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60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心血管内科临床治疗的研究论文_严炜,王佩霞(通讯作者)

(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 江苏 南通 226002)

【摘要】目的:针对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心血管内科临床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均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病人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组病人均实施氧气吸入、卧床休息、心理辅导等治疗措施。对照组病人予以常规治疗,而对实验组患者予以加用尿激酶行早期溶栓的方式治疗。结果:对照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为26.6%,显著高于实验组病人的6.7%;实验组病人血管再通率为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人血管再通率20.0%;实验组病人四周病死率达到13.3%,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人6.7%;实验组病人心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病人。结论:对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使用尿激酶溶栓方式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提升病人疗效和生存质量,对于病人病情的控制、睡眠质量的提升以及不良症状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应当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内科;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0-0117-02

在心血管内科临床上,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这是一种由急性缺血缺氧、冠状动脉持续性所导致的心肌坏死,可能会引起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等症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会造成一定的威胁,中老年人为高发群体[1]。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临床医学实践证明,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会产生过度疲劳、精神紧张、情绪波动较大等心理反应,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病人的梗死面积,导致病人病情加重,严重时直接导致病人死亡[2]。本次研究选取选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均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病人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现将研究报告呈现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均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病人60例作为研究对象。这些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如下:男性病人一共36例,女性病人24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45岁,平均年龄(66.01±3.24)岁。其中,有56例病人在临床上表现出气短、心绞痛、胸闷等症状,剩下4例病人症状表现不明显,这4例病人的病情观察需要依据心电图进行检测。本次研究按照1:1的比例随机将这60例病人分成两个小组,一个小组用来做参考,即对照组,另外一个小组用来进行实验,即实验组。两组病人在病情、梗死部位、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比较相似,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性,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病人均实施氧气吸入、卧床休息、心理辅导等治疗措施。

对照组:对照组病人予以常规治疗,即根据病人病情给予病人肠溶阿司匹林抗栓+低分子肝素钙、β-转化酶抑制剂、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

实验组:实验组病人予以加用尿激酶行早期溶栓的方式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措施如下:将10ml生理盐水与尿激酶混合溶解,加入100ml的生理盐水,对病人进行尿激酶静脉注射。在这之前,要给患者服用300ml的氯吡格雷,300ml阿司匹林[3]。在病人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之后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给病人注射低分子肝素钙。

1.3 统计学处理

在计算机中输入本次研究中得到的所有数据,利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

2.结果

2.1 两组病人临床资料比较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对两组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为26.6%,显著高于实验组病人的6.7%;30例实验组病人中,血管再通人数达到24人,概率为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人血管再通率20.0%;实验组病人四周病死率达到13.3%,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人6.7%。两组病人各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对两组病人临床资料比较[n(%)]

 

3.讨论

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对老年人危害非常大而且比较普遍的一种内科心血管疾病。临床实践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塞存在比较多的突发状况,而且病情很容易加重且具有多变性,稍不注意可能就有生命危险。在中老年人群体中,急性心肌梗塞比较高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饮食结果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加上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急性心肌梗塞的患病率也呈现出不断提升的趋势[4]。

一般来说,在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患病的一开始阶段如果能够予以有效的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从而降低病人死亡率。换言之,对于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来说,在患病初期采取有效的、科学的治疗手段是控制病人病情的最佳手段[5]。从医学角度来看,使用尿激酶溶栓方式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可以充分溶解病人体内的血栓,从而提升病人疗效和生存质量。本次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实验组病人血管再通率为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人血管再通率20.0%,而且实验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且心功能恢复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病人。

由此可见,尿激酶溶栓治疗方式对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病情的控制、睡眠质量的提升以及不良症状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应当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伊国兰.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护理干预价值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05):186.

[2]颜菊花.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护理干预探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5(11):112-114.

[3]曹根深.探究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内科规范治疗的临床方法[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19):11-12.

[4]张晓永.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内科规范治疗的临床方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1):113.

[5]张卫江.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内科规范治疗的临床探讨[J].工企医刊,2014,27(03):793-794.

论文作者:严炜,王佩霞(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对60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心血管内科临床治疗的研究论文_严炜,王佩霞(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