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云南 昆明 650041)
【关键词】安全核查;基层医院手术室;安全核对表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09-0275-02
随着社会发展及法律的普及,人们对自身维权意识也日益增强,医患之间的纠纷也在逐年增加。世界卫生组织也多次对成员国呼吁要高度重视患者安全,提议各国一起努力,组织确保患者安全的相关行动[1]。手术安全的核查有利于降低手术失误,确保患者安全,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接错手术患者、手术部位错误等)都会引发手术事故。手术安全体现了医院医疗质量,因此,加强手术安全核查,手术差错的预防是手术室管理的重点。我院手术室自2011年开始了“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具有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人员培训
对医务人员进行加强培训,强化及统一安全核查意识,是预防错误手术的重要措施。培训模式:先对全体医务人员分批次进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专科技术操作重点、国内的一些重大医疗纠纷事故信息、最新PPT培训资料等的详细讲解,再将这些相关资料发至全体医务人员邮箱,要求医务人员培训后需要继续学习掌握资料内容,在巩固这些培训资料时若有问题可统一报到培训组,再根据所提内容一一回复。这种方法,不仅让医务人员对各制度有详细的了解,也有利于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保证将资料发至全体医务人员,有利于信息的上传下达至每一位医务人员。
2 明确核查项目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前提是规章制度的系统化,是预防差错、提升工作质量的保障。传统的“三查七对”无法覆盖手术室全部工作环节,对此我科广集建议,对手术室核查内容进行规范。
2.1 基础核查:包括患者、病历、腕带、手术申请单这四项中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床号、过敏史等信息进行核对是否一致。
2.2 用药核查 基本资料、药品名称、剂量、浓度、药品有效期、用药方式核查,对药品是否有沉淀、浑浊现象,瓶口封口是否完整进行认真检查。
2.3 输血核查 数据显示,手术室的输血量占据全院2/3,因此手术室的输血安全尤为重要。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第二十九、三十条规定,在输血前输血责任护士必须与另一名护士或是麻醉师一同进行三查十对制度。核对内容:基本资料核查、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上的各项内容、血袋是否完好、交叉配血的报告单、血液的颜色及质量是否出现异常。
2.4 手术专科核查 术前各项内容准备,包括各种同意书、术前讨论、辅助检查资料、术中带药、手术安全核查表、药敏试验、手术名称、体位、手术部位、手术方式、体表标记、麻醉方式等是否齐全。
2.5 手术用物核查 手术物品的核查,包括一次性使用耗材与机械包的有效期,缝针、缝线、器械、敷料等的数量是否正确。
2.6 病理标本核查 对标本袋上注明的标签、病理标本登记本、病理申请单这三项中的性别、姓名、年龄、床号、住院号、标本组织名称等相关信息进行一一对照,检查是否一致。
3 多个部门参与术前安全核查规范
详细步骤见图1.
第一步:主管医生在术前1天12:00前对患者的手术部位标记并对基本信息核对,以及手术专科核查内容以保证每项资料完整且信息一致,再报手术审批及向手术室递交手术申请单。
第二步:医务处接到审批后,根据手术分级管理的制度展开核查,对基础资料及手术专科内容进行查对。
第三步:责任护士在术前1天17:00点前完成术前准备,包括术中用药、肠道准备、腕带等,核查并保证所有资料齐全及信息一致性。
第四步:麻醉师在术前1天的下午带手术申请单至病房,与患者及其家属核对相关信息及资料,并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第五步:巡回护士在手术前1天的下午与患者进行沟通,讲述术前注意事项,核对病历、患者信息、腕带的信息是否与手术安排登记本上信息一致。
第六步:术前30分钟,由专人将患者推入手术室,巡回护士与麻醉师对各项资料及信息进行核对,确保资料齐全及信息一致。
