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研究论文_周强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研究论文_周强

周强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九中小教育集团小攀枝花外国语学校

摘要:传统教学中以课堂教学为学生知识认知的第一环节,课后复习为知识巩固第二环节的教学模式不能够满足当前以人为本、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需求,在高效课堂理念的引导下,甘肃省皋兰县(以下简称"我县")在课堂教学中推行"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这种以课前"自学"为知识认知环节,以课堂教学为学生"讨论"和教师"引导"知识巩固环节的教学模式,在我县课堂教学改革发展和提升教学效率方面越来越占主导地位。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自学"是第一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同时它还贯穿学习的始终,关系着整套教学法的落实,也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成败。

关键词:初中数学; 自学能力; 自我管理;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所需的能力

依据学校新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我县在教学中探索"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措施。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该在以下方面不断提高。一是学生自我学习管理能力;二是自主认识数学知识的能力;三是课堂互动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课后自主反思深化认知的能力。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

(一)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1. 导学案引导

一般来讲,初中生的管理能力比较弱,学生要在课前自主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学习目标,教师必须要给学生明确的指令。这样,导学案的编写就显得尤为重要。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学生自主学习阶段,必须要有完整而且科学的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就要求全体教师通过集体备课,集思广益,编写完善而科学的导学案,用导学案对学生进行管理。

2. 加强督促

有了科学、完善的导学案,还必须要保证学生能够保质保量完成学习任务。初中生自我管理能力有限,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对于每节课前的导学案要按时收交和批阅。一方面是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则是督促每一个学生能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学生才能完成课前自主学习的任务,掌握所需知识,在长期坚持的基础上提高学习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1. 夯实基础

初中生数学知识有限,要提高学生数学自主认识能力,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要通过阅读课本认识数学基本知识,然后要尽可能多地做一些能够巩固数学基本知识的练习题,学生只有将基本数学知识熟练掌握,才能对数学产生兴趣并有能力掌握数学学习能力。

2. 养成习惯

初中阶段是学生良好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学生要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课后自主复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些明确指令,这些指令可以包含具体的学习任务和联系题目,也可以是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需要自己寻找学习任务或联系内容。总之学生要在教师的帮助下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三)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创造和谐的课堂互动氛围,提升学生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首先需要围绕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展开,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所要学习和讨论的知识点上。其次,在课堂讨论话题的引入方式上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引入方式,比如,使用多媒体展示或生活实例分析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次,讨论过程中每一个表达都要得到重视,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感受成就感。最后,还需要对课堂讨论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现象有充足的预案,以保证课堂活动的顺畅进行,从而保障课堂学习效果。

2. 进行合理的分组以确保所有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提升学生的探讨能力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学生的水平等各个因素进行合理的分组来实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探讨,具体办法是按照学生学习水平进行均匀的分组,以便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实现有效互助。为了提升自主探究的效果,还要依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将善于表达或组织的学生分配到各小组以保证每个小组都能有有效的课堂互动。

(四)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1. 知识的自主巩固

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巩固习惯。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布置任务的方式,向学生演示课后巩固的办法。然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查找巩固知识,并通过展示优秀学生作业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反思巩固。接着,教师要督促学生并检查学生的反思巩固活动。最后,实现学生自主查找有关习题并做好课后反思巩固的目标。

2. 学习方法的自主反思

教师要对反思方法适当引导,帮助学生制作课后反思表,表中列出该节课学习的所有知识点,留下空格让学生罗列所用学习方法以及改进的方面、课堂讨论不足的地方及改进的措施。在起初阶段,教师要督促学生反思,然后逐渐形成学生自主反思的习惯。

(五) 注重引导,加强发散思维训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教师能够通过正确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热情,将极大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多注重发散思维训练,针对相同知识点通过一题多解或是一解多用等方法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从新知与旧知、纵向与横向等方面引导学生展开联想,由一道题到多类题目,弄清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清晰完整的知识框架,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思维。

(六)注重团队合作,与小组成员一起探索数学的新天地

爱玩是初中生的天性,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以考试为主,单纯的将所谓的考试重点、得分要点传授给学生,不仅学生学起来痛苦,老师也教的费力。教师应当充分注意到初中生心智尚不成熟,但却渴望得到认同,渴望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引入团队学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探讨新解法、探索数学有趣的一面。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同时还能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对于问题的新的看法。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教师可以制作一些三角形道具,将他们分发给每个小组,让小组成员一起探讨三角形的三条边的代数关系。

三、结语

初中生数学知识有限、认识能力不足,特别是学习习惯还远没有形成,教师引导学生提高自学能力,首先要在认清这些现实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夯实数学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够得到真正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惠琴.如何培养农村初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能力[J].学周刊,2019,386 (2):81-82.

[2] 管维汉.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J].学周刊,2018,381 (33):66-67.

论文作者:周强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  ;  ;  ;  ;  ;  ;  ;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研究论文_周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