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 福建漳州 363000)
【摘要】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治疗踝跖屈肌痉挛的优质护理体会,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科52例脑损伤患者踝跖屈肌痉挛的临床资料,均采用A型肉毒素对痉挛肌肉进行多点注射治疗,并应用优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结果:52例患者中,43例有效,9例无效,总有效率82.69%。结论:优质的护理及健康宣教对提高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肌肉痉挛患者的疗效、减少并发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肌肉痉挛;A型肉毒毒素;并发症;优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6-0289-02
踝跖屈肌痉挛大多是由于脑卒中、颅脑损伤及脑性瘫痪所致,具体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关节僵硬,动作协调性不好,平衡差,站立困难、异常步态,使康复训练不能有效地执行,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的治疗方法疗效差,A型肉毒毒素注射缓解肌肉痉挛成为治疗运动功能障碍的重要治疗措施。A型肉毒毒素注射是一种新型的降低肌张力的治疗手段,它是肉毒杆菌产生的一种嗜神经毒素,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的突触部分,抑制乙酰胆碱(Ach)的释放,阻断神经和肌肉之间信息传导而使肌痉挛缓解。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共收治的52例进行A型肉毒毒素注射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科行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下肢踝跖屈肌痉挛患者共52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12例,年龄2~67岁,病程2~15年,其中脑性瘫痪9例,颅脑损伤7例,脑卒中36例。其中注射2次以上者4例。
纳入标准:(1)脑性瘫痪、颅脑损伤、脑卒中,严重踝跖屈肌痉挛导致的足下垂,仰卧位被动足背伸时改良的Ashworth评分(MAS)3分;(2)至少2个月以上的常规抗痉挛治疗,疗效不佳。
排除标准:(1)发热或上呼吸道感染;(2)踝关节挛缩固定;(3)注射部位有破损或感染;(4)有神经肌肉接点等疾病;(5)近1周服用氨基糖苷类抗菌素等;(6)妊娠、哺乳或既往有CBTX-A治疗史。
1.2 方法
采用A型肉毒毒素(保妥适),剂量为100u/支,消毒后注入2ml灭菌注射用水,稀释成50U/ml,药液应现用现配,摇均避免产生泡沫,以免影响药液的稳定性。[1]注射剂量根据痉挛的程度及部位的大小而定,采用多点小剂量注射,注意回抽有无回血,严禁注入血管内。具体操作:在肌骨彩超的引导下,采用电刺激(ES)方法准确定位靶向肌:腓肠肌内、外侧头、胫骨后肌和比目鱼肌。每块靶肌选择2~4个注射点。每块肌肉注射量毛50U,注射剂量选择300U,如1周内无效的患者,如考虑是剂量不足所致,追加注射1次,总量不超过600U[2]。
1.3 护理
1.3.1心理护理 患者因疾病致残,对肉毒毒素不了解而产生疑虑。因此,护士应鼓励患者,增强其信心,向患者介绍该药的治疗效果,使其理解并配合治疗。
1.3.2注射前评估 评估既往史及禁忌症;评估过敏史并备好急救药品及物品。评估用药史,2周内有无服用氨基糖苷类及喹若酮类抗生素,慎用服用抗胆碱药物的人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不推荐使用[2]。
1.3.3注射中的护理配合 严格无菌操作,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注射后按压3~5分钟,防止出血或形成血肿。
1.3.4注射后护理
1.3.4.1注射后当天 观察患者的生命征,有无呼吸困难、头晕。常见有流感样症状、注射点疼痛、肌无力等不良反应,罕见严重不良反应如吞咽困难、呼吸衰竭[3],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注射点如有剧烈疼痛血肿等,给予患肢制动并冰敷;观察有无过敏反应,该药是一种免疫源性蛋白,可产生抗体,极少数受术者可能发生皮疹甚至过敏性休克[4]。
1.3.4.2观察患者的肢体功能情况,肢体软瘫无力,给予功能性电刺激及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改善症状。做好预防跌倒宣教,床椅转移时做好防护,防止患者发生坠床跌倒。
1.3.4.3良姿位摆放的指导 不正确的体位摆放,易造成关节畸形、肩关节半脱位,不利于康复训练的进行及肢体功能的恢复。
1.3.5肢体功能锻炼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指导 患侧肢体肌张力减弱,应开始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锻炼,如刷牙、洗脸、进食、穿衣、如厕等;并在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锻炼,纠正异常步态及动作。
1.3.6出院指导 遵医嘱用药,病情变化及时就诊;进低盐低脂饮食,注意营养搭配;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注意行走姿势有无异常。若有肌痉挛复发者应根据肌痉挛评定结果再行治疗,但间隔时间不少于6个月。
1.4 评价指标
(1)起效时小腿肌肉紧张减轻,感觉舒适,被动活动踝关节时阻力降低视为有效。(2)治疗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评定。评定内容:MAS评定屈肌张力,0~IV级。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算,进行组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阶段的MAS评分对比,用前后配对t检验做统计学处理,观察变化情况。所有统计分析均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界限。
2.结果
2.1 疗效
肉毒毒素注射后6~12小时起效,2周左右达高峰,作用维持时间3~9个月,平均7个月,52例患者中43例有效,9例无效,总有效率82.69%。
2.2 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52例患者中3例出现注射部位血肿,其余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
3.讨论
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肌肉痉挛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疗效已得到肯定,其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虽不常见,但也应予重视。优质护理计划及措施的落实,确保医疗及护理的安全,提高A型肉毒毒素治疗的疗效、减少并发症。此类病人生活自理能力的障碍及自我形象紊乱,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我们通过了解患者心理状态,鼓励患者增强信心并配合治疗;其次,评估用药指针是确保医疗护理安全的重要环节。重视护理安全,做好预防跌倒及良肢位摆放的宣教,防止患者发生坠床跌倒及预防关节畸形、脱位,有利于康复训练的进行;对于过度的依赖的患者,我们告知自理能力锻炼的重要性,并根据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锻炼,减轻肢体功能废用的进程。最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定时监测血压、血糖;饮食上注意营养搭配,低盐低脂;定时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劳逸结合,门诊随访。
4.总结
我科利用优质护理程序,制定整体护理计划并按计划实施,确保了医疗及护理的安全,提高了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肌肉痉挛患者的疗效、减少并发症,获得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中国康复医学会肉毒毒素治疗成人肢体痉挛状态中国指南(2015)[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vol.30(1):92.
[2]中国康复医学会肉毒毒素治疗成人肢体痉挛状态中国指南(2015)[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vol.30(1):90.
[3]邱泽武,王喆,彭晓波,等.肉毒素美容中毒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救治[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0-04,12(2):114.?
[4]林茂辉,刘传君.1例A型肉毒素致过敏反应的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4)429.
论文作者:黄晓华,吴小梅,林雁和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9月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0
标签:患者论文; 毒素论文; 肢体论文; 肌肉论文; 疗效论文; 并发症论文; 功能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9月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