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弹性锥套连接的设计

一种新型弹性锥套连接的设计

一、一种新型弹性锥面套联接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张佳浩[1](2021)在《特殊螺纹接头密封性能和连接强度研究及设计参数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特殊螺纹接头使用过程中,受到各项载荷的共同作用,会发生密封失效和螺纹连接失效等事故,降低油气开采效率。因此,为研究接头设计参数对其密封性能和连接强度的影响规律,对密封面锥度、球面半径、螺纹导向面角、承载面角和螺纹牙宽度不同的特殊螺纹接头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据此优化了其设计参数。建立了锥面对锥面和球面对锥面两种形式的密封面接触力学模型,以及脱扣失效和剪切失效临界载荷模型,经分析可知,影响接头密封性能和连接强度的主要参数的范围如下:密封面锥度为1/4至1/20、球面半径为3mm至25mm、承载面角为-9°至3°、导向面角为5°至40°、外螺纹牙宽度为1.45mm至3.215mm。由此,建立了不同参数接头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了在上扣扭矩、轴向拉力和内压载荷复合作用下,接头整体、螺纹及密封面的等效应力分布状态和密封面处接触压力变化情况。基于分形理论,建立了考虑密封面粗糙度时,锥面对锥面接头的密封面分形接触模型和有限元分形模型,分析了不同分形维数下接头密封性能的变化规律,并对两种不同密封形式的接头进行了上卸扣实验,验证了其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在复合载荷作用下,当锥面对锥面接头的密封面锥度为1/12至1/16时,密封面处的最大等效应力小于材料屈服极限,接触压力大,接头密封性能良好;当球面对锥面接头的球面半径为10至20mm时,密封面接触压力大,接触长度长,密封性能良好。当螺纹承载面为-4°、-3°和3°,导向面为10°至20°、螺纹牙宽度为1.4mm至2.6mm时,螺纹部分的等效应力小于材料屈服极限且分布均匀,接头连接强度良好。考虑密封面粗糙度时,在上扣扭矩作用下,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加,主密封面处的等效应力和接触压力均减小,接触长度增长。本文研究得到了不同设计参数接头的应力分布规律,进一步分析了其密封性能和连接强度,为特殊螺纹接头的设计、生产加工和现场选用提供参考。

高翔[2](2021)在《重型车刀夹紧机构优化及紧固螺钉预紧力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重型车刀是对大型零部件进行加工的重要工具,而合适的重型车刀夹紧机构可以有效改善刀片以及刀片支撑面的受力情况。在夹紧机构中,紧固螺钉的预紧力会直接影响刀片承受的夹紧力,而夹紧力大小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刀片以及刀片支撑面的应力场分布情况。目前国内外对于重型车刀夹紧机构的研究较多,但是对于刀片紧固螺钉的研究很少,而且大部分生产厂商对于紧固螺钉的预紧多是依靠工人师傅经验进行预紧,对预紧力大小没有具体的规定。因此为了减小重型车刀车削工作时刀片的最大应力值,改善刀片支撑面的应力场分布情况,提高刀具的工作效率,保证加工精度,对于重型车刀夹紧机构以及预紧力的研究是有必要的。本文对常用的重型车刀刀片夹紧机构的结构和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基于不同夹紧机构的优缺点,提出一种新型的重型车刀夹紧机构,即锥孔球头杠杆式重型车刀夹紧机构。并得到夹紧机构中各主要构件几何参数对刀片最大应力值以及刀片支撑面应力场均匀性的影响情况。首先,基于赫兹接触公式以及杠杆平衡方程推导出未受切削力时刀片危险点应力的计算公式,以及刀片受到的夹紧力公式,为刀片受力情况的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再根据刀片危险点应力以及夹紧力的计算公式确定对刀片应力有较大影响的参数,最后结合模型装配以及理论计算两种方法对这些参数对刀片受力情况进行分析,确定最优的取值范围。然后,建立重型车刀的三维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利用ANSYS Workbench对影响刀片应力和刀片支撑面受力情况的参数分别进行单因素仿真试验以及正交试验,确定采用不同参数组合时刀片的受力情况,得到可以使刀片受力情况达到最优的一组参数组合。最后,对夹紧机构中的紧固螺钉进行仿真试验分析,得到采用不同的紧固螺钉的主要参数时刀片受力情况和螺钉受力情况,并得到最优的参数组合。通过观察不同预紧力下刀片和螺钉的受力情况,确定最佳的预紧力范围。

殷浩勋[3](2021)在《多载荷耦合作用下的高速主轴-刀柄圆锥配合界面接触特性分析》文中指出高速主轴系统是高精度、高性能机床的核心部件之一,主轴-刀柄联接部件作为高速主轴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配合界面的接触特性会随着高速主轴运行状态的改变而呈现出配合松动、弯曲变形等问题,将制约高速主轴系统的回转精度、振动性能,从而影响产品的加工质量。本文针对锥度为7/24的BT50主轴-刀柄圆锥配合界面的接触特性问题,从主轴-刀柄承受与实际工况较相符的多载荷角度出发,在弹性力学的基础上,假设主轴-刀柄圆锥配合界面的边界条件,分别建立了轴向力-离心力耦合下主轴-刀柄配合界面接触变形的理论模型,轴向力-离心力、轴向力-离心力-切削力、轴向力-离心力-主轴温升等多载荷耦合作用下的主轴-刀柄配合界面有限元模型,并得到了上述各因素对高速主轴-刀柄配合界面接触特性的影响规律;最后通过高速主轴回转精度实验验证了多载荷耦合作用下的高速主轴-刀柄配合界面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为提高高速主轴-刀柄系统联接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高速主轴-刀柄配合界面接触变形理论模型。在假设边界条件1和2下,采用弹性力学理论,建立了轴向力-离心力耦合作用下高速主轴-刀柄配合界面轴线方向的接触变形理论模型,发现在两种边界下:离心力固定时,轴向力的增加会导致主轴锥面的径向变形量变大,刀柄锥面的径向变形量降低;轴向力固定时,转速的升高,会导致主轴和刀柄锥面的径向变形量升高。(2)多载荷耦合作用下的高速主轴-刀柄接触特性有限元模型。通过采用4阶44节点六面体等参数网格单元形函数,建立了高速主轴-刀柄配合界面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边界条件2下轴向力-离心力、轴向力-离心力-切削力、轴向力-离心力-主轴温升作用下的高速主轴-刀柄圆锥配合界面接触变形、应力等接触参数,发现在轴向力和离心力不变时:切削力越大,背离切削方向的主轴锥面径向变形量越大,刀柄锥面的径向变形量越小;主轴温升越高,主轴-刀柄配合界面的接触变形越小。(3)高速主轴系统回转精度实验对比验证。通过轴向力为15k N,转速分别为6000、7000、8000、9000、10000r/min的主轴回转精度实验对比验证了多载荷耦合作用下的高速主轴-刀柄圆锥配合界面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

