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比较膝内翻型骨性关节炎经腓骨近端截骨术和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9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膝内翻型骨性关节炎患者,共3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胫骨高位截骨术、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疗效相当,但是观察组血清P与E2水平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膝内翻型骨性关节炎患者,不管采用腓骨近端截骨术还是胫骨高位截骨术均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前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腓骨近端截骨术;胫骨高位截骨术;膝内翻型骨性关节炎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9-0045-02
膝内翻骨关节炎作为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在中老年患者身上具有很高的发生率。当下,关于该病的治疗主要有两种方式,即保守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其中外科手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术式为胫骨高位截骨术(HTO),但是受术后骨量丢失和髌骨低位等因素的影响,不利于再次开展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1]。现选取30例患者为对象,观察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6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30例膝内翻型骨性关节炎患者,男18例、女12例。现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观察组年龄50~66岁,平均年龄(60.5±1.4)岁;对照组年龄51~65岁,平均年龄(59.9±1.6)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HTO治疗。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手术切口位置位于胫骨结节延伸到关节线附近,将髌腱止点区充分暴露出来,对内侧副韧带进行有效保护,对胫骨骨膜进行适当的剥离,关于膝关节复位。将撑开器放置到V形截骨面,张开到拟矫正角度,确保力线能够在透视下恢复正常,对胫骨后倾角度进行适当的增加,在截骨间隙中使用骨代替材料,选择胫骨近端在胫骨前内侧将钢板锁定,固定锁定螺钉和钢板,将代替材料再次放置其中,最后将切口逐层关闭,依次缝合,手术完成。
观察组:腓骨近端截骨术。选择腓骨后外侧入路,切口长度为5cm,位于患肢腓骨头下6~8cm处,为腓骨后外侧纵行切开,将组织切开后对比目鱼肌和腓骨长肌间隙的周围组织,一直到腓骨表面,切开腓骨表面骨膜,钝性剥离腓骨四周1.5~2.0cm的范围,将腓骨采用线锯截断,对于断端需要用骨蜡封闭,对伤口进行清洗处理,最后依次进行缝合并完成手术[2]。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开展为期1-3年的随访,观察术后切口愈合与并发症情况;术后3个月进行KSS(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与HS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手术情况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
2.2 并发症
术后,全部患者的术后切口均为一期愈合。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腓浅神经感觉支牵拉伤、1例伸踇长肌肌力减弱的情况,对照组1例腓浅神经损伤、2例髌骨低位。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HSS与KSS评分
术后三个月,观察组HSS评分为(80.4±3.1)分、KSS评分为(77.3±4.0)分,对照组分别为(82.5±3.4)分、(78.6±4.5)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在骨质疏松的影响下膝关节骨关节炎双侧胫骨平台极易出现沉降的情况,这一结果得到临床生物力学和影像学的研究证实。关于膝关节负重,60-80%由内侧胫骨平台承担,该平台外侧具有腓骨,但是内侧不具备骨性支持。HTO的治疗机理主要是楔形截骨,致力于异常下肢力线的纠正,以此有助于改善内侧间室压力与机体的疼痛情况。在“弓弦理论”上有学者提出“弓弦结构”,通过分析人体骨和肌肉之间的关系,发现在打断腓骨后会相应的增加后“弦”的力量,由此会促进膝关节内侧压力的减小,增加内侧间隙的宽度,以此能够更好地改善力线。
临床研究认为腓骨的截除,能够有效阻碍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进一步发展,“膝关节不均匀沉降”为腓骨截骨术的治疗机制之一,截除腓骨上段后关节周围软组织为致力于此处软组织的重新平衡,需要通过机体适应与调节,确保截除腓骨后新环境能够让机体尽快适应,以此有助于增宽膝关节内侧间隙,外移力线,有效的缓解疼痛感[3]。
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在术后切口愈合、并发症与HSS、KS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腓骨近端截骨术和HTO在膝内翻型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当中均具有显著效果,但是前者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
【参考文献】
[1]杨朝君,孙智文,田洪涛.腓骨近端截骨术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短期疗效比较[J].中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2016,2(1):38-43.
[2]白玉,王爱国,骆晓飞.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内侧间室性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分析与机制探讨[J/CD].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2016,2(3):161-165.
[3] Arnaud Diffo Kaze,Stefan Maas,Danièle Waldmann,et al.Bi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ive different currently used implants for open-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Orthopaedics,2015,12(2):14.
论文作者:陈康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8
标签:腓骨论文; 胫骨论文; 膝关节论文; 统计学论文; 患者论文; 关节炎论文; 骨关节炎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