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浮游生物中的放射虫分类学和生态学研究

南海北部浮游生物中的放射虫分类学和生态学研究

王金宝[1]2003年在《南海北部浮游生物中的放射虫分类学和生态学研究》文中指出放射虫是一类大洋性浮游原生动物,广泛分布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各种海域,同时垂直分布于从海洋表层到几千米的深层水体中。放射虫也是海洋微体古生物中的一个重要类群,沉积物中的化石放射虫蕴涵大量的古环境和古气候信息,在古海洋学研究中有重要作用。分类学和生态学研究是各项应用研究的基础。

王金宝[2]2003年在《南海北部浮游生物中的放射虫分类学和生态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放射虫是一类大洋性浮游原生动物,广泛分布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各种海域,同时垂直分布于从海洋表层到几千米的深层水体中。放射虫也是海洋微体古生物中的一个重要类群,沉积物中的化石放射虫蕴涵大量的古环境和古气候信息,在古海洋学研究中有重要作用。分类学和生态学研究是各项应用研究的基础。本研究对南海北部浮游生物中的放射虫种类进行了系统鉴定和定量统计,研究了放射虫的种类组成与类群特征及其丰度和种类多样性,初步分析了环境因子对放射虫数量分布的影响。 一.分类学研究结果如下:㈠. 调查区内采集的标本经分析鉴定共计2目 41 科134属240种,其中4个新种,18个未定种和71个新记录。文中提供各种的异名录、形态图、地理分布对部分新记录的种类和新种进行了描述, 并对各分类阶元编制了检索表。新种描述如下:1) 棘帽虫 (新种) Theopilium paliurum sp.nov.壳呈扁平圆锥状,表面光滑,具浅的领缢。3节壳宽度之比为1:6:1.5, 头呈亚球形,自头部中生出7条头棘,各棘均为角锥状,是头长的3-5倍。胸壁上具叁条不明显的肋,网孔呈规则六角形,网孔逐渐向周围变大。腹部无肋、扁平,有3-4圈排列规则、较小的、不规则的方形孔。本种与帽虫属的其它种不同之处在于有7条较长的角锥状头棘,网孔六角形且逐渐变大。2) 纤细格盔虫(新种) Clathrocorys gracilis sp. nov.头呈豆形,具由瘦细的桁条纵横相交编织状方形孔;头的基部中央生出四条棱柱状的放射梁,梁的大小几近相等,其中一条向上垂直生出形成头角,其余叁条向下生出,成为分散的足;各足近心端(靠近头部处)有分枝桁条构成的杯状结构。叁个子午面(介于头角与足之间),有少数较粗的分枝生出,与由小枝构成的垂直翼相连;各翼中间有一个大网孔,两个中孔和两个小孔,边缘有3-5排平行排列蛛网状的方形小孔。扁平角锥形胸部下方也有<WP=4>由足部分枝连成的大孔,孔形与翼网孔近似。蛛网状的瘦细桁条充满各大孔。本种与墨氏格盔虫(Haeckel, 1887, p.1219, pl.64, fig.8.)相似,但翼孔的排列形式和头部格孔有区别,后者翼的中间为小孔,然后才是大孔;另外头部孔为不规则方形孔,各足近心端无杯状桁条结构。又本种与陶氏格盔虫(Haeckel, 1887, p.1220, pl.64, fig.10.)相似,但后者的头基部有7 条放射梁。3) 喙锥帽虫(新种) Artopilium rostrum sp. nov  壳呈梭形,长为宽的2倍。壳具一领缢和4个内环膈,有1胸节和4腹节。头部呈亚球形,头内有内骨骼4根,各内骨骼相联汇于头腔内,其中1根穿出头顶成为头棘,头棘斜生、棱锥状,其余3根于头部领缢沟处生出,成游离的翼,翼具小孔,翼与头棘约等长。胸部钟罩形,其长约为第一腹节的1.5倍。各腹节长不相等,第一、二节等长,第叁、四腹节稍短; 腹部圆筒形口收窄。头部各小孔大小相若,胸腹两部开孔类圆形,外具六角形框架,规则排列.本种与梭锥帽虫Artopilium fusiforme (Tan et Tchang, 1976, p.293, textfig. 74.)相似,但后者只有叁腹节且胸翼不明显。4) 亮美帽虫(新种) Lampromitra lucida sp.nov. 壳为扁平圆锥形,具浅的领缢,两节壳宽度之比为1:9, 头呈半球形,有一斜生的圆锥形的顶角,角长约为头直径的两倍,头部开孔为小的不规则的多边形,胸部具6-7排亚规则的六角形网孔,自领缢向外逐渐变大,排列规则。叁条胸肋较短,仅到胸部的上部。口缘圆形,边缘有一轮规则的方形小孔和由非常短、分散的小杆形成的冠。 本种区别于本属其它种的特征在于本种具较短的肋及逐渐变大的六角形网孔。㈡. 该调查区的放射虫区系为中国近海区系的南海亚区系,它与东海放射虫区系同属太平洋浅水放射虫系。 二.生态研究结果为:1)泡沫虫目个体数量占放射虫个体总数的65 %,共149种,占放射虫总种数的62%;罩笼虫目个体数量占个体总数的35 %,有91种,占总种数的38 %。泡沫虫目的个数和种数均居优势。2)根据各个种在总个体数量中排序,占全部个体数量的2%以上者定为优势种,共计10种,它们是海绵球虫Spongosphaera streptacantha Haeckel,叁臂星虫 Triastrum aurivillii Cleve,四房面包虫四房亚种 Ommatartus tetrathalamus tetrathalamus Haeckel,钟翼盔虫 Pterocorys campanula Haeckel,棒网虫 Dictyocoryne profunda Ehrenberg,美壳虫 Euchitonia furca Ehrenberg,锥网角虫 Dictyoceras virchowii Haeckel,星球虫<WP=5>Astrosphaera hexagonalis Haeckel,秀美壳虫 Euchitonia elegans Ehrenberg,四叶四门孔虫 Tetrapyle quadriloba Ehrenberg.此10种的个体数量占总个体数量的31.8%;占全部个体数量的1-2%者定为习见种,共12种;优势种和习见种占总数量的49.6%,其它218种为稀有种,占总量的50.4%。 3)调查区的放射虫在沿岸区域较少分布,但延向外海区域,其个体数量和种数随温、盐度的增加而增加,并受到南海暖流和季节性环流的影响。该调查区中放射虫含量最高为441个/米3,其种的多样性最高为47种。

