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华康医院神经内科 四川达州 635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尿激酶介入动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76例2015年3月-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尿激酶介入动脉溶栓治疗,分析2组疗效。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3d、15d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尿激酶介入动脉溶栓治疗,可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得到更大程度的改善,总体疗效更理想。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尿激酶;溶栓
【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4-0104-02
急性脑梗死(ACI)也可称为缺血性脑卒中,其为因颅内动脉出现急性闭塞引起脑部出现缺血性神经功能变化的病症,发病率高达50%~70%,且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和死亡率[1]。治疗ACI的关键在于促进血管内血栓得到快速消除,使受塞血管快速再通,促进血流得以恢复,进而降低梗死面积。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尿激酶介入动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于2015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象。排除存在肝、心、肾功能不全者,严重糖尿病者,脑出血者,麻醉及造影剂过敏者,其他非血管性异常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入选者分为2组。对照组38例,性别:男20例,女18例;年龄:47~70岁,平均(58.6±2.4)岁。观察组38例,性别:男21例,女17例;年龄:46~72岁,平均(59.6±2.1)岁。组间入选者一般资料构成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治疗内容主要为脱水、抗凝、降压、清除氧自由基、降纤、营养神经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施尿激酶介入动脉溶栓治疗。按照脑血管造影术实施常规术前准备,肌内注射0.2g的苯巴比妥钠之后将患者送至导管室接受动脉溶栓治疗。行股动脉穿刺成功后,静脉注射肝素,剂量为5000IU,过后每1h追加2500IU的追加,促进全身肝素化得以实现。使用利多卡因实施局部浸润麻醉,选于右侧腹股沟韧带下方的1.5cm位置作为穿刺点,实施Seldinger股动脉插管术的穿刺操作,将6F股动脉鞘置入,实施DSA检查,将闭塞血管部位明确,借助路图、微导丝作为引导,送微导管至血栓部位以及远端,通过微导管将尿激酶推注。将20万IU的尿激酶溶于50ml生理盐水,然后实施首次持续注入,过后维持此浓度实施持续推注或泵入,直至患者病情出现明显好转,复查实施血管造影,观察血管开通情况,明确开通可停止溶栓治疗。尿激酶使用总剂量大于150万IU血管仍未开通者也终止溶栓治疗。
1.3 疗效评估标准
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程度为91%~100%;显著进步:评分减少程度为46%~90%;进步:评分减少程度为18%~45%;无变化:评分减少程度小于17%;恶化:评分无减反而增加,增加超过18%。治疗总有效率=(基本治愈+显著进步+进步)/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行统计学分析,所用软件为SPSS 20.0版本统计软件包。计数资料组间对比行χ2检验,以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对比行t检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以P<0.05表示。
2.结果
2.1 组间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组间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对比
接受治疗后第3d、第15d,对照组患者平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18.78±4.32)分、(15.68±4.16)分,观察组评分分别为(12.11±3.26)分、(8.16±3.74)分,观察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在脑梗死发生之后的几分钟之内,处于梗死中心区的神经细胞立即会出现不可逆性坏死,但是在此期间,周围半暗带因有半暗带侧支循环,在神经细胞生物电活动完全停止的情况下,处于一定时间段之内时仍然能够保持正常平衡以及完整的结构,是可逆性的[2]。因此,当急性脑梗死发生之后,如能够及时实施处理,促进半暗带血供快速得到恢复,便可促进其功能恢复正常。尿激酶为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溶栓剂,其无抗原性,在应用过程中具有较短的半衰期,仅为13min[3]。在应用尿激酶过程中,通过导管将尿激酶直接推注至具体血栓位置,可促进局部的血液浓度得到有效提高,便于对血栓溶解情况进行观察,同时可更好地掌握使用剂量,降低出血发生风险。应用,尿激酶介入动脉溶栓方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可促进局部药物浓度得到显著提高,在减少用药使用总剂量基础上促进血管再通率得到显著提高,使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得到更大程度的改善。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尿激酶介入动脉溶栓后,该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尿激酶介入动脉溶栓,可大大提高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总体疗效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贾万春.急性脑梗死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及超选择性动脉溶栓的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1(02):454-455.
[2]刘锋昌,杨美荣,秦晓琴,等.尿激酶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比较[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6(26):108-109.
[3]段丽.尿激酶静脉与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08(04):400-401.
论文作者:胡涌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9
标签:尿激酶论文; 动脉论文; 患者论文; 溶栓论文; 脑梗死论文; 对照组论文; 评分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