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识的不确定性_世界语言论文

论知识的不确定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不确定性论文,知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62X(2002)01-0014-05

知识不仅是构成人的认识能力的重要基础,而且也是知识经济的最主要生产要素,因此认识知识的性质极其重要。过去我们总是把知识看做是确定性的化身,但是由于20世纪的科学革命和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知识凸显出不确定性。需要指出的是,本文讨论的知识是指科学知识,因为人文知识本身具有不确定性是显然的。

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涵义

近年来,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涵义并没有得到必要的说明。我们首先考察“确定”的涵义。从中文来看,“确定”主要有两个涵义,即固定和明确肯定。其中“固定”的涵义是,使不改变不移动,紧紧地保持在一定的位置上。“肯定”主要有两个涵义:(1)对事物持确认的或赞成的态度,与“否定”相对;(2)有把握,无疑,有信心,有理由确信。在英文中,表述“确定”与“确定性”的词都是certainty,其涵义是:确定,确定的事物,处于确定的(certain)状态即确定性。certainty是其形容词certain的名词形式。Certain的涵义是:超出所有的怀疑证明其存在或是真的,清楚地知道的;完全相信某事的真相(truth)或具有真理性,没有怀疑;一定要发生的,没有怀疑。Uncertainty则表示确定性的缺乏,不确定的事物,怀疑性。与其他同义词的区别在于:Uncertainty意味着只是绝对的肯定性的缺乏(如对某人生日的不确定),而不是指某种猜测性的东西。诺贝尔奖获得者普里高津在《确定性的终结》一书中也指出了同样的涵义:“现在正在出现的,是位于确定性世界与纯机遇的变幻无常世界这两个异化图景之间某处的一处‘中间’描述。”[1]

综合中、英文的涵义,不难看出“确定”有两层意思:一是从事物或过程本身存在或状态来看,它们的存在是不变的或是真(truth)的(具有真实性、真理性),人们对此没有怀疑;二是从人们对事物或过程的认识来看,事物的存在或真能够完全为人们所认识,能够运用其“真”或规律肯定地预见未来。因此,“确定”的涵义不仅是指事物或过程本身的客观性,而且还意味着主体对客体的知道、认识和理解程度。认识了“确定”的涵义,我们就容易定义“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确定性就是指事物或过程具有“确定”的那样一种性质。不确定性是指事物或过程不具有“确定”那样的性质,或是确定性的缺乏。

上述分析表明,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可以从存在论与认识论角度加以区分。从客观事物本身界说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可称之为存在论意义的确定性与存在论上的不确定性。如自然界本身具有不确定性。从事物或过程的客观性角度来看,不确定性大致可以用“随机性”、“不肯定性”、“不完备性”、“不稳定性”、“没有确定的真理性”来表达。从认识论角度界说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可称之为认识上的确定性与认识上的不确定性。说某事具有确定性是指该事物是清楚为人所知道和理解的,没有任何怀疑的,完全相信其正确性或真实性或真理性。反之,如果某事不为人们清楚知道,就是不确定的;即使被清楚知道,但不知道其真理性如何,真理性可疑,那么该事物也是不确定的。这里的“真理”是指符合事实(fact)或现实(reality)。用通俗的话讲,不确定性是指事物或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或真理性或完备性,但又同时具有一种不肯定性。例如,作为认识结果的牛顿力学本身具有内在随机性或内在不确定性。

另外,我们还要区别确定性与决定性。确定性与决定性有较大的联系,但二者之间又有较大的区别。决定性是指事物具有因果性、规律性和必然性的那样一种性质,强调的是因果性,它是与人无关的。符合因果性或满足决定性的东西不一定是正确的,也不一定具有真理性。比如,理论物理学的研究中有许多都是符合因果性的,但不一定是真理。但确定性是与人有关的,人的心智要能够理解,因为人是从宏观的角度进行理解的。有的表达式是从一定前提、按照逻辑严格推出来的,但是,人们无法理解。在有的系统中,还会推出与人的经验或直觉相反的东西,有的还会推出相反的表达式,其真与假无法判定。满足真理性的东西也不一定具有确定性。比如,满足数学真理性的东西可能不具有确定性。满足决定性的东西并不一定满足确定性。确定性应当是比决定性要求更高的一个概念。同时,满足确定性的东西也不一定满足决定性。比如,有恒常联系的两个量之间具有确定性,但可能没有因果关系。比如,当我们晚上面对星空时,随着天空的亮度降低,总有一颗星A先出来,另一颗星B后出来,即A、B两颗星具有确定关系,但两颗星之间并不具有因果关系或决定性。