丁雨楠[4](2020)在《风机变桨轴承双头螺柱联接性能分析及防松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风力发电机组中高强度螺栓联接是变桨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工作中同时承受轴向载荷、径向载荷、翻转力矩等复杂载荷工况的影响,此外,工作环境恶劣,因此有必要对风机中高强度螺栓联接进行研究分析,为其工作可靠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本文以2MW风机变桨轴承联接双头螺柱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仿真、工程计算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高强度螺栓螺纹联接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一种新型防松措施在2MW风机变桨轴承联接双头螺柱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本文结合现有实验设备,完成螺栓受力变形规律的模拟实验并根据实验台参数进行理论计算;同步建立该实验台有限元模型,对比三者结果进而验证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螺栓联接性能进行研究的可行性。根据机械设计理论对螺栓组进行受力分析,确定最危险工况、受力最大的单个螺栓以及预紧力取值范围,同时用VDI2230高强度螺栓联接理论对螺栓强度进行检核,为后续有限元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最危险工况下受力最大的单个螺栓进行静力学分析,观察螺栓在预紧和受载下的应力分布情况;同时更换垫圈材料,研究垫圈材料对螺栓性能的影响。对源于国外的一种新型防松螺母进行细致研究,通过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静力学仿真分析,验证新型螺母的防松性能,并研究影响该新型螺母防松性能的因素,为这种螺母在2MW风机变桨轴承联接双头螺柱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方案。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有限元仿真结果、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三者的偏差均不大,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螺纹联接性能研究具备可行性;螺栓在不同工况下,螺纹牙根处均存在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当使用弹性模量小的垫圈时,螺栓系统刚度有所降低,有利于提高螺栓联接强度,且螺栓本身刚度较大时效果更明显;相同条件下,新型螺母较普通螺母具有更好的防松性能,且螺母的偏心距和锥面锥度均对螺母防松性能产生影响。这些结论对防止风机系统中高强度螺栓发生失效,提高整机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秦伟杰[5](2020)在《水力振荡器作用下钻柱的振动规律及螺纹连接强度研究》文中认为大位移井钻井是在定向井、水平井钻井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钻井技术,主要是为了满足海油陆采和一井开采多个不相连的油气藏构造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但在大位移井钻井过程中,随着水平段长度的增加,钻柱与井壁之间会产生较大的摩阻,形成托压效应使钻压难以传递到钻头上。为了解决管柱与井壁因为摩阻太大引起的托压效应,多种降摩减阻的工具被研制出来,其中,水力振荡器(Axial Osaillation Tool)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水力振荡器工作时会遇到以下问题:1.水力振荡器在工作时其性能参数对钻柱振动的影响;2.水力振荡器工作时是否对其联接螺纹造成疲劳破坏。根据这两个问题,本文展开深入研究。本文基于?172 mm水力振荡器的工作原理,探究其振动时钻柱与井壁之间的摩擦力变化,通过对三种摩擦模型进行比较,选取了参数易获得的库伦摩擦模型作为本文摩擦力的计算方法。建立全井钻柱振动分析的理论方法,为建立具有摩擦力的全井钻柱振动有限元模型做出理论指导。根据水平井的实际钻具组合情况,利用ANSYS APDL语言进行建模,将摩擦单元添加进模型中。分别对模型进行静力学分析和模态分析,得到钻柱系统各螺纹受到的静态轴向力和钻柱的固有频率,对该模型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设置水力振荡器工作参数:激振力幅值、振动频率、工作位置、井斜角大小,将钻柱的振幅作为评判标准,从而得到各参数对振幅的传播距离的影响,其中,激振力幅值和工作频率越大,水力振荡器的有效工作范围越远,距离在1300m之内。通过设置正交实验,运用正交数据分析方法进行结果整理,得到各参数对激振力的传播距离的影响程度为:安装位置>激振力幅值>井斜角>振动频率,为了不损失水力振荡器的有效工作范围,安装位置应在大于钻柱底部650m之外。本文通过建立三种常见的螺纹型号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定义合理的边界条件,将得到的水力振荡器联接螺纹受到的静态轴向力与水力振荡器能够产生的最大激振力之和作为外载施加在螺纹上端,得到数据结果(各牙底等效应力值、轴向应力值、台肩面圆弧处应力值)。将水力振荡器产生的激振力逐渐增大并施加在螺纹模型上端,通过得到的螺纹危险点应力值并进行疲劳强度计算,当安全系数低于许用安全系数时,即认为水力振荡器产生的振动对螺纹造成了疲劳破坏,求得在50KN-80KN范围内,水力振荡器产生的激振力不会对螺纹造成疲劳破坏。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水平井钻井过程确定水力振荡器的工作参数提供理论指导。

