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检查在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涂仙波

江西省靖安县人民医院彩超室 330600

摘要:目的 探究彩超检查在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63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门诊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63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儿童均进行彩超检查,观察儿童肠系膜淋巴结形态、数量、横径、纵径、L/S及血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经彩超检查均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且数目多>6个,多呈椭圆形或者肾形,肠系包膜完整,表面光滑,以儿童右下腹分布为主CDFI影像显示淋巴出现血流丰富及少量血流类型。对照组彩超检查儿童肠系膜淋巴结多位于脐周及右下腹部,数量<5个,形状多以肾形和椭圆形为主,肠系膜表面光滑,且边界较清晰,CDFI影像显示淋巴结内无血流信号;对照组淋巴结数量、横径、纵径均比观察组低,L/S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流明显比对照组丰富。结论 彩超检查为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关键词:彩超检查;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多发于儿童结肠及回肠区域的特异性炎症,使儿童腹部出现反复疼痛症状[1]。因其腹疼症状与小儿急性阑尾炎临床症状较为相似,因此临床诊断中不容易鉴别,进而导致漏诊或误诊出现,不利于儿童及时对症治疗,影响儿童正常生长发育。随着多普勒彩超检查广泛应用,其能有效将肠系膜淋巴结清晰的用影像表现出来[2]。本研究将进一探究彩超检查在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儿童63例为观察组,患儿主诉为腹痛或腹痛反复发作,其中男41例,女22例;年龄1-12岁,平均年龄(4.75±2.21)岁。另选取同期在我院门诊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63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9例,女24例;年龄1-11岁,平均年龄(5.18±1.64)岁。两组儿童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方法 所有儿童均进行彩超检查,使用仪器为迈瑞DC-N6和西门子X300ACUSON彩色多普勒断仪,使用探头频率以5-10MHz为宜。指导患儿取仰卧位,将腹部暴露在外,对肝、胰腺、脾脏、胆、肾脏、肠管等脏器进行常规检查,排除其他疾病。使用高频探头对儿童脐周、双侧腹腔、下腹部进行详细检查,观察是否有肠系淋巴结肿大。观察组患者针对腹部痛部位进行重点检查,可进行斜切、纵切、横切扫描,也可适当增加压力,并准确记录彩超检查的数据,包括淋巴结的形态、分布范围、大小、内部回声、边界、长径与厚度比值、血流量的数据,并根据具体数据进行具体分析。

1.3 诊断标准 根据国内外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判定标准为依据,确诊指标为:同一区域肠系膜显像数量≥2个,横径≥0.5cm,纵径≥1.0cm,L/S比值>2。检查数据中有一项符合上述标准,即为肠系膜淋巴结炎。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χ±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检查结果 观察组儿童彩超检查均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且数目多>6个,多呈椭圆形或者肾形,肠系包膜完整,表面光滑,以儿童右下腹分布为主CDFI影像显示淋巴出现血流丰富及少量血流等类型。对照组彩超检查儿童肠系膜淋巴结多位于脐周及右下腹部,数量<5个,形状多以肾形和椭圆形为主,肠系膜表面光滑,且边界较清晰,CDFI影像显示淋巴结内无血流信号。

2.2 淋巴结形态 对照组淋巴结数量、横径、纵径均比观察组低,L/S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肠系膜淋巴结炎多发生于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其主要是因肠系膜内含有较多淋巴结,其分布多与肠系膜血管形态有关,尤其在回肠及盲肠末端分布量最多,因此在儿童呼吸道被感染后,病原菌会浸润肠系淋巴结,进而发生免疫防御反应,导致淋巴结出现肿大。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诊断主要根据症状表现、CT检查、特征检查等方法进行辅助诊断[3-4]。但CT检查过程中,释放射线会对儿童身体带来一定损伤,不利于儿童健康。而彩超检查因具有无创、方便快捷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脏器的辅助检查中,而近年来将其用于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也较为常见。

肠系膜淋巴结炎在使用多普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检查中,影像会清晰表现为淋巴结肿大、血流丰富、数目增多等特点[5]。因儿童身体发育尚不完全,淋巴系统发育不够完善,抵抗力较差,因此在淋巴结感染后,淋巴结出现明显肿大,且数目也会随之增加,一般不低于6个,形态多呈肾形、椭圆形,且肠系膜表面较光滑,肠系包膜完整,以儿童右下腹分布为主CDFI影像显示淋巴出现血流丰富及少量血流等。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淋巴结数量、横径、纵径均比观察组低,L/S比观察组高,观察组血流明显比对照组丰富。表明充分掌握肠系膜淋巴结炎具体超声检查特征,能够为临床诊断提高良好的诊断依据,可以提高临床诊断率同时为治疗方案提供良好依据。

综上所述,彩超检查为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杜鹃,韩立杰,魏冬冬,等.高频彩超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2):1950-1952.

[2]赵建军,许俊,ZHAOJian-jun,等.高频超声在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诊疗中的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5,26(10):720-722.

[3]范慧芳.高频彩超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诊断价值[J].安徽医学,2013,34(9):1378-1380.

[4]王刚.高频超声在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4):761-763.

[5]倪暾.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安徽医学,2015,36(8):1001-1002.

论文作者:涂仙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  ;  ;  ;  ;  ;  ;  ;  

彩超检查在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涂仙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