王金宝[3]2008年在《南海叁个调查区放射虫生态学和分类学的研究》文中指出放射虫是一类大洋性浮游原生动物,广泛分布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各种海域,垂直分布于从海洋表层到几千米的深层水体中。放射虫也是海洋微体古生物中的重要类群。关于放射虫的研究涉及到生物学、地质学、海洋学等各个领域,而分类学和生态学研究是其各项应用研究的基础。南海海域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是放射虫繁衍发育的极好环境。该海域放射虫种类繁多、数量丰富。本研究对1997年11月南沙群岛海域、1959年1-12月湛江海域、1959年1-12月和1960年1-6月汕头海域浮游生物中的放射虫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季节月度变化以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对各环境因子与浮游放射虫数量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阐述了现生放射虫在南海的种类组成、区系特征、分布规律和物种多样性特点,取得了以下成果:1)全面记述了南海浮游放射虫(包括南海北部和南部),共鉴定出多孔放射虫342种,包括30个新纪录种,其中南沙群岛海域295种(泡沫虫目162种,罩笼虫目133种);湛江海域232种(泡沫虫目159种,罩笼虫目73种);汕头海域167种(泡沫虫目120种,罩笼虫目47种)。泡沫虫类在湛江和汕头的多孔放射虫种类和数量中均占明显优势,而在南沙群岛海域泡沫虫种数占优,数量少于罩笼虫。2)比较分析了汕头、湛江和南沙群岛海域的放射虫种类组成,阐明了叁个海域放射虫的区系特点,它们同属南海亚区,但南沙群岛海域更多的表现为热带大洋性质,而湛江和汕头区表现了沿岸浅水区特性。3)采用数理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海域和不同月份放射虫的种类、数量与环境因子(温度、盐度、深度、硅酸盐、磷酸盐)的关系,发现采样深度与放射虫数量呈显着正相关。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初步探讨了不同放射虫组成与海流水团的对应关系。4)对叁个海区放射虫的种类和数量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南沙群岛海域的中部数量分布较多,东北部较少,各层分布的趋势基本一致。放射虫在湛江和汕头海域沿岸区域种类和数量较少,延向外海区域其种数和种群数量随温、盐度的增加而增加,并在局部区域呈斑块状密集分布;在春、夏季数量较多,冬季较少。5)研究了各调查区放射虫Shannon-Wiener指数、均匀度及丰富度等指数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南沙群岛海域放射虫的种数、Shannon-Wiener指数、丰富度均大于湛江和汕头海域。

