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理新课标的理解以及对地理学新动态的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理学论文,标的论文,新课论文,地理论文,动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学地理教师非常关注地理新课标以及与新课标有关的新教材和新课程。在新课标地理课程和教材培训的过程中,很多教师提出了与新课标有关的问题,有的教师还提出了关于地理学发展动态的一些问题。作为《现代自然地理学》国家级精品课程的主持人、国家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现代自然地理学》的主编,以及中学地理新课标教材的主编(原刊编者注:本文第一作者王建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新课标教材鲁教版高中地理主编),有责任和义务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回答,以帮助中学地理老师解答所面临着的一些疑惑。
问:过去地理课教学课时一直不少于54课时,而高中地理新课程中“地理1”只有36个课时。在教学中,教师们感到自然地理的内容具有相互联系的特点,有些知识不讲,学生不知其形成原因,学起来会比较困难;如果讲又感到课时不够。您觉得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答:课时的多少决定于讲什么、怎么讲。教师应该抓住地理学的本质和核心,对内容进行选择,围绕本质与核心进行阐述与论述,就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讲好地理课。
那么,地理学的本质和核心是什么呢?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地理环境以及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所谓“地理环境”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环境。地球表层环境是由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因此,圈层相互作用就成了地理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地理学课程必不可少的内容。要谈圈层相互作用,圈层也应该做适当介绍,但如果“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可能只讲一个圈层也不止需要36个课时。因此,需要进行取舍。我们不是讲地质、不是讲气象、不是讲水文或者生物,不需要各部分都讲得很细。应该围绕着地球表层环境,选取那些对地球表层环境的形成与变化起着重要作用的内容。讲岩石圈,主要讲海陆分布、地面起伏及其构造运动对地球表层环境的框架与格局的影响与控制;讲大气圈,主要讲气候的分异规律是怎么形成的;讲水圈,主要讲水的运动与相变是如何改变地球表层环境的;讲生物圈,主要讲生物是如何调节地球表层环境而使之保持相对平衡的。这样,才能把握住重点,在有限的时间内讲清楚地理学的脉络。
问:自然地理是地理学的经典内容,对自然地理部分将大气、水、地质、地貌、生物、土壤各要素一一剖析,有较强的系统性,感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比较密切。而高中地理新课程中“地理1”包括“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4部分,感到没有原来的系统性好。您是自然地理学专家,请您谈谈如何看待现行课标中自然地理知识的联系。
答:过去强调的是各单元(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内部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如气象气候部分,大气组成、结构、大气环流与天气系统之间的联系是比较密切的;地质部分,岩石与矿物、岩石与地形、不同岩石类型之间的联系是比较密切的;水文部分,比较强调河流、湖泊和海洋之间的联系。而各单元(各个部分、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似乎偏弱一些,如气象气候与地质、地质与水文之间的联系相对比较弱。新课标则更加重视各个单元(各个部分、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更加重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以“地理1”为例,分“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个部分。“宇宙中的地球”是从天文学的角度阐述地理环境形成的宇宙背景,“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是从物质流和能量流的角度阐述地理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包括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联系。可以这样说,过去的地理学课程是从地理环境的微观方面着手,揭示地理环境的某些方面的性质与特征。而新课标则试图从宏观方面把握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质与特征。就好像过去教给学生的首先是大象的腿、大象的头、大象的尾巴、大象的身子,并且告诉学生他们的组成与构造以及功能,最后告诉学生他们组成了大象。而新课标试图一开始就告诉学生这是大象,由4条腿、一个头、一条尾巴和一个身子组成,他们之间是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从而使大象具备了许多功能。因此,要正确把握新课标的知识联系,首先要正确理解与把握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从整体的地理环境出发去理解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运行机制以及形成和变化规律。
问:中学教师在讲授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时,往往感到比较困难,您觉得应该怎么理解、怎么讲授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和讲授:一是各个圈层(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的;二是地理环境(地球表层环境)具备各个圈层所不具备的功能。
以青藏高原的作用为例,岩石圈的运动导致晚新生代青藏高原的形成,其形成改变了大气环流,使原来地处副热带干旱地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变为湿润的鱼米之乡。高原的形成改变了早新生代东高西低的地势,变为西高东低的格局,从而使得滔滔长江向东流。由于地势的变化和大气环流的改变,使得水循环的形式与路径发生了改变。当然,这个地区的生物面貌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改变了的大气环流带来了更多的降水,湿润的气候加强了对岩石的风化,增加了的径流也加强了对岩石圈的侵蚀和改造。可以看出,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着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体现。
