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新城乡中心小学 138000
教学理念是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教学理念有理论层面、操作层面和学科层面之分。明确表达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场面:教师一味地讲,学生一味地听,教师讲到哪里,学生就想到哪里,教师说到哪里,学生就听到哪里,提问一个接一个,表面看是在使用启发教学,实际是一种填空式问答,将学生的思维引入预先设计好的圈套。学生没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空间;学生没有自我探求的时间;学生没有自我发展的余地。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材也是一样,只不过是语文教学的素材,是帮助学生学习的材料,它不是束缚学生思维发展的枷锁。现代教育要求每一个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既能够提出和发现与日常生活体验有关的问题,也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单一的使用教材,而应正确、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努力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为学生自主探究拓展途径。教师要开放性的使用教材,这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是打破教材不能改动的神话,可以根据教育目标、教育需要将教材内容适当增删,适当重组。如《凡卡》一课结尾没有信寄出后的结果,可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续写信寄出以后的情况。这篇课文还可以和《卖火柴的小女孩》《小音乐家杨科》《小珊瑚》等文章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比较中探究出共性的东西。第二,加强各学科间的联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教材多样化的策略,提倡并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教师在教材使用中完全可以完全打破学科的界限,自组教材或自编教材,进行综合性教学。例如把课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和常识课的《认识方向》组合,把课文《树叶画》和美术课《秋天的画》组合,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由于探究内容和途径的多样化,学生在探究中一定非常投入,很多问题会很自然的解决,教学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指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有效途径。利用指导性的阅读提纲,督促学生根据提纲中关键性的问题读书,独立思考,钻研教材,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学校学到的只是一些必需的、和基本的知识,更大量的知识则是在社会上通过学生自学获得。所以,培养学生的自学和阅读能力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课前预习远远不等于自学,但对低年级学生,教师通过阅读提纲指导学生阅读,久而久之,学生便体会出预习的真谛,善于抓住问题的要点和关键,随着年岁的增长和知识的丰厚,自学能力也就渐渐的形成。
培养学生质疑,是形成探究能力的一大途径。在学生对学过的新知识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应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探讨,并密切注意学生争议的内容、气氛和动向,及时给以启发和引导。对于有争议的问题,教师不要做正面解答,要从侧面提出相关的简单问题,有时可以提出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问题,以启发学生思考。学生经过相互争辩,模糊概念充分暴露,疑难问题从而得到初步解决,这种议论争辩,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多向思维,对培养学生善于质疑,多向思维以及口头表达能力都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中,教师善于为学生创造探索的情境尤其重要。教师要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讨论地位,鼓励学生踊跃提出不同的见解。对于学生提出的奇特想法甚至与自己见解相反的想法,都要心平气和地耐心地听取,对于对的说法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对于说法错的或不和适宜的,则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自行纠正。让学生在教师的赞许和鼓励下,意识到自己有潜在的能力,感受到通过努力,定可取得好成绩,从而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这种浓厚兴趣的形成,调动起学生学习热情,激励起学生刻苦钻研的精神,学生在追求知识、探索规律、掌握技能技巧的过程中发展了自学能力。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把情感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要突破单纯注重知识传授和发展智力的局限,把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放到至关重要的位置,使学生具有学习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教师必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由教师权威转变到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由强调学生苦学转变到强调学生乐学;由单纯的说教转变到多向情感交流;由一味的批评教育转变到以表扬为主,让学生品味成功;由害怕学生在课堂上出错转变到允许学生出错,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阵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学,从始至终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因此,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只有教师的活动,学生必须积极的参与,要有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和空间,使课堂气氛变得和谐、活跃。教学中,教师要把自己的课堂做以下改变:变一言堂为群言堂,以学生的发展为起点,让学生充分参与,积极表现,让每个学生都尽其发展;克服死记硬背的弊端,提倡导趣、导疑、导思、导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奇思异想;避免教师满堂灌、满堂问,激励学生勤思多问,多练习,使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通过自己的尝试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纽带;由教师只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时期、新形势的感召,冲破了过去封闭的课堂教学的禁锢。合理有效地使用好这一全新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更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人文素养,培养出新时代所需的新型人才。
论文作者:李执坤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12月总第22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9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教材论文; 自己的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学生学习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5年12月总第22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