陈洪举[4]2010年在《黄、东海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利用2006年6-7月、2007年1-2月、2007年11月和2009年4-5月在黄海和东海进行的4个航次的断面调查所获得的大中型浮游动物样品,对黄、东海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及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黄东海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并探讨了浮游动物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同时首次将分类学多样性指数应用于我国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领域,研究了黄、东海浮游桡足类的多样性。本研究旨在较全面、系统地查明黄海和东海浮游动物的群落生态学特征,探讨我国东部陆架边缘海浮游动物群落演替规律及其与环境演变的关系,同时,为深入研究黄东海浮游动物的长期变化、海洋生态系统动态变化机制、生物资源持续利用研究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制订等提供基础资料和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结果表明:黄、东海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十分丰富,4航次共记录浮游动物种类859个、浮游幼虫37类,合计种类896个。黄、东海浮游动物的种类包括原生动物门、刺胞动物门、栉水母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毛颚动物门和脊索动物门等。甲壳动物和刺胞动物是种类最丰富的浮游动物类群。浮游甲壳动物的种类数量占到总种数的一半以上,桡足类是其主要类群。黄、东海浮游动物的丰度呈现明显的季节波动,原生动物、桡足类和浮游幼虫是数量最丰富的类群,总丰度的平面分布主要由这3个类群决定。春季,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为5036.9 ind/m3,丰度的高值区主要密集于山东沿岸、长江口水域和浙闽沿岸;原生动物占绝对优势,平均值为3964.6 ind/m3,其次是桡足类,平均丰度为707.6 ind/m3,浮游幼虫的平均丰度为78.4 ind/m3。夏季,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为1118.8 ind/m3,黄海的浮游动物丰度显着低于东海,高值区主要分布于东海近岸水域;原生动物的丰度大幅度降低,平均丰度仅为16.3 ind/m3,桡足类的平均丰度为443.9 ind/m3,分布相对均匀,浮游幼虫主要分布在长江口外围水域和浙闽沿岸以及山东半岛北岸,平均丰度为57.4 ind/m3。秋季,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为790.2 ind/m3,在整个研究水域分布比较均匀;原生动物的平均丰度为167.9ind/m3,桡足类的平均丰度为353.8 ind/m3,浮游幼虫的平均丰度达到四季的最高值81.8 ind/m3。冬季,浮游动物丰度大幅下降,达到全年最低,平均值仅为162.3ind/m3,黄海和东海近岸水域丰度下降幅度非常大,使得东海外海成为浮游动物丰度的高值区;桡足类及浮游幼虫的分布趋势与总丰度类似,其平均丰度分别为64.8 ind/m3和9.3 ind/m3。由于各季节浮游动物不同生态类型间的比例有很大变化,而且环境条件差异显着,所以浮游动物丰度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并不一致,这也说明在不同季节,影响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的外因不同。秋冬季浮游动物生物多样性明显高于夏春季,但4个季节的生物多样性平面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即东海外海>东海近岸>黄海。浮游动物的种类数随纬度的减小而逐渐增大。在黄海,种类数的纬向梯度很小而趋于均匀;而在东海,浮游动物的种类数变化梯度很大,且存在明显的经向梯度。多元统计分析显示,黄海与东海的浮游动物群落存在显着差异。黄海的浮游动物群落属于偏温带类型的群落,主要有黄海群落(Y)和黄海近岸群落(苏北近岸群落)(SC),其浮游动物种类组成简单,群落结构比较单一;而东海的浮游动物群落则属于暖水性群落,主要有黑潮群落(K)、东海混合水群落(EM)和东海近岸群落(EC)。东海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复杂,3个群落在陆架延伸方向上依次呈带状分布。此外夏季还在长江口邻近水域划分出长江口群落(CJ)。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受环境变量的显着影响。各浮游动物群落均有其相应的分布区域,但在不同季节随着各水系的消长,浮游动物群落的分布范围也存在季节性的变化和位移。浮游桡足类生物多样性总体呈现从外海到近岸、从南至北逐渐降低的趋势,但其分布模式,随采用不同的指数而有所不同。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并综合目前关于我国渤黄东海浮游桡足类研究的文献,系统整理黄、东海浮游桡足类的总种类名录,并计算了其等级多样性。黄、东海有浮游桡足类406种,隶属于109属,44科,5目。根据总名录,计算了平均分类差异指数(△+)和分类差异变异指数((?)+)的理论平均值及95%置信曲线,其中△+的理论平均值为84.3。4季各群落浮游桡足类的平均分类差异指数(△+)都位于95%置信漏斗曲线的内部,说明黄、东海浮游桡足类群落结构正常。黑潮群落和东海混合水群落的绝大多数站位的分类差异变异指数((?)+)显着偏高,并有相当部分位于95%置信漏斗曲线的外部,这是由该水域浮游桡足类种类组成复杂、分类学差异大造成的。

