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8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心绞痛患者的护理及康复指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护理并进行康复指导,护理前后患者治疗期间心绞痛发生率对比;使用我院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护理后患者的心绞痛发作率为40.00%,护理前患者的心绞痛发作率为76.25%,前后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患者健康状况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以及生理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生活质量明显优于护理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心绞痛患者的护理及康复指导对患者的身体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心绞痛的发作次数,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老年心绞痛;护理;康复指导
近几年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数量增加,心脑血管的发病人数逐年增长。心绞痛是冠心病患者由于心脏的供血不足造成的临床主要的表现症状。冠心病是心血管临床常见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并发率与死亡率均较高[1]。冠心病的发生,对患者来说具有诸多不可逆的危险因素,稍有不慎容易危及患者生命,对其生活、生存质量影响严重。本文主要研究分析老年心绞痛患者的护理及康复指导的临床效果,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做为研究对象,现整理资料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相关检查并符合诊断标准。患者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龄61岁到82岁,平均年龄(76.4±4.7)岁;病程3~11年,平均病程(6.8±1.5)年;发病至入院时间1~5.5h,平均(2.7±1.2)h。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积极的检查以及治疗,采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抗血小板、降低心肌的耗氧量、扩冠、稳定斑块等治疗;合并有高脂血征、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对症予以治疗。包括嘱咐其发作期充分卧床休息,密切关注病情、体征变化,实施心电监护、吸氧等干预措施;指导患者饮食,告知戒烟酒等。在此基础上采用康复指导,具体如下:①科室成立专科护理小组,调查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潜在的护理问题,分析影响心绞痛发生率的相关因素,总结护理经验,设立护理重点,制定针对性护理、康复方案;患者入院后开始护理干预,护理人员给予热情接待,协助患者办理入院手续,进行相关入院检查,消除患者陌生感;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充分收集患者资料,掌握患者身体状况与病情的严重程度,为患者制定护理干预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随时根据医生或患者的反馈加以完善,保障护理服务的全面性、连续性;重视患者生活习惯,加强基础护理,患者的需求尽量满足,建立良好的干预基础,日常与患者相处时护理人员态度应温暖真诚,表现出足够的关心,增进患者的信任感;为患者营造舒适的病房环境,定期更换床单、病号服,定时开窗透气,保证适宜的温湿度,空气新鲜。③冠心病患者症状反复,患者长期受到疾病的消耗,加上担心心绞痛发作,病情进展,危及生命,容易产生焦虑、暴躁、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影响恢复,机体功能同样受到影响,甚至部分患者对治疗产生抵触心理。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心理状态,多与患者交流,准确评估患者心理变化,分析具体原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帮助患者疏导负面情绪,减轻心理压力;治疗期间对于患者的表达与诉求,应耐心倾听,并给予足够的尊重与理解,鼓励患者情感方面合理释放,对于精神状态过度进展的患者,可遵医嘱适当应用镇静剂,避免疾病加重;实施各项护理操作均向患者说明,避免患者不安;教会患者分辨非理性情绪,指导自我调节的方法。④重视临床健康教育工作,避免患者因认知受限对疾病与治疗产生错误判断。病情稳定后根据患者文化、年龄层次给予个体化健康教育,讲解冠心病、相关知识,说明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与治疗要点,提高患者的配合度;了解患者是否存在不良习惯,说明利害,予以纠正;发放疾病手册,主要内容为并发症预防常识、心绞痛常见诱因及心绞痛发作时处理方法,嘱咐患者及其家属阅读,提高自我防范意识。⑤指导患者遵医嘱合理用药,为患者讲解各类药物的效果、用法与用量,告知服药禁忌与副作用,说明按时、规范用药的重要性。治疗期间使用血管扩张类药物时患者或出现头胀、头晕、面色潮红,应向患者解释清楚,避免患者紧张。重点关注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早采取处理措施;指导患者合理饮食,特别是伴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帮助患者制定饮食计划,以高维生素、低胆固醇、低脂、低盐、低热量、的食物为主,遵循少吃多餐的因素原则,绝对避免暴饮暴食,保持排便顺畅;嘱咐患者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每天保证8h以上睡眠时间,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进行适度活动锻炼,避免剧烈运动,且出现身体不适立即停止活动。
1.3观察指标
护理前后患者治疗期间心绞痛发生率对比;使用我院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患者生活质量包括对社会、功能、身体、心理等四个方面的调查,单项分数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前后患者治疗期间心绞痛发生率对比
护理后患者的心绞痛发作率为40.00%,护理前患者的心绞痛发作率为76.25%,前后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患者治疗期间心绞痛发生率对比
3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阻塞血管腔,心肌缺血、缺氧导致的心脏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并发率与死亡率均较高。冠心病心绞痛是冠心病常见症状,属心肌暂时性急剧缺血、缺氧导致的综合征,阵发性的心前区剧痛为临床主要表现,容易造成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有发生猝死的可能[2]。对于患者来说,冠心病心绞痛属于诱因较多的疾病,更具有诸多不可逆的危险因素,稍有不慎即容易危及生命,对其生存质量影响严重。临床研究发现,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心理状态均可成为冠心病心绞痛危险因素,而多数患者对此明显缺乏认知,需要临床工作中采取有效手段,帮助患者提高认知度、配合度与自我防范意识[3]。
本文护理人员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通过加强基础护理,帮助患者纠正不良习惯,并利用健康教育、心理疏导、饮食与运动指导等手段,帮助患者提高用药、饮食、戒烟、锻炼等方面依从性,进而起到降低心绞痛发生率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患者的心绞痛发作率为40.00%,护理前患者的心绞痛发作率为76.25%,前后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患者健康状况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以及生理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生活质量明显优于护理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充分说明,给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心绞痛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邱华珍,叶建波.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的影响[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5):92-93.
[2]冯群.循证护理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医嘱依从性及康复效果探析[J],吉林医学.2012,33(9):1984.
[3]赵勇敏.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综合护理要点探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6):208-209.
[4]武凤华,陈卓鹏. 倍他乐克联合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北方药学,2015,12(4):9-10.
[5]陈雪,陈瑰丽.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68-69.
[6]刘玉新.冠心病患者应用护理健康处方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40(16):219-220.
[7]赵勇敏.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综合护理要点探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6):208-209.
论文作者:朱亚黎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0
标签:患者论文; 心绞痛论文; 冠心病论文; 统计学论文; 发生率论文; 心理论文; 老年论文; 《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