第七步:洗手护士跟据手术申请单将物品准确齐全,核对患者后再与巡回护士对特殊仪器和用物等进行核查。
图1 术前检查程序示意图
4 术中“手术暂停制度”管理
实施手术核查基础单元制,此单元须由3人及以上人员且同时为本次治疗处理直接有关人员组成。在基础单元中,巡回护士或麻醉师可指定为组长且负责叫暂停,再组织所有人员进行核查。
4.1 麻醉前实施“麻醉暂停”,巡回护士、麻醉医生、主刀医生或是患者三方用唱读的方法一同对腕带、患者信息、手术体位、手术部位、过敏史、麻醉方式等进行核对。本单元的组长是麻醉师。
4.2 开启机械包前,由麻醉师、洗手护士、巡回护士或是手术一助一同对纱布、器械等物品进行清点,巡回护士要及时无误的记录。本单元的组长是巡回护士。
4.3 由巡回护士、洗手护士、第一助手在开体腔前、关体腔前、关体腔后对手术用物进行一清点、二清点、三清点,并详细记录。本单元组长是巡回护士。
4.4 在为患者进行手术时,在切口之前实施“手术暂停制度”,由巡回护士、麻醉师、主刀医师对患者的信息、手术部位等再次查对。本单元组长是主刀医生。
4.5 术毕,在患者出手术室前,麻醉师、手术医生、巡回护士共同再次对患者的姓名、手术标本、手术标本、皮肤完整性、病案号、术中出血状况、各引流管道等进行确认。本单元组长是手术医生。
5 《手术安全核对表》规范管理
2009年2月我国医院协会推出了“手术风险评估表”、“手术安全核对表”,作为09年实行患者安全目标重点内容并考核。在实施《手术安全核对表》之前,有研究显示约有64%的医务工作人员在进行手术过程时可能会疏忽一项或一项以上的流程[2]。使用手术核对表能有效降低手术失误率,是提高手术安全的最好办法。实施手术核对制度就需要相关医务人员摒弃之前不对的工作方式,适应新的工作方式,这在基层医院实施时会有较大阻力。针对这一情况,我科在院部支持和协调下,经程序化管理后取得良好效果。见图2.
图2 手术核对制度推广示意图
6 手术标本程序化管理
目前对手术标本送检已制定了相关制度,但各医院都有自己的流程,流程标准没有统一,造成标本无法及时送检甚至丢失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患者病情诊断及治疗。我院制定了手术标本送检的安全操作流程,分组培训学习,进行考核,加强管理,有助于提高手术标本送检的合格率。操作流程如下:①器械护士按照手术医生切取的标本大小及部位,采用弯盘或是纱布接取标本。②巡回护士按照所切取标本组织,认真书写标本带上标签(姓名、年龄、性别、床号、住院号、标本组织名称)。③器械护士将切取的标本移交巡回护士,并由巡回护士立即装入标本袋。④术毕,巡回护士向手术医生按照标本袋上所填内容进行一一核对,并亲手将标本交给手术医生。⑤手术医生核对无误后在核查单标本一栏中签名。送检医生按照标本袋上的标签和病理申请单记录在病理标本登记本上,内容要求完整。⑥术后,送检护士将适量的固定液注入标本袋并密封,最后放入标本箱。⑦根据我院手术量、手术室及病理科工作流程,明确规定每日13:30与16:30为固定送检时间。⑧护士对标本内容及数量进行核对,保证病理标本登记本、标本袋上的标签、病理申请单上的各项信息一致,,信息核对准确后在病理标本的登记本上标明送检数量并签名。⑨所有标本均由专职送标本护工放入标本专用箱。⑩病理科接收的医务人员要认真仔细的逐一核对,准确无误后再病理标本的登记本上签名。
7 效果与体会
本院从实施安全核查新模式以后,已应用上万例手术,未发生一例错误手术,结果令人满意。由于手术的过程具有多人员、多环节的情况,沿用传统的“三查七对”无法覆盖各个环节。现在建立了明确职责的手术核对制度,有效降低了质量缺陷、促进护理水平提高,同时也控制或制止了不安全因素的发生、避免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Patient safety:Making health care safer [EB/OL ].(2017-05-01).http ://www .who .int/patientsafety/publications/patient-safety-makinghealth-care-safer/en/ .
[2]WHO’Spatient·safetychecklist for surgery.TheLancet,2008(372):1
论文作者:沈欣,李海雯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手术论文; 标本论文; 护士论文; 患者论文; 手术室论文; 麻醉师论文; 申请单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