孙美琴[5]2009年在《应用硅藻释读南海晚第四纪以来的古环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通过对取自南海的62个站位的表层样品和3个柱状岩芯进行了硅藻、沉积物粒度和地球化学分析,结合14C测年结果和已有的研究资料,查明了该海区硅藻的种类组成及分布特点,探讨了硅藻分布与现代海洋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而对南海西、南部晚第四纪以来古海洋环境演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本次从南海表层沉积物和南海西、南部两个柱样沉积物中,共鉴定到硅藻272种和变种、变型,隶属57属,并附27个图版。其中记录2个新种和6个我国首次记录的种。新种是双角缝舟藻四角变型Rhaphoneis amphiceros f. tetragona Sun et Lan和珠网斑盘藻Stictodiscus arachne Sun et Lan;新记录种分别是Asterolampra grevillei, Dictyoneis marginata, Plagiogramma Papille, Rutilaria radiate, Triceratium contumax和Triceratium suboffieiosum。南海表层沉积硅藻种类丰富,以热带外洋种为优势,伴有一定量的热带—亚热带近岸种和广布种。优势种类为非洲圆筛藻、结节圆筛藻、柱状小环藻、楔形半盘藻、具槽直链藻、海洋菱形藻、方格罗氏藻、菱形海线藻、离心列海链藻以及长海毛藻。其中,热性种结节圆筛藻在南海分布最广,是主要的优势种类。由于各海区环境因素的差异,硅藻遗壳含量分布是不同的,总体上,从陆架至深海盆,其数量呈递增趋势。沉积硅藻的分布受海底地形地貌、水动力、沉积速率、水文气候等环境条件综合作用的影响。根据沉积硅藻中具有指示意义的硅藻种的分布和生态变化,可将该海区分成6个硅藻组合带。各组合分别反映不同的海洋环境,其分布主要受到海洋环流的影响,表现为黑潮暖流、印度洋暖水的入侵以及沿岸流对南海表层沉积硅藻分布的影响。其中,Coscinodiscus africanus、Coscinodiscus nodulifer、Hemidiscus cuneiformis和Nitzshia marina等热性硅藻种类可作为黑潮暖流及印度洋暖水入侵南海的指示种。而Cyclotella stylorum、Cyclotella striata、Melosira sulcata、Diploneis bombus、Diploneis crabro和Trachyneis antillarum等则可作为判断沿岸流对南海水域影响强度的指示种。沿岸种具槽直链藻在半深海一些区域的大量出现,可能是受到沿岸水的入侵,也或者是受到浊流沉积搬运的影响。长海毛藻Thalassiothrix longissoma在深海沉积物中大量出现可以作为南海水体高初级生产力的指示种。对南海西、南部的两个柱状样SA13-76和SA08-34沉积硅藻研究表明,两孔的硅藻均呈现氧同位素旋回变化特征。根剧表层沉积硅藻研究结果可以认为在上升流作用的高生产力区,历史时期的沉积硅藻相比钙质生物能更好地反映古季风演变。南海西、南部海区明显存在冰期时夏季风弱,全新世夏期风强的特点。季风是驱动上升流加强的主要因素。不论在冰期亦或全新世,南海夏季风均存在不稳定性和旋回性的特征。综合分析地球化学指标和微体古生物指标认为南海西、南部的古生产力演化趋势在氧同位素1、3、5期表现为高的特征,2、4期表现为相对较低的特征。对SA08-34孔各古生产力指标对比研究认为,硅藻和有孔虫、CaCO3在MIS3期显着的差异,可能是因为有孔虫和CaCO3均发生了较强的溶解作用。也可能与影响各个指标变化的主要因素不同有关,比如有孔虫受季风气候影响的程度可能比硅藻要小。古生产力演化过程的主要控制因素推测主要受季风影响。本次研究的叁个柱状样中记录的一些气候突变事件,初步认为可能与首先在北半球高纬地区发现的YD事件及H事件(H1-H5)分别有关。根据SA08-34和SA09-90钻孔研究分析,推算南海南部末次冰盛期大约在13.1~13.4kaBP左右结束而进入冰消期。综合南海西、南部叁个钻孔所揭示的沉积环境演变非常一致,叁个钻孔反映的南海西、南部的古生产力、古季风、古气候演变趋势大致相同,初步认为晚第四纪以来南海西、南部气候均主要受东亚夏季风控制。

