商品价格的大幅下跌,使俄外贸形势恶化,外汇收入急速萎缩,并导致金融动荡。

拉美国家由于同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直接贸易额不大,只约占10%左右,所以东南亚金融危机对它们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世界初级产品价格的下滑、世界进口需求放慢和亚洲国家因货币贬值使出口商品价格竞争力增强等原因,也使其遭受较大的间接影响。特别是那些对亚洲出口较多的国家,如智利、秘鲁、巴西和阿根廷受影响较大。另外委内瑞拉、墨西哥等石油出口国也受到明显影响。由于出口收入减少,经常项目逆差扩大,降低了这些国家经济增长率,最终影响到全球的经济增长。

七、东亚金融危机使我国外贸面临极其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并将继续困扰1999年的出口

遭受东南亚金融危机打击沉重的国家和地区与我国经济联系密切,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也是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来源地。因此,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而言,我国所遭受的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更大一些。亚洲国家严重的经济衰退及国际市场上竞争加剧,使我国外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极其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是影响我国出口的最主要因素。

据海关统计,1998年1~11月,我国商品进出口总额为2,86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0.2%;其中出口1,639亿美元,增长0.2%; 进口1,226亿美元,下降0.6%;前11个月,我国累计贸易顺差413亿美元,增长2.3%。11月份,我国出口151亿美元,下降9.7%;进口123亿美元,增长2.1%。当月我国贸易顺差28亿美元。

1998年以来我国出口贸易的主要特点是:东亚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冲击不断加深,月度出口已连续4个月出现负增长; 一般贸易出口下降,加工贸易出口增速继续回落;对亚洲市场出口降幅加大,对欧盟、美国等国家的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劳动密集型商品,如农、矿、钢铁、纺织产品出口降幅较大,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如化工、塑料、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仍保持增长;国有企业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幅有所回落。预计1998年12月的出口也难以达到上年同期水平,因此全年的出口可能与上年持平,甚至有可能出现负增长。

东南亚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其滞后的影响仍在显现,对我国出口的负面影响也将会愈益明显。

(一)我国出口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东南亚国家货币贬值刺激出口的效应将逐渐显现。东南亚国家货币大幅度贬值刺激出口的效应将有一至两年的滞后期,在经历一段过渡期后,这些国家在出口上将会发起一轮新的攻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东南亚国家经过这次危机的冲击,正在致力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未来这些国家的经济和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会有一个明显的提高。可以预料,今后在碰头产品和目标市场上,东南亚国家将有可能从出口价格和数量两方面与我国展开激烈的竞争,从而对我国出口形成更大的压力。

对欧美市场的争夺将日趋激烈。在亚洲市场萎缩、欧美市场较有活力的情况下,那些在开拓亚洲市场中受到重挫的国家和企业都在纷纷调整出口方向,努力拓展美国、欧盟、东欧及拉美等市场。欧洲实施欧元后,在国际市场上将增强吸引资本的能力和产品出口的竞争力,这将对近期我国与欧盟的贸易和引进外资产生压力。虽然1998年以来我国出口对欧美市场保持了较高的增长,但对今后的竞争压力要有充分的准备。

韩国和日本对我国今后的出口有可能构成最大的威胁。韩国和日本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1997年我对韩、日出口分别占当年我国出口总额的5%和17%。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 由于韩国和日本的货币贬值幅度都相当大,而其经济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档次明显高于我国,因此,我们不能仅将目光盯在东南亚国家,要看到我国不少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主要是机电产品)将会面临来自韩国和日本的激烈竞争,我国外贸企业实际遭遇的竞争压力及竞争范围和领域将远超出预料。从现在日本经济本身情况来看,日元兑美元的比价应该是疲软下跌的趋势,目前在120日元上下波动。一旦日元汇率出现大幅度贬值, 我国人民币继续相对升值,则我国出口面对的压力会空前加大。

(二)国际商品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短期内难以出现转机

由于今后一、二年内亚洲国家经济难有明显恢复,国际商品市场价格总的来说仍将继续徘徊在目前较低水平,甚至可能会进一步趋软,这将使我国外贸企业的盈利及出口创汇能力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

(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环境严峻

贸易不平衡的新变化,争夺市场份额的加剧,使许多国家更多地运用非关税壁垒措施,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会有所加强。东亚金融危机后,西方国家及其他国家为限制亚洲廉价商品的涌入,采取反倾销行动次数已大大增加。拉美一些国家,一方面利用汇率机制和财政措施鼓励本国产品的出口,另一方面则通过启用反倾销、提高关税,甚至包括一些行政措施来限制别国产品的进口。

在严峻的国际形势面前,也应该看到我国发展出口仍有一些有利的因素。

(一)在经历1998年的严峻考验之后,外贸企业对面临的形势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很多企业已注意保本出口,保持已有的国际市场份额。国家对出口退税、出口融资、出口信贷及信用保险等相关政策进行了调整,这对于企业资金周转、扩大出口将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二)我国外贸企业面对当前的困难时期正在适时进行调整。一方面是对市场进行调整,在巩固原有市场,保持市场份额的同时,要下大力气开拓新市场,实施市场多元化。要密切跟踪市场的需求变化,以求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另一方面对商品结构进行调整,企业在适应市场的需要,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快机电产品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产品的出口。这不仅是企业抵御当前金融危机影响、扩大出口的需要,也是我国外贸长远发展所必须。

(三)开辟新市场,实施市场多元化,重点放在欧盟和欧元区国家。欧盟是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欧盟所需原料的2/3和能源的1/2依靠进口,外贸总额占其国民生产总值近一半,是世界上对外依赖程度较高的地区。因此,籍欧元启动扩大出口是一契机。欧元的实施将有利于我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实现。中欧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欧盟国家需要中国传统优势产品,而我国则需要从欧盟引进更多的先进技术。中国应借助欧元启动这一契机,进一步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进一步改变我国出口市场过分依赖于美国、日本和东南亚国家的局面,以减少与有关国家的贸易摩擦,减轻金融风险对我国的负面影响。

标签:;  ;  ;  ;  ;  ;  ;  ;  ;  ;  ;  

东亚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及其对中国出口的影响_金融风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