李远霄[6](2020)在《用于CFRP/钛合金叠层结构精密高效制孔的高低频复合振动钻削装置研制及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和钛合金基于其特殊的性能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越来越广,由于CFRP和钛合金均属于难加工材料且两种材料的性能差异巨大,导致CFRP/钛合金叠层结构一体化制孔存在加工质量差,刀具寿命短等问题。本文基于超声振动钻削和低频振动钻削的优势,提出了高低频复合振动钻削的加工方法,研制了一种一体式高低频复合振动钻削装置并进行了试验研究。基于建立的高低频复合振动钻削的运动学模型,确定了高低频复合振动钻削装置低频系统和高频系统的设计方案,低频系统主要包括双端面凸轮盘、滑块机构、环状柔性铰链和固定部分;高频系统主要包括超声波电源、无线传输装置、换能器和变幅杆。采用断屑理论、弹性力学和机械振动学等对低频系统主要结构进行理论设计,通过对带螺旋槽的一体式变幅杆频率方程的理论计算,设计该装置的高频(纵扭超声)振动系统,运用材料力学等对主要联接部件进行理论设计和强度校核。在理论分析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对高低频复合振动钻削装置低频系统和高频系统结构的有限元仿真和测试,综合考虑其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确定了装置的具体设计尺寸。对加工装配后的高低频复合振动钻削装置进行了振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本装置能够与机床主轴方便地进行装卸,可以实现超声和低频的独立和复合振动,且振动稳定可靠,装置振动性能能够满足加工要求。采用研制的高低频复合振动钻削装置对CFRP/钛合金叠层结构进行制孔试验,分析比较了普通钻削,超声振动钻削,低频振动钻削和高低频复合振动钻削四种钻削方式下的钻削轴向力、钻削温度、钛合金切屑形貌以及CFRP的孔加工质量。试验结果表明:1.相对于普通钻削,无论是钻削CFRP还是钛合金,振动钻削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平均钻削轴向力,但导致轴向力的峰值增加;2.钻削钛合金时,相对于普通钻削,高低频复合振动钻削方式降低切削温度的作用最显着;3.低频振动钻削和高低频复合振动钻削的钛合金切屑多为不连续C型切屑,而高低频复合振动钻削相对于低频振动钻削的切屑尺寸更小;4.高低频复合振动钻削方法下的CFRP入口撕裂因子整体最小。

李颖[7](2019)在《一种高速数控机床专用刀具座的分析与改进》文中认为高速切削加工技术自21世纪以来,已经成为应用越来越广泛的一种先进制造技术,其中机床、刀具夹持系统和刀具切削部分共同组成了加工系统。刀具夹持系统,作为数控机床中机床主轴与切削刀具之间的纽带,在高速加工系统中经常起到关键性作用。本文针对某企业数控机床专用刀具座使用中根部大量出现裂纹,影响生产安全性和加工效率与成本的问题,急需通过理论分析找出原因,提出解决措施。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分析刀具座出现疲劳断裂的原因,找出改进刀具座结构的最合理方法,从而延长刀具座的使用寿命。本文概述了高速切削的发展研究状况和常用理论体系,以及目前高速切削取得的关键性技术特点和应用于高速切削系统的专业连接工具的研究现状。继而指出了一种利用HSK刀具连接系统的刀具座在使用中出现疲劳损坏现象的初步原因。推导出了高速切削系统中实心圆轴的应力计算公式,估算了在高速切削作业中,刀具座内部产生的应力。分析了刀具座在长期反复使用中出现疲劳断裂的原因,并利用电子显微镜放大了疲劳断裂口来进行仔细观察,进而确定刀具座的应力集中主要发生在直角过渡区域(即刀具座几何形状突变的位置)。本文利用三维建模软件SolidWorks和ABAQUS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仿真验证计算,得出合理的刀具座结构改进方法。先使用三坐标测量机对研究对象刀具座进行了精确测量,将测量获得的数据导入到三维制图软件SolidWorks建立出数学模型,然后将该模型导入到ABAQUS进行数值仿真计算,通过力学分析,观察刀具座的应力集中状况,利用有限元对优化结果进行验证,选择最佳的优化方案。最终验证结果表明,刀具座的结构形状满足了缓解应力集中和延长使用寿命的要求。研究结果也对数控机床刀具连接系统类似问题的分析解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胡玮[8](2019)在《可换锥套高速主轴/刀柄接口性能研究与结构设计》文中提出高速机床的主轴/刀柄的联接性能直接影响加工精度和主轴端部寿命。高转速下,主轴内孔产生的离心膨胀造成主轴/刀柄的联接刚度下降并产生位移,降低了刀具的定位精度;频繁的换刀加速了主轴端部的磨损。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可换锥套高速主轴/刀柄接口结构,简称新型接口,并对新型接口的性能进行分析和结构设计。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以HSK刀柄接口标准构建了新型接口结构的几何模型,确定了主要结构参数;并确定了新型接口的设计要求和性能指标。其次,在保证组合式主轴结构联接刚度的前提下,确定螺钉的预紧力并选择螺钉的型号;在保证组合式主轴结构定位精度的前提下,确定了新型接口定位侧的过盈量;通过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刀柄锥面和端面的接触应力随转速变化的规律,并通过设计正交试验,优化了接口的尺寸参数;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刀柄锥面的接触状态,并确定了刀柄的过盈量,得出了主轴本体、主轴前端锥套和刀柄的尺寸图。最后,研究了新型接口的联接性能:分析了新型接口的定位精度;通过有限元软件对新型接口和HSK刀柄接口的联接刚度进行对比分析,在保证新型接口联接刚度的前提下,确定了拉钉的预紧力;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刀柄锥面和端面的接触状态,并确定了刀柄的极限转速。

