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学元 林李嵩 朱小峰 邱宇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福建福州 350004)
【摘要】目的 对非血管化髂骨移植重建下颌骨缺损的病例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手术改进及术后效果。方法 选择下颌骨肿瘤切除后导致下颌骨缺损并同期行自体非血管化髂骨重建术修复的17例 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完善影像学资料,根据CT数据制作快速原型,设计手术方案,术中精确重建下颌骨缺损。结果 采用游离非血管化髂骨同期移植重建下颌骨缺损的17例患者。结论 自体非血管化髂 骨移植重建术是下颌骨缺损重建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术前模型设计及钛板和重建板的坚固内固定,能实现下颌骨的精确重建,使患者获得良好的外形及功能。
【关键词】 快速原型 下颌骨缺损 下颌骨重建 髂骨移植 坚固内固定
【中图分类号】R7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3-0246-01
下颌骨肿瘤切除术后导致的颌骨缺损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疾病。下颌骨缺损后由于对侧 下颌骨移位 、咬合错乱而造成患者的外形、咀嚼功能障碍或丧失,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由于髂骨具有较丰富的松质骨,供骨量大,易于切取, 成活率高及与下颌骨相似的弯曲度等优点,对于恢复下颌骨的外形及功能均能达到较理想的修复效果。使用髂骨同期修复下颌骨缺损已取得广大口腔颌面外科医师的共识[1],如何更为精确的重建患者术后外形及功能,成为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关注的焦点,我科自2008以来共对17例下颌骨肿瘤患者同期行非血管化髂骨重建,术后获得良好外形及功能。
1 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08年7月至2013年3月我科对17列下颌骨术后缺损患者行同期非血管化髂骨重建,其中男性10例,女性7例,年龄18~59岁,平均年龄33岁,其中成釉细胞瘤9例,巨大牙源性角化囊性瘤7例,外伤缺损1例。制取髂骨骨瓣长度3~7cm,高度1~5cm。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手术方法 术前完善病人下颌骨CT检查及曲面体层摄影,根据影像学表现确定肿瘤或外伤导致的下颌骨缺损范围,使用CT数据额结合快速原型技术制作病人下颌骨模型,并在模型上模拟截骨重建等手术过程,根据下颌骨模型预弯塑型术中固定使用的重建钛板,取患者咬合模型,制作咬合导板。手术在全身麻醉下由两组医生同时进行,一组行下颌骨原发病灶的切除手术 ,另一组行髂骨取骨术,术中根据术前模型上模拟的截骨方案设计取骨范围及形状,下颌骨原发灶切除后即完成髂骨块的离断,受区口内切口需分层严密关闭,仔细检查有无漏洞,并磨平残留骨断端的锐利边缘,戴入咬合导板恢复截骨前的咬合关系,使用术前塑形好的钛板将髂骨块固定,必要时辅以小型钛板。冲洗创面,妥善止血后分肌层、皮下、皮肤三层缝合关闭创面,留置负压引流。术后评价患者面部外形对称性及咬合关系、张口度。
2 结果
17例例游离髂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术后组织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出现术后切口下积液感染,予以局部冲洗引流后感染控制,切口愈合。术后患者咬合关系与术前一致,5例术后张口偏斜,考虑骨质缺损范围较大者,术后咀嚼肌力双侧不平衡所致。
3 讨论
下颌骨是构成面下部重要的解剖结构,起到支撑作用,并对语言及进食功能起到重要作用。下颌骨肿瘤切除 、外伤常常导致下颌骨缺损,造成患者的咀嚼、语言、吞咽、呼吸等功能的障碍或丧失,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2]。非血管化髂骨同期移植术由于手术方法简单,手术间短,术后效果比较稳定,已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广泛使用,快速原型技术的推广,坚固内固定技术在颌面外科的应用,使得手术更加简单精确。
髂骨骨量较足,塑形较简单,能满足下颌骨缺损需要。髂脊比较宽大,并且皮质骨较厚,可为缺损区牙齿种植修复提供坚实的基骨,髂骨骨髓腔内含有大量红骨髓,利于植骨后的成骨。截骨时应注意在骨膜下操作,注意保护内侧的盆腔内组织及外侧的股外侧皮神经。使用电锯截骨时要及时冷水冲洗冷却锯片和截骨面,避免局部过热骨坏死导致植骨愈合不良。
感染是导致植骨失败的主要原因[3],术前需对患者口腔卫生进行评估,完善口腔卫生治疗,术中取骨与原发灶切除可同时开始,植骨床制备完毕后再完全将髂骨截断,缩短髂骨块游离暴露时间,若植骨区与口内相同,需分层严密关闭穿通伤口,避免术后骨质暴露,并磨平下颌骨残端及髂骨块上的锐利骨尖和边缘,避免刺破粘膜导致骨质暴露。关闭创面时需充分止血,用肌肉填塞死腔,留置负压引流,避免局部积液继发感染。
快速原型技术的应用可以术前获得患者下颌骨模型,利于直观立体的了解病变范围及形态,并可以在模型上模拟截骨手术范围,从而获得缺损范围及形态。原发灶切除的同时即可根据缺损范围制取髂骨瓣,节省手术时间。同时在模型上预弯钛板及将髂骨塑型,大大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对患者术后咬合关系的良好及髁状突位置的稳定性有着积极的意义,降低术后咬合不良及关节移位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刘宝林. 肿瘤术后颌骨缺损的功能重建[ J ]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3.38 (1):9 -1 .
Liu Baolin.Functional implantation reconstruction of acquired jaw defects after tumor resection [ J ] . Chin J Stomatol, 2003 ,38 (1): 9 -11.
[2]张志愿. 口腔颌面肿瘤学[M]. 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561—562.
Zhang Zhiyuan.Oral and maxillofacial oncology[M].Jinnan:Shand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s,2004:561-562.
[3] 谢富强,孙健.非血管化髂骨移植重建下颌骨缺损的临床分析[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2,30第 3O(40):411-413.
论文作者:余学元,林李嵩,朱小峰,邱宇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14
标签:髂骨论文; 颌骨论文; 术后论文; 患者论文; 血管论文; 手术论文; 口腔论文; 《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