二、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简要哲学考察

对确定性的追求,是人们的一种期待与理想。哲学本体论对本体、本原或基质的寻求,就是一种对确定性的追求,比如泰勒斯的“水”、毕达哥拉斯的“数”、中国的“五行”、老子的“道”等表示着一种确定性。近代著名数学家和哲学家笛卡尔从另一个角度展开了对确定性的探讨,这就是他所谓的“我思”。牛顿力学是追求确定性的典范。拉普拉斯关于计算宇宙未来的论断则是确定性追求的最大胆的梦想。

人类在对确定性的追求中业已认识到不确定性的作用。古希腊的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万物的本原是阿派朗(apeiron,也译为“无限定”),阿派朗意味着是某种具有不限定性质的东西。中国的老子提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表明“道”本身具有不确定性。

辩证唯物主义主张哲学上物质的不变性。具体物质则是可变的。唯物辩证的思想就是在主张不变之时,还必须用变化的观点、用不确定性的观点看世界。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并不是用某种确定性的表达给予阐述的,而是用具有不确定性的客观实在性规定的。列宁曾指出:“承认某些不变的要素、‘物的不变的实质’等等,并不是唯物主义,而是形而上学的即反辩证法的唯物主义。”[2]

19世纪以来,由于自然科学有关辩证观点的不断揭示,哲学上不断显现出不确定性的身影。科学哲学家波普尔提出的证伪主义,坚持理论可以被证伪,而不能被证实。这就说明了经验、理论本身具有不确定性。20世纪的科学哲学发展表明,科学理论是不能得到证实的,只能得到确证(只能保证过去正确),只能被证伪,这就体现出科学理论或科学知识不是切实可靠的,它具有不确定性。

20世纪后期发生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反基础与解构是其重要标志,明显表达了不确定性思想。在反基础主义者看来,传统的基础主义就在于要直接为知识寻找一个坚实的、不可动摇、确定性的基础,如实体、物质、单子、理念等等;现代的基础主义则采取另一种形式——勾勒理性反思的限度,为知识提供证明,证明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不可能的,什么范围内是合法的,什么范围内是不合法的等等。它们都承认有某种永恒不变的知识基础。解构主义则要消解基础、消解中心、反元话语、反体系论、反整体性,这与反基础主义有相通之处。后现代主义就是要重新审视现代主义,要把现代主义的确定性的东西给消解掉,把共通的东西给去掉,以便有更多的“自由”空间。

三、科学知识: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

经过第一、二次科技革命和两次产业革命,在牛顿力学范式下,科学已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到19世纪确立了力学的自然图景:物质是由具有广延、形体等属性的原子构成的,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一切自然过程都按照力学定律变化,所有的物质运动服从严格的决定论规律。时间与空间是绝对的、无限的和分立的,独立于物质与物质运动。这是一种确定性的自然观。20世纪以相对论、量子力学和混沌理论为标志的第三次科学革命,确立了科学知识的不确定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量子力学否定了物质是由具有广延、形体等属性的实体所构成的物质实体观。量子力学中的AB效应揭示出量子实在具有不确定性。AB效应是一种量子效应,它表明:尽管矢势A不能被实验所直接观察,但是它的线积分(或其逻辑蕴涵效应)却是可以直接观察的,因此它赋予矢势A具有客观实在的意义,矢势A是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势比场更基本,势具有客观实在的意义。势本身不是规范不变的,是不确定的,这意味着物质本身具有不确定性[3]。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揭示出微观世界本身具有不确定性。由于知识是对客体或客观过程的反映,因此,微观客体的内在不确定性必然决定描述量子客体的知识具有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原理以不等式形式深刻表明量子力学的知识具有不确定性。例如,在坐标—动量不等式中,能给出像牛顿力学那样的确定性知识吗?显然不能。它只能给出微观粒子出现在某一范围,而不能说在某一时刻粒子一定出现在某处(动量变化为无限大的几率很少),这只能说明不确定性原理这一知识本身内在地具有不确定性。时间—能量不等式则表明,体系的能量与该体系自身的内在时间之间具有不确定性。在牛顿力学中,时间、空间、质量、速度、动量、能量是确定的,而在量子力学世界中,时间、空间、速度、质量、动量、能量都具有不确定性。

(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揭示出时间与空间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尽管狭义、广义相对论的表达式是确定性的,但是,由它给出的知识是不确定性的。在狭义相对论中,长度缩短的表达式为:;时间膨胀的表达式为:。从牛顿力学来看,时间、空间是绝对的,当然是确定性的,但是狭义相对论却使时间与空间具有相对性,具有不确定性,因为参考系的相对速度的变化将影响长度与时间的变化情况,即长度和时间的知识是不确定的。在广义相对论中,空间与时间仅在局部范围有意义,在全空间更没有统一的时间空间坐标,时间与空间更加不确定。