廖逍钊[9](2019)在《海底保压取样装置密封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陆地资源的不断消耗,海洋矿物资源逐渐成为了各国研究与开发的方向。在海洋当中蕴藏着大量的矿物资源,且大部分矿物资源存在于海洋底部地质土壤之中,环境复杂,开发难度较大。为了准确勘探出海底矿物资源的含有量与分布情况,以及对采集到的矿物样品作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取样设备上的密封装置需具有良好的密封保压性能,保证样品从采集完毕至运输到海面调查船上整个工作过程中一直处于与海底压力条件相同的保存环境下,避免因为压力变化对样品的物理、化学特性造成影响。本文结合国内外对密封方式的研究成果,对海底保压取样设备中的保压管和快卡保压钻具上的密封装置进行了设计与研究。本文对保压管上应用锥面密封方式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锥面密封的原理与条件。通过建立保压管三维仿真模型,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保压管锥面密封金属接触面在设计参数条件下产生的接触应力和应变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两个主要参数:接触锥面金属材料和锥面倾斜角度对其密封性能的影响。根据仿真结果可得:在锥面倾斜角度范围为60°90°条件下,密封接触锥面上产生的最大接触应力随锥面角度的增加而减小,密封性能逐渐减弱,所以锥角取60°最为合适;另外,堵头与岩心管材料分别选用:铜和普通碳钢,两种不同材料的强度和力学性能不同可以提升锥面密封的密封效果。本文通过分别建立快卡保压钻具两端局部密封结构体三维模型,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密封圈上产生的应力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出岩心管管内工作压力在25MPa以内,两端密封圈都能对钻具进行有效的密封。另外,对钻具上主要零部件:下保压端盖、销轴与轴套的结构强度进行了校核,并提出了改进措施。综合上述的理论设计与分析,完成了对保压管和快卡保压钻具上密封装置的设计与改进。根据设计所得结果进行加工与制造,通过逐步加压试验、保压时长试验和沉积物环境模拟保压试验三个试验分析装置的密封性能,根据试验结果数据可得保压管试验装置与快卡保压钻具试验装置都具有良好的密封保压能力,进一步证实了模拟仿真结果的可靠性和密封装置的实用可行性。

杨健[10](2019)在《锁紧盘锥面过盈联接新型算法与参数化仿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锥面过盈联接是一种利用过盈配合联接相关零部件的联接方式。锥面过盈联接具有对中性好、承载力强、结构简单等优势,在机械传动、管道联接等领域有广泛应用。锥面过盈联接算法直接应用在工程实际的设计与研究工作中。近十余年来,针对锥面过盈联接的算法研究处于停滞,随着技术发展,传统算法的固有缺陷严重制约了锥面过盈联接的应用,本文提出将离散化思想应用到锥面过盈连接计算中的思路,给出具有极限载荷与接触面轴向分布描述能力的新型算法,为算法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科研人员对锥面过盈联接的研究集中于有限元仿真分析与试验分析,但由于缺乏对结构尺寸特征(如“大小”、“宽窄”、“厚薄”)的参数化定义,仅得到某些具体尺寸或工况下的个别规律,对工程设计工作的支撑能力不足。本文,首先,定义了锥面过盈联接的几何特征,将结构的“大小”、“宽窄”、“厚薄”实现了参数化;之后,通过对某产品的国标进行几何特征分析,得到实际几何特征系数的分布范围;然后,在此基础上考虑锥面过盈联接结构的尺寸特征、摩擦系数、锥面角度等参数,进行系统的有限元仿真;然后,通过分析不同推进行程的模拟结果,得到了不同推进行程下接触面具有相同规律的结论;最后,通过定义接触面参数的数字特征,分析了各参数对接触面的等效应力、接触应力、应力集中、贴合率的影响规律,得到结构尺寸特征、锥面角度、摩擦系数是影响接触面主要因素的结论。锥面过盈联接在机械传动系统中通常采用螺纹联接的联接方式,螺纹承载区的轴向位置对接触面的影响一直缺乏分析,本文通过模拟螺纹承载区在接触面两侧轴向极端位置的情况,得到了螺纹承载区向锥面过盈联接主动件后端面移动,会减小最大等效应力、增大接触面贴合率、增强接触应力的应力集中的结论。这说明,将螺纹承载区后移可以增加强度、增强贴合的优点,但会出现更加明显的“啃轴”现象。这为改进当前锥面过盈联接结构,增强联接性能,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一种新型弹性锥面套联接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新型弹性锥面套联接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特殊螺纹接头密封性能和连接强度研究及设计参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现状
        1.2.1 特殊螺纹接头密封性能研究现状
        1.2.2 特殊螺纹接头连接强度研究现状
        1.2.3 特殊螺纹接头设计参数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特殊螺纹接头密封面接触性能及螺纹连接性能力学分析
    2.1 特殊螺纹接头密封面接触性能力学分析
        2.1.1 厚壁筒理论和赫兹接触理论
        2.1.2 锥面对锥面特殊螺纹接头密封面接触模型的建立
        2.1.3 球面对锥面特殊螺纹接头密封面接触模型的建立
        2.1.4 密封面参数对特殊螺纹接头的密封性能影响分析
    2.2 特殊螺纹接头螺纹连接性能力学分析
        2.2.1 螺纹脱扣失效临界载荷研究
        2.2.2 螺纹剪切失效临界载荷研究
        2.2.3 螺纹参数对特殊螺纹接头连接强度的影响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特殊螺纹接头设计参数优化研究
    3.1 特殊螺纹接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2 特殊螺纹接头密封面参数优化研究
        3.2.1 锥面对锥面特殊螺纹接头密封面锥度优化研究
        3.2.2 球面对锥面特殊螺纹接头球面半径优化研究
    3.3 特殊螺纹接头螺纹牙参数优化研究
        3.3.1 螺纹承载面角度优化研究
        3.3.2 螺纹导向面角度优化研究
        3.3.3 螺纹牙宽度优化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分形理论的特殊螺纹接头密封性能研究
    4.1 分形接触表面接触特性研究
        4.1.1 分形接触模型的建立
        4.1.2 单个微凸体的接触力学特性
        4.1.3 全尺寸接触区域的接触面积与接触载荷
    4.2 分形参数对粗糙接触表面接触压力和接触面积的影响研究
        4.2.1 分形维数对粗糙接触表面接触压力和接触面积的影响研究
        4.2.2 幅度系数对粗糙接触表面接触压力和接触面积的影响研究
    4.3 基于分形理论的特殊螺纹接头密封性能有限元研究
        4.3.1 特殊螺纹接头有限元分形模型的建立
        4.3.2 分形维数对特殊螺纹接头密封性能的影响研究
        4.3.3 拉伸载荷对特殊螺纹接头密封性能的影响研究
        4.3.4 内压载荷对特殊螺纹接头密封性能的影响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特殊螺纹接头上卸扣试验分析