谭智源[6]2007年在《海洋领域放射虫研究五十年》文中认为我国对取自海洋标本或样品的放射虫研究始于二十世纪50年代,比国际上整整晚了一个多世纪。从大量的生物分类学与生态学工作入手,到与海洋地质学和古海洋环境研究的结合;从研究中国近海,到走向大洋以至极区;在借鉴国际上已发表参考文献的过程中,每走一步主要依靠的是我们自己的探索和耕耘。从开创此研究领域,到成果与国际接轨,在老一辈科学家的艰苦创业和辛勤带领下,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已取得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并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学科基础,为我国的放射虫生物学与地质学研究及其应用开拓了一条宽广的道路,相信将在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和人类科学进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重要作用。作者根据我国在海洋放射虫研究领域中的主要历程,介绍了其中的一些基本概况以及所取得的主要进展与成果。专此纪念着名的古生物学家盛金章院士。

陈木宏[7]2009年在《中国新生代海洋微体古生物学研究现状与发展》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拥有辽阔的海域,其地理地貌类型齐全,生态与沉积环境多样,是进行微体古生物学研究的一个绝好天然场所。中国的海洋微体古生物学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当时属于起始摸索阶段。真正发展并奠定基础的时期是在近30年以来,较为全面地开展了分类学、生态学、沉积学、生物地层学、古海洋环境分析与地质资源勘探应用研究等,基本摸清了各个主要类群的种类组成、生态环境、沉积分布及其历史过程的变化特征,提供了翔实的基础资料,并在古环境应用研究方面实现与国际接轨。文章简要回顾和分析这一历程的一些主要特点。

陈洪举[8]2007年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利用2003年6月和2006年6月在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进行的两次大面调查所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对研究水域的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和优势种进行了探讨;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的生物量和生产力及其分布进行了研究;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该水域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探讨了浮游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以期为该水域浮游动物的长期变化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种类比较丰富,两个航次共计鉴定各类浮游动物383种、浮游幼虫34个种类,合计417个种类。其中,浮游动物成体分别隶属于原生动物门、刺胞动物门、栉水母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毛颚动物门和尾索动物门等8个门类。甲壳动物和刺胞动物等为浮游动物的主要类群。浮游甲壳动物的种类数量占到总种数的一半以上,桡足类是其主要类群。2003年6月航次,调查海域浮游动物的平均丰度为323.650 ind/m3,在杭州湾口两侧各有一高值区;2006年6月航次,丰度的分布呈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趋势,调查海域浮游动物的平均丰度为864.760 ind/m3。中华哲水蚤是研究水域最重要的优势种。2003年6月,调查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呈南高北低的分布趋势,平均生物量为44.018 mgC/m3,生物量高值区主要位于浙江东北部外海水域。生产力平均值为2.023 mgC/m3.d,浮游动物日周转率dPc′/Bc的变化范围为0.023-0.075,平均值为0.049;2006年6月,平均生物量为62.141 mgC/m3,峰值区位于舟山群岛东北水域和测区东北部水域。生产力平均值为3.240 mgC/m3.d,浮游动物日周转率dPc′/Bc的变化范围为0.032-0.087,平均值为0.057。浮游动物日周转率与环境温度呈显着正相关关系。长江口及邻近水域可以划分为5个群落。除群落Ⅰ为淡水群落,优势种有汤匙华哲水蚤(Sinocalanus dorrii)和中华华哲水蚤(S. sinensis)等;群落Ⅱ属于南、北黄海中央水域群落,优势种有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近缘大眼剑水蚤(Corycaeus affinis)、平大眼剑水蚤(C. dahli)和中华箭虫(Sagitta sinica)等;群落Ⅲ、Ⅳ可与长江口外围和浙江沿岸水域群落相对应,其中的群落Ⅲ位于长江口河口区,表现出明显的半咸水群落性质,该群落优势种为:贝氏拟线水母(Nemopsis bachei)、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火腿许水蚤(Schmackeria poplesia)等,群落Ⅳ的优势种为:中华哲水蚤和中华箭虫等;群落V属于受暖流影响显着的东海水域群落,优势种为:肥胖叁角溞(Evadne tergestina)、中华哲水蚤、平滑真刺水蚤(Euchaeta plana)、精致真刺水蚤(E. concinna)和中华箭虫等。从浮游动物分布和环境因子关系分析看,影响浮游动物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子为盐度。研究水域浮游动物生物多样性比较高。2003年6月,调查海区浮游动物的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2.53,均匀度为0.53,丰富度为5.47;2006年6月调查海区的浮游动物香农-威纳指数平均值为2.79,均匀度为0.49,丰富度9.57。

