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医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论文_陈岩

陈岩

黑龙江省桦南县中医院 154400

摘要:目的:旨观察中医方法临床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拟为中医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笔者单位2013年1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例,按其入院时间分为两组,西医组:35例,予以常规西医临床治疗;中医组:35例,予以中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静息心电图、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中医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7%;而西医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0%,组间差异显著(P<0.01),具统计学意义。中医组患者静息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4.4%;而西医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8.8%,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统计学意义。但是,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医临床治疗冠心病可做到标本兼顾,既可以显著提升治疗效果,还具有更好用药安全性。

关键词:冠心病;中医;临床疗效;安全性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多因动脉粥样硬化而引发患者冠脉管腔狭窄或使冠脉痉挛等而造成其心肌供血不足所致。中医学将该疾病纳入“胸痹”、“阙人心痛”范畴;并提出本虚标实之说[1]。同时,国内诸多学者运用中医药治疗均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笔者采用中医辨证法对冠心病的治疗进行了相关研究,取得较佳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资料均源自2013年1月~2014年2月间笔者单位收治的70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男性39例,女性31例,年龄42~72岁,平均年龄(61.3±4.4)岁;70例患者均符合WHO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急性心肌梗死者、电解质紊乱者、肝肾功能不全者、心血管神经症者。将以上患者按其入院时间分为两组,西医组:35例;中医组:30例;一般资料两组比较(P>0.05),具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30例西医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抗心绞痛治疗方法。有效控制患者血压、血糖,进行冠心病基础治疗,如钙通道阻滞剂、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硝酸甘油等。连续用药30d。

中医组患者则采用不同症候及患者个体差异辨证施治。首先,痰浊闭阻证。采用加减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其次,心血瘀阻证。采用加减血府逐瘀汤。第三,气阴两虚证。采用加减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第四,心肾阴虚证。则予以加减天王补心丹合灸甘草汤。第五,气滞心胸证。则采用加减柴胡疏肝散。以上各方剂,均水煎服;1剂/d;2次(早晚各一次)/d;连续用药30d。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的血压、静息心电图、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疗效判定

(1)冠心病疗效标准。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2)心电图疗效标准。显效:患者静息心电图完全恢复正常。有效:患者静息心电图下移,且ST段回升大于等于0.05mV;或倒置T波变浅;或平坦转向直立。无效:患者静息心电图无改变。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

利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组间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效果分析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中医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7%;而西医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0%,组间差异显著(P<0.01),具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中医组患者静息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4.4%;而西医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8.8%,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分析

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通过本组研究发现,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中医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7%;而西医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0%,组间差异显著(P<0.01)。中医组患者静息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4.4%;而西医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8.8%,组间差异明显(P<0.05)。但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这也进一步说明,通过中医辨证施治,可以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强心肌收缩力;进行改善患者微循环、减轻心肌负荷;并达到标本兼治之效。

综上所述,中医临床治疗冠心病可做到标本兼顾,既可以显著提升治疗效果,还具有更好用药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况磊.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12):113.

[2]马彪.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3,5(10):100-101.

[3]杨戈.中医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613-615.

论文作者:陈岩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7

标签:;  ;  ;  ;  ;  ;  ;  ;  

探讨中医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论文_陈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