    5.1 试验目的
    5.2 试验方案设计及试验步骤
        5.2.1 试验方案设计
        5.2.2 试验步骤
    5.3 试验结果分析
        5.3.1 FOX上扣试验数据分析
        5.3.2 BGT-2上扣试验数据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2)重型车刀夹紧机构优化及紧固螺钉预紧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1.1.1 重型车刀夹紧机构的应用
        1.1.2 重型车刀紧固螺钉预紧力的影响
    1.2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重型车刀夹紧机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车刀刀片紧固螺钉预紧力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锥孔球头杠杆式重型车刀构型
    2.1 刀具夹紧要求
    2.2 锥孔球头杠杆式重型车刀夹紧机构
        2.2.1 锥孔球头杠杆式重型车刀夹紧机构的提出
        2.2.2 锥孔球头杠杆式重型车刀夹紧机构的可行性分析
    2.3 重型车刀主要构件的选择
        2.3.1 刀片的选择
        2.3.2 其他构件的选择
    2.4 球面与内锥面接触时局部应力计算
    2.5 主要构件参数的分析计算
        2.5.1 勾头杠杆力的传递
        2.5.2 刀片危险点应力计算
        2.5.3 刀片锥角范围
        2.5.4 杠杆转动最大角度
        2.5.5 杠杆几何参数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锥孔球头杠杆重型车刀夹紧机构主要构件参数优化
    3.1 建立锥孔球头杠杆式重型车刀模型
        3.1.1 几何建模
        3.1.2 建立有限元模型
    3.2 评价指标的提出
    3.3 锥孔球头杠杆式重型车刀仿真试验
        3.3.1 单因素预试验
        3.3.2 多因素试验设计
        3.3.3 夹紧力与切削力共同作用下的仿真试验
    3.4 仿真结果及分析
        3.4.1 仿真试验结果分析
        3.4.2 优化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锥孔球头杠杆重型车刀夹紧机构紧固螺钉参数优化
    4.1 紧固螺钉几何参数
        4.1.1 螺钉直径范围
        4.1.2 螺距
        4.1.3 螺纹旋合长度
    4.2 有限元仿真试验
        4.2.1 单因素试验
        4.2.2 最佳预紧力范围的确定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多载荷耦合作用下的高速主轴-刀柄圆锥配合界面接触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来源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来源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圆锥过盈配合接触特性的研究现状
        1.3.2 主轴-刀柄配合界面接触特性的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高速主轴-刀柄配合界面接触变形的理论分析
    2.1 主轴-刀柄系统的结构组成及配合界面受力分析
        2.1.1 结构组成
        2.1.2 配合界面受力分析
    2.2 主轴-刀柄力学边界条件的假设
    2.3 轴向力-离心力耦合作用下的配合界面接触变形分析
        2.3.1 主轴-刀柄配合界面简化模型
        2.3.2 轴向力作用下的接触变形模型
        2.3.3 轴向力-离心力耦合作用下的接触变形模型
        2.3.4 轴向力-离心力耦合作用对主轴-刀柄配合界面接触变形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速主轴-刀柄配合界面有限元模型
    3.1 有限元法概述
        3.1.1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
        3.1.2 有限元法求解流程
    3.2 主轴-刀柄配合界面的接触参数求解
        3.2.1 主轴-刀柄配合界面的接触变形
        3.2.2 主轴-刀柄配合界面的接触应力
    3.3 高阶网格单元的形函数求解
    3.4 主轴-刀柄高阶有限元网格单元的设定
        3.4.1 有限元网格分类及确定
        3.4.2 主轴-刀柄的高阶有限元网格单元设定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载荷耦合作用下的高速主轴-刀柄配合界面接触特性有限元分析
    4.1 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概述
    4.2 轴向力-离心力耦合作用下的主轴-刀柄配合界面接触特性
        4.2.1 不同边界条件对配合界面接触特性的影响
        4.2.2 边界2下主轴-刀柄配合界面接触特性分析
        4.2.3 接触变形理论结果与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
    4.3 轴向力-离心力-切削力耦合作用下的接触特性分析
    4.4 轴向力-离心力-主轴温升耦合作用下的接触特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速主轴系统回转精度实验
    5.1 主轴回转精度测试方法选择
    5.2 实验方案设计
        5.2.1 位移传感器的选取
        5.2.2 实验操作流程
    5.3 实验数据处理及结果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风机变桨轴承双头螺柱联接性能分析及防松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强度螺栓研究现状
        1.2.2 螺栓刚度的研究现状
        1.2.3 螺栓防松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螺栓实验及有限元分析
    2.1 螺栓实验介绍