翟滨[9]2009年在《低纬度西太平洋硅藻席沉积时空分布及群落组成研究》文中认为大洋硅藻席沉积是硅藻大规模“勃发”的产物,且其样品采集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本文利用在低纬度西太平洋136°~140°E,15°~21°N区域内首次发现的硅藻席沉积岩芯为研究对象,确定了成席硅藻的种类,探讨了硅藻席的时空分布,并对WPD03和WPD12两个岩芯的硅藻进行分析鉴定,通过对深海沉积硅藻组合的变化探讨低纬度西太平洋硅藻席形成时期的环境变化状况,进一步分析了该区域硅藻席沉积的形成机制。通过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出现于这一低纬西太平洋的硅藻席的成席藻类为“树荫种”硅藻Ethmodiscus rex(Wallich)Hendey;2)硅藻席发现站位成带状分布,大致呈北西-南东向展布,且大部分散布在17°N~20°N之间水深在CCD以下4837-6150m较平坦海底的深水区;3)经AMS14C测年结果显示,富含硅藻席的沉积物发生于16.0 ~ 28.6 ka B.P. 14C年期间,即“勃发”发生于末次冰期最盛期;4)在WPD 03和WPD 12两个岩芯共155个样品中共鉴定硅藻40属101种(含变种),且Thalassionema frauenfeldii的相对百分含量最高,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Azpeitia nodulifera、Nitzschia marina、Hemidiscus cuneiformis等次之,这五种硅藻占整个硅藻物种相对百分含量的85%左右,说明在该海域表层水体硅藻席沉积过程中,这五种硅藻最容易与成席硅藻在同时期的环境中生存,形成勃发;5)MIS3期的晚期,该区域表层海水盐度降低,这有助于该区水体的成层化,从而使“树荫种”硅藻开始勃发,导致“秋季倾泻”;6)末次冰期由于南极中层水(AAIW)北扩,南大洋中层水将富含硅酸盐的海水带入了研究区,即南大洋的“硅溢漏”作用,使该区域硅藻得以勃发,同时,铁输入的增多,可能也是造成硅藻勃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 南海北部浮游生物中的放射虫分类学和生态学研究[C]. 王金宝.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 2003

[2]. 南海北部浮游生物中的放射虫分类学和生态学研究[D]. 王金宝.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3

[3]. 南海叁个调查区放射虫生态学和分类学的研究[D]. 王金宝.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8

[4]. 黄、东海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D]. 陈洪举. 中国海洋大学. 2010

[5]. 应用硅藻释读南海晚第四纪以来的古环境[D]. 孙美琴. 中国海洋大学. 2009

[6]. 海洋领域放射虫研究五十年[J]. 谭智源.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7

[7]. 中国新生代海洋微体古生物学研究现状与发展[J]. 陈木宏. 古生物学报. 2009

[8].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D]. 陈洪举. 中国海洋大学. 2007

[9]. 低纬度西太平洋硅藻席沉积时空分布及群落组成研究[D]. 翟滨.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9

标签:;  ;  ;  ;  ;  ;  ;  

南海北部浮游生物中的放射虫分类学和生态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