单纯有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都不可能支撑人类的诞生和演化,只有4个圈层相互作用形成的地球表层环境(地理环境)才具有支撑人类诞生和演化的功能。就像手表的各个零部件并不具备计时的功能,而这些零部件组合而形成手表却具备计时的功能一样,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问:新课标的出发点是地理素质的培养,对于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不很强调。一些中学老师反映,这对于应对高考似乎不太有利。您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
答:新课标讲得很清楚,在中学开设地理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公民的地理素养。从这一点出发,衡量中学地理课程好坏的标准,应该是这门课程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学和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能否培养学生有关人地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能否培养学生欣赏地理景观、理解世界上重大事件发生的地理背景的能力。
我国高等教育正逐渐步入大众化的时代,素质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公民素质重要组成部分的地理学课程,应该关注生活,从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学的兴趣;应该突出应用,培养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该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努力使学生树立人地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但是,考虑到目前高考的现实情况和需求,还应该注意讲清楚各章节、各单元之间的联系性。当然,高考也应该考虑新课标对于培养公民地理素养的要求,着重考查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知水平,考查学生欣赏地理景观以及理解世界上一些重大事件发生的地理背景的能力。
问:王老师,能否请您以通俗的语言给我们中学地理教师介绍一下自然地理学的最新发展是什么?
答:(1)地理学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遇,逐步进入了地理学复兴的时期。随着地理技术的发展,随着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越来越得到世界的重视和承认,地理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①世界正在逐渐步入知识经济和后工业化社会的时代,可持续发展逐步成为世界的主题。《中国21世纪议程》的主题词是资源、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这些均与地理学研究的内容密切相关。因此,社会经济对地理学提出了更大的需求,地理学也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②中国的高等教育开始进入大众化的时代,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因此,素质教育将会成为时代的主流。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环境以及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地理学,是素质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俗话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现代社会,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天文还可以生活的话,那么,不懂得地理就可能会困难重重。人类的生活、生产,离不开地理。
③美国科学院和资源环境局组织重新发现地理学委员会所做的调研发现,近30年来,地理学受到了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学习地理学的学生有了很大的增长,从事地理学研究和教学的人员越来越多。
可以说,地理学面临着比以前更好的发展机遇,进入了一个新的复兴时期。自然地理学也不例外。
(2)20世纪80年代后期,尤其是90年代以来,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在更加重视和强调综合性和区域性的同时,还开始重视和强调系统性、环境性和应用性。
①更加强调综合性。重视和强调多要素的交叉融合,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②更加强调区域性。不仅仅是地域分布和区域差异,而更加强调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
③更加重视系统性。地球科学逐步进入地球系统科学的时代,而地理学逐步进入地理科学和地球表层系统科学的时代。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系统(或者环境)的核心学科,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系统(或者环境)的核心学科。因此,应该强调自然地理学的系统性。所谓系统性就是部分之间的联系性。地表环境是由四大圈层相互作用形成的,应该重视圈层的相互作用。地表环境是由各个环境单元组成的,因此,要重视各个环境单元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系统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因此,还要重视地表环境的整体性和层次性。
④更加重视环境性。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强,地表环境不再是纯粹的自然环境,而是在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复合环境。因此,研究地表环境要重视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人类步入了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人类更加重视自己赖以生存的地表环境,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对环境的重视在一定范围内甚至超出了对于资源的重视。因此,自然地理学的环境性受到重视是必然的。
⑤更加重视实证性。不再从文献到文献,从书本到书本,而是更多地到野外、到现场进行观测、调查、试验,到实验室中进行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分析化验,利用航空和航天技术对地球表层环境进行观测、监测和探测。
⑥更加重视应用性。其应用不再仅仅局限于自然地理区划、土地评估等方面,而开始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探讨资源环境的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和调控的可能方法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