        2.1.1 实验设备及工作原理
        2.1.2 实验过程
    2.2 螺栓基础理论计算
        2.2.1 螺栓基本参数
        2.2.2 螺栓联接基础理论
    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2.3.1 钢垫圈实验结果
        2.3.2 铜垫圈实验结果
        2.3.3 铝垫圈实验结果
        2.3.4 TPEE垫圈实验结果
        2.3.5 实验结果对比及分析
    2.4 有限元仿真分析及与实验的比较
        2.4.1 几何模型建立
        2.4.2 有限元模型建立
        2.4.3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2.5 结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风机变桨轴承高强度螺栓联接基础理论
    3.1 工作情况概述
        3.1.1 研究对象主要结构简述
        3.1.2 风机极限载荷工况
    3.2 螺栓组受力分析的理论计算
    3.3 螺柱预紧力范围的确定:
    3.4 基于VDI2230准则螺栓联接设计
    3.5 两种螺栓联接设计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风机变桨轴承螺栓组单个螺栓有限元分析
    4.1 单个螺栓联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1.1 几何模型建立
        4.1.2 有限元模型建立
    4.2 双头螺柱应力分析结果
    4.3 垫圈对螺柱联接性能的影响
        4.3.1 垫圈对螺柱应力分布的影响
        4.3.2 垫圈对螺柱受力的影响
        4.3.3 垫圈对螺柱变形的影响
        4.3.4 垫圈对螺柱及被联接件受力变形规律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应用于2MW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轴承联接双头螺柱的HLN硬锁螺母的参数优化
    5.1 HLN硬锁螺母防松原理
    5.2 HLN硬锁螺母有限元仿真分析
        5.2.1 有限元模型建立
        5.2.2 螺母锥度对HLN硬锁螺母防松性能的影响
        5.2.3 不同锥度下凹螺母拧紧后螺纹副的等效应力分析
        5.2.4 偏心距对HLN硬锁螺母防松性能的影响
    5.3 凸螺母锥面锥度和偏心距的参数优化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水力振荡器作用下钻柱的振动规律及螺纹连接强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振动与摩擦力关系探讨
    2.1 前言
    2.2 水力振荡器工作原理
    2.3 水力振荡器与摩擦力关系探讨
    2.4 水力振荡器振动时摩擦力转换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水平井钻柱振动分析的理论方法
    3.1 前言
    3.2 水平井钻柱有摩擦阻尼的振动有限元方程
    3.3 全井钻柱局部坐标系与总坐标系的转换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钻柱及水力振荡器有限元模型建立和分析
    4.1 前言
    4.2 ANSYS分析方法确定及单元选择
    4.3 APDL参数化建模
    4.4 水力振荡器振动对钻柱影响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钻柱螺纹有限元疲劳强度分析
    5.1 前言
    5.2 钻柱螺纹失效原因分析
    5.3 钻柱螺纹理论模型建立
    5.4 有限元模型建立
    5.5 计算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
    6.2 难点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6)用于CFRP/钛合金叠层结构精密高效制孔的高低频复合振动钻削装置研制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选题依据与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CFRP和钛合金及其叠层结构振动加工研究现状
        1.3.2 超声和低频振动钻削装置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高低频复合振动钻削运动学分析与系统设计方案
    2.1 振动钻削理论
    2.2 高低频复合振动钻削的运动学分析
    2.3 高低频复合振动钻削装置的整体设计方案
        2.3.1 低频系统设计方案
        2.3.2 高频系统设计方案
    2.4 本章小结
3 高低频复合振动钻削装置主要部件的设计原理
    3.1 低频系统的设计原理
        3.1.1 正弦端面凸轮和圆柱滑块机构的设计原理
        3.1.2 环状柔性铰链的设计原理
    3.2 高频系统的设计原理
        3.2.1 非接触式电能传输系统设计原理
        3.2.2 变幅杆设计原理
    3.3 联接部件的强度设计原理
    3.4 本章小结
4 高低频复合振动钻削装置的结构仿真与测试
    4.1 低频系统的结构仿真与静刚度测试
        4.1.1 低频系统的结构仿真
        4.1.2 低频系统结构的静刚度测试
    4.2 高频系统的结构仿真与阻抗分析
        4.2.1 高频系统结构的仿真
        4.2.2 高频系统结构的阻抗分析
    4.3 高低频复合振动钻削装置振动性能测试
        4.3.1 高频系统振动性能测试
        4.3.2 低频系统振动性能测试
        4.3.3 高低频复合振动性能测试
    4.4 本章小结
5 CFRP/钛合金叠层结构钻削试验
    5.1 试验平台的搭建
    5.2 试验方案
    5.3 试验结果分析
        5.3.1 钻削轴向力
        5.3.2 钛合金钻削温度与切屑形貌
        5.3.3 CFRP入口撕裂因子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一种高速数控机床专用刀具座的分析与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高速切削技术概述
