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生活饮用水的质量,其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若人们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存在问题,往往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较大的危害。因此,对于生活饮用水,需要采用正确的检测技术,并要求水质检测的限值符合国家最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保证水质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
1.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的安全标准
1.1 保证良好的感官性
从水的色泽、外观、嗅味可以直接判断水质的感官性状,是人们判断水质及其可接受程度的首要和直接指标。饮用者几乎完全依赖于自己的感官来判断水质及其安全性。如果水质混浊、有异色、有异味,就会使饮用者感到不安全而拒绝饮用。
1.2 确保流行病学安全
流行病学安全指的是确保水质微生物学质量的安全性,防止饮用水体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目前,微生物污染仍然是饮用水安全的最大威胁,常见的水体传染疾病主要是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是腹泻,污染来源主要是被人或动物粪便污染的水。
1.3 不引发急慢性中毒
近年来,水中化学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这些化学物质在水中残留时间长,多数不易被降解,可直接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高浓度短时间作用于人体可产生急性毒性作用;低浓度长时间作用于人体可产生慢性毒性作用。
2.生活饮用水生产运输各个环节的水质检测
2.1水源水的水质检测
水源水质是影响出厂水水质的源头。在水厂生产过程中,需要密切监视水源水质的变化情况,及时、准确掌握水源的水质特征,方便后续处理的及时调整与平稳运行。水质良好的地下水取至地面,稍经消毒处理即可使用;然而,大多数地下水需经适当的处理,甚至需经特殊处理后才符合饮用水或工业用水的标准。究其原因:一是在形成过程中溶解了地层中矿物质,使某些元素在水中的溶解量超过了容许浓度;二是人类活动造成地下水污染,水质中铁、锰超标的危害。铁和锰都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水质中含有适量的铁和锰,对人体有益无害;但是,若人体长期摄入过量的铁和锰,可致使慢性中毒,可诱发某些疾病。
2.2净水过程到配水控制
大部分净水厂采用常规处理工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或强化常规处理工艺。加强对处理工艺的管理和控制是确保水质的重要保证。净水厂根据水源水特点采用一曝两滤的工艺流程。即跌水曝气、除铁滤池、除锰滤池。由净水厂主管线输水到配水厂配水厂经消毒加压输送到用水单位,关键环节就是合理控制消毒,这是保证水质安全的关键。我国绝大部分水厂采用液氯消毒,处理中氯气投加根据原水、净化后的水质情况而定,当原水氨氮和有机物等污染物较多时,耗氯量会明显增加。此外,化验室应当在做好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的项目外,重点对原水水质、消毒剂投加、絮凝剂投加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为生产提供指导,为生活饮用水达标供给提供保障。
2.3供水管网的水质检测
生活饮用水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实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然后输送到供水管网中。但是,这并不能说明输送到用户的生活饮用水就能保证完全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因为生活饮用水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具有自身的几个特点。生活饮用水出厂后到用户使用是通过无数的供水管道来进行输送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生活饮用水从净水厂到配水厂在连续、不间断的输送过程中,存在导致其受二次污染而影响水质的多种因素,诸如管道漏点抢修、管材质量问题、二次供水设施影响及用户违章用水直接造成的污染等。生活饮用水出厂后由供水管网输送的过程是不可逆的,生活饮用水是一种不可退换的商品。它和其他的产品不同,它将直接从管网水质的好坏中体现出来。
3.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指标检测及限值
2007年7月1日,国家标准委和卫生部联合发布《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强制性国家标准和13项生活饮用水卫生检验国家标准。近年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了更新,新标准与GB5749-85相比,新标准具有以下三个特点:新标准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加强了对水质有机物、微生物和水质消毒等方面的要求。新标准中的饮用水水质指标由原标准的35项增至106项,增加了71项。其中,微生物指标由2项增至6项;饮用水消毒剂指标由1项增至4项;毒理指标中无机化合物由10项增至21项;毒理指标中有机化合物由5项增至53项;感官性状和一般理化指标由15项增至20项;放射性指标仍为2项。同时对水质常规指标检测中的限值进行了调整,以最大程度地保障生活饮用水的安全问题。限于篇幅,本节就选取水质常规指标检测中的其中几项进行简要分析。
3.1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长期摄入砷含量超标的饮用水会引起机体慢性中 毒,即砷中毒。砷中毒可引起皮肤、周围神经损伤、肝坏死或心血管疾病,严重的可导致皮肤癌和多种内脏癌。因此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更新后,对砷的指标限值进行了调整,在使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对砷进行检测过程中,要求其含量不得超过0.01mg/L。
3.2铁是人体必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人的体内缺铁,会得缺铁性贫血等疾病,直接影响身体健康。然而,水中含铁量过多,也会造成危害。在饮用水中铁过多,可引起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胃肠道紊乱、大便失常。据美国、芬兰科学家研究证明:人体中铁过多对心脏有影响,甚至比胆固醇更危险。因此高铁水必须经过净化处理后才能饮用。由此可见,虽然饮用水中适量的铁元素可以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但是也要注意铁元素的限量指标。在对饮用水中铁元素的检测时,可以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当铁元素含量小于0.3mg/L时,则符合更新后的标准。
3.3在我国最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要求生活饮用水中锰的含量不得超过0.1mg/L,如果饮用水中锰的含量超出了这一限值,首先会对饮用水的味道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长期饮用锰超标的饮用水,会影响人的中枢神经,过量摄入对智力和生殖功能造成影响。
3.4铜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头发、皮肤和骨骼组织以及脑子和肝、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饮用水中微量的铜对人体是有益的,可补充人类食物中铜的不足,同时,铜能起到杀灭自来水中某些细菌的作用,因此存在超标隐患。可溶性铜盐都有毒,主要因为铜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失去生理活性。过多的铜进入体内可出现恶心、呕吐、上腹疼痛、急性溶血和肾小管变形等中毒现象。曾经在新闻报道中有小区因为饮用水中铜超标而造成集体腹泻,因此更新后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也会铜元素的指标限值做出规定,要求必须小于1.0mg/L。
3.5与铁、锰、铜类似,锌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脑中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是维持脑的正常功能所必需的。但如果饮用水中锌的含量过量,将会造成锌中毒。在饮用水中,锌过量会使水产生涩味,如果长期饮用锌超标的生活饮用水,则可能影响铜代谢,造成低铜,锌、铜比值过高,可影响胆固醇代谢,形成高胆固醇血症。因此在最新标准中对锌的含量也进行了一定的限定,要求其不能超过1.0mg/L。
结束语:总之,通过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检测不断实践,我们认识到水质检测是保证饮用水品质的主要手段,与人们的饮水健康与安全息息相关。因此,我们需要做好水质检测工作,将其推向规范化、体系化,研发水质控制的新工艺与新技术,发现并解决饮用水存在的污染问题,提高居民生活饮用水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琳.浅谈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的重要性[J].无线互联科技.2014.
[2]GB/T 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论文作者:梁健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水质论文; 生活饮用水论文; 饮用水论文; 指标论文; 卫生标准论文; 水中论文; 含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