(3)混沌是确定性的内在随机性。描述混沌的方程是确定性的方式,但是,该方程却具有内在随机性。例如,以具有混沌特征的逻辑斯蒂方程为例,x[,(n+1)]=ax[,n](1-x[,n]),其中a为控制参量,从形式上看,这是一个决定性的方程,只要知道了x[,1],我们就可以确切地知道x[,(n+1)],即使x[,1]有误差,该方程也应当给出确定性的知识(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但是,由于混沌系统对初值的敏感依赖性,只要x[,1]有误差,x[,(n+1)]就会变得无法进行长期预测,因此,逻辑斯蒂方程这一知识本身具有不确定性。

(4)分子生物学中的“中性学说”给出了分子水平突变与选择的不确定性。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给我们理解生物的进化提供了一个确定性的生物学知识框架,但是,20世纪60年代由木村资生提出的分子生物学中的“中性学说”现已得到较普遍接受。这一学说包括:功能上重要性较小的分子或分子的各部分进化(以突变替代表示)快于更重要的分子;对分子的现有结构和功能破坏性较小的那些突变代换在进化中要比破坏性较大的突变代换更为经常发生;在进化中,一定有害突变的选择淘汰和选择中性或极轻微有害的突变的随机固定要比一定有利突变的正达尔文选择更为经常发生。中性学说表明在微观进化——分子水平上,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经常有突变和选择发生,而且有利于正达尔文选择的要少一些,也就是说微观层次的突变选择并不与表型进化选择一致,这意味着分子水平具有不确定性。

(5)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已经深入研究了几十种经济模型,确定了许多模型的混沌区及产生混沌的条件。比如,1982年,德依(R.H.Day)在论文《非规则增长周期》中完成了经济增长中的混沌现象的理论描述[4]。1993年,我国学者刘洪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撰文,论证了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产生混沌的条件。尽管这些研究才刚刚开始,但是它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它揭示出经济系统也具有不确定性。混沌系统具有对初值的敏感依赖性、内在随机性和长期行为的不可预见性等特点。这就表明人类所离不开的经济系统是一个具有不确定性的系统。

四、是知识本身具有不确定性,还是客观世界使然?

有人认为,科学知识的不确定性不是科学知识本身具有的,而是由客观世界的不确定性所引起的,即科学知识本身具有确定性。但这一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如果客观世界具有不确定性,那么描述客观世界运动规律的科学知识应不应当具有不确定性呢?如果科学知识不具有不确定性,那么科学知识就不能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规律。因此,能够反映客观世界不确定性的科学知识必然具有不确定性。进一步的问题是:科学知识本身是否具有不确定性?换言之,科学知识具有的不确定性,是因为客观世界而引起,还是科学知识本身具有不确定性?还是由于其他因素引起?按照知识发生与发展的理论,知识在本源上既不是从客体发生的,也不是从主体发生的,而是从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中发生的。一般知识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但科学知识有自己特有的科学规范,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是较小的,这一因素可以忽略。即使有这种情况发生,它一定不会长久。至于科学共同体对科学理论的选择作用,它仅在各个科学假设中进行选择,而不是在非科学理论与科学理论之间做出选择。

对于科学知识本身是否具有不确定性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反过来问:有没有科学知识本身是确定的?这就是说,科学知识的不确定性是来自于科学知识的外部,而不是来自于科学知识内部。如果说有这样的知识,牛顿力学知识就是这样一种确定性知识,它建立了确定性的力学世界图景,但是,20世纪60年代的KAM定理,揭示出牛顿力学具有内在随机性,具有不确定性。实际上,尽管科学知识遵循逻辑规律与数学规律,但逻辑知识与数学知识还不是科学知识。由于没有离开客观世界的纯粹的科学知识,科学知识总是与经验世界或客观世界相联系的;由于科学事实是相对的、可错的,从而决定了科学规律和科学理论是可错的[5],这决定了科学知识具有不确定性。

那么作为科学知识的框架的逻辑规则与数学规律,它们是否就是具有确定性的知识呢?一般认为,逻辑知识是正确无误的,逻辑推理规则与现实世界无关,它是真的,即具有确定性。但是,量子力学出现后,原有的形式逻辑对于量子力学的解释就无能为力了,于是人们发展了新的量子逻辑形式,如非分配逻辑、互补性逻辑、多值逻辑等。这就说明原有形式逻辑具有局限性,其真理性值得进一步研究。在数学上,有人发展模态逻辑、模糊逻辑等。从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的蕴涵来看,由于逻辑系统满足逻辑一致性,于是逻辑系统中就会出现其真值无法判断的命题,即逻辑系统会出现不确定性。