        1.1.1 高速切削的研究概况
        1.1.2 高速切削的关键技术
    1.2 高速切削工艺中的刀具夹持系统
        1.2.1 标准7/24 锥度联接
        1.2.2 常见替代型设计
        1.2.3 改进型设计
    1.3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2 刀具座力学性能理论分析
    2.1 引言
    2.2 弹塑性理论概述
        2.2.1 基本控制方程
        2.2.2 弹塑性力学的分析准则
    2.3 高速回转时刀具座的应力计算
        2.3.1 计算高速圆轴应力
        2.3.2 刀具座的应力计算
    2.4 刀具座疲劳失效分析
        2.4.1 疲劳失效分析基本理论
        2.4.2 刀具座的疲劳破坏及结构疲劳失效的特征
        2.4.3 影响刀具座结构疲劳寿命的主要因素
        2.4.4 提高刀具座使用寿命的措施
        2.4.5 提高刀具座结构疲劳强度的方法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ABAQUS的数值模拟技术及有限元方法
    3.1 引言
    3.2 有限元方法的基本思想
    3.3 有限元理论里的弹性力学
    3.4 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
    3.5 本章小结
4 刀具座尺寸测量及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1 引言
    4.2 刀具座尺寸测量及实体模型建立
        4.2.1 尺寸测量工具
        4.2.2 刀具座尺寸测量结果
        4.2.3 刀具座实体模型的建立
    4.3 刀具座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3.1 刀具座实体模型的导入
        4.3.2 有限元模型材料属性的定义
        4.3.3 刀具座有限元模型网格划分方法和ABAQUS单元类型选择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刀具座结构优化设计
    5.1 引言
    5.2 基于ABAQUS的刀具结构有限元分析流程设计
    5.3 原始刀具座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5.3.1 刀具座载荷设定与应力求解
        5.3.2 刀具座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5.4 刀具座结构优化设计
        5.4.1 刀具座结构优化流程设计
        5.4.2 刀具座的结构优化及有限元分析
    5.5 刀具座结构优化结果分析
    5.6 刀具座结构优化方案实际加工验证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可换锥套高速主轴/刀柄接口性能研究与结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2章 新型高速主轴/刀柄接口的结构构建
    2.1 设计原理
    2.2 整体方案设计
        2.2.1 外形尺寸的确定
        2.2.2 夹紧机构的选择
        2.2.3 新型高速主轴/刀柄接口的工艺性保证
    2.3 新型高速主轴/刀柄接口联接性能的影响因素
    2.4 设计要求的确定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组合式主轴接口结构的联接性能保证
    3.1 新型接口定位侧端面的接触应力规律
    3.2 组合式主轴接口结构联接刚度保证
        3.2.1 弯矩载荷作用
        3.2.2 扭转载荷作用
        3.2.3 轴向载荷作用
        3.2.4 螺钉预紧力的确定
    3.3 组合式主轴接口结构定位精度保证
        3.3.1 转速对于定位侧锥面接触应力的影响规律
        3.3.2 定位侧锥面过盈量的确定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主轴前端锥套的设计
    4.1 有限元仿真过程
    4.2 转速对于刀柄端面和锥面接触应力的影响规律
    4.3 结构参数设计
        4.3.1 正交试验简介
        4.3.2 主要结构参数
        4.3.3 结构参数的确定
    4.4 刀柄侧锥面过盈量的设计
        4.4.1 刀柄侧过盈量的初步确定
        4.4.2 转速对于刀柄锥面接触状态的影响规律
        4.4.3 锥面过盈量的确定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型接口联接性能分析
    5.1 联接刚度分析
        5.1.1 径向刚度
        5.1.2 拉钉预紧力确定
        5.1.3 扭转刚度
    5.2 极限转速的确定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海底保压取样装置密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天然气水合物资源
        1.1.2 保压密封技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天然气水合物保压取心技术国内外现状
        1.3.1 天然气水合物保压取心技术国外现状
        1.3.2 天然气水合物保压取心技术国内现状
    1.4 密封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锥面密封方式国内外研究现状
        1.4.2 密封圈密封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课题背景
    1.6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章 保压管锥面密封设计与有限元分析
    2.1 保压管采用的密封方式
    2.2 保压管锥面密封的原理与条件
        2.2.1 保压管锥面密封的基本原理
        2.2.2 锥面密封的基本条件
    2.3 保压管锥面密封设计
        2.3.1 保压管密封结构
        2.3.2 密封锥面材料选择
        2.3.3 密封锥面倾斜角角度选择
    2.4 有限元分析
        2.4.1 ABAQUS有限元软件简介
        2.4.2 ABAQUS软件有限元分析流程
