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使其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在我国的电力生产中也有一定的应用,电力生产是保证电力企业为其他行业正常供电的基本保障,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使得电力生产变得更加的高效、标准化。本文从传统电力生产现场作业中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结合信息技术的优势,提出了移动作业系统并对其功能、设计思路进行介绍,同时对移动作业系统运用于电力生产具体效果做出了探讨。
关键词:电力生产;作业指导书;现场作业;移动作业系统
引言
电力在我们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人们日常生活生产都有较大的影响,同时对我国的社会供给和安全稳定也起到一定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对电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传统电力生产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信息技术有效运用为电力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优化电力生产技术,使整个电力生产作业质量得到稳步提升,保证电力输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一、传统电力生产现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电力生产现场作业一直以来都是运用纸质记录或者传达的工作模式,但这种方式在现场操作过程中存有很大的弊端。
1信息未能及时共享
运用纸质的记录方式在电力生产现场操作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各个通电所之间信息不能做到及时互通有无,缺乏信息共享。工作人员和部门之间在电力生产现场作业中,采用书面指导的方式,导致了信息闭塞未能做到及时沟通,同时信息不能及时更新,这些都是导致电力生产工作人员生产效率低的主要因素。纸质的指导书严重阻碍的电力生产效率的提升。对这种现象应该做出改变创新,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在实际现场作业中实现工作的高效、智能化。
2不能很好保存记录
在传统电力生产现场作业过程中,一般都是业务员在一定的时间内将纸质的作业指导书移交到相关管理人员的手中,但很多时候会出现的这样的问题,纸质指导书不好保存,有时会在转交过程中出现指导书丢失的情况,从而造成了数据丢失,对电力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记录的真实性不足
纸质的现场作业指导书都是有操作人员手写的,在书写过程中会容易造成数据错误的情况,且书写数据失实,很多时候工作人员没有在现场进行认真填写,而是凭借工作经验随意填写。这种记录方式缺乏科学性,长期以往,不能当做工作中的考证资料来使用,严重缺乏真实性。
4工作内容重复
用纸质指导书的现场作业的方式会导致工作内容繁琐、重复,严重浪费了工作人员时间,对电力生产效率也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具体的电力生产现场作用中,通常的工作步骤是工作人员在现场手写记录信息数据,回到电力部门之后还需要依照手写信息再重新录入到系统信息管理处,两次相同的工作内容重复且容易出现信息输入错误的情况。因此要改变现有的电力生产工作方式,有效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电力生产效率。
二、移动作业系统介绍
我国的电力生产现场作业方式经过不断创新完善,目前已取得一定的成绩。电力生产借助信息技术优势,创新现场作业方式,优化电力现场工作,保证工作人员能够高效的完成工作,使电力生产工作更加的规范化。目前提出了移动作业系统,既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对各方面工作也做到面面俱到,同时对工程检测方面也有一定的帮助。使电力生产现场工作更加的标准化、系统化。移动作业系统主要有四个方面组成:移动客户端、数据交换、主系统、系统业务流程。每个部分都其独有的作业功能,彼此之间可以协调,共同合作。
1移动客户端
移动客户端主要起到数据存储和移动程序安排的作用。工作人员通过移动客户端可以对主系统发出的任务进行实时操作,并过移动客户端将任务的具体操作和规范反馈到主系统中,整个过程实现了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提升,且移动客户端可以与其他通信协议和服务器进行连接,下载、存储数据。使系统中的数据具有实时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数据交换
数据交换是一个中介数据传递服务功能。将服务器上工作人员上传的数据,接收并传输到核心系统中。整个过程中实现了数据的实时传递的功能,使信息畅通能更好的交流,一旦出现问题,即可及时发现并作出处理。提升了电力生产现场作业的安全性。
3主系统
主系统主要起对整体系统、移动客户端支配安排的作用,主系统将在移动系统中的下载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并通过主系统和移动客户端之间的连接接口,将信息进行合理分配,让整个移动客户端口更加的安全。主系统将生产任务和生产功能之间做到合理调配,使整个生产关系实现效益最优化,提升了电力生产的效益。
4业务流程功能
在电力生产现场作用中,电力工作人员将移动客户端带到现场,从中接受任务和任务规范,任务执行过程中再将任务的具体操作过程以数据的形式填写到任务管理系统处,任务管理系统将填写的数据进行分析,如果任务完成就可实现任务闭环,在任务管理系统处也会随之反应出任务结束。
三、移动作业系统的设计思路
1设计思路
移动作业系统为电力生产作业过程中提供了有力的指导作用,通过系统工作人员可有效的执行工作任务。其次移动作业系统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具体的电力生产施工中,仍需要注意电力生产的影响因素,根据地理环境等因素来进行工作,同时利用移动作业系统中的定位功能进行一些延伸工作,如此发挥系统最大优势。
2规范化原则
运用移动作业系统在实际的电力生产现场工作业中,作业指导书多是WPS格式的文件,只能进行记录和保存,打印出来用于工作,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还需要加强控制。其次,移动作业系统是对工作任务和工作标准进行分析,相关工作人员就可通过系统中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这样即可实现操作的规范化,同时还可以记录工作人员具体工作时间和工作数据,起到一定的监管作用。最后移动作业还具备风险监测功能,提前为工作人员告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危险情况。使用移动作业系统,可以使工作过程更加的方便快捷,提升了电力生产效率。
四、移动作业系统的具有应用效果
1人员操作便捷化,减少了工作人员时间
将移动作业系统与电力安全管理相结合,实现了数据信息的共享,作业指导过程就可简化为由数据系统直接将具体的操作内容用文本的形式直接发送到电力生产施工现场,减去了原来由人工记录和保存的操作步骤,节省了人员的工作时间,同时也是一种对信息的合理利用。移动作业系统的运用,还减少了工作人员在工作管理系统重复录入数据信息的时间,提升了电力生产效益。
2使整个电力生产各方面的工作更加的规划化
移动作业系统可以对电力生产的施工现场做到实施监控,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将施工情况数据用移动作业系统实时记录下来,使操作记录工作更加的规范。移动作业系统还可以将电力生产现场作业人员、作业环境、具体操作等统一记录下来,方便人员随时查看信息,以获取帮助。如此使工作变得更加规范,工作效率也得到一定的提升。
结语
电力生产是保证电力正常运输的基础,对整个电力行业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信息技术运用到电力生产现场作业中,形成了智能化电力生产,减少了工作人员工作时间,大大提升了电力生产的工作效率,同时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管理,使整个电力生产作业过程变得更加的便捷化、规范化。因此要加大信息技术在电力生产工作中的应用,提升电力生产工作人员工作效益,满足当前社会飞速发展下的电力需求。
参考文献:
[1]王译庆,艾正夫.信息技术在电力生产现场标准化作业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7(19):85-86.
[2]肖凯.新时代电力生产现场作业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分析[J].电子测试,2017(10):95-96.
[3]周继红.浅议电力生产现场标准化作业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4(23):50-51.
论文作者:高杰富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作业论文; 电力论文; 系统论文; 现场论文; 工作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