数学一直被当做确定性和精确性的典范,但是,20世纪的数学进展本身表明,数学知识具有不确定性。著名数学史家克莱因在其《数学:确定性的丧失》中指出:“数学曾经被认为是精确论证的顶峰,真理的化身,是关于宇宙设计的真理。那么人类如何认识到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们现在的观点又是什么,这正是本书的主题。”[6](P1)我们总是直觉地相信,一个命题非真即假,即该命题或者可以被证明,或者可以被证伪。但是,1931年,哥德尔证明的不完备性定理表明,有些命题既不能被证明,也不能被证伪。可见,由命题给出的知识是不确定的。由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引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无论多么复杂的数学分支都有不可判定的问题存在,那么对某一个特定的断言能否判定呢?1936年,丘奇使用他发展的递归函数证明一般不存在判定程序。这就表明,不可能预先确定一个命题是否能证明或证伪,或许二者都不能。由勒文海姆(L.Lowenheim)对斯科论(T.Skolem)的研究简化完成的。勒文海姆—斯科伦定理证明了:对于一个给定的公理系统,可以存在完全不同的解释或模型,而这无须加入任何新的公理[6](P278)。这实际上得到了公理系统的不完备性。正如克莱因所说:“对待数学可以采取相互矛盾的态度,在逻辑主义、直觉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基础之外,集合论的方法又独立地给出了众多的选择。一些有歧义的甚至是矛盾的观点在其他学派内也是可能的。”[6](P282)

有人认为,知识本身是确定的,知识的不确定性是由客观世界的不确定性引起的。这就好像有脱离客观世界的纯粹的知识。有没有脱离客观世界的“一般知识”或“知识一般”(knowledge in general)?由于知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没有“一般知识”。知识可以分为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由于科学知识比人文知识具有更强的规范性,因此人文知识比科学知识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语言是知识的家。知识总是由语言表达的,语言指称的不确定性表明知识具有不确定性。人类社会初期,语言总是用来精确地指称人类周围的有关东西。但随着认识范围的扩大,必然用有限的名称(通名)来指称大量的客体,甚至把新出来的符合语言内容的客体也纳入通名的指称范围之内。在日常语言中,名称所指称的对象往往缺乏明显的界限,指称范围也会出现不确定性。在自然语言中,对象语言与元语言之间是层次不清的,这就可能出现,在对象语言中所指称的对象反过来广泛地包括了元语言所指称的对象。正如哲学家奎因所说:“被认为是一串字母或语音的一个陈述决不是绝对地真,而是在语言L(对于适当的L)中才是真的。”[7]从客体方面来看,语言指称的对象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比如,要用经典的物理学概念来描述微观客体,显然无能为力。指称的不确定性使人们把那些没有明确界限的对象归入某个指称范围内,指称的这种不确定性正是人类认识发展的重要途径。

科学知识是以科学语言为基础,并由词、词组等按照语法规则组成的一个系统。一方面,由于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使知识这一系统的逻辑无矛盾性与系统的完备性无法两全;另一方面,科学语言的词、词组的定义和意义最终离不开具有不确定性的自然语言中的词和词组的解释(通过一定的对应规则进行联系),从而使得知识具有不确定性。著名物理学家海森堡就量子力学的“词”、“语言”问题深刻指出过:“日常的语言是以旧的时间空间概念为基础的,这种语言过去提供了关于测量的部置和测量的结果的惟一无歧义的传达信息的方法。实验(引者注:指量子力学的实验)已经表明,旧的概念不能到处适用。”[8](P115)他还说:“词的意义的内在的不确定性当然很早就被认识到了,并且这已引起了对定义的需要……但定义只能用其他概念做出,因而人们最终必将依靠某些概念,并且,这些概念是按照它们本来的面目那样拿来使用的,既未经过分析,也未作过定义。”[8](P110)海森堡实际上指出了由于自然语言的不确定性(如自然语言具有多义性、模糊性),最终使得形式上具有确定性的科学语言(人工语言)具有不确定性,因为人工语言离不开自然语言作为其意义的基础。

由此可见,科学知识具有不确定性的原因,其一是科学知识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其二是科学知识受外界(客观世界)的影响而导致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揭示了当代科学知识的一个根本特征,它反映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共通特点,后现代主义学者哈桑(I.Hassan)认为:“不确定性确乎渗透我们的行动和思想。它构成我们的世界。”[9]通过认识不确定性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我们所在的时代。科学知识的不确定性从基础上决定了知识的价值具有不确定性,决定了高科技产业具有不确定性,决定了知识推进经济增长具有不确定性,决定了以知识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或知识时代或知识社会具有不确定性。从物理世界、经济世界、现实社会到人自身,我们将生活在一个不确定性的世界中。科学知识的不确定性表明科学知识具有不完备性,因此需要有人文知识来补充,需要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相互结合共同面对不确定性的世界。因此,我们不必为失去确定性的家园而感到悲伤,正是因为不确定性才可能给我们带来诗意,带来创新,形成演化的历史。

收稿日期:2000-12-20

标签:;  ;  ;  ;  ;  

论知识的不确定性_世界语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