        2.4.3 锥面密封有限元分析中的接触问题
        2.4.4 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
        2.4.5 相关参数的计算
        2.4.6 边界条件及载荷作用方向
        2.4.7 网格划分
        2.4.8 密封面接触应力与应变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锥面密封保压试验装置保压试验
    3.1 试验目的
    3.2 试验研究对象
    3.3 试验系统搭建
        3.3.1 试验液压原理
        3.3.2 液压动力源
        3.3.3 连接装置
        3.3.4 控制单元
        3.3.5 数据测量单元
        3.3.6 辅助元件
    3.4 试验准备
    3.5 保压试验
    3.6 试验结论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快卡保压钻具密封设计与有限元分析
    4.1 保压取样钻具结构及其工作流程
    4.2 保压钻具密封设计与分析
    4.3 Y形密封圈密封
        4.3.1 Y形密封圈密封结构设计
        4.3.2 Y形密封圈密封原理
        4.3.3 Y形密封圈材料及本构模型
        4.3.4 Y形密封圈有限元分析
    4.4 新型锥形密封圈密封
        4.4.1 新型锥形密封圈密封设计
        4.4.2 新型锥形密封圈密封原理
        4.4.3 新型锥形密封圈有限元分析
    4.5 保压取心钻具部件强度校核
        4.5.1 下保压端盖强度校核
        4.5.2 销轴强度校核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快卡保压钻具试验装置保压试验
    5.1 试验目的
    5.2 试验研究对象
    5.3 试验系统搭建
        5.3.1 试验液压原理
        5.3.2 试验设备
    5.4 试验准备
    5.5 保压试验
    5.6 试验结论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10)锁紧盘锥面过盈联接新型算法与参数化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CA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锥面过盈联接简介
        1.2.1 锥面过盈联接应用领域
        1.2.2 国内、外研究概述
    1.3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节
第二章 锥面过盈联接主动件离散化算法
    2.1 引言
    2.2 锥面过盈联接理想模型与坐标描述
        2.2.1 建立锥面过盈联接理想模型
        2.2.2 传统算法与缺陷
        2.2.3 改进的离散化算法模型
    2.3 建立离散化数学模型
        2.3.1 力学分析
        2.3.2 几何变形分析
        2.3.3 建立离散化数学模型
    2.4 模型简化与求解
        2.4.1 参考切片
        2.4.2 线性简化
        2.4.3 求解简化模型
    2.5 求解实例与结果对比
        2.5.1 求解实例
        2.5.2 有限元仿真试验
        2.5.3 对比与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几何特征系数与接触面规律研究
    3.1 引言
    3.2 SPJ1型风电锁紧盘的几何特征系数分布
        3.2.1 主动件特征参数与对应符号表示
        3.2.2 SJP1型锁紧盘国标分析
    3.3 仿真试验
        3.3.1 试验方案
        3.3.2 Workbench有限元仿真
    3.4 不同推进行程的有限元模拟初步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接触面数字特征与参数分析
    4.1 引言
    4.2 SVI、SNI、DRI参数特征分析与符号表示
    4.3 参数特征提取与分析
        4.3.1 内径等级参数特征提取分析
        4.3.2 轴向系数参数特征提取分析
        4.3.3 径向系数参数特征提取分析
        4.3.4 摩擦系数参数特征提取分析
        4.3.5 锥面角度参数特征提取分析
        4.3.6 横向对比与分析
    4.4 Python脚本分析流程简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四、一种新型弹性锥面套联接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特殊螺纹接头密封性能和连接强度研究及设计参数优化[D]. 张佳浩.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2]重型车刀夹紧机构优化及紧固螺钉预紧力分析[D]. 高翔. 燕山大学, 2021(01)
  • [3]多载荷耦合作用下的高速主轴-刀柄圆锥配合界面接触特性分析[D]. 殷浩勋.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4]风机变桨轴承双头螺柱联接性能分析及防松措施研究[D]. 丁雨楠.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5]水力振荡器作用下钻柱的振动规律及螺纹连接强度研究[D]. 秦伟杰. 长江大学, 2020(02)
  • [6]用于CFRP/钛合金叠层结构精密高效制孔的高低频复合振动钻削装置研制及试验研究[D]. 李远霄. 河南理工大学, 2020(01)
  • [7]一种高速数控机床专用刀具座的分析与改进[D]. 李颖.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7)
  • [8]可换锥套高速主轴/刀柄接口性能研究与结构设计[D]. 胡玮. 燕山大学, 2019(05)
  • [9]海底保压取样装置密封技术研究[D]. 廖逍钊. 长沙矿山研究院, 2019(01)
  • [10]锁紧盘锥面过盈联接新型算法与参数化仿真研究[D]. 杨健. 太原科技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一种